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在《紅拂夜奔》裡如是說:
在我看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無不在做白日夢......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點可能好夢成真,但也可能不成真就到了夢醒時分。我們需要這些夢,是因為現實世界太無趣。
《紅拂夜奔》是王小波在美學習期間所創造的小說,曾經有位女編輯對這篇小說感興趣,想發表它。但要求王小波從18萬字刪到3萬字,只是沒想到,這三萬字最後也還是沒被發表出來。
雖然當年這部精彩絕倫,堪稱帶有後現代風格的小說險些被埋沒在無數的稿件裡,但是金子總會發光。好的文章像陳年佳釀,歷久彌香。為什麼時隔多年,這部當年被決絕發表的小說,如今卻被很多人奉為經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風塵三俠
這部小說有兩條脈絡,一條是以唐代風塵三俠李靖,紅拂女,虯髯客三人位為主人公,講述他們的人生。另一條脈絡則是研究數學的王二的生活。
李靖
李靖李衛公年輕時是個街頭混混,為了有趣的活著,在隋帝時逃離了洛陽城。可是當李世民當政,他卻又親手建立了長安城。他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年輕時極力表現自己的聰明卻無人欣賞,只得做些偷雞摸狗的營生維持生計,年老時已經是大唐高官,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卻開始裝瘋賣傻。
他建立的長安城有風力水力,有公廁和石頭鋪設的路面,跟曾經滿是泥水的洛陽城截然不同。只是長安城不是他李衛公的長安城,而是皇上的長安城。
人總是這樣,年幼時總以為一有機會自己能改變很多東西,但實則真的改變了很多東西,卻發現到頭來已經不是那個當年的自己了。而這些花費半生心血所建立的,可能不過是在替別人做嫁衣裳。
虯髯客
一直覺得虯髯客是個可憐的角色,深愛紅拂,卻不敢開口表白。他有機會教紅拂用劍砍蒼蠅,和她同住在一個院子裡,近水樓臺卻已經沒有先得月。他一直以除草和打掃衛生的理由偷窺紅拂的臥室,把她當成自己遐想的對象,甚至跟蹤紅拂。直到有一天,他看到自己心愛的女神和李靖在河邊白日宣淫,終於受了刺激。
他覺得是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勢,跑到了扶桑當上了國王。即使姬妾成群也沒有讓他獲得滿足感,他把紅拂當年和李靖私奔前剪下的頭髮纏在身上,把自己纏的像個蠶蛹。他終生帶著這些頭髮的束縛,去霸佔敵人的妻子,四處偷窺自己國民的私生活,看到夫妻不睡在一起就直接把人砍成兩半,直到有一天他們變得安分守己,逆來順受。
他把自己的不幸大而化之,製造了更多的不幸。
紅拂女
她是風塵三俠裡唯一的女性,曾是楊素府上的歌姬,有著模特一樣的修長身材和巨長無比的頭髮,每次洗頭都是一份嚴峻的挑戰。當達官貴人府上的歌姬其實除了唱歌跳舞和哄客人開心,她大部分時間只是主人財富和權利的象徵。無所事事的歌姬們要麼養指甲,要麼養頭髮。
這種日子跟外面討生活的百姓相比,可以算錦衣玉食。但她是自由且有趣的,慧眼識英雄,僅僅見過一次面她就認定了李靖,然後和他私奔到外面,農家院裡偷菜,破廟裡棲身。
她放棄了衣食無憂,逃離了洛陽而去過這種日子,她追求的是有趣而鮮活的生活,而不是一天又一天的往復循環。
她是逃離的典範,自己敢於逃離,也敢於二次慫恿靠裝瘋度日的李靖逃離長安城。更是在李靖死後,因為活得太無所事事,她要求殉夫而死。死亡還是只是做一隻活著的豬?對她來說,死亡更有趣,所以她選擇前者。
風塵三俠
風塵三俠每一個人的靈魂都很有趣,但紅拂是核心。她堅持有趣的活著,有趣是活著的指望,沒有指望還活個什麼勁兒?紅拂就是這樣簡單幹脆的女子。正如作者本人說;
生活能有什麼寓意?在它裡面能有一些指望就好了。——王小波《紅拂夜奔》
王二是個loser
王二是個花了十年證明費馬定理,而且還一邊想入非非寫小說的乾瘦的數學老師。
王二有房,有份不錯的教書的工作。他和一位孫女士合住一套房子,後來住著住著就住到了一張床上。但王二是個有逃離的想法,卻一直沒有勇氣逃離的人。跟紅拂女相比,他差的太多。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有這樣一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王二是個一隻腳在裡一隻腳在外的人,他和小孫同居,也談到結婚,卻從來沒有實施。也許他更擔心,進入婚姻這個門開,生活會變得更機械,無趣。
王二生活裡遇到的各種問題,其實正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牢籠。它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無奈,更無趣。所以很多人想逃離。
你敢不敢走出的長安城?
錢鍾書先生的那句話,如果把「婚姻」連個字換成別的什麼,其實也城裡。比如工作。一家國際知名企業,很多人削尖了腦袋想擠進去,但也有另外一些人,在一個午後把自己的東西打包進一個箱子,搬著箱子走出樓宇,從此再不想踏入這棟大樓。
如果你看到偶爾朋友圈有人發「想逃離」,「真想算了」,「毫無意義」這種詞語,可能他不僅僅是矯情。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產生過想要逃離如今生活的想法,但最終真的「夜奔」而去的,恐怕一萬個人裡面,不見得有一個。
看完這本書,你會知道其實想逃離,被現實生活折磨的感覺無聊至極的人不只有你一個。這本書不會教你怎麼逃跑,而是告訴你,生活需要尋找點樂趣。也或許生活本身有趣,只是我們自己太過無趣。
腦洞大開
1993年寫成的《紅拂夜奔》,如今看來也是妙趣橫生,腦洞大開。不得不說,就連王朔,高曉松都成了王小波的忠實擁躉並不是偶然,雖然那是在他去世之後。
劉慈欣的《三體》裡把人說成是一種蟲子。早在1993年王小波的《紅拂夜奔》裡已經有了這種腦洞,,雖然只是短暫幾行。
無論從寫法還是構思上,這本小說都堪稱經典。「逃離束縛,活的有趣,有指望,尋找出路」讓讀的人在頃刻間產生了共鳴,也難怪這本書依舊這麼被人喜歡,並且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