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有3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那麼光又屬於哪一種?

2021-01-10 黑洞先驅

筆者-小文

宇宙萬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原子是構建一切人們認知事物中的基礎,也是最為神奇的一種物質。

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原子大致可以歸類為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以及氣態,而水作為地球上含量最為豐富的化合物之一,它所表現出來的形態轉化也是最為常見的。

當水是液態的時候,它是可以流動的,而當水變成固態之後,它的體積會膨脹,而水變成氣態之後,它就變成了水蒸氣。

水蒸氣非常小,小到我們無法用肉眼進行觀察,但它卻是自然界的水循環中最關鍵的一環,如果沒有水蒸氣,地球的水資源分配就會更加不均勻,而部分地區也會變得更加乾旱。

而我們都知道,與水相對應的就是火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煤氣、煤炭以及石油的使用都會生成火,而火的本質其實就是光亮,那麼,光又是什麼形態的呢?

其實,光、燭火亦或是煤氣在自然界都屬於離子態,而離子態則是三種物質狀態中的另一種狀態。

而光作為一種看得見但是摸不著的電子波,它有著另一個更為專業的術語,人們將它稱為量子態,不過,光分為數段波段,我們所看見的光是可見光,而在光譜當中,還存在不可見光。

光的存在極為特殊,它是電磁波的載體,它既可以以波的方式表現出折射、幹涉、衍射,又可以單個的發出,而光速之所以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正是因為光是一種粒子,它沒有質量。

而作為電磁波的載體,光在各個領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科學家還企圖找到光速的存在原理,以突破光速對於人類的限制。

除此之外,電磁波對於人類探索宇宙以及尋找地外生命也做出了巨大的奉獻,人類能夠到達的宇宙範圍雖然有限,但是,人們卻可以通過射電望遠鏡檢測宇宙中的各類輻射,以此來尋找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

相關焦點

  • 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物質常見的三種形態,木頭可以變成液態嗎?
    我們通常所見的火焰就是一種高溫等離子態,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火焰都是高溫等離子態,在一些情況下,低溫同樣也可以產生火焰。相對而言,在物質的六種形態之中,固態、液態和氣態是較為常見的,大多數的物質都具有這三種不同的形態,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之下,三種形態是可以進行相互轉化的。
  • 世間物質分三態:固態、液態和氣態,火屬於什麼態?
    常見的「態」想了解火是什麼態的,物質常見三種狀態的定義就一定要知道。固態: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應該稱這種狀態為「結晶態」。固態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內部的分子和原子呈現一種規律的排列順序。
  • 等離子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屬於固態、液態,還是氣態?為什麼?
    等離子態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形態呢?物質的構成我們都知道,物質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構成的,分子也是由原子構成的(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
  • 太陽屬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不是,是另一種形態
    物質跟能量的相互轉化,形成了我們頭頂上這片跨度數百億光年的浩瀚宇宙。由於宇宙在以人類無法達到的速度不斷膨脹,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宇宙的極限是否為數百億光年。在這片茫茫宇宙之中,存在著不計其數的天體,而恆星則是最為重要的一種。
  • 物質除了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其他的嗎?太陽是哪一種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種物質佔據了地表的大部分。星球其實也分為許多種狀態,我們的地球就是一個巖質行星,可以被看成是固態,氣態行星就是木星這樣的行星,但是木星並非真正的氣態星球,它是一個混合星球,佔據絕大部分的是液態金屬氫,也可以說是個液態星球,那太陽是什麼狀態呢?太陽一直被形容成一個大火球,但是這個說法只是因為它和火焰一樣散發而對溫度使人感到溫暖甚至熱,那火焰是什麼狀態?太陽真的是個火球嗎?
  • 科學家發現新物質狀態:不屬於氣態、液態和固態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我們通常所見的物質往往是氣態、液態、固態三種狀態。現在,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質狀態。 據外媒報導,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科學家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一種介於固態和液態(如凝膠)之間的新物質狀態,稱之為「液態玻璃」。
  • 物質形態可以轉化,金屬都可以熔化變為液態,為什麼木頭不行?
    在物理學上,物質具有六種不同的形態,分別為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費米子凝聚態。我們通常所見的火焰就是一種高溫等離子態,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火焰都是高溫等離子態,在一些情況下,低溫同樣也可以產生火焰。
  • 固態、液態和氣態後:為何不斷發現新的物質狀態?-物質形態,液態...
    我們常見的物質有三種基本狀態,即固態、液態和氣態。這是一個理解我們所處物理世界的簡單方法。當然,如果你還記得一點高中時的科學知識,你可能會想起物質的第四種狀態:等離子態。如果關注科學新聞,你可能還聽說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就有五種物質狀態了。那麼,簡併態物質呢?
  • 太陽不是氣態,也不是液態,更不是固態!等離子態也不是嗎?
    太陽的分類在普通人眼中有一些混亂,比如有說法太陽是一顆氣態恆星,又有說太陽有一顆固態內核,還有一種說法是太陽上都是極其高溫的等離子態,其實這三種說法都沒有錯,只是都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簡單來說說太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天體!
  • 除了氣態液態和固態,物體還有哪些狀態
    氣態、液態和固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三態,那麼物體除了這三態還有哪些狀態呢?等離子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通常情況下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然而若是氣態的原子處於幾千攝氏度以上的的高溫中,其身上的電子就會開始脫落,溫度越高脫落的原子越多,此時的氣體中滿是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和市區電子的原子轉變成的離子,這種現象叫氣體的電離化,電離化的氣體就是等離子態。除了高溫以外,用強大的紫外線、X射線和丙種射線來照射氣體,也可以使氣體轉變成等離子態。
  • 水真的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嗎?科學家在深海底發現了第四種水
    而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科學家就開始了對水的研究探索,可能很多人覺得,水這種物質太簡單了,只要是學物理的都知道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而且它的三種形態轉化也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可研究的價值,事實真是如此嗎?
  • 實際上水有四種形態,固態、液態、氣態,99%都不知道最後一種!
    地下可能有更多的水。人類進入科學技術時代後,科學家開始研究和探索水。許多人可能認為水的物質太簡單了。只要學習物理學,您就會知道它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它是組成的,其三種形式的轉換都比較簡單,沒有研究價值,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這個世界越常見,越簡單的事物通常會變得非常神秘,複雜且具有很高的價值。例如,我們每天處理的時間對時間並不陌生,許多人認為時間沒有研究價值。
  • 除了固液氣三態,物質還有其他形態嗎?
    物質的固態、液態、氣態是生活中常見的形態,例如水有冰塊、液態水、水蒸氣三種形態。那麼我們想像一下,把水蒸氣繼續加熱,會發生什麼?但是在白矮星裡,由於壓力達到幾百萬大氣壓,原子和原子之間的空隙不復存在,甚至原子內部的空隙也蕩然無存,原子核、電子緊密地擠在一起,導致物質變得非常重,這種物質形態叫做「超固態」。超固態並不是白矮星的特權,就是在我們生存的地球,由於中心的壓力非常大,所以地球中心也存在一些超固態物質。
  •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的三種形態?其實還有很多不在其內,比如火焰
    於是很多人理所當然的就認為所有物質都是以這三種形態出現的,但其實不然,物質的形態可謂是多種多樣,沒有上百種,也有幾十種,而且處於固體、液體和氣體形態的物質實際上只佔宇宙中物質總量的1%,可能還不足。如果你不信,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物質不屬於這三種形態。首先一個就是火焰,火焰顯然不是固態或者液態,那麼火焰是氣態嗎?當然也不是,否則它就飄散了。
  • 物質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三種形態,火是什麼態?光又是什麼態?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物質有固液氣三態,但問題是火和它發出來的光到底是個什麼態?物質的組成和形態自然界是由物質組成的,我們知道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原子組成,原子的不同關鍵在於原子核有差異,而原子核的差異則是由中子和質子組合的數量差引起,當然外部核外電子也很關鍵,因為原子的化學屬性主要有核外電子所決定。
  • 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
    一個常見的三位一體的錯誤觀念: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一個上帝,在天上叫聖父,降到人間後叫聖子(耶穌),耶穌升天后降下來的叫聖靈。這種說法,對不對?用水的三態(固態、液態、氣態),來介紹三位一體,是很多基督徒常做的事。
  • 物質有六種狀態,除了固態、液態、氣態,你還知道哪幾種?
    水,溫度低了為冰,即固態,溫度高了會成為氣體,水蒸氣,平常為水,即液體。這是我們的常識,那麼物質的另外三種狀態是什麼?想要搞清楚另外三種狀態,其實不難,因為無論再怎麼折騰,它也離不開物質的構成。我們講一個通俗一點的版本,只需要理解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我們就可以像搭積木似地,把它搭出來。
  • 太陽到底是液態、固態還是氣態?
    我們生存的地球是一個萬事萬物都在太陽的滋潤下成長起來的,其中也包括了我們人類,所以太陽是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假如有一天我們頭頂上空,沒了太陽的蹤影,我們的地球將會變成怎麼樣?不用說,我們的地球肯定會成一片黑暗,所有的一切將會失去色彩,將成為死一般的寂靜,一切都沒有了活力。
  • 人類首次在室溫下造出「液態光」!科學家在物質第五態上再突破
    圖丨上圖為一般液體碰到障礙的反應;下圖為液態光碰到障礙的反應其實,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光的確可以變成液體,成為一種超流體,但是,要實現這種效應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因為液態光屬於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種凝聚態的又稱為「物質的第五態」(共有六種物態,其他五個分別為氣態、液態、固態、等離子態、和費米子凝聚態)。
  • 氣態?液態?金屬態氫可能存在嗎?
    事實上,木星和其它類似氣態巨行星固態內核被認為主要由它構成。能否利用現有技術在地球上製造金屬氫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這取決於你對金屬氫的定義。氫在大氣中通常以雙原子分子的形式(即H2,也稱分子氫)存在。當氫分子被壓縮時,它會在保持雙原子結構的情況下變成固態,再到金屬態,即金屬氫分子。進一步加壓,氫分子將會分裂成為金屬氫原子(H而不是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