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2021-01-09 每日親子說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重要途經,讓孩子獲取多方面的知識滋養,閱讀更是必不可少。閱讀還可以讓孩子靜下心來認識神奇的世界,閱讀可以拓展孩子智力發展的無限延展。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是真正增加閱讀能力的方法。因此,現代化教育模式種,很多學校對於學生都有硬性閱讀任務,每天要保持半小時的閱讀要求。廣泛的閱讀會增加孩子的背景知識,開拓孩子的眼界,讓孩子受益終生。

了解到孩子的閱讀重要性,家長也會開始重視起來,但是在培養孩子閱讀的過程中,總是事與人違,孩子不肯閱讀,看到書籍就犯困,把家長買來的閱讀書下面藏著遊戲書或者動漫書在看,這些情況都是日常發生的情況,孩子就是不肯好好閱讀,家長氣得要抓狂,不好好閱讀的孩子,連做題的能力都沒有,該怎麼辦?根據這樣的情況,家長還是要首先了解孩子不愛閱讀的原因,是孩子真的上課疲憊了,還是家長準備的讀物孩子沒有興趣,或者是周邊環境太吵鬧,孩子靜不下心來閱讀,根據不同的原因,家長使用不同的辦法來引導孩子。之前那有位媽媽就曾經反映自己孩子的問題,因為自己不愛讀書,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好好讀書,愛上讀書。可見,孩子不愛閱讀,除去自身原因,外部環境也佔據了很大的影響。

那麼家長也如何才能有效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父母做好閱讀的好榜樣

比如上面提到的這位母親,她能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自己不愛讀書,卻希望自己的孩子愛上閱讀。其實,她的孩子對閱讀的熱愛是有限的,因為作為母親,她自己都不愛讀書,又怎麼能帶領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榜樣,只有父母有閱讀的習慣,自己的孩子才有機會跟父母一起接觸書籍,日積月累下去,把閱讀當成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一直追隨著閱讀的愛好。所以,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自己要熱愛閱讀。

培養孩子閱讀生活信息

閱讀的方法有很多,並不一定要以書本的方式去進行。走在外面,看到有報紙、宣傳欄、圖書館等地,父母都可以作為閱讀信息來源,鼓勵孩子們去大聲朗讀出來,這樣日積月累,孩子對文字有越來越強的敏銳力,孩子的文字功底也會積累的越來越好。

養成去圖書館的好習慣

圖書館是閱讀書籍的海洋,也是最佳的閱讀環境。帶著孩子每周固定去圖書館,讓他感受到閱讀的氣氛,孩子也會投身到這種閱讀氛圍中,養成一種閱讀熱情,漸漸地形成自己固定的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還有很多方法,家長們在培育閱讀習慣前,要結合孩子自己的閱讀能力,找出適合孩子的閱讀方法,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很多父母不遺餘力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提高班,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做好家庭教育,是一切的重中之重。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父母再忙也要看一看。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有多重要?孩子開始上小學,就被分為三六九等
    眾所周知,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的,那麼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單單來提到閱讀習慣?閱讀習慣有多重要?沒有一個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又將會是怎樣的人生?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從小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都是我們今天所要講到的話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一)為什麼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 四招教你培養好孩子閱讀習慣,黃金閱讀期就那幾年,千萬別錯過了
    一個人想學有所成,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讓讀書學習成為習慣。從小培養孩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將使孩子受益終身。多數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尤其是閱讀自覺性較差。那麼,我們如何以家庭閱讀為抓手成就孩子新自我呢?一、家長們以身作則,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通過調查了解,發現家長對閱讀不太重視,不了解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
  • 語文老師說,三年級學生只要這樣培養閱讀習慣,寫作文就不再困難
    孩子升到三年級,對語文的學習也會提高到一定的難度。三年級增加了閱讀與作文的訓練,部分一、二年級語文成績看起來還不錯的學生,成績會突然大幅下滑。家長就很著急,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其實只要基礎打好,三年級的語文學習注意方式方法,成績不會下降只會提高。語文老師往往說,要想寫好作文,一定要多閱讀。可是閱讀也是有技巧的,閱讀什麼內容?怎麼讀?讀哪些?我有一些建議。
  • 從小培養這3個好習慣,孩子將來想不自律都難
    大多數家長覺得是孩子的問題,就是他不想學習。 其實,真相可能是孩子缺少「自律的能力」: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沒有體會到自律帶來的愉悅感,時間長了,就習慣了懶散、拖延。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選擇對兒童繪本,是關鍵所在
    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當他們認識一些字之後,就可以學習閱讀了,正如梁啓超所說:「人之百年,立於幼學。」孩子幼時打下的基礎對日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對於年幼的他們來說,圖畫與文字結合的繪本是最好的工具,但到底應該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繪本呢?
  • 禁止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寫作業習慣?
    俞偉躍又表示「不給家長布置作業,並不意味著家長把孩子交個學校就沒有教育責任了,家長要引導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呢?一、讓還孩子愛上學習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生來就是愛學習的,否則他怎麼能主動會講話,走路和自己吃飯呢?對於這一點,家長要有信心,因為只有相信孩子與生俱來的學習願望和學習能力,我們才不會過分焦慮。
  • 高考狀元謝欣穎的父母分享經驗:從小就得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
    看到各位學霸們的成績之後,各位一定很驚訝他們的學習能力,又在一邊想他們的家長是如何教育出來這麼優秀的孩子吧? 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 在家長的長時間的堅持下,謝欣穎才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所以為她以後成為學霸打好了基礎。
  •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現在工作生活樣樣離不開手機,即使只是下樓買瓶醬油,都要用手機付款。家長尚且如此,也難怪孩子有樣學樣,每天捧著手機玩個不停了。但大家都知道,玩手機不僅對眼睛不好,對發育沒成熟的孩子來說,長期玩手機的話,他們的骨骼和頸椎也是會受到影響的。所以家長還是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頻率,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明白,除了玩手機,了解世界還有別的方式。那很多家長就犯愁了,如何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 小學數學怎麼學?比努力更重要的是習慣,聰明媽媽培養這5個習慣
    隨著對教育的反思,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識到:小學數學打好數學思維基礎,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初高中的數學學習才會更順利。那該幫孩子養成哪些數學學習習慣呢?本文做了一個總結,供大家參考。所以建議家長要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急著告訴孩子答案,而是用提問的方式去啟發孩子思考,圍繞孩子的問題,用孩子已知的一些知識或經歷過的場景,耐心的提問,直到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很重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選擇書?
    如何讓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習慣?有兩個必備的條件,一是給孩子閱讀的環境,也就是空間;二是給孩子合適的書。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如何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書?0-1歲年齡越小的孩子,選擇書越難,因為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0-1歲的孩子,建議選擇形象鮮明、色彩鮮豔的大卡片。這裡的大卡片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內容,比如家具、汽車等。
  • 日本小學:最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最狠心的父母,習慣從小養成
    在教育界有個「水泥理論」,如果把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比作沙子和水泥,那3~6歲的孩子稱為「潮溼的水泥期」,性格習慣和行為初步養成,有一定的形狀;7-12歲稱為「正凝固的水泥期」,90%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基本已經定型了。
  • 怎樣養成寶寶愛衛生習慣 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很重要,它不僅是一個人教養的象徵,也是他的個人形象,影響到生活和工作。所以從小培養寶寶愛衛生的好習慣尤其重要。那麼,怎樣養成寶寶愛衛生習慣?如何教育寶寶?一起來看看吧。怎樣養成寶寶愛衛生習慣平常生活中,很多人由於不講究衛生,從而患上了各種疾病,可見衛生對健康的重要性。
  • 一年級的小豆包要開學啦,家長要儘早培養孩子這些習慣
    告別了幼兒園的生活,一年級的小豆包們9月份將要開始小學生活,而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的生活截然不同。如何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小學一年級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哪些習慣?本文可以幫助您找到最好的答案。(本文字數1228字,閱讀時間大約3-4分鐘)近段時間,不止一個朋友來諮詢我同樣的一個問題: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應該怎麼辦呢?孩子在學校能適應嗎?孩子不愛學習的話該怎麼辦?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怎麼辦等等問題,這幾個家長都表現出無比的焦慮之情。
  • 董卿自爆閱讀習慣,科學家:從小聽睡前故事的孩子,口才好成績棒
    作家畢淑敏曾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主持人董卿,我們都知道,知性優雅大氣,被稱為「央視一姐」「中國主持界的靈魂」,對於她的才氣、取得的成就,董卿曾在一檔節目裡透露:這都得益於父母,讓她從小養成了閱讀的習慣,這讓她終身受益。
  • 李玫瑾: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的習慣,讓孩子將來不會活得太累
    但是,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 李玫瑾教授補充說就是「挫折教育」。用「厚臉皮」來形容,大家更容易理解。
  • 孩子學習「不動腦子」?培養「思考的習慣」,從三個家庭儀式做起
    大概沒有什麼比一個孩子不愛動腦、死氣沉沉更讓家長著急和無助了。無論學什麼、記什麼,孩子如果不能主動的動腦,不能主動的思考,再怎麼花時間都是白費。但您是否想過,「勤於思考」本身是一種習慣,對於一切遇到的問題、事件,都習慣於問個為什麼,想想怎麼辦,大腦始終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而不是「抑制」的狀態。
  • 猶太人獨特的育兒觀,從小要培養孩子「三心、三氣」,長大頂天立地
    孩子從小的教育基礎打得好,長大後才能超人一等。今天就家一起來借鑑猶太人家庭教育理念,讓咱中國的孩子,也越來越聰明優秀>總結下來,就是兩點:"三氣"和"三心"。什麼是三氣?長時間生活在家長保護下的孩子會變得怯弱,害羞,"窮養"會讓他們從小就養成有責任感,有擔當,有保護他人的意識,家長可以適當的示弱,激起他們的保護欲,自信的孩子才會更開朗、陽光。2、 大氣什麼樣的孩子是小氣的?
  • 孩子必備的幾個好習慣,培養要趁早
    習慣良好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孩子行為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人生的寬度,家長平時在教孩子習慣的同時,也要做好榜樣,為孩子未來人生發展打好基礎。一、懂得分享分享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情感傳遞,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即使快樂也是蒼白的。孩子拓展自己朋友圈最重要的秘訣就是懂得分享,會分享的孩子有更多的朋友,也能更好地融入團隊。有的孩子不懂得分享,和家庭環境關係很大,家裡都寵著孩子,以孩子為中心,孩子長大了就凡事只想著自己,不會為他人著想,也不懂得分享。
  • 章齡之育兒引起熱議: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家長該嚴管還是「放養」
    到時間就必須上課、寫作業,雖然這些看起來都很像是在逼迫孩子,但章齡之的做法卻是在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能夠把學習與時間觀念結合,到什麼時間就做什麼事,也是讓教導孩子能夠自己獨立學習的能力。2.章齡之的「虎媽」式教導,其實離不開對孩子幼年期學習習慣的培養。「高壓」下的逼迫會讓孩子進入到學習的緊迫中,而「舒壓」下的學習方式與環境會讓孩子對學習有不同的理解。兩種學習方式和習慣的養成都基於父母的的選擇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