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藏神氣,多練靜功 跟著節氣打太極

2020-12-2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和人體的脊椎,聽上去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有人卻把它們聯繫到了一起。位於杭州市拱墅區紫荊文化公園內的柔之藝太極院,那裡的武術大咖推出了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太極養生課,針對部位就是目前都市人最容易出問題的脊椎。如果你的肩頸或腰部正感到不適,那不妨來體驗一下。

  打太極正脊椎

  鍛鍊跟著節氣走

  距千年京杭大運河咫尺之遙、隱匿於綠樹成蔭的紫荊文化公園內的柔之藝太極院是杭城首家專業太極拳館,成立於2006年,十多年來一直專注於傳統太極拳的研究和推廣。

  這家太極院的館長金暉同樣是個有故事之人,他曾是一家房地產公司副總,愛上太極拳後,辭工作、賣房子毫不遲疑,騰出錢開館子一門心思當太極教練。如今,金暉是杭州市拱墅區武術協會主席,也是區傳統太極非遺傳承人。

  「推出二十四節氣太極養生課,源自一幅圖。」柔之藝太極院二樓中間教室,掛著幅拓自北京白雲觀的修真圖,金暉說,館內推出二十四節氣和人體脊椎太極養生課的創意就來自於此。

  修真圖遠溯老子、呂純陽、陳摶、張三丰祖師,又稱之為丹成九轉圖,以養性煉生為基礎,圖文並茂。其認為人體之氣血運行,與日之出沒、月之盈虧、地之運轉相合。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個節氣,是地球和人體的氣機變化的節點。

  「脊柱作為人體中最重要的部分,承載了人體總氣機運行與地球節氣運行的相互關鍵。在這張修真圖中,人體脊椎部分就是以24節氣來標註的。」金暉指著圖中人的脊柱部分娓娓介紹,脊柱俗稱脊骨或脊梁骨,由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及骶尾椎組成,在這張圖上,除骶尾椎骨以外的前24塊脊梁骨,分別由從「大雪」始、依次至「冬至」終的24個節氣所替代。

  成年人的脊柱從側面看,從上而下呈「S」形的彎曲狀態。初生嬰兒脊柱並無頸前凸和腰前凸。直立行走後,長年累月使脊柱負重,在沒有其他骨骼附加支撐的頸椎、腰椎部位形成前凸,加之後天不良行為的不斷增加,成年後機體開始退變,致使常有頸椎、腰椎及相應疾病發生。「太極拳中『含胸拔背、虛靈頂勁、松腰提臀』等要訣,就是通過脊柱的拉伸和放鬆,使之儘可能回歸先天的自然狀態。當然,練到每一個骨節,對於多數人而言都是極難完成的任務,它需要高深功力和細膩覺知。但是通過正確鍛鍊,不僅可以修正身形,也能促使經絡氣血暢通,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綁著護腰來上課

  如今練成武林高手

  跟著節氣練太極的理念推出後,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歡迎。他們除了自己練,還定期自發拍節氣鍛鍊視頻進行傳播。

  「現在在太極館裡練的,當初走進來的原因十有八九是因為身體外在或內在的各種不適。而那些肩頸或腰部有問題的,練上三五個月後,基本上都能緩解。我記得有一位師兄,開始來上課時必須綁著很粗的護腰帶,半年以後毛病全消,現在還成了武林高手。」今年52歲的朱立穎自認為是傳統太極的諸多受益者,「我在這裡已練了六年,但不是最長的。我相信,如果沒有收穫,大家不可能這麼長時間堅持下來。」

  朱立穎以前是名會計,常年伏案工作,脊柱負重引起諸多問題。彎腰洗個頭,腰痛得撐不住;扭頭看旁邊或後面,不僅轉動受限,脖子還會「咔咔」作響。「朋友們都在練瑜伽,邀我一起加入。我了解比較了大半年,最後選擇來練太極。」

  從零起點入門,一點點吸收消化……三個月後,腰痛消了;一年左右,嚴重的頸椎病解決。朱立穎也成了傳統太極的忠實粉絲,「別看太極拳慢悠悠的,運動量不大,其實它舒筋活血的內循環效果很好的,尤其是人徹底放鬆時。以前冬天我經常手腳冰冷,現在都是暖暖的。」

  冬至時節

  養藏神氣多練靜功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說「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太極拳是「養形」與「養神」最好的方法,只有「形神俱在,形神共養」才能健康長壽。「 這次聯手錢江晩報·小時新聞推出的公益課,將結合太極拳、上古修真圖、黃帝內經和時令節氣,一起來講講如何做到太極拳中的養形和養神。」金暉說。

  首先是養形。養形的第一要義就是通過脊椎保養來達到的。

  當天課堂上,將教學一些簡單易學的正形動作,達到脊椎左右和上下的活動,把脊椎逐漸恢復成原始先天狀態。

  第二是定形。通過無極樁練習,進一步實踐含胸拔背、虛靈頂勁、松腰落胯等要領。

  應時以養神,最後來談談養神。黃帝內經素問裡講的是人如何根據四季變化調神。現在已經冬至,要學會冬季的應時保養。

  這個時間段要應冬氣,養藏神氣,多做靜功。根據節氣和脊柱圖,可以注意尾閭部位的訓練。

相關焦點

  • 太極練丹秘訣
    太凡打坐,須將神抱往氣,意系往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於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遊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是要勤虛煉耳。  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云:「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
  • 道家養神靜功
    靜功可以幫助調節睡眠,睡眠質量不好、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焦慮而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心臟等疾病。它能夠幫助我們入靜,調動我們體內的真氣,能夠解決諸如消化系統等很多的疾病。修練靜功有三個原則:調身、調息、調心。
  • 晚上練太極拳的好處!
    2、女人晚上練太極拳的好處身邊有很多愛練42式太極拳的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就算不用化妝品,氣色也顯得非常好,很多女性都說:再貴的化妝品,也不如練好42式太極拳。2.1、練太極能宜養身心、養心修德凡事如一套太極,拳起境生,拳落而心生。拿得起、放得下,從容、靜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楊氏傳人教你居家打太極
    小寒節氣的第三天,石家莊的最低溫度就已經達到了零下十一攝氏度。「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居家鍛鍊就成了不少人的選擇。今天我們就跟著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姜宏老師一起習練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歷史悠久。2020年12月27日,被選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氏太極拳知識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開展的最為廣泛。
  • 晚上練太極有什麼好處?這些注意事項和禁忌,你是否了解?
    晚上能打太極拳嗎?在晚上八點至九點為陰氣上升。這時運動可調動內氣,同時容易向外吐放蘊藏在臟腑內的濁氣,而可以加強臟腑經絡活動功能,疏通氣血,有利於子夜入眠後人體陰氣轉向上升之時吸取同質大氣。身邊有很多愛練太極拳的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就算不用化妝品,氣色也顯得非常好,很多女性都說:再貴的化妝品,也不如練好太極拳。(1)、練太極能宜養身心、養心修德凡事如一套太極,拳起境生,拳落而心生。拿得起、放得下,從容、靜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多微笑,少動怒,善養心性,培養個人修為。心境好,自然容顏煥發。
  • 練太極拳如何在大腦支配下做意氣運動
    拳譜規定:(1)「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2)「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3)「心為令,氣為旗」,「氣以直養而無害」;(4)「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從上列四項規定可以看出,太極拳是用意練意的拳,也是行氣練氣的拳。
  • 道門九轉動靜功
    一、靜功   1、太極混圓式:晨時擇空氣清新之地面東而立,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手心向體內抱合在氣海穴處
  • 太極,不練力而有力,不練快而能快
    在我們早晨上學或上班途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在打太極,一板一眼的很是好看。太極拳可不僅僅是好看它還有著非常大的健身效果。
  • 養護生命,參太極
    太極拳是以太極哲學正理為指導而建立的,它是融哲學、運動生理學、力學、物理學,拳理、拳法、健身、治病、技擊、陶冶情操有機地結合起來,追求拳術的最高境界——「拳與道合」。今天我們要弘揚傳統文化古為今用。現將學練心得和拳友交流,以期得到賜教和指正。 「太極」是假宇宙的變化,是從「太極」開始的。
  • 八式是真正的太極入門功法|八式訓練營營員體會
    @一棵樹 康偉陶陶感恩康老師,楊老師及所有在後面默默付出的老師們,感覺這45天時間過得太快了,對我這個小白來說收穫太大無以言表,不僅養成了練功的好習慣,還學到了這麼多太極心法功能,也開始更多的關注自己的身體了,感覺自己跳舞跟以前不一樣了,所有的動作都是
  • 節氣養生 | 白露養生攻略,有這篇就夠了!
    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衣食住行,                  順應天時。春捂秋凍要有度「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養生專家稱白露實際上是表明天氣已經轉涼。「 飲食注意,                 養肺潤燥,。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 道家靜功—養性積德
    道教最重煉養,煉指煉精鍊氣,養指養性養神,亦稱習靜。希望通過一定的修煉,達到延長壽命、甚至長生的境界。為此,道教所從事和宣揚的煉養方法很多,如符錄、祈禳、禁咒、靜功、動功、氣功、處丹、內丹、房中、辟穀、服餌等等,這些方法統稱為道術,與方術、方技、方伎是一個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稱為仙術的。
  • 健身氣功的類型:動功,靜功
    靜功動功 氣功中「靜功」與動功的區分,是以練功時軀體的空間位置是否變化為標準的。「靜功」是指練功時軀體在空間的位置保持不動的一類功法。雖從外形上看不動,精神也很寧靜,但人體內的臟腑機能在定向性的意念活動影響下,都在不停地調整運動,即所謂「動中有靜」、「外動而內靜」、「形動而內神靜」。
  • 唯思冠|小雪養生: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小雪,冬季第2個節氣,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此時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雪)量漸增。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書中提出了冬三月的養生規律。從立冬到大寒節氣結束稱之為冬三月。"
  • 道家靜功之煉性
    靜功是最基礎的要求,對於修煉自始至終起著主導作用。(一)靜功的外在動作以頭脊正直、舒適自然為最大原則。
  • 練太極不僅強身健體,還能消除雜念
    內外放鬆,動作輕柔圓活,如春風楊柳,生氣怏然,可使肝氣舒和條達,從而肝體得養,肝血得藏,有助於脾胃消化,不致橫逆克土。 練拳時以意運氣的腹式呼吸,有助於行氣活血。眼神貫注動作,動作圓活連貫,對養肝明目、舒筋活絡大有好處。
  • 太極拳精義述真(絕佳好文)
    是內外兼修、健身為基、修心為法、練身為用的武術。天下沒有不打人的拳,更沒有不發力或不發勁的拳。太極柔乃是以方法為化、剛用為打,剛柔相濟方入太極,打人仍是太極拳的本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動靜之機。太極拳之所以被稱之為「太極拳」,是因其乙太極理論為指導,取其形、用其意,畫圈、走圓、繞8字,勁由心,力走螺旋,柔化剛打,化打合,是謂太極拳也。練太極拳要明理、入行、合道、悟道、得道。
  • 練太極拳想進步,得明白「換勁」
    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得法,即使姿勢正確,死站和空站也是不行的,首先要清楚站樁的目的就是換勁,換勁的過程內涵豐富,很有趣味,如果感到枯燥證明沒有練對,這個過程需要層層深入,順其自然,通過意念誘導,逐步改善人體的動力平衡,把正確的用力習慣變為本能反應,養練合一。站樁是在有規律的微動中不斷調整姿勢的平衡過程,此時人體結構處於最省力最得力最舒適的狀態,隨時可以向各個方向發力。
  • 靜功修行之法
    只求能夠做到頭脊正直、舒適自然,即是最大原則.靜功的姿式,一般採取坐式、站式或臥式,或散步亦無不可.各種姿式的要點如下:坐式,可以平坐凳上,小腿垂直於地面,或者交叉亦可;也可以盤腿坐在床上,盤坐困難者可先在座下墊個枕頭;兩手相疊,大拇指相抱成太極圖形狀,置於丹田即可,或者手撫兩膝亦可。
  • 丹田內轉練太極,舍此別無他途
    丹田內轉,與其他功法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它不是孤立的動,不是靜坐中求內動,而是內部與整個軀體一起動,動功與靜功相結合。從打拳講,打拳強調走身法,在身法端正的基礎上,胸腰走螺旋勁,"刻刻留心在腰間",以腰為軸,以太極核的離心運動和向心運動帶動全身,走立體螺旋勁,從腰到四肢,都是順逆纏絲勁,所有動作都是圈,這種周身的螺旋運動是丹田內轉的實質。整套拳的大小動作都要與丹田內轉相協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