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立峰
圖:來自網絡
特殊時期,加長版的寒假,恐怕這在我的生命歷程難以磨滅。這段時間以來,每當伏案工作之時,武漢各大醫院、新建的火神山、雷神山以及眾多的方艙醫院,白衣天使忙碌的身影總是浮現在我的眼睛。
來回穿梭的解放軍戰士、志願者,只能看見那厚厚的防護服,步履艱辛卻又有鏗鏘有力的腳步,以及那雙明亮而又堅毅的眼睛,好像在告訴我們,只要有我們在,疫情防控很快就會過去,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戰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靜等花開,是有那些負重前行的逆行者為我們保駕護航,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一)、反思我們的生活習慣
為了某種虛榮的奢華,什麼都敢吃,什麼都敢做,道德的底線一次又一次的被挑戰。其結果呢?讓整個中華大地瀰漫著特殊的味道,談「毒」色變,昔日繁榮的商業街,車水馬龍的馬路,卻沒有了那刻的繁華與熱鬧。被戒嚴的小區,出入需要各種證件,使得企業不能復工,學校不能複課,黨政機關不能正常上班,難道這就是你所謂的虛榮與奢侈,這下是不是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的行為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是掛在嘴上的口號,實際踐行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我們陣痛之後,反思一下我們今日的生活方式,大街小巷的川川、海鮮燒烤,火光之下的罪惡,串燒著自然和諧與生物鏈的滅絕;鮮活市場的繁榮,折射著扭曲的心靈,一聲聲慘叫,血淋淋的場景,這些事你所需要的嗎?
創新的中國,發展中的中國,是你們的貪婪與無知,按下了前行的按鈕,這下你滿意了嗎?疫情是殘酷的,但人心是善良的,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那些奮戰在疫情一線的人們,忘記了個人的安全,把生命的希望留給了我們。
特殊時期,當我行走在往日人流如潮的馬路、綠茵帶的時刻,只看到幾個身穿黃馬甲的環衛工,只看到孤立與十字路口的交警,這樣的場景,但凡是具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落下傷心的淚水。
(二)反思我們的行動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以來,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制度健全的國家,國家相繼出臺了各種管理制度,但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又如何呢?市場管理不在市場,一紙空文的各種表格源源不斷的從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飄灑,就像漫天飛舞的小鳥,你來我往,到點回家的感覺真的好嗎?
掛在嘴邊的責任擔當,你偶爾的市場之行,難道就沒有看到被售賣的穿山甲、孔雀、果子狸……嗎?利益鏈的交錯,人為的潛規則,使得這個春節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你知道嗎?快遞小哥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回過老家了,環衛工人已經有一年多沒有看看自己的孩子了,農民工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見到自己的妻子了,還有……,多少張滿懷希望與快樂的票證,不得不深藏在包裹裡,甚至退還給票證機構。
被擱淺的出行,被隔離的方寸空間,被阻斷的親情,多少個仁人志士,在家偷偷哭泣。而我們哭泣不是自己的親情,而是那些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解放軍戰士、值勤公安民警和那些志願者,使他們的義舉讓我們感動,使他們的行動讓我們流淚。
(三)反思我們的教育
教育的真諦是做人,唯有成人才可成才。教育改革的號令,一次又一次吹得那麼聲勢浩大,但我們的行動又如何呢?分數定終身,大街小巷鋪天蓋地的廣告,各種培訓,衝擊著學校的教育,也衝擊著家長辛苦的付出,同時也衝擊著我們的靈魂。學校教育教學被家長的不理智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封堵學校,圍攻老師,甚至毆打老師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跪著的老師,趴著的學校,被綁架了的學校教育教學,學校被家長綁架,學生被家長嬌慣,學校只能趴下,因為我們要讓家長站著,人人滿意的教育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與成長!所有的這一切怎麼能成就站起來的學生。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也在努力的改革,不斷的嘗試,不停地嘗試革新,五育並舉,我們在行動。然而行動的路上,總有不和諧的音符,我們也在不斷的調試,讓不和諧的音符儘快融入到這個音律和美的樂曲之中。
(四)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
每一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哪一位。這樣的願望的確不是很高。只要我們都努力了,就可以達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是每一個興趣愛好都是我的需要與必須。
孩子就像不停運轉的機器,周一至周五穿梭在家庭與學校的路上,晚上與周末穿梭在各種繁多的培訓機構,甚至午餐是在公交車上完成的。孩子本該有的天真活潑,蕩然不存,嚴重的睡眠不足,變異了一圈又一圈的厚重鏡片,不能參與活動的小胖墩,極具個性的新新兒童。所有的這些,使得學校教育變得捉襟見肘,舉步維艱。
家庭教育重點應該是「育」,卻變成了「教」,倒置的教育理念,使得大量的育人竟成了學校的重中之重。難道這些不值得我們去深入反思嗎?
(五)、「停課不停學」的反思
1、 把抗擊疫情作為一門特殊的人生教育課程
現實生活是最好的人生課程,經歷和體驗是最好的教育!按照教育部要求,中小學「停課不停學」要「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經歷這次全民抗擊疫情的戰爭,是中小學生最難得的人生經歷,將對他們的成長與進步產生重大的影響,在心靈上、思想上、價值觀上,會打下深深的烙印。
2、積極探索學生居家期間教師教學的有效方式
在教學活動組織上,筆者主張做到「四個不照搬」: 不照搬學校課程表、不照搬學校作息時間表、不照搬學校課時時長; 不照搬學校教學模式。為此,要深入研究學生居家學習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模式變革。
3、充分發揮學生居家學習的獨特優勢
一是具有更強的自學優勢。二是具有更強的生活化優勢 。三是具有更強的實踐製作優勢。四是具有更強的德育和勞動教育優勢。五是具有更強的家校合作優勢。
4、高度重視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性
一是喚醒家長責任意識。二是指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三是強化學校與家庭的溝通 。四是指導家長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五是指導家長和孩子共同做好規劃。六是要做好榜樣引領。七是要配合學校履行好管理責任。
5、要探索學生居家學習的有效管理方式
一是發揮團隊管理的作用。二是發揮虛擬班級的管理作用。三是發揮學生學習小組的管理作用。四是發揮家長管理的作用。五是要發揮 技術監管的作用。六是要發揮榜樣引領的作用。
6、「話題教學」是特殊時期開展遠程教學的基本模式
在當前的形勢下,把課堂從教室轉移到「網上」是無奈之舉,也是應對之策。但是,我們仍然要向網絡教學要效果,而不僅僅是要學生緊盯遠程教學的屏幕完成每個課時。特殊時期的遠程教學活動必須要從屏幕轉向頭腦,從 PPT 呈現轉向學生的深度思考。
(1)什麼樣的話題最值得教學?
「不允許教授新課」的遠程教學,最適合的基本模式是開展「話題教學」。特殊時期以話題教學模式開展遠程教學的總體思路是:把「已知的知識」放在現實的情境中去解決某個現實問題,尤其是將一個學科或多個學科知識置於全球化、未來社會發展的大情境中,從而找到「已知的知識」的缺陷,通過深入的探究、對話與分享,可以清晰地發現所謂的「已知」仍然還是「未知」,讓學生以體驗的方式深入探究貌似「已知」的「未知」。
例如,關於「英雄」和「勇敢」的話題,針對當前防控疫情時期被稱之為「逆行英雄」的醫務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貨車司機、志願者,原有課本內容中有許多「已知中的未知」可以拓展、深化,這是教學設計的新思路,也是教學過程的新挑戰。
(2)能讓學生學到什麼?
只有立足於社會生活現實,與學生自身世界有著強大聯結和影響力的話題,才能被學生認為是有意義的。因此,需要採取更好的方法來推進課程與教學的改變,主要包括:
激發學生深度參與。關注學生的興趣點,通過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呈現,挖掘教學話題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例如,疫情期間隔離在家的所思所想,由於「獨居」引發自己對於現實生活、家庭親情、同伴友情等方面原有所持觀念的衝擊,以及疫情帶來的恐懼及對社會穩定與動蕩的討論,特別是那些父母在抗疫第一線的同學,「大家」的責任擔當與「小家」的親情離別所帶來的情緒糾結。教師要通過精心的設計以觸發學生持久的學習激情,深入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
尋找「與更大的世界」聯結。一個現實的、本土的話題,與未來社會及當今時代的全球化存在著多個維度的連接,更能促使學生積極探尋與教學話題相關的各種文化變量。
以我校的外語學科為例,可以藉助對於這次疫情發生後世衛組織的緊急決定、有關國家對中國的態度,以及這些國家對於本國疫情風險的處置措施,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跨文化的全球性解釋」或「全球政策對地方問題的影響」的話題,這些話題對於學生將會有特別的吸引力。
以強大的學科支撐來展開教學。我們應當面對這樣一個現實,當前的中小學校沒有抽象的教師而只有具體的學科教師,客觀上必須考慮「教學話題」,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促進學科學習。
「學科知識和技能對於解釋情景和創建解決方案是非常必需的」,高質量的教學不是讓學生記住事實,而是讓學生了解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實質及其複雜性,這一點,必須要以學科知識和技能作為支撐。例如,化學學科可以討論「消毒劑的環境汙染問題」,以此去討論科學防疫的現實話題。
(六)、行動反思
明確的行動方案落地實施:
1、做好教學預備,疫情期間跨空間協同備課;每天各年級各學科老師利用十到二十分鐘,進行教學內容重點與難點解讀,教學方法解讀,教學過程注意事項解讀,教學方式與方法解讀,作業布置與答疑解讀,知識拓展與延伸解讀,課本知識與課本只是以外知識的解讀。
2、實施混合教學,幫助教師遠程為學生答疑解惑;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學生接受能力,個人教學水平等相關信息,確定自己的教育教學模式與方法,可以結合直播與錄播相結合,可以直播與PPT使用銜相結合,可以利用視頻與音頻教學相結合。形式與方法不做統一要求,發揮特長,有效進行網上教育教學。
3、休假不掉隊,在線校本科研,教師互助發展。各學科教師可以利用在家的大好機會,舉辦不定期的網上視頻教研活動,主要解決其一:傳遞教學過程中好的做法,分享教學經驗,大家受益。其二:解決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教學內容共性問題以及技術問題,各抒己見,共同借鑑。
4、實施校本培訓,針對疫情特殊需求精準提升教師素養。無論是線上教育教學還是線下教育教學,都必須以學校教育教學理念之下進行有效實施,通過各種方式與方法為孩子未來賦能。
5、沉澱校本內容,打通數據閉環,持續利用資源。疫情特殊時期,分享、借鑑是關鍵,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集體只會是龐大的,網路資源更是巨大的,因此要充分利用所有資源,使自己單獨教育教學變成集體智慧的教育教學,是網路教育教學最優化,有效化。
特殊時期別樣做法
第一,足不出戶。最近別出門,就是對國家抗疫最大的貢獻。鍾南山院士反覆呼籲,每一個人都不要出門,自我隔離,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就是對醫務人員最大的支持。
第二,閱讀。教師的專業成長,主要途徑就是閱讀。但平時大家都說「很忙,沒時間讀書」,這也不完全是藉口,確實平時大家很忙。那現在突然有大把大把的時間自己支配,不正好可以把應該閱讀的書好好讀一讀嗎?
我曾經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教師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這對學校發展是真正的威脅。」老師們一片叫好。隨即我又說了一句話:「教師有了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不讀書,這對教師發展是真正的威脅。」
第三,寫作。優秀教師的自我提升,除了上面說的閱讀,還有就是寫作。每天的忙碌中,有多少教育素材供我們思考、提煉、總結的啊!現在閒下來了,想想過去的一學期、一年中,有哪些教育故事值得珍藏?有哪些課堂精彩值得追憶?有哪些教育思考值得記錄?有哪些工作教訓值得汲取?這一切都可以通過文字凝固下來。
第四,整理。這裡說的「整理」,是指整理和教育有關的資料,包括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資料。平時每天都在往前趕路,好多資料比較凌亂,現在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清理清理,歸歸類,便於以後需要的時候查找。
第五,健身。這次新冠病毒感染的對象,據說主要是免疫力相對比較弱人群,這對我們的身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們平時工作量很重,好多老師都是超負荷工作,甚至帶病工作,想健身也難以有時間。這次在家裡,一定要安排出時間鍛鍊身體。雖然不能去戶外鍛鍊,但在家也有健身的方式: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健身操、太極拳、跳繩、舉啞鈴……都可以達到健身的效果。
第六,醞釀教育。最近老師們可以從容細緻地構思一下,面對我們國家史無前例的「抗疫戰爭」,如何搞好我們的開學教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如此豐富的抗疫經歷和素材,沒有理由排斥在我們的教育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