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液態和氣態後:為何不斷發現新的物質狀態?-物質形態,液態...

2020-12-21 快科技

我們常見的物質有三種基本狀態,即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一個理解我們所處物理世界的簡單方法。當然,如果你還記得一點高中時的科學知識,你可能會想起物質的第四種狀態:等離子態。如果關注科學新聞,你可能還聽說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就有五種物質狀態了。

那麼,簡併態物質呢?還有拓撲超導體和時間晶體呢?沒錯,儘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會遇到,但這些都是物質的合理狀態(或稱為「相」)。事實上,物理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物質狀態,很可能數以千計。與此同時,他們仍然一直在尋找新的物質狀態。據推測,我們或許可以發現數百萬種可能的物質狀態。

當然,最基本的三種物質狀態在很早以前就已為人熟知。到了19世紀下半葉,當電實驗首次產生等離子體時,科學家意識到,可能存在著更多新的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理論最早於1924年提出,之後我們對物理學的理解不斷擴展,很快就發現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狀態也比原先認為的多得多。

對物理學家來說,冰箱上的磁鐵和冰箱本身是不同形式的物質。酒杯和放置它的木架子同樣代表了物質的兩種不同狀態。

物質的狀態只表明了原子或其他構成物質的粒子的排列方式,而不同的排列會產生不同的性質。例如,在固體中,分子排列成晶格結構,這就增加了材料的剛性。在液體中,分子間相互流動,但它們不能像在氣體中那樣輕易地相互靠近或遠離。在等離子體中,分子就像在氣體中一樣流動,但它們的電子可以自由移動,從而可以很容易地導電。

物質的分子和組成粒子有無數的排列方式。例如,在固體中,分子排列形成三維晶體結構的方式有230種,這些排列方式又稱為「空間組」。每一個空間組就代表了一種物質形式。根據電子的排列方式,這230個空間組中的每一個都可以是導體或絕緣體,這也使其成為不同形式的物質。

當溫度非常高或非常低,且壓力非常大的時候,正常物質會變形為各種性質奇特的狀態。例如,在中子星內部,原子核可能會被壓縮成一種「簡併態」物質,電子和質子被迫結合在一起形成中子,甚至進一步形成一種僅由基本粒子構成的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在另一個極端,當分子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時,量子力學開始在宏觀尺度上可見。當一堆原子被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時,就會形成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它們會表現得就好像是單個原子一樣。這賦予了這些原子獨特的性質,就像完全沒有黏性一樣。換句話說,你可以在其中製造出永遠旋轉的小漩渦。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凝聚態理論副教授賈斯帕·范·韋策爾(Jasper van Wezel)表示,我們之所以能不斷發現新的物質狀態,部分原因很簡單,因為有太多的物質有待發現。「原子、分子或任何你可以用來排列的東西都有這些特性,」他說,「而發現所有這些可能性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也能夠在更極端的條件下進行實驗,而且精確度更高。例如,我們現在可以觀測到不同物質中的粒子有不同的自旋。自旋是粒子固有的特性,可以產生磁力。

「在20世紀50年代,你只需要測量磁化強度,然後說,『看,這兩個東西都有磁性——我可以把它們都貼在冰箱上』,就這樣,」範·韋策爾說,「但現在我們有了深入物質內部的工具,可以觀察每一個粒子的自旋,我們可以說,『看,它們都是有磁性的,但在這個東西中,有三分之一的自旋是相反的,而在那個東西中不是這樣,所以它們是不同的。」

利用這些新的發現,物理學家或許可以操縱這些自旋來創造出具有全新性質的物質。發現物質利用的多種可能性也是物理學家如此痴迷於發現新物質狀態的原因之一,新的相也因此令人倍感興奮。

「每次我們發現物質的新相,它都會給我們一系列以前任何物質相都無法比擬的特性,」美國萊斯大學物理系的助理教授卡登·哈澤德(Kaden Hazzard)說,「如果你擁有的只是液體,而有人遞給你一塊磚,突然間你就有了新的能力,可以抵擋過去所無法抵擋的東西。」

舉例來說,當一些材料被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時,它們可以變成超導體,意味著它們可以零電阻地傳輸電流。如果將這一技術應用於商業領域,可以大大減小將電力輸送到家庭的輸電線損失,或者使計算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最近發現的一種被稱為「拓撲超導體」的物質狀態,其內部就如同電絕緣體,但其邊緣則是導電的。這些獨特的性能可以用在量子計算機上,以保護存儲信息的脆弱量子位。

也有一些我們尚未發現,但物理學家認為應該存在的物質特性,這非常令人期待。例如,長期以來,室溫超導體一直被認為是凝聚態物理學的「聖杯」。這種材料將徹底改變我們用電的方式,從而將完全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

物理學家們熱衷研究的另一類物質是量子自旋液體。在量子自旋液體中,粒子的自旋會相互影響,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產生磁性。這類物質可能將推動我們開發出更好的量子計算機,甚至有助於創造室溫超導體。

物理學家有時並不一定要去尋找理論上應該存在的材料,而是應反其道而行之,去努力解釋一些新創造出來的物質,為何能表現出令人完全意想不到的作用方式。或許最好的例子就是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想像一堆電子在一個二維材料的磁場中移動。與系統有關的電荷應該是e,即電子攜帶的電荷;但是,當科學家測量時,他們發現電荷卻正好是e除以3。

哈澤德說:「這讓實驗者大吃一驚,因為裡面沒有任何東西的電荷低於e。」他將此比作一堆撞球扔到撞球桌上,看著它們落入袋中,但不知何故,這些移動的撞球重量只有正常重量的三分之一。

用撞球打比方聽起來很荒謬,但在量子層面上,情況就不一樣了。科學家發現,當電子一起運動時,它們的運動會使其表現得就像攜帶了實際電荷的三分之一。這也意味著,這些電子變成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類似的發現促使物理學家就像尋寶一樣在努力尋找新的物質狀態。在物理學定律中,肯定隱藏著更多意想不到的物質性質。當粒子以合適的方式排列,並與物理狀態融合形成新的物質實體,或許就能讓我們再一次擁有以前從未夢想過的能力。

- THE END -

#物理化學

原文連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雪花

相關焦點

  • 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物質常見的三種形態,木頭可以變成液態嗎?
    在物理學上,物質具有六種不同的形態,分別為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相對而言,在物質的六種形態之中,固態、液態和氣態是較為常見的,大多數的物質都具有這三種不同的形態,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之下,三種形態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 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水了,因為水的三種形態都是極為常見的,將會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室裡,它會凝聚變為固態,而處於零攝氏度以上的常溫環境中,水又會變為它最常見的形態,液態。
  • 世間物質分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火屬於什麼態?
    初中課本就講過,這個世界的常見物質分為三種狀態,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但我們一直所稱的世界也不過是地球之內,在這一前提下,我們肉眼可見的事物大多數也確實是固液氣三態。不過有些事物的邊界也不太好界定,比如火,火又是什麼態呢?
  • 科學家發現新物質狀態:不屬於氣態、液態和固態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我們通常所見的物質往往是氣態、液態、固態三種狀態。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據外媒報導,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如凝膠)之間的新物質狀態,稱之為「液態玻璃」。
  • 物質有3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那麼光又屬於哪一種?
    筆者-小文宇宙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原子是構建一切人們認知事物中的基礎,也是最為神奇的一種物質。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原子大致可以歸類為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以及氣態,而水作為地球上含量最為豐富的化合物之一,它所表現出來的形態轉化也是最為常見的。當水是液態的時候,它是可以流動的,而當水變成固態之後,它的體積會膨脹,而水變成氣態之後,它就變成了水蒸氣。
  • 物質除了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其他的嗎?太陽是哪一種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種物質佔據了地表的大部分。星球其實也分為許多種狀態,我們的地球就是一個巖質行星,可以被看成是固態,氣態行星就是木星這樣的行星,但是木星並非真正的氣態星球,它是一個混合星球,佔據絕大部分的是液態金屬氫,也可以說是個液態星球,那太陽是什麼狀態呢?太陽一直被形容成一個大火球,但是這個說法只是因為它和火焰一樣散發而對溫度使人感到溫暖甚至熱,那火焰是什麼狀態?太陽真的是個火球嗎?
  • 等離子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屬於固態、液態,還是氣態?為什麼?
    等離子態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形態呢?物質的構成我們都知道,物質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構成的,分子也是由原子構成的(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
  • 太陽屬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不是,是另一種形態
    物質跟能量的相互轉化,形成了我們頭頂上這片跨度數百億光年的浩瀚宇宙。由於宇宙在以人類無法達到的速度不斷膨脹,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宇宙的極限是否為數百億光年。在這片茫茫宇宙之中,存在著不計其數的天體,而恆星則是最為重要的一種。
  • 水真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嗎?科學家在深海底發現了第四種水
    很多人的認知裡對於水的形成只有三種認知,固態,液態和氣態,那麼水會不會有第四種形態?可能不少人會說了,水不是只有三種形成嗎?上學的時候物理老師可是告訴我們,水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形態,怎麼可能會有第四種形態?科學的魅力就在於此,它總能發現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總能不斷提高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 除了氣態液態和固態,物體還有哪些狀態
    氣態、液態和固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三態,那麼物體除了這三態還有哪些狀態呢?等離子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通常情況下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然而若是氣態的原子處於幾千攝氏度以上的的高溫中,其身上的電子就會開始脫落,溫度越高脫落的原子越多,此時的氣體中滿是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和市區電子的原子轉變成的離子,這種現象叫氣體的電離化,電離化的氣體就是等離子態。除了高溫以外,用強大的紫外線、X射線和丙種射線來照射氣體,也可以使氣體轉變成等離子態。
  • 物質形態可以轉化,金屬都可以熔化變為液態,為什麼木頭不行?
    在物理學上,物質具有六種不同的形態,分別為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我們通常所見的火焰就是一種高溫等離子態,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火焰都是高溫等離子態,在一些情況下,低溫同樣也可以產生火焰。
  • 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
    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一個上帝,在天上叫聖父,降到人間後叫聖子(耶穌),耶穌升天后降下來的叫聖靈。這種說法,對不對?用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來介紹三位一體,是很多基督徒常做的事。
  •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的三種形態?其實還有很多不在其內,比如火焰
    於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就認為所有物質都是以這三種形態出現的,但其實不然,物質的形態可謂是多種多樣,沒有上百種,也有幾十種,而且處於固體、液體和氣體形態的物質實際上只佔宇宙中物質總量的1%,可能還不足。如果你不信,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物質不屬於這三種形態。首先一個就是火焰,火焰顯然不是固態或者液態,那麼火焰是氣態嗎?當然也不是,否則它就飄散了。
  • 氣態?液態?金屬態氫可能存在嗎?
    事實上,木星和其它類似氣態巨行星固態內核被認為主要由它構成。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製造金屬氫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取決於你對金屬氫的定義。氫在大氣中通常以雙原子分子的形式(即H2,也稱分子氫)存在。當氫分子被壓縮時,它會在保持雙原子結構的情況下變成固態,再到金屬態,即金屬氫分子。進一步加壓,氫分子將會分裂成為金屬氫原子(H而不是H2)。
  • 除了固液氣三態,物質還有其他形態嗎?
    物質的固態、液態、氣態是生活中常見的形態,例如水有冰塊、液態水、水蒸氣三種形態。那麼我們想像一下,把水蒸氣繼續加熱,會發生什麼?生活中常見的霓虹燈,點亮後燈管裡的氣體就是等離子體。如果放在宇宙範圍,等離子態的物質更為常見,因為恆星內部的溫度非常高,那裡的物質基本上都是等離子態的。
  • 太陽不是氣態,也不是液態,更不是固態!等離子態也不是嗎?
    太陽的分類在普通人眼中有一些混亂,比如有說法太陽是一顆氣態恆星,又有說太陽有一顆固態內核,還有一種說法是太陽上都是極其高溫的等離子態,其實這三種說法都沒有錯,只是都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簡單來說說太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天體!
  • 物質一共有幾種狀態?
    物質一共有幾種狀態? 科學家目前已經發現了超過6種物質狀態,並且還有越來越多的新狀態被發現。首先是4種物質的基本狀態:氣態、液態、固態和等離子態。前三種我們或許已經非常熟悉,第四種等離子態是熱的帶電氣體,由帶正電的離子和自由電子組成。
  • 人類首次在室溫下造出「液態光」!科學家在物質第五態上再突破
    ——這種凝聚態的又稱為「物質的第五態」(共有六種物態,其他五個分別為氣態、液態、固態、等離子態、和費米子凝聚態)。- 延伸閱讀: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近幾年來,科學家製造出來的新型物質種類越來越多,製備方法也正不斷走向常規化。
  • 實際上水有四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99%都不知道最後一種!
    人類進入科學技術時代後,科學家開始研究和探索水。許多人可能認為水的物質太簡單了。只要學習物理學,您就會知道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它是組成的,其三種形式的轉換都比較簡單,沒有研究價值,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這個世界越常見,越簡單的事物通常會變得非常神秘,複雜且具有很高的價值。例如,我們每天處理的時間對時間並不陌生,許多人認為時間沒有研究價值。
  • 物質狀態家族再添新丁——「液態玻璃」
    液態玻璃團簇中橢球粒子的位置和取向。 玻璃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材料之一,但它的真正本質仍然是一個謎,科學家對其化學和物理特性的探索從未中斷。在化學和物理學中,「玻璃」是一個可變概念,它既是我們熟知的窗戶玻璃,也包含了具有類玻璃行為的其他材料,如金屬、塑料、蛋白質,甚至生物細胞。玻璃給人的固有印象是固體。然而,它並不是傳統意義中的固體。通常情況下,當一種物質從液體轉變為固體時,分子會排列形成晶體圖案。而在玻璃中,分子在結晶之前就被有效凍結了。這種奇怪的無序狀態是玻璃的標誌性特徵。
  • 雲海金屬:鎂儲氫與高壓氣態和液態儲氫方式對比優越性:相對於液態...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3月24日訊,有投資者向雲海金屬提問, 您好:貴公司年報提到正在開發鎂基儲氫材料,請問該種材料與其他儲氫方式(包括液態儲氫及其他儲氫合金)相比有何特點?以及與其他儲氫合金相比,市場中鎂基儲氫材料的實用進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