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板開市一周年交出「硬核」成績單,精彩對接中國最優科創生產力!
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被官宣。深受鼓舞的資本市場在興奮之餘,立即銜枚疾進、全力落實,僅用259天就完成了籌備的全流程——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資本市場也迎來發展新篇章。
「周歲」成績全景展示科創板行穩致遠
一年以來,科創板和註冊制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獲得了一些落地成效。
一是對新經濟企業的包容性,帶來了科創板的引領性和示範性;二是關鍵制度創新形成共識,試點註冊制開啟資本市場新紀元;三是科創板註冊制改革推動了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四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交易秩序良好。
用註冊制建設、發展、監管和規範的科創板,通過關鍵制度改革,將市場化、法治化理念在科創板先行先試。經過一年的實踐檢驗,制度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改革向縱深邁進。
01、建立了較為齊備的規則制度體系
建立了涵蓋發行上市審核、發行承銷、交易組織、持續監管等業務條線的全鏈條規則體系。
02、設立了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
針對科創企業的特徵,以市值為核心設置了5套上市標準,允許未盈利企業、紅籌企業、特殊股權結構企業上市,與紐交所、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港交所趨同。
03、落實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發行上市審核制度
審核理念上,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堅持審核公開透明,堅持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初步形成了比較明確的上市預期。審核方式上,採取問詢式、全公開、分行業、電子化方式審核,努力「問出一家真公司」,把好科創板上市公司質量「入口關」。
04、構建了市場化的發行承銷機制
新股發行定價由市場化方式決定,提高網下發行數量佔比和持有市值門檻,提升了報價的專業性。參照網下投資者報價平均值定價,促進了買賣雙方的充分博弈。試行保薦跟投制度,要求保薦機構子公司以發行價購買一定比例股份並鎖定一段時間,將保薦機構利益和公眾投資者利益捆綁,形成利益約束和聲譽約束,促進了合理定價。
05、創新了交易機制和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設立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適度放開漲跌幅限制,上市首日納入融資融券標的,優化臨時停牌措施,引入有效申報價格範圍和市價訂單限價保護等交易機制。
06、維護了科創板市場平穩運行
發布《科創板股票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向市場明確異常交易行為的監管尺度。科創板開市後,上交所密切關注交易運行情況,針對異常交易行為,及時採取書面警示等自律監管措施,維護科創板市場的交易秩序。
07、壓實了中介機構責任
在科創板、註冊制業務規則中,對中介機構的職責予以明確,提高執業質量,履行好資本市場「看門人」職責。
08、優化了上市公司持續監管
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簡化退市環節,構建更加合理有效的退市指標體系。根據科創企業實際需要,推出更靈活的股權激勵制度,通過擴大激勵對象範圍、增加股份比例、設置更具彈性的價格機制、優化實施程序,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股權激勵制度安排。優化併購重組審核實施註冊制,進一步簡化審核程序,提高審核效率。
09、建立了覆蓋全流程的廉政監督體系
上交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科創板會堅守定位,在證監會的領導下從以下四個方面繼續發揮資本市場全面改革「試驗田」的作用:
01、繼續加大市場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對標最佳國際實踐,加大支持鼓勵具有科創屬性的新經濟企業登陸科創板,並通過登陸科創板做優做強,發揮好資本市場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實體競爭力的支持功能,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02、細化完善證券交易制度
加快引入做市商機制、大單交易安排、證券借貸合約等創新交易制度,持續豐富配套產品,進一步優化融資融券制度,探索推出證券借貸合約,健全市場的自發平衡機制,改善科創板市場流動性,增強市場穩定性。
03、加快建立長期投資者制度
以規則指引的形式明確長期投資者的權力和義務,把新股定價權交給遵循長期投資策略的機構投資者,優化升級市場化約束機制,實現把好上市公司質量入口關、把選擇權交給市場的目標。
04、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
積極落實新《證券法》規定的自律監管職責和履職要求,與相關司法部門緊密合作細化落實各項投資者保護機制工作,為集體訴訟、支持訴訟、先行賠付、責令購回等制度的具體實施提供有效支持,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切實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一個「板」服務一個「圈」一線監管躬身入局
今年以來,科創板加速擁抱硬科技企業,受理漸入高峰期。事實上,為引入更多科創企業,交易所層面近年來也在不斷努力。科創板改革啟動後,上交所在以往積累的基礎上,在所內集結專門的團隊,在所外聯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專業機構、科研院所形成了「科創資本圈」。以一個「板」服務一個生態「圈」。
一是躬身入局,定製服務。上交所積極推進科創板建設,服務科技創新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致力於建立、完善高效的市場服務體系,服務力度顯著提高,通過實地走訪、接待、座談、培訓等多種形式持續服務擬上市企業,推動優質企業在上交所上市。2019年全年全所市場服務人員走訪和接待服務企業、政府、渠道5000餘家次。針對重點企業,組建專業團隊開展針對性服務,推動一批地方優質企業在上交所上市。
今年以來,保持服務溫度,推動企業克服疫情困難儘快申報,通過遠程方式了解、評估疫情對擬上市企業的影響,實現精準服務。摸排直接參與抗疫的科創企業,形成抗疫企業重點支持名單,推動即報即審即發,目前已有聖湘生物、之江生物等抗疫企業成功申報。
二是深耕基地建設,網格立體布局。立足交易所長遠發展,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以科創板為抓手,完善本所市場服務空間布局和服務體系。截至目前,上交所設立資本市場服務基地46家,形成了輻射全國的服務網絡。2019年以來,各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累計開展各類上市政策培訓班、座談會、論壇等活動500餘次,上交所服務的影響力、滲透力大幅增強。
三是推出首批「企業培育中心」。隨著科創板運行將滿一周年,上交所擬推出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是上交所針對科創企業的重要服務產品和服務機制之一,拉長上交所對科創企業的對接周期,從「上市」擴圍到「市前」,依託本所資本市場服務基地,與當地相關機構深化聯繫,嵌入地方發展戰略,推進企業上市服務前移,從「接待企業來上市」向「培育可以上市的企業」進行轉變,培養、服務優秀科創種子企業,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2020年下半年,考慮在上海等科創資源豐富地區設立首批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導入各類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以企業思維、合規導向進行市場服務,培育、凝聚和服務「科創之星」,幫助科創企業增加快速發展動能,深化資本市場認識,用好用活科創板,為科創企業騰飛插上資本市場的翅膀。
此外,上交所始終致力於與市場各相關主體和渠道主動對接,培育激發科創生產力,推動更多優勢企業和潛力企業申報科創板。
一是深化與政府機構的常態化合作。走訪接待各地各級政府,積極與各地證監局建立長效工作聯動機制。
二是與重點國家部委和央企集團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形成日常交流機制,傳導科創板支持政策。
三是與中介、投資機構緊密聯繫,積極開展交流活動,去年以來多次召開投資機構春、秋季交流會、重點機構投後項目對接活動等。
四是拓展行業渠道,對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投資機構與研究機構,加深對新興領域企業業務模式的理解,更有針對性地解答企業上市中遇到的行業特殊問題,有效推動優質科創企業順利上市。
多維度增加制度供給促進投融資平衡
對於二級市場而言,投融資無疑需要達成平衡。在強化科創企業儲備的同時,上交所也十分注意投資端的培養。
從制度供給角度看,科創板目前亟待解決的短板問題,也是國際最佳實踐中反映出的有效經驗,就是要鼓勵引導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科創板。中長期資金是市場中長期價格的「穩定器」,對於減少市場非理性波動周期,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支撐常態化市場融資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A股市場上的長期投資比例遠遠不足。首先是中長期資金不足,其次是中長期資金未進行長期投資,沒有在資金來源、投資策略、持倉周期、績效考核等方面體現出長期性特徵。
科創板作為基礎制度改革的試驗田,希望引入真正的中長期資金進行長期投資,因此,上交所進行了如下一些嘗試:
01、推動改善投資者結構
科創板制定了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有利於把短錢匯聚成長錢,促進個人投資者通過基金成為中長期投資者。
02、讓機構投資者更好發揮作用
在網下詢價階段,通過利益均衡約束機制促進機構投資者更合理定價。
03、優化大股東減持「批發+零售」機制
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今後可以採用向中長期資金網下詢價、配售等新的減持方式,並為長期投資者留下業務接口。
下一步,上交所將配合證監會積極研究推出鼓勵、吸引中長期投資者的制度。條件具備後,擬通過自願安排或承諾等方式,對真正採取長期策略的機構投資者建立公開備案名單,使其在發行詢價、定價、配售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獲得更多的機會,並自願承擔長期投資的相應責任,推動市場流動性、波動性、平穩度與市場功能相匹配。
另外,為增強科創板市場流動性,上交所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不斷完善制度供給:一是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二是加強機構投資者建設。三是研究推動交易機制改革。此外,上交所將持續推進科創板改革創新,完善市場多空平衡機制,減少市場衝擊,提升市場穩定性。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責任編輯:DF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