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過是一部黑色幽默劇:為了生存王小波當年差點當了貨車司機

2020-12-26 帶你讀書

王小波:「別假裝懷念我,先活明白你自己的人生!」這個玩世不恭、吊兒郎當、長相對不起觀眾「特立獨行的豬」,卻活得比誰都明白,看得誰都透徹,已經變成現在很多中青年人的精神圖騰。可活著的時候,他卻是狼狽不堪,無以為繼,死之前為了生存當年差點當了貨車司機。

王小波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王方名是個文科教授。出於自己一生慘澹人生經歷,老父親教育五個子女,絕對不要搞文學,這沒出息還會「惹事」,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後來,王小波只得聽從家裡人的意見,選擇了比較「實際」的理科,好像此生就與文學無緣了。

荒誕的歲月,荒誕的故事,卻是真實的人生。人就是這樣,越是別人不想讓你幹的,內心就越有好奇勁。在當知青那幾年,王小波除了喜歡看書,本就一無所長,一臉「窮酸樣」,大隊幹部老是變著花樣整他們;王小波就寫小說來諷刺他們,聊以自樂,卻也樂此不疲。其實,這些經歷都成為後來包括《黃金時代》等作品的素材。

1978年,恢復高考後,王小波考進了人大,在人大學習期間,女朋友李銀河和大學圖書館滿足了他所有的精神需求。那幾年,他以自己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事翻閱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這都為以後創作的積累了能量。

後來王小波畢業後留在人大當老師,他又追李銀河到了國外。要愛情更要麵包,為了生計,他聽從李銀河建議,開始寫作。於是他又大量閱讀西方的哲學還有邏輯學,他的成名作《黃金時代》就是受西方邏輯學的影響。

天道酬勤,小波也能翻起大浪。1992年,他的《黃金時代》在臺灣發表並獲獎,獲得了聯合報25萬臺幣。這讓他信心倍增,文學夢又接近了一步。拿到獎金後,王小波乾脆從人大辭職,從此專業在家寫作,以為會有所作為,成為中國第二個魯迅。

但是夢想照進現實,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對唐朝歷史產生了痴迷,創作了諸如《紅拂夜奔》等作品,卻並不被認可。編輯一再要求他改、改、改;改得面目全非,改得他連自信都沒了。

他無奈地說:「人活著都是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即便無處可去,也要永不屈服。我堅決不改了。我寧可寫有滋有味發不出來的東西,也不寫自我約束得不成樣子的文章。」

由於作品無法發表,沒有稿費,生活困頓,沒有經濟來源。無奈之下,為了生計他只好去考了一個貨車司機駕駛照,為了「以後活不下去,就當個貨車司機」。可惜,他最終沒有當成貨車司機就離開這個世界了。1997年4月10日晚,王小波含恨離世。

王小波說:「我們的生活有這麼多障礙,真他媽有意思。這種邏輯就叫做黑色幽默。」他死後,卻是他輝煌的開始。他的特立獨行、思想理念與文學價值,逐漸顯現,他的作品變成了一種文學現象。這是做夢都沒有想到的,這也是他所說的黑色幽默吧。

而且死之前王小波讓李銀河把他那些生前沒有發表的作品一把火燒了,好在李銀河沒聽他的。李銀河把他那些出版的沒出版的,包括那些他寫給李銀河的情書一版再版,文壇上從九十年開始,一直燃續著王小波熱,王小波以他的作品活在讀者心裡。我在想,假如王小波在地下有知,他是笑還是哭呢?

「一個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夠的,他還應當有詩意的世界。」王小波長得醜,但是從不缺乏浪漫;現實是荒誕不經的,但是人生要有詩意,他的《愛你就像愛生命》成為眾多青年男女的愛情宣言。而且他們認為,兩人的世界就已經很豐富很有趣了,不像有些夫妻需要孩子作為紐帶,所以他們也沒有孩子。

看到王小波的人生經歷,讓我想到那個每天舉粥度日,劣酒禦寒,沒錢買稿紙只能在老黃曆上寫《紅樓夢》曹雪芹。曹公他何曾想到,今天還有這麼人還在靠他的口水過日子,他和他的作品還成了一門專門學問叫「紅學」,這不是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劇嗎?看來古今一也,我們都是沉默的大多數!

相關焦點

  • 《青銅時代》的敘事手法:黑色幽默
    《青銅時代》是借講述古代的故事,對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的反思,對歷史價值和自由精神的追問。批判精神和自由想像在《青銅時代》中融為一體,顯然後者是王小波更為自覺的寫作精神的訴求。批判精神對應黑色幽默,包含戲仿,荒誕和反諷等手法。我將反諷納入黑色幽默之中,我認為兩者在本質上是共通的。
  • 王小波小說《2015》的黑色幽默:既是哲學,又是寓言
    對王小波的認識,很多人都有個變化的過程:或從「有趣」開始到「理性思考」,或從「晦澀難懂」開始到「有趣」。我和朋友推薦他的小說,大多表示看不出好在哪裡,甚至認為是「顏色書」。當然,懂他的人自然懂。你看,多幽默戲謔。在這裡,「?」寓意質疑和批評,「!」寓意讚美歌頌;灰暗和赤紅指藝術家作品的題材色調。王小波巧妙的借用「那活兒」的變化,真可謂神形兼備啊。如果沒有看過奧威爾的《1984》,就很難理解王小波的《2015》。
  • 懷念王小波|「不自由,毋寧死」,黑色幽默下,人格的特立獨行
    大膽的描寫「性",由此引起讀者對人生存狀態的反思,對人性自由的嚮往。這也是王小波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宣洩出對社會的不公。王小波出身可以說是悲慘的,也是幸運的。悲慘的是他出生在中國的五十年代,這時他的家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父親王方名,雲南兵團工人,1952年被錯劃為「階級異己分子」。這也是他後來為何要宣揚自由的一個原因。
  • 黑色幽默 | 既是幽默的,又是絕望的
    黑色幽默不同於一般幽默的地方在於,它的荒誕不經、冷嘲熱諷、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悶、眼淚和痛苦、憂鬱和殘酷,因此,在它的苦澀的笑聲中包含著淚水,甚至憤怒。它的產生是有其社會根源的,與60年代美國的動蕩不安緊密聯繫。
  • 荒誕不經的黑色幽默,在生存與利益面前,《一齣好戲》盡顯人性
    雖說是一部喜劇片,但是其中的黑色幽默讓人不寒而慄。電影由黃渤、王寶強、舒淇等人領銜主演,講述了一家公司團建遭遇海難後的離奇故事。故事的劇情很是簡單也很離奇,一次簡單的團建卻能遇上海嘯,不過慶幸的是大巴車很堅固,一場災難下來所有人都沒有死。而此時黃渤飾演的馬進又得知自己中彩票得了6000萬,這對於窮慣了的他來說是一筆橫財。
  • 王小波《黃金時代》:為了證明你不是「破鞋」,變成「破鞋」
    王小波的時代是在死亡之後王小波因心臟病爆發而死亡,享年44歲。這是王小波時代的轉折點。從他死的那一刻起,他變得越來越生氣,總是被人提起。王小波花了才完成《黃金時代》,其中,他從20歲到40歲完成了「黃金時代」,在此期間,他多次修改,甚至重寫了滿意沒有的地方,定稿後,與憤怒完全不同。三萬多字的小說篇章,幾乎花了王小波人生的一半時間。寫完稿子後,他仍覺得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但一個字也沒法改。
  • 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 | 王小波書單
    當我們回溯王小波的閱讀史,就會發現他的幽默、瀟灑、天馬行空都是有據可依的,有根可源的。這些小說,有的對他的寫作產生過深遠影響,有些是他的精神和記憶的殿堂,有些能在他的小說裡找到蛛絲馬跡。「這本書(《情人》)的絕頂美好之處在於,它寫出一種人生的韻律。書中的性愛和別的事,都按一種韻律來組織,這使我滿意了。」
  • 王小波辛辣的4句話,讀起來渾身難受,又不得不深深認同
    90年代是文壇的「黃金時代」,出現過賈平凹的《廢都》、莫言的《豐乳肥臀》、陳忠實《白鹿原》,還出現過一部文壇的意外之作——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賈平凹、莫言、陳忠實等人都是正統文壇的大佬,無論是在官方還是在市井,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大家,與這些人相比,王小波則是一位名不見經傳、差點被埋沒的作家,至今,王小波都算不上主流作家,只能說是小眾作家。
  • 王小波以性為載體,用調侃笑對人生,高曉松評價:神一樣的存在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許多人以顏值掃出一片天下,但在中國文壇,憑著「有趣的靈魂」多年立於不敗之地的,王小波算是頭一個。1952年的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著名代表作這是一部歷時近20年才定稿的作品,凝聚了王小波大半生的心血,比其他作品更費時費力,也更趨於完美,連王小波自己都說:「《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
  • 《黃金時代》:年少不懂王小波,其實他的文字很解渴!
    王小波——黃金時代,粗俗又有趣王小波的作品,更多的體現的是對現實的關懷,作品重思維、重批判,文筆又幽默硬朗。比如王小波有一部在他死後火起來的作品——《黃金時代》,這本書我去買來讀過,實在是粗俗又有趣。這本書還有一個別名——《王二愛的風流史》裡面的主人公王二愛和陳清揚很像一個人的兩面。
  • 經典案例:《驢得水》,黑色幽默喜劇又一部口碑力作
    《驢得水》在中國大陸上映,是「開心麻花」繼《夏洛特煩惱》之後的第二部被搬上大銀幕的喜劇電影,但我們又不能只單純地稱這是一部喜劇電影,因為從影片的後半部分開始,越來越濃厚的黑色幽默像一隻強有力的手,扼住了觀眾的喉嚨,讓人發不出聲。
  • 一部偉大的黑色幽默電影《美麗人生》時隔23年於中國上映
    一部偉大的黑色幽默電影《美麗人生》時隔23年於中國上映居然是今天才看《美麗人生》於一月三日在中國上映,一時有些感慨,這部1997年的經典,時隔23年終於在中國上映,也算是送給中國一幹影迷的新年禮物了。細究下來《美麗人生》如果對我產生過深遠影響的話 ,一定是擇偶標準了。若是有人會對你說「早安,公主」,如果有人曾對你有過那樣熱烈的表白,如果有人傾儘自己的小心思只為給你一個個小驚喜,如果有人幽默樂觀又機智溫柔,那你一定不要錯過他了,可惜世上只有一個圭多。
  • 中國的卡夫卡: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表達性愛,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
    這個人,就是被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的王小波。王小波用獨有的黑色幽默,讓你看懂欲望的真實,現實的荒謬。為了讓這本書能夠和讀者見面,王小波和朋友們下了很大的功夫,然而當時的文壇如「一潭死水」這令王小波很是憤怒。後來經過2年時間努力,《黃金時代》才得以出版。所謂"生前籍籍無名,死後聲名鵲起",說的就是王小波。
  • 亞當·桑德勒和凱文·加內特,一部重量級黑色幽默電影
    最受歡迎的好萊塢喜劇演員亞當·桑德勒和NBA籃球明星凱文·加內特,兩位各自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出人意料地聯合主演了一部低成本黑色幽默電影,製片人受邀一代宗師馬丁·斯科塞斯。上映的電影《原鑽》明顯不同於亞當桑德勒標誌性的搞笑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部充滿著馬丁·斯科塞斯紐約風格的街頭電影。一個詭計多端的紐約珠寶商想在NBA星上發財,事情就失控了。與亞當·桑德勒之前的一系列搞笑電影相比,這部充滿黑色幽默的結尾給人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甚至很多觀眾都不知道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亞當·桑德勒。
  • 王小波推薦《黃金時代》:有趣的靈魂獨行,但思想的火炬從不熄滅
    人活著都是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幸福,是用來感受生活的,而不是用來比較的。生活,是用來經營的,而不是用來計較的。首先要當個正直的人,其次要當個快樂的人。那年我21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人生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比起爭取勝利,忍受失敗更加永恆。
  • 王小波:單單你的名字就夠我愛一世的了
    刻骨的愛情,使得王小波的思想裡,既有浪漫,又有深入骨髓的思想火花,讓他更真實的去寫作,他把自己的心血都寫到了《黃金時代》中,不過當時這本書運氣很不好,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因為他的作品在當時的人看來,寫得有些出格。
  • 趙彥彬評《億萬懦夫》一部完整的黑色幽默喜劇佳作
    剛觀看完該電影,這是一部以小人物捲入大事件一招定乾坤的故事。影片出現警察、保安、乞丐、劫匪、盲人、殺手等一系列的人,顛覆了傳統故事劇情布局,同時也讓億萬甩掉了懦夫的包袱,爆發了前所未有對愛的勇氣。
  • 「影視分享」傑森·斯坦森:早年出道影片,一部黑色幽默經典
    艾德是個玩牌高手,他夥同三個好友參加黑幫賭局,欠下五十萬賭債,為了還清賭債,他們購買了兩桿老式煙槍籌劃搶劫一群毒販,恰在同一天毒販對毒品供應商實施了搶劫,於是,意外情況如多米諾骨牌一般擴散開來,看似簡單的搶劫案背後,更有厲害的角色參與其中,他們手裡的兩桿老式煙槍也隱藏著不少故事……這場鬧劇將如何收場?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小時候因為喜歡思考,發呆,還被人稱為「傻波子」,但是他從小就展露出獨特的一面,閱讀速度是常人的7倍,喜歡探索,有著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17歲他懷揣著「浪漫的救世情懷」去雲南做知青,沒想到下鄉插隊的枯燥生活,以及處處被安排的荒誕日常,讓王小波深惡痛絕,也是那時候他開始他開始深入思考人類生存及自由的命題。
  • 王小波·愛你就像愛生命
    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傳奇,死後名聲大噪,生前作品卻被禁,至今我們懷念王小波,懷念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求學這件事,持之以恆固然好,但興之所至就更好。我學過很多專業,所以是認真說的。作為一名理工科學生,王小波的有趣讓我欣賞,但更讓我欽佩的是:王小波還是一位編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