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南寧美食
你會想到什麼?
老友粉、捲筒粉、生榨米粉、檸檬鴨......
哪一樣才是你的最愛呢?
老友粉
老友粉,是南寧及周邊地區最受歡迎的地方風味美食之一,是南寧傳統美食的金字招牌,其口味鮮辣、湯料香濃,具有開胃解膩、驅風散寒、通竅醒腦的獨特功效,被譽為"南寧人的早餐"。
檸檬鴨
在南寧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個公認的三張名片:其一,檸檬鴨;其二,老友粉;其三,酸野。檸檬鴨作為南寧三大美食名片之首,可見南寧人對它的喜愛程度。檸檬鴨有炒檸檬鴨和白切檸檬鴨兩種。炒檸檬鴨源於南寧武鳴一帶,白切檸檬鴨流行於南寧邕寧一帶。現在市內常見的是炒檸檬鴨比較多一些。
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是廣西壯族地區的一種傳統食物,其中又以南寧蒲廟的生榨米粉最為出名。生榨米粉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酸餿味,並以味道越酸餿越地道,像臭豆腐一樣讓人又愛又恨,愛的人覺得酸得好餿得妙,但不喜歡的人就避之唯恐不及。
捲筒粉
據說捲筒粉起初源於越南,一批華僑從越南回國後主要定居在南寧,他們各自都帶回過去在異國的風俗、食俗,其中有一些人把越南捲筒粉的製作工藝帶了回來。他們在定居的地方開門店或設攤子,從少到多地開業經營起來了,很受當地人青睞。久而久之,形成了具有南寧特色的捲筒粉。
粉蟲
南寧傳統小吃之一。始於清代。因其形似蟲草故名。食之韌軟。可配以豬肉或牛肉做成炒粉蟲、粉蟲湯。
粉利
粉利是南寧的一種傳統小吃,距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相傳諸葛亮南徵時到廣西時,讓兵士將大米蒸熟磨漿搓成飯糰以便儲存,這就是粉利的雛形。南寧地區一般會在過年期間食用粉利,以討大吉大利之意。吃時切成條狀或片狀,配上臘肉、芹菜或菜花、青蒜等燴炒裝盤即可食用。特點是色鮮味美、Q彈爽口。也可像煮麵條一樣,做成湯粉利,清爽可口。
粉餃
粉餃是南寧本地頗負盛名的小吃。製作粉餃的原材料是粳細米和少量糯米,經浸水磨漿後,加適量澱粉後再用淨鍋攪煮至七、八分熟,而後搓成粉團,再碾壓成色澤透明、薄如蟬翼的薄皮,包入以馬蹄、豬肉、蝦米、香菇製成的餡料上鍋蒸製,等到蒸得香飄四溢時出籠,出籠的粉餃晶瑩剔透,飽滿圓潤,澆上秘制的黃皮醬,便可以享用了。
八寶飯
八寶飯是南寧獨特的傳統名點之一。早在中華民國初年,南寧的飲食店便有八寶飯應市。40年代中期,座落於南寧鬧市區的萬國酒家推出獨家的甜蓮八寶飯,被譽為八寶飯中一支花。八寶飯不論其外觀、色道和氣味,均很吸引人。
酸嘢
南寧酸嘢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美食小吃。南寧當地白話的稱謂"嘢"是指東西,南寧酸嘢就是指酸的東西。南寧人吃酸品歷史悠久,由於南寧地處祖國南疆,終年氣候溼熱,於是當地人靠吃酸品來解渴、提神、除溼氣,久而久之,吃酸嘢便成為了一種飲食習慣。在南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難過酸嘢攤。",足見酸嘢在南寧的受歡迎程度。
炒螺
炒螺是南寧街邊小食攤擺賣的一種風味小吃。品種也非常多,有海螺,石螺,田螺等等。在南寧,吃螺還產生了一個特有的詞,就是"撩螺"。可見南寧人對炒螺的喜愛之心。
鴛鴦糊
鴛鴦糊,是地道的南寧傳統小吃,是芝麻糊和花生糊的"黑白配",這黑和白在碗裡如膠似漆,像一對情侶般恩愛,所以得名鴛鴦糊。
脆皮扣
脆皮扣流行於南寧良慶邕寧一帶,生豬宰殺後專取其五花腩來製作,工藝、用料等十分講究,皮脆肉嫩,多食不膩,為下酒送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