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練丹秘訣

2021-02-12 陳溝水

太極練丹秘訣

 

一、運用周身經脈訣

   早功:

  日將出即起,面對太陽光,吸氣三口,即將口閉。提起丹田之氣到上,即將口閉之氣與津液咽下。然後將身往下一蹲,兩手轉託腰眼。左足慢慢伸直,三伸,收轉左足。又,右足伸直,三伸,收轉右足。將頭面朝天一仰,又朝地一俯,伸起腰,慢立起。兩手不用,就拿開。立起之時,將右手慢慢掌向上,三伸,往下一聳。又,左手慢伸起,將掌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聳。然後一步一步作一周圍,一步步完,將兩足在圈內一跳,靜坐一刻,取藥服之。

   午功:

  正午,先盤膝坐,兩手按膝,腰直起,閉目運氣,一口送下丹田。念日:「本無極之化身,包藏八卦有真因。清通一氣精其神,日月運行不息。陰陽甲乙庚辛,生克妙用,大地回春。掃除六賊三屍,退避清真。開天河之一道,化玉之生新。圓明有象,淨徹無垠。養靈光於在頂,出慧照於三清。不染邪崇之害,不受汙穢之侵。水火既濟,妙合地、天、人。學道守護五方主令元神四時八節宰治之神養我魄,護我魂,通我氣血,生育流行。天罡地煞,布出元精。二十四氣十二辰,妙應靈感,觀世音、太上老元君、道祖侶真人、一一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化作太極護法韋陀。日月普照來臨。」(念七遍)開目,運動津液,徐咽下。將左手按腰,右足伸出。右手按腰,左足伸出。伸出後,將兩足併合,往前一伸,頭身後一仰,立起。將兩掌擦熱,往面一擦,擦到兩耳,左手按左耳,右手按右耳,兩手中指上下交,各彈三下,往項下一抹到胸。左手擦心,右手在背腰中一打,然後兩手放開,頭身往下一勾,再以右手往前頭一拍,抬起腰身。左手腹中一抹,然後前足換後足,往前跳三步,退三步。口中津液,作三口咽下,朝西吐出一氣,復面東吸進一氣。閉鼓氣一口送下,此導陰補陽也。

   晚功:

  面朝北,身立住。左右手,捧定腹。兩足並,提起一氣。運津液,待滿口,一氣咽下。兩手左右伸如一字,掌心朝外豎起,將少蹲,作彎弓之狀。左手放前,對定心。右手抬過頭,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直豎。右掌朝下,捻大少指,中三平豎。兩手相對,如龍頭虎頸抱合之相。頭於此時側轉,面向東,往前一起一蹲,走七步,立正,將兩手平放,以右手抱左肩,左手抱右肩,蹲下,頭勾伏胸前,兩目靠閉膀中間,呼吸一回。將兩目運動,津液生起,以舌尖抵上顎,上下齒各四五下,將津液徐徐咽。兩手一抄,蹤起一步,右手向上一抬,放下。左手往上一抬,放下。輪流三次。左足搭右足,往下一蹲,立起。右足搭左足,往下一蹲,立起,將腰扭轉一次。乃呵氣一口。收轉氣,兩手在膝蓋上各捻兩三下,左邊走至右邊,右邊走至左邊,共八十步,此要對東北走,東北對西南走。完,坐下,略閉神一會,將兩手對伸一下,站起,再服晚藥。以清水漱淨口,仰眾到寅,再住,翻動睡之。此通養神功,敗魂聚魄也。

二、打坐淺訓

  修煉不知玄關,無論其他。只此便如入暗室一般,從何下手?玄關者,氣穴也。氣穴者,神入氣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也相戀,則玄關之體已立。

  古仙云:「調息要調真息息,煉神須煉不神神。」真息之息,息乎於息者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者也。總要無人心,有道心。將此道心返入虛無,昏昏默默,存於規中,乃能養真息之息,得不神之神。

  初學必從內呼吸下手,此個呼吸,乃是離父母重立胞胎之地,人能從此處立功,便如母呼亦呼,母吸亦吸之時,好象重生之身一般。

  太凡打坐,須將神抱往氣,意系往息,在丹田中宛轉悠揚,聚而不散,則內藏之氣,與外來之氣,交結於丹田。日充月盛,達乎四肢,流乎百脈,撞開夾脊雙關而上遊於泥丸,旋復降下絳宮而下丹田。神氣相守,息息相依,河車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築基之效已得一半了,總是要勤虛煉耳。

  調息須以後天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古云:「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調後天呼吸,須任他自調,方能調得起先天呼吸,我唯致虛守靜而已。真息一動,玄關即不遠矣,照此進功築基,可翹足而至,不必百日也。

  《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二句可渾講,亦可析講。渾言之,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析言之,則虛是虛無,極是中極,靜是安靜,篤是專篤,猶言致吾神於虛無之間而準其中極之地,守其神於安靜之內必盡其專篤之功。

  人心者二,一真一妄。故覓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寬大,最光明;真心之所居最安然,最自在。以真心理事,千條一貫。以真心尋道,萬殊一本,然人要用他應事,就要養得他壯大,就要守得它安閒,然後勞而不勞,靜而能應。丹訣云:「走即收回,收回又放下。用後復求安,求安即生悟」也。誰雲鬧中不可取靜耶?

  遊方枯坐,固非道也。然不遊行於城市雲山,當以氣遊行於通身關竅內。乃可不打坐於枯木寒堂,須以神打坐於此身妙竅中乃可。

  學道以丹基為本,丹基既凝,即可回家躬耕養親,做幾年高士醇儒。然後入山尋師,了全大道。彼拋家、絕妻、誦經、焚香者,不過混日之徒耳,烏足道哉?

  保身以安心養腎為主,心能安則離火不外熒,腎能養則坎水不外崩。火不外熒,則無神搖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崩,則無精涸之症,而腎愈澄。腎澄則命火不上衝,心安則神火能下照。神精交結,乃可以卻病,乃可以言修矣。

  凡人養神養氣之際,神即為收氣主宰。收得一分氣,便得一分寶。收得十分氣,便得十分寶。氣之貴重,世上凡金凡玉雖有百兩不換一分。道人何必與世人爭利息乎?利多生忿恚,忿恚屬火,氣亦火種,忿恚一生,氣隨之走,欲留而不能留。又其甚者,連母帶子,一齊飛散,故養氣以戒忿恚為切。欲戒忿恚,仍以養心養神為切。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幹祿之心。孔子日:「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不可預貪效驗。每逢打坐,必要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只要抱住內呼吸做功夫。

  煉心之法,自小及大,如今三伏大炎,一盞飯也可,再求飽不可也。一片涼可也,再求大涼不可也。數點蚊不足畏也,必求無蚊不能也。自微及巨,當前即煉心之境。

   苦中求甘,死裡求生,此修道格論也。

  學道之士,須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藥物也。毋逞氣質之性,毋運思慮之神,毋使呼吸之氣,毋用交感之精。然真精動於何時,真神生於何地,真氣運於何方,真性養於何所,是不可不得明辨以析者而細言之也。

  凡下手打坐,須要心神兩靜,空空寂寂鬼神不得而知,其功夫只宜自考自信,以求自得,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誠於中自形於外,是以君子必慎其獨也。

  打坐之中,最要凝神調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未有不逐日長功夫者。

  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之謂平,心執其中之謂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三、打坐歌

  初打坐,學參禪,這個消息在玄關。秘秘綿綿調呼吸,一阿一阿鼎內煎。性要悟,命要傳,休將火候當等閒。閉目觀心守本命,清靜無為是根源。百日內,見應驗,坎中一點往上翻。黃婆其間為媒妁,嬰兒奼女兩團圓,美不盡,對誰言?渾身上下氣沖天。這個消息知道?啞子做夢不能言。急下手,採先天,靈藥一點透三關。丹田直上泥丸頂,降下重樓入中元。水火既濟真鉛汞,若非戊已不成丹。心要死,命要堅,神光照耀遍三千。無影樹下金雞叫,半夜三更現紅蓮。冬至一陽來復始,霹靂一聲震動天。龍又叫,虎又歡,仙藥齊鳴非等閒。恍恍惚惚存有無,無窮造化在其間。玄中妙,妙中玄,河車搬運過三關。天地交泰萬物生,日飲甘露似蜜甜。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圓明不二般。三教原本是一家,飢則吃飯困則眠。假燒香、拜參禪,豈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齋錯過了,一失人身萬劫難。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漢夜走入深山。天機妙,非等閒,洩漏天機罪如山。四正理,著意參,打破玄關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斷夜,早拜明師結成丹。有人識得真鉛汞,便是長生不老丹。行一日,一日堅,莫把修行眼下觀。三年九載功成就,煉成一粒紫金丹。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虛道人三豐仙。

四、積氣開關說

  其端作用,亦如前功,以兩手插金鍬,用一念歸玉府,全神凝氣,動俾靜忘。先存其氣,自左湧泉穴起於膝脛,徐徐上升三關,約至泥丸,輕輕降下元海。次從右湧泉穴,俾從右升降,作用與左皆同。左右各運四回,兩穴雙升一次,共成九轉,為為一功。但運谷道輕提,踵息緩運,每次須加九次,九九八十一次為終。其氣自然周流,其關自然通徹。倘若未通,後加武訣,逐次搬行。先行獅子倒坐之功,於中睜睛三吸,始過下關,後乃飛金精於肘後,掇肩運聳,自升泥丸,大河車轉。次撼崑崙,擦腹搓腰八十一,研手摩面二十四,拍頂轉睛三八,止集神叩齒四六通。凡行此功,皆縮谷閉息。每行功訖,俱要嗽咽三分,方起搖身,左右各行九紐。此為動法。可配靜功,互為運行,周而復始,如此無間,由是成功。上士三晝夜而關通,中士二七以透徹,下士月餘關亦通。功夫怠惰,百日方開,若骨痛少緩其功,。倘睛熱多加呵轉。一心不惰,緒疾無侵。其時泥丸風生,而腎氣上升。少刻鵲橋瑞香,而甘露下降。修丹之士,外此即誣。若非這樣開道,豈能那般升降而煉已配合也哉?

五、太極拳論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力,氣宜鼓蕩,神宜內斂,毋使有凸凹處,毋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外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棚、捋、擠、按、採、捩、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此五行也,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捩、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六、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

  太極之先,本為無極。鴻蒙一氣,混然不分,故無極為太極之母,即萬物先天之機也。二氣分,天地判,始成太極。二氣為陰陽,陰靜陽動,陰息陽生。天地分清濁,清浮濁沉,清高濁卑。陰陽相交,清濁相媾,氤氳化生,始育萬物。

  人之生世,本有一無極,先天之機是也。迨入後天,即成太極。故萬物莫不有無極,亦莫不有太極也。人之作用,有動必有靜,靜極必動,動靜相因,而陰陽分,渾然一太極也。人之生機,全恃神氣。氣清上浮,無異上天。神凝內斂,無異下地。神氣相交,亦宛然一太極也。故傳我太極拳法,即須先明太極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極拳者,其靜如動,其動如靜。動靜循環,相連不斷,則二氣既交,而太極之象成。內斂其神,外聚其氣。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氣既媾,而太極之位定。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氳化生,而謂為七二之數。

  太極拳總勢十有三;棚、捋、擠、按、採、捩、肘、靠、進步、退步、右顧、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虛靈,含拔、松腰、定虛實、沉墜、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此太極拳之十要,學者之不二法門也。

  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入道以養心定性,聚氣斂神為主。故習此拳,亦須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擾之。氣不外聚,神必亂之。心性不相接,神氣不相交,則全身之四體百脈,莫不盡死。雖依勢作用,法無效也。欲求安心定性,斂神聚氣,則打坐之舉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廢矣。學者須於動靜之中尋太極之益,於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後混七二之數,渾然成無極。心性神氣,相隨作用,則心安性定,神斂氣聚,一身中之太極成,陰陽交,動靜合,全身之四體百脈周流通暢,不粘不滯,斯可以傳吾法矣。

七、太極行功說

  太極行功,功在調和陰陽,交合神氣,打坐即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猶應治髒,使內臟清虛,不著渣滓,則神斂氣聚,其息自調。

  進而吐納,使陰陽交感,渾然成為太極之象,然後再行運各處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慮,絕情慾,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盤膝曲股,足根緊抵命門,以固精氣,此身功也。

   兩手緊掩耳門,疊指背彈耳根骨,以祛風池邪氣,此首功也。

   兩手擦面待其熱,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兩手按耳輪,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緊合其睫,睛珠內轉,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大張其口,以舌攪口,以手鳴天鼓,以治其熱,此口功也。

   舌抵上顎,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潤其內,此舌功也。

   叩齒三十六,閉緊齒關,可集元神,此齒功也。

   兩手大指擦熱揩鼻,左右三十六,以鎮其中,此鼻功也。

  既得此行功奧竅,還須正心誠意,冥心絕欲,從頭做去,始能逐步升登,證悟大道。長生不老之基,即胎於此。若才得太極拳法,不知行功之奧妙,挈置不顧,此無異煉丹不採藥,採藥不練丹,莫道不能登長生大道,即外面功夫,亦決不能成就。必須功拳並練,蓋功屬柔而拳屬剛,拳屬動而功屬靜,剛柔互濟,動靜相因,始成為太極之象。相輔而行,方足致用。此練太極拳者所以必先知行功之妙用,行功者所以必先明太極之妙道也。

 

八、太極行功歌

  兩氣未分時,渾然一無極。陰陽位即定,始有太極出。人身要虛靈,行功主呼吸。呵、噓、呼、四、吹,加嘻數成六,六字意如何?治髒不二訣。治肝宜用噓,噓時睜其目。治肺宜用四,四時手雙託。心呵頂上叉,腎吹抱膝骨。脾病一再呼,呼時把口嘬,仰臥時時嘻,三焦熱退鬱。持此行內功,陰陽調胎息。大道在正心,誠意長自樂,即此是長生,胸有不死藥。

九、太極拳歌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轉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滯。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揆心須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淨氣騰然。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休。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冊字,字字真切義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息,棚、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拔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粘隨不丟頂。

十、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則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發動須沉著松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運動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似持鬼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若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有脊發,步隨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揩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始能極堅硬。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毒,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慎密矣。又日: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十一、行功十要

  面要常擦,目要常揩,耳要常彈,齒要常叩,背要常暖,胸要常護,腹要常摩,足要常搓,津要常咽,腰要常揉。

十二、行功十忌

  忌早起科頭,忌陰室納涼,忌溼地久坐,忌冷著汗衣,忌熱著曬衣,忌汗出扇風,忌燈燭照睡,忌子時房事,忌涼水著肌,忌熱火灼膚。

十三、行功十八傷

  久視傷精,久聽傷神,久臥傷氣,久坐傷脈,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暴怒傷肝,思慮傷脾,極憂傷心,過悲傷肺,至飽傷胃,多恐傷腎,多笑傷腰,多言傷液,多睡傷津,多汗傷陽,多淚傷血,多交傷髓。

 

相關焦點

  • 晚上練太極拳的好處!
    2、女人晚上練太極拳的好處身邊有很多愛練42式太極拳的朋友,特別是女性朋友,就算不用化妝品,氣色也顯得非常好,很多女性都說:再貴的化妝品,也不如練好42式太極拳。2.1、練太極能宜養身心、養心修德凡事如一套太極,拳起境生,拳落而心生。拿得起、放得下,從容、靜心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太極勁的練法
    太極勁的練法,生化之道在於柔 柔化象徵著生機,為運化功力之基。 太極勁的練法,生化之道在於輕靈 《太極拳經歌訣詮解》曰:「輕則伶(靈),伶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太極平準腰頂解》曰:「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太極拳經歌訣》曰:「 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一氣研。」《十三勢行功要解》曰:「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太極拳解》曰:」能黏依,然後能靈活。」又曰:「黏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
  • 「極」三千寵愛 十二美人版太極丹限量耀市!
    (盒裝49日丹,左:青春丹右:還幼丹)49日盒裝的十二美人限量版太極丹則沿用了原本的包裝結構設計,包裝盒在關閉時猶如一卷抱合的竹簡書,抱合後八邊形的形狀恰與太極八卦之意相契合,針對不同年齡層的肌膚,有適合熟齡肌的太極·吐故納新·臻致還幼精華(暱稱「還幼丹」)和適合輕熟肌的太極·吐故納新·清透青春精華(暱稱「青春丹」)兩款產品。
  • 小年過後,怎樣養生練太極?
    第一、練太極拳可以養煉神經系統,提高感官功能。人身體的各種活動,都依賴於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的興奮與調節,而一切活動,全由中樞神經系統來指揮。練太極拳時,要求精神貫注,意守丹田,不存雜念,念頭專一,人的思想集中在練拳術動作上,排除了一切外來的私心雜念,使神經系統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也能正確而及時地傳達接收各種信息。
  • 冬天練太極注意事項
    冬天練太極注意事項太極拳是一項集文化、養生、鍛鍊於一體的活動。昨天已經立冬啦,許多喜愛太極拳的朋友們仍然會到戶外進行鍛鍊。
  • 太極 : 太棒!極好!練太極的好處都在這裡了,快來看看!
    練太極的好處都在這裡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也在退轉,太極能夠增加記憶力,記住每天練習太極,記憶力就會越來越強。長期坐在辦公室,沒注意身體,經絡僵硬了,全身會有小疙瘩,堅持練太極,疙瘩就會減少很多。經絡不通,脈搏自然僵硬,全身都很緊張,每天太極半個小時,全身放鬆了。
  • 為什麼僅有少數人才能練出太極拳?值得反思……
    一曝十寒,不能長期堅持大多數的愛好者都是這種狀態,今天看這個老師練得好了,跟著學幾天;沒等練出來,又看那個老師練得好了,轉頭跟著另外的老師學;沒等練出來,又看其他人練的好了……總夢想找個秘訣成為高手受武俠小說的毒害,很多年輕的愛好者總愛做武俠夢,覺得做個夢夢中就會有高人來指點,找到本秘訣拳譜就能練成絕世高手,這是不可能的。
  • 武式太極秘訣
    久練之後,自然能達到意到、氣到、形到,所謂「意、氣、拳」三者的統一。熟能生巧,日久功深,那時周身節節處處皆能聽從自己的意識指揮,以至達到說有即有、說無即無、隨心所欲的境界。太極拳陰陽虛實  虛實陰陽(屬太極)是內形;拳是外形:手、身、步(腳)法。
  • 50知天命, 還沒練太極那就虧大了
    短跑、跳躍等高衝擊運動易加劇中老年人關節磨損,相反,太極等低衝擊運動則非常適合50歲前後的人群。我們搜羅總結了研究機構提出的,50歲後練太極的七大好處,以供各位拳友參考。由於骨骼肌肉自然衰老,人在50歲後跌倒風險顯著增大,易導致髖骨等部位骨折。而經常練太極能改善身體平衡性,增強腿部肌肉力量,進而防止跌倒。多項研究發現,練習太極1年,摔倒風險可降低43%。
  • 是誰在練太極,風生水起!
    ,太極春秋大刀等。↑黃春英在村裡的小廣場上練習太極春秋大刀(12月14日攝)。↑拼版照片:左圖為黃春英在練習太極雙刀;右上為黃春英在練習太極拳;右下為黃春英在練習太極春秋大刀(12月14日攝)。↑黃春英在村裡的小廣場上練習太極拳(12月14日攝)。
  • 【理論】葉大密:楊家太極使用法秘訣、精義論
    《葉大密文選》節錄 1.四字秘訣解
  • 中醫詳解練太極拳的五大好處
    可見太極拳具有全面的鍛鍊的優點。  太極拳在鍛鍊時,不但肌肉活動有各式各樣的柔和動作,同時還要做好呼吸運動和橫膈運動,來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另外,由於每一個動作都用意識加以引導,使人精神集中,不起雜念,以至越練越純靜(即心境異常安靜之意),也能使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更好的調節作用。
  • 太極,不練力而有力,不練快而能快
    在我們早晨上學或上班途中,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在打太極,一板一眼的很是好看。太極拳可不僅僅是好看它還有著非常大的健身效果。
  • 「太極老人」今年100歲
    耳不聾眼不花 會騎三輪還會用微信 「太極老人」今年100歲 本報訊(記者王琪鵬 實習生王淑菲)昨天上午,月壇公園具服殿前,「太極老人」楊德厚老人帶領著一群學員練起了陳式太極拳。老人雖然有些駝背,但打起拳來虎虎生風,步法靈活,絲毫不輸年輕人。誰都想像不到,老人已是百歲壽星。
  • 練太極,腳穿一雙合適的鞋!
    點擊上方「悅太極」關注微信現在練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僅僅是中老年朋友,年輕一代的朋友熱衷於太極拳也越來越多
  • 三種太極步, 練好才叫懂太極
    很多太極拳愛好者把太極拳酷似貓科動物下腿柔韌而穩健之步態稱「貓行步」或「太極步」,近代拳學者考究,為了追求太極拳內涵,亦為了有別於叫裝模特的「貓行步」,稱「太極步」更為實際。貓的邁步行走,是四條腿提起腿,還有三條腿支撐。人則不然,提起一條腿,只剩下另一條腿支撐了,另一腿要微曲支撐全身重量還要注意平衡與協調,還要「刻刻留心在腰間」。
  • 練太極不僅強身健體,還能消除雜念
    4、補肺 練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從而加強了主氣的功能,增加了肺活量,有利於肺的肅降。 通過吐故納新,能進一步推動氣血在全身運行,使身體各部都得到營養與活力。
  • 雅太極養生館2021年收費標準
    太極拳自學者練出來的是「太極操」,而非太極拳太極拳是必須通過言傳身教才能掌握的一門武術。即使我國近現代的幾大太極宗師費盡心力言傳身教無數的學生,但真正得其真傳、練成功夫者寥寥無幾。  能找到收費合理,有時間、有耐心教您練太極拳的明師,那是您的幸運。
  • 我練太極和慢跑6周年的心思
    我練太極只是為了健身,沒有其它想法,也不想對他人作出評論。太極拳的起勢是對「太極」的終極闡釋,練太極拳就要給自己上一堂課。抬手和覆手各有一意,相合則為「太極」。抬手,誕生於地;覆手,復歸入土。足穩左右,上下聯動,目隨意行,(深)吐(深)納自如。
  • 如何分清練太極跪膝的拳病?
    【太極】  文丨陳雄  編輯丨鹿鳴  練基本功也好,行拳走架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