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睡眠法》| 破解睡眠密碼,4小時身體充電完成

2021-12-31 蘇式解讀

有一位創業者,做的是美容行業,事事親力親為,每天忙得團團轉,作息時間不規律,睡眠嚴重不足。時間一久,他開始白天昏昏沉沉,無法集中注意力。

一到休息日,他就開始補覺,有時會睡上12個小時,甚至14小時,結果身體更加慵懶,頭腦更加昏沉,持續一段時間後,他病倒了。

沒有了健康,什麼事業、理想都是浮雲,於是他開始自救,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睡眠問題。他系統學習了腦科學、生理學、解剖學、行為學,在這個過程中,他總結出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睡眠方法。

現在他的作息變成了這樣:

凌晨2點睡覺,凌晨4:30—5:30起床,每天睡眠3小時左右。

這樣的作息已經持續了4年,雖然每天只睡3小時,但是他白天精力充沛,各種工作能夠高效完成。在高質量睡眠加持下,他的人生就像開了掛。

新事業不斷開拓,成立工作室、搞培訓、開講座、出書。在他的工作室,超過5000人實踐了這套方法,睡眠全部得到了改善。

他就是《濃縮睡眠法》的作者,日本的睡眠治療師松本美榮。這本書得到了協和博士和腦科學專家的聯合推薦。醫學博士朱傑說:

本書結合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帶您體驗濃縮、高效的睡眠,喚醒疲憊不堪的身軀,找到青春活力的自我。

那麼你一定很好奇,這是一套什麼樣的睡眠方法,為什麼這麼神奇,我們普通人可以掌握嗎?

接下我們就來破解《濃縮睡眠法》的密碼,讓你也能像松本美榮一樣擁有睡得少、生活質量高的人生。

01濃縮睡眠法,關鍵在深度睡眠

書中對濃縮睡眠的定義是:

入睡30分鐘內達到最深層次的非快速眼動睡眠,並且保持一定時間段深度睡眠狀態。

這個定義中的關鍵是快速進入非快速眼動的深度睡眠,有兩個概念需要先搞清楚:

什麼是深度睡眠?什麼是快速動眼睡眠?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睡眠的過程。

史蒂芬·賴博格博士在《夢境完全使用手冊》中,根據生物化學、生理、心理和行為諸多差異,把人的睡眠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介於昏昏欲睡與淺睡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人的呼吸、心跳、眼球運動開始變慢,肌肉開始放鬆。

第二階段是淺睡階段。這個階段心理活動稀少,心跳、呼吸開始緩慢,肌肉進一步放鬆,體溫開始下降,眼球運動停止。

第三階段是深層的Delta睡眠階段。這個階段的睡眠安靜沉穩,心跳和呼吸降到最低,肌肉徹底放鬆。

第四階段是快速眼動階段。所謂快速眼動,就是眼球在緊閉的眼皮後面快速轉動,這個階段呼吸開始變快,心率和血壓升高接近於清醒的狀態,夢境也在這個時候產生。

這四個階段一整夜反覆進行:快速眼動階段之後,會出現短暫地清醒,有人會記得夢境,之後又回到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

這裡最深層的非快速眼動睡眠,主要是指Delta睡眠階段。

02深度睡眠,身體才能真正得到休息

從上面的定義中我們了解到,濃縮睡眠法的關鍵是深度睡眠。

也就是說淺睡8小時,不如深睡4小時。

只有在深度睡眠中,人體才能更好地分泌生長激素、修復受損的細胞,清理代謝廢物,徹底消除疲勞。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無法進入深度睡眠?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睡眠的密碼也就破解了。

《神經生物學》中介紹:睡眠主要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這兩個系統有規律地交替工作,共同控制著身體的正常運轉。

交感神經系統上白班,讓人體維持在工作狀態:冠狀動脈擴張、心跳加速、血壓增強、呼吸增強,肌肉活躍。

副交感神經值晚班,讓人體進入休息狀態,這時人的心跳呼吸開始平緩,體溫和血壓下降。

這是理想的狀態,但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將這種規律打破了。本來晚上由副交感神經值班,但是交感神經遲遲不下班,讓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人在床上輾轉反側。

是什麼原因導致自主神經紊亂的呢?

有時候我們看到建築工地的師傅,幹活累了,在牆角鋪張報紙,就能呼呼大睡;而那些寫字樓的白領,沒做什麼體力活,但是一天下來,整個人疲憊不堪,長夜漫漫,無法入眠。

所以書上說,造成睡眠問題的主要原因不是身體疲勞,而是大腦疲勞。

大腦疲勞時,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搶奪了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指揮權。而大腦疲勞有兩大原因:

「視疲勞」和「壓力過大」。

這裡的「視疲勞」不是指長時間看書後眼睛酸澀、睜不開的現象,而是指由眼睛引起的大腦和神經的疲勞。

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外界信息的90%通過視覺進入大腦,從視神經到眼球,可以算作大腦的一部分。

解決「視疲勞」和「壓力過大」,就是實現「濃縮睡眠」的關鍵所在。

03三招,讓你快速進入深度睡眠

找到了深度睡眠的剋星——「視疲勞」和「壓力過大」,這也是進入深度睡眠的鑰匙。

那麼如何消除疲勞、緩解壓力呢?

書中介紹了不少方法,其中的要點可以歸納為三招,掌握了這三招,就能掌握《濃縮睡眠法》的精髓。

第一招,調身:穴位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緊張。

腦疲勞會導致腦內血液循環不暢和腦脊液流動狀況變差,時間一長,堆積的代謝物會壓迫大腦神經,對身體造成損傷。

緩解的好方法是對頭蓋骨進行按摩,改善腦脊液的流動,幫助清理代謝物,消除腦疲勞。通過對頭部和眼部的按摩,可以改善血液循環,能讓副交感神經活躍、身體舒緩,對消除腦疲勞大有好處。

下面是頭部和眼部按摩的圖解,跟著做段時間,就能體會到效果。

第二招,調息:微冥想,有效消除疲勞。

冥想這個詞來源於梵文的DHYANA,本義是禪修。冥想和瑜伽、空手道一樣,特別講究呼吸。

書中說,對自主神經進行有意識的調控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呼吸。

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也能證實這點:大腦在承受壓力時,會產生β波;通過一分鐘的深呼吸,大腦就能轉變為「放鬆狀態」的α波。

冥想,不一定要長時間盤腿而坐,只要能很好地將意識集中到呼吸上,即使坐在椅子上,短暫的練習也可以。

書中介紹了簡單實用的1分鐘微冥想:

閉上眼睛,使用腹式呼吸法,用6秒鐘吸氣,屏住呼吸3秒,再用10秒鐘呼氣。此為一組,重複3組即可。

閉上眼睛做這樣的練習,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在這個過程中,自主神經便會對人體做出各種調整,調節緊張、放鬆等各種情緒。

如今,手機電腦加重了我們的視疲勞,讓我們試著把工作間隙玩手機的習慣轉變為有意識的呼吸。這麼做,可以一舉兩得,既能緩解眼疲勞,又能消除腦疲勞。

第三招,調心:寫下不安+改寫不安。

調身、調息可以很好地緩解腦疲勞、視疲勞,那麼另一個深度睡眠的剋星——「壓力過大」,如何解決呢?

心病還需心藥醫,接下來介紹一個緩解壓力的妙招。書中提到的是運動員的表象訓練法,在《吸引力法則》中有原理的介紹:

在運動員身上裝上精密的檢測儀器,然後讓他們在心裡想像自己正在參加比賽,各種比賽的情境全部在大腦裡想像。

然後不可思議的情況出現了,儀器檢測到他們的肌肉產生了應激反應,順序也和他們在田徑場上賽跑一模一樣。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人的大腦並不會去區分你是在真做,還是想像在做。

回到壓力的問題,仔細觀察我們不安的情緒,會發現它本質上是一種消極的胡思亂想,並不是真正發生的事情,是我們想像出的可能發生的糟糕結果。這個想像也會像運動員的表象訓練法一樣,對我們的實際生活產生消極影響。

書中介紹緩解壓力的方法就是:寫下不安+改寫不安。

我們可以把一頁紙一分為二(如下圖):

左邊寫下不安的情緒,讓模糊的情緒具體化,寫下來後,大腦就不再惦記這些事情,心裡也會變得踏實。

接著在右邊寫下想像出來的積極、正面的結果,把原來消極的想像改為積極的想像。

儘管我們主觀上還會有不安的情緒,但是在潛意識層面已經實現了改寫。這種便捷有效的減輕大腦負擔的方法,值得一試。

寫在最後

中醫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徹夜難睡,渾身疲憊。

有人統計,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如果一個人活了90歲,那麼他至少睡了30年。

現在《濃縮睡眠法》密碼已經破解,操練起來吧!濃縮睡眠的時間,放大人生的精彩。

相關焦點

  • 《濃縮睡眠法》1|正確認識睡眠
    因為工作太忙,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總是很難入睡,而且睡眠很淺;因為睡眠不足而經常覺得昏昏沉沉,總覺得注意力不集中,睡醒後還是覺得很累;感覺身體特別沉重,為了彌補工作日睡眠的不足,休息日會睡到午後。你是否存在以上狀況呢?如果你也存在上述情況,今天就為你推薦一本改善睡眠的好書——《濃縮睡眠法》。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早已經習慣了濃縮咖啡、速成手冊,可沒想過睡眠也可以濃縮。
  • 《濃縮睡眠法》:睡眠還可以濃縮哦,睡眠專家為你解決睡眠問題!
    人的一生中,睡眠時間佔到了三分之一,那些睡眠不好的人,每逢睡覺倍憂心,既睡不好又離不了,睡眠質量更是直接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及精神狀態。為什麼有的人每天只需要睡3-4個小時,就可以精神抖擻,神採奕奕;而有的人及時睡了8-9個小時,依舊頭昏腦漲,沒精打採!
  • 《濃縮睡眠法》:30分鐘實現深度睡眠,睡少還可以睡好
    松本把他的方法都寫進了書中,幫助5000多位商業精英解決了睡眠困擾,擁有了高質量的睡眠。如果你也被睡眠問題所困擾,不妨看看松本美榮的《濃縮睡眠法:如何睡少又睡好》。他讓學員學習濃縮睡眠法,再把睡眠時間從8小時,減少到5小時,甚至3小時。結果學員反饋說,睡覺時間變少後,早上即便五點起來,反而感覺心態積極了,身體也跟著輕鬆過起來,工作表現的效率也更高。可見,提高睡眠效率,是比單純講究8小時時長更有用的事情。
  • 4小時睡眠法?不如學學高效睡眠法
    而此前網際網路教父張朝陽在浙江烏鎮的採訪中發言也豔驚四座「我現在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了兩年,效果非常好」拋開搜狐目前業績不談,也不去考慮張朝陽是否有短睡眠基因。(據不完全研究,擁有短睡眠基因的人每天睡3,4個小時即可滿足身體需求。)
  • 《濃縮睡眠法》:如果每天多給你2個小時,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身體中有種叫「瘦激素」的東西,睡眠充足了,瘦激素才會正常分泌。再比方說,會導致皮膚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但是,由於現代的人們生活壓力普遍很大,有一個好的睡眠,成了很多人的夢想。而一旦形成習慣性的失眠,沒有專業人士幫助調理很難恢復。我也是睡眠質量差的那一類人群,記得25歲左右開始失眠,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數時間,不到凌晨別想睡著。
  • 《濃縮睡眠法》
    今天找到一本好書—松本美榮的《濃縮睡眠法》,著重講大腦放鬆,激活副交感神經。我的關注點在「睡好」,不是「睡少」。濃縮睡眠是指入睡30分鐘內達到最深層次的非快速眼動睡眠,並且保持一定時間的深度睡眠狀態。它的三大要素是:消除腦疲勞,改善血液循環,調整睡眠環境。
  • 《濃縮睡眠法》:按摩,運動,調整飲食,睡眠治療師助你睡少睡好
    這些方法,有的有些效果,有的對我完全不起作用,有的湊效過一段時間而後又失效……「久病成良醫」,現在的我已經了解甚至可以說掌握了很多種「睡覺方法」,睡眠狀況也較之以前好了很多。不過,我依然不願意放過任何進一步增強我「睡眠技能」的機會。所以,當遇到這本《濃縮睡眠法——如何睡少又睡好》(後文簡稱《濃縮睡眠法》)時,我幾乎是如饑似渴般地捧起了它。
  • 《濃縮睡眠法》:酣眠不易,睡有技巧,資深睡眠治療師助你成「睡神」
    這些方法,有的有些效果,有的對我完全不起作用,有的湊效過一段時間而後又失效……「久病成良醫」,現在的我已經了解甚至可以說掌握了很多種「睡覺方法」,睡眠狀況也較之以前好了很多。不過,我依然不願意放過任何進一步增強我「睡眠技能」的機會。所以,當遇到這本《濃縮睡眠法——如何睡少又睡好》(後文簡稱《濃縮睡眠法》)時,我幾乎是如饑似渴般地捧起了它。
  • 你有睡眠障礙嗎?失眠、疲勞、入睡淺?濃縮睡眠法讓你睡少又睡好
    由日本睡眠治療師松本美榮撰寫的《濃縮睡眠法——如何睡少又睡好》,為讀者解答了關於「如何睡得好」這一問題,書中提出的「濃縮睡眠法」可以讓人保持一定時間的深度睡眠狀態,以達到「睡少又睡好」的目的。當年,作者松本美榮因創業壓力大引發了嚴重的睡眠問題,甚至還影響到了自身的健康狀況。
  • 《濃縮睡眠法》丨如何保證自己睡得少的情況下睡得好?
    我給她的建議是要看看日本睡眠治療師松本美榮關於「濃縮睡眠法」的一本新書,學習一下如何能夠睡得少也精力充沛,這樣就不至於使自己的精力不濟,導致工作業績受到影響的狀況再次出現。為了增強說服力,我讓她看了我的業績和兼職完成的閱讀與寫作任務的清單,她看了之後是很吃驚的樣子,畢竟在上了一年300多節課的情況下,發表了6篇6000字以上的論文,完成了兩個課題結項報告,還看了200本左右的書並寫了書評,這個工作強度不是睡不好的人能夠適應得了的。所以我從《濃縮睡眠法》上的受益還是顯而易見的。
  • 睡眠密碼:達文西睡眠法適合哪些人?
    更重要的是,他不僅智商高,還很勤奮,保存下來的手稿大約有6000頁,而代價就是每天僅睡2個小時!這種作息方法就被稱為「達文西睡眠法」,除了達文西,愛迪生、尼古拉特斯拉、邱吉爾的睡眠時間均不超過5小時,而你與他們的差距,大概就是一份時間安排表!這個時間安排的差別是什麼?
  • 睡眠黑科技 破解睡眠密碼
    現代人由於深度睡眠能提升身體自癒力的概念普及,養生的觀念也不再止於年長者,真正的健康,不分年齡,都從睡個好覺開始!睡眠已經成為世界問題,根據中國的《2018年健康睡眠市場消費特徵及趨勢洞察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網際網路網民存在睡眠問題!
  • 簡單的書,簡單的助眠方法|《濃縮睡眠法》
    《濃縮睡眠法》是一本簡單質樸直接的書,它沒有文字的絢麗,只有種種助眠方法的講述,它就像窗外靜默的一縷陽光,像書桌旁的一個精緻錦囊,你若需要,隨時會走到你的身旁。錦囊之一:培養熟睡腦,消除腦疲勞清晨無法消除的疲勞是因為腦疲勞,而不是身體的疲勞。
  • 如果睡眠可以濃縮,那麼你的人生也一定能更加高效
    疲憊感鋪天蓋地的襲來,慢慢地,大家開始發現,自己的充電時間——睡眠竟也受到了焦慮的侵蝕,有些人是忙到沒有時間睡,有些人是有時間卻睡不著。晚上沒有休息好,白天卻依然要起床,如此惡性循環讓我們身體承受的壓力一Pa一Pa的增加。這樣的群體一多,自然就有人會去研究,一位來自日本的睡眠治療師就給出了自己的經驗和成果,如果你去嘗試有意訓練的話——睡眠是可以濃縮的。
  • 「4小時睡眠法」科學嗎?OPPO 睡眠手環有話說
    而在分享了他個人的一個小習慣,在採訪中,張朝陽表示自己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兩年了,效果特別好。又睡得少又睡得好,這樣有很多時間做很多事。還建議大家都試試。此言一出,立刻引發了熱議。對於這種睡眠方式網友結合採訪視頻中張朝陽的臉色認為這種方法看起來就「不靠譜」,還有的網友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覺得「上班族8小時都睡不夠」,只有小部分網友認為這種方式可能有效,表示「學到了」、「下次也要試試」。那麼每天睡4小時,到底是否值得借鑑、學習呢?
  • 每隔4小時睡15分鐘能保持充沛精力,「達文西睡眠法」靠譜嗎?
    達文西睡眠法(Da Vinci Sleep)又稱多階段睡眠,或多相睡眠,是一種減少睡眠時間但仍然保證人的充分精神的睡眠方式。簡單來說,多相睡眠將人類習慣的單睡眠過程分散成多個睡眠周期進行。通過對睡與不睡的硬性規律性調節來提高時間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時睡15分鐘。這樣,一晝夜花在睡眠上的時間累計只有1.5小時,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工作。那這種睡法靠譜嗎?
  • 張朝陽自創4小時睡眠法,效果好不好看他樣子就知道
    近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每天只睡4個小時,堅持兩年了,效果特別好。他的具體做法是,每天在某一時刻上床睡覺,睡2小時後用鬧鐘鬧醒,然後從床上起來,榨蔬菜汁喝或者幹點別的事,一定要讓自己站起來,徹底地甦醒,然後又接著睡2個小時,全天總共睡4個小時就夠了,這樣又睡得少,又睡得好,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推薦大家試一試。不過,看評論,顯然網友們都不太認同和接受,吐槽一大片。
  • 他們破解了身體內的時鐘密碼 拿了諾獎!
    開欄的話:我們每天都在使用身體,但是你真的了解它嗎?要想讓身體更好地為我們服務,就必須先了解熟悉人體的結構與秘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未知的身體!本期秘密:人的生物鐘究竟是什麼?諾獎獲得者,如何破解了生物體內的時鐘密碼?
  • 睡眠時間少,也可以讓睡眠質量變好
    總是感覺「睡不夠」、「注意力無法集中」、「身體狀況欠佳」等煩惱。常言道:每天要保持8個小時睡眠,才是健康的睡眠時間。當我們的睡眠質量達到優質的水平時,這些「常識」就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每天維持8個小時的睡眠,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去改善睡眠質量和調整睡眠時間。
  • 達文西睡眠法,是折磨還是開發人體潛能?
    達文西睡眠法簡介  這一方法是通過對睡與不睡的硬性規律性調節來提高時間利用率,即每工作4小時睡15分鐘。這樣, 一晝夜花在睡眠上的時間累計只有不足1.5(24/4.25*1/4 = 1.41)小時,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