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發話了,談到自己在「最好的時機」,製作了《蝙蝠俠》三部曲

2020-12-13 小鼠愛電影

覺得諾蘭的電影總是太難懂嗎?

影評人湯姆·肖恩(Tom Shone)於11月推出了新書《諾蘭變奏曲: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神秘和奇蹟》,帶領讀者親密且深入地探索曾以《敦克爾克》、《記憶碎片》等片入圍奧斯卡獎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而近日線上宣傳活動上,諾蘭與湯姆·肖恩以及《娛樂周刊》(EW)作家Clark Collis三方進行對談,諾蘭也提到自己的導演生涯於書中被仔細剖析的感想。

在這場對談中,最令人啟發的,莫過於諾蘭表達了自己當時完成《蝙蝠俠》三部曲後的寬慰。此系列的首部作品《蝙蝠俠:俠影之謎》於2004年3月開拍,並在隔年上映。

2008年,在漫威推出開啟漫威電影宇宙的《鋼鐵俠》的同時,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也在同年登場。這兩部電影的成功,使得漫改電影開始成為好萊塢電影的主流。

「對我而言,那時真是一個好時機,訴說這個我一直想訴說的故事,」

「蝙蝠俠的起源故事無論是在過去電影,甚或是漫畫中都一直沒有被完整地呈現。也因此我們並不需要特別參照原著或是其他資料。

在電影史上也有這樣的鴻溝,由理察·唐納執導、克里斯多福·裡夫主演的《超人》版本有著截然不同的敘事風格,而這個版本中的蝙蝠俠故事卻沒有人說過。我們當時便鎖定要述說這位身處在平凡世界,但又非凡無比的人物。」

在不需要遵循原著故事,漫改電影又尚未成為類型的情況下,諾蘭表示他並沒有受到製作公司的幹涉,也因此能有許多自由發揮創意的空間來發展《蝙蝠俠》三部曲。

「我們當時擁有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以花費更多時間在續集的構思上,」

諾蘭補充,

「在完成《蝙蝠俠:俠影之謎》後,我們並不知道能否推出下一部,也不知道第二部會耗費我們三年的時間,更遑論七年後推出的第三部。我們奢侈地擁有大量時間去構思,成品也不會像在電影公司的商業引擎下推出的機械式產品。但隨著這個類型變得越來越成功,製作方施展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當時確實是很好的時機。」

《諾蘭變奏曲: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神秘和奇蹟》以諾蘭電影常見主題,像是「時間」、「混沌」、「夢境」來區分章節,並從電影的情節、情感深入淺出地探索諾蘭的思想及創作觀,書中也包括諾蘭的新作《信條》。

像是諾蘭也在書中談到自己的「混音風格」,先前有觀眾抱怨《信條》片中的混音配樂有時會蓋過角色的重要對話,而回顧近十年諾蘭導演的作品,諸如《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貝恩說話的特效,或是《星際穿越》中的重低音管風琴配樂等,這些都早有先例。

針對《星際穿越》的部分,諾蘭提到:

「我們收到很多抱怨,我甚至接到其他影人的電話,表示:『我剛看完你的電影,我完全聽不懂片中的對話』有些人認為配樂太吵,但這正是我們刻意選擇的混音。風格。人們對音效這麼保守,讓我感到有點震驚。」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自身的方式解讀諾蘭電影的呈現,而書裡看到諾蘭現身說法,談論創作歷程以及心境,對深受諾蘭風格吸引的影迷們來說,這本書是了解諾蘭創作的最好管道之一。

相關焦點

  •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香港重映 蝙蝠俠三部曲觀看順序片名
    諾蘭蝙蝠俠三部曲香港重映 蝙蝠俠三部曲觀看順序片名  日前,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宣布將於6月每周四登陸香港院線,屆時IMAX將同步上映。  此前,「蝙蝠俠三部曲」《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年6月15日在美國上映)、《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上映)、《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2012年7月20日在美國上映)宣布自5月29日起將在中國臺灣重映,此次重映是為了紀念該系列上映十五周年。
  • 蝙蝠俠 如同神話般的諾蘭三部曲
    諾蘭本人主要作品有星際穿越、記憶碎片、致命魔術、蝙蝠俠三部曲、盜夢空間等由其導演的電影幾乎都獲得了好評。就拿敦刻爾克來說,當時我也是去電影院看的,出來之後就一個感覺:太神了!!!真是應了那句話: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影片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
  • 盜夢空間10年特輯,諾蘭回憶幕後故事:與蝙蝠俠三部曲密不可分
    今日,《盜夢空間》發布十年特輯,導演諾蘭在視頻中講述十年前拍攝電影的經歷和感受,該電影將於8月28號在中國重映。特輯開頭那一顆在電影中充當重要角色的小陀螺一出現,仿佛時間一晃把大家帶回了十年前。"十年前,我們已經有了《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成功經驗,所以我們得到了華納兄弟的充分信任,才有了這次難得的合作機會,去做一些獨具開拓性的事情。"蝙蝠俠的成功無疑給盜夢團隊鼓足了勇氣,可以說,《盜夢空間》的火爆離不開這一前提。
  • 最佳超英電影,諾蘭蝙蝠俠三部曲:做一個真正的人
    如果想要了解蝙蝠俠,或者其背後的深意,最好的途徑可能是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系列,這三部影片除了完整的交代了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的前後之外,更多的將蝙蝠面具背後的人賦予了眾人皆能理解的人性
  • 貝爾版蝙蝠俠客串《閃電俠》毫無意義?或許還會影響諾蘭版《蝙蝠俠...
    雖然粉絲們都非常開心能聽到這個消息,但很多人認為,或許這樣一個客串是毫無意義的,甚至還會給「黑暗騎士三部曲」帶來負面影響。 諾蘭導演的《蝙蝠俠》三部曲無疑是DC最成功的電影系列之一,無論是批判性還是商業性上的高度,都註定了這個名字永遠不會遠離討論。
  • 為什麼《蝙蝠俠》三部曲系列被奉為超級英雄電影的「神作」
    腦海一閃,我們都能脫口而出:超人、蜘蛛俠、蝙蝠俠。這三個英雄系列最深入人心。撇開近年名聲鵲起、票房大賣的《復仇者聯盟》系列,今天就來說說小編心中最好的蝙蝠俠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三部曲》。提起克里斯多福·諾蘭,我們國內都對他有個親切的外號——「諾神」,因為他的作品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是「神作」或是同類型中口碑最佳,可以說「諾蘭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鐵板釘釘的票房保證。
  • 為何反派稻草人,能夠連續3次,出現在DC《蝙蝠俠》三部曲中?
    在《蝙蝠俠與羅賓》這部超級英雄電影反響不佳之後,DC重啟了《蝙蝠俠》系列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三部曲,講述了一個更黑暗,更現實的哥譚市。在《蝙蝠俠》三部曲之前,很少有人能夠注意到,超級英雄電影還可以達到如此高的高度。這三部曲中,除了給我們帶來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之外,電影中還有著諸多出色的反派。
  • 克里斯多福·諾蘭和他的《蝙蝠俠》三部曲
    認真看諾蘭電影的人會漸漸發覺,不論任何題材,他的故事始終貫穿著「愛」的內核。柯布手上的戒指意味著與茉兒的愛情,也是真正區分現實和生活的圖騰。出生入死之後的收穫也是回歸平淡,與孩子相重聚的美妙人生。大多數人就像夢境中那些行色匆匆的冷漠人群,常常無暇停下腳步去看看眼前的城市思考現實與虛幻,諾蘭也許正盼望著人們去找回那份生活中的溫情。諾蘭最為經典的作品,莫過於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 諾蘭新片《信條》7月上映,新蝙蝠俠搭檔黑色黨徒,演繹顛覆時空
    《信條》的編劇和導演都是有諾蘭一人獨自親手操刀,男主角分別是主演《黑色黨徒》的美國實力派演員約翰·大衛·華盛頓,以及扮演《暮光之城》男一號的英國帥氣小生羅伯特·帕丁森,女主角是法國影星伊莉莎白·德比奇,以及印度演員迪寶·卡帕迪亞。而在男配角選角方面,諾蘭當然不會忘記自己的「御用男配角」之一的麥可·凱恩。
  • 蝙蝠俠的管家,諾蘭導演的老搭檔,他就是電影界宿將麥可·凱恩
    談及麥可·凱恩,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裡韋恩家族的管家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他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貼身管家和助理,掌管著韋恩家族的一切事務。
  • 打敗蝙蝠俠的小丑輸了?不尬吹,獨家新解《黑暗騎士》史詩三部曲
    當時的諾蘭只拍過3部電影長片,一部是個人籌拍的《追隨》,一部是小成本獨立製作《記憶碎片》,一部是口碑票房平平的《失眠症》。如果不是他的想法前所未有,他根本無法從華納手上拿到1.5億美元投資。由於他講述的是起源故事,初定片名叫《蝙蝠俠5》,可能導致了很多人認為這是之前老版電影的前傳。因此,他鑄造的《蝙蝠俠》三部曲英雄史詩,又被世人稱為「蝙蝠俠前傳三部曲」。
  • 從《蝙蝠俠》三部曲到《小丑》,漫改電影的現實化之路
    21世紀初,以《蜘蛛俠》三部曲為首的超級英雄商業大片很受歡迎,不過漫改電影總體上仍然是娛樂化的。也就是說,觀眾心裡非常清楚,超人,蜘蛛俠這些角色是虛構的,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等電影結束,大家還是回歸到枯燥的生活,明白一切只是美好的嚮往。
  • DC《蝙蝠俠:黑暗騎士》,為何蝙蝠俠的愛人,換了個女演員?
    由克裡斯託夫·諾蘭導演的《蝙蝠俠》三部曲,無疑是粉絲們心目中的經典。在這三部曲中,扮演蝙蝠俠的演員都是克裡斯蒂安·貝爾。在很早之前,超級英雄電影並不是院線的主流電影,不過克裡斯託夫·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擯棄了之前超級英雄電影固有的觀念,用新的標準和新的方法來講述蝙蝠俠的故事。與之前的許多超級英雄電影不同的是,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是一個連續性的蝙蝠俠故事,講述了布魯斯·韋恩變身成為哥譚市的守護者。
  • 《蝙蝠俠:阿甘騎士》新預告 諾蘭版蝙蝠戰車亮相
    《蝙蝠俠:阿甘騎士》新預告 諾蘭版蝙蝠戰車亮相 2015-08-18 21:
  • 諾蘭大作《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 並列諾蘭最差口碑影片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大作《信條》CinemaScore觀眾評分揭曉,只獲得B,並列諾蘭最差觀眾口碑影片!諾蘭過去作品觀眾口碑一覽:《失眠症》2002 B《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 A《致命魔術》2006 B《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 A《盜夢空間》
  • 為什麼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是最好,蝙蝠俠演的最好的演員
    為什麼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是最好,蝙蝠俠演的最好的演員即使是在整整十年之後, 「黑暗騎士」仍然是所有蝙蝠俠相關電影的標準。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三部曲在經濟上和成功上都取得了成功。在蒂姆·伯頓蝙蝠俠的五彩繽紛,過度頂級的世界經歷了十年之後,這位超級英雄獲得了一部具有深度和黑暗的電影特許經營權。
  • 豆瓣50萬人打8.8分,諾蘭導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謝幕之作!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與其他漫畫系列電影的黑暗等級不同。當然,這一切都涉及到危險和安全的拉鋸戰,但蝙蝠俠卻猛撲到了其他超級英雄無法觸及的群體,心理的黑暗角落,他在公民啟示錄的思想中築巢。蝙蝠俠系列電影缺乏幽默,他們不太在乎愛情,但卻被恐懼滋養著。諾蘭的《哥譚》場面宏大程度不斷強調了市民的渺小,就像火柴棍一樣,他們可以被分散、擠在一起,也可以用作賭博籌碼,以及一個城市轟轟作響的不穩定性。
  • 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最近,諾蘭的燒腦神作《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已相繼在影院上映,雖然是重溫,但依舊夠勁兒,不過這些都是給大家的開胃菜,9月4日,正餐正式接棒——令人備受期待的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將登陸院線,諾蘭迷們可以無縫銜接,連刷諾蘭時空三部曲,持續開啟頭腦風暴!
  • 1998-2020,諾蘭大神的11部電影都在這!
    《追隨》豆瓣評分:8.9年份:1998諾蘭:導演/編劇推薦指數:★★★★★1996年,26歲的諾蘭,花了6000美金,擔起了導演、編劇、攝影、剪輯多個角色,用黑白膠片,拍攝了自己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
  • 《蝙蝠俠》可以從《黑暗騎士》學到哪些經驗?
    好消息的是,馬特·裡夫斯的《蝙蝠俠》可以從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簡稱《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學到一些經驗。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三部曲之一。那麼,馬特·裡夫斯和羅伯特·帕丁森合作的電影,可以從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中,學到哪些經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