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下,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線上化和對數碼載體的日益依賴,時尚品牌紛紛對不同技術做出了回應:AR購物體驗,虛擬試衣間等等,而疫情的催生,加速了時尚行業的新方向發展,各地時裝周都轉變為在線上Showroom,致力於在熒幕中呈現獨特內容,虛擬體驗正變得至關重要。
時尚行業正改革,而與之對應的時尚教育以及為培養未來行業人才的院校也正作出回應。學生可以嘗試在自己的作品中帶入數字思維進行創作,與其說是順應趨勢,不如說是體現自己對行業趨勢敏銳度的一種形式。
01
虛擬時裝秀讓更多人能參與看秀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2020畢業秀
疫情發生後,各地進入封鎖狀態,而在國內口碑勝過中央聖馬丁的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2020年畢業展採用CGI技術打造了一場隱形模特走秀。而常年以實體Showroom展示和時裝秀為載體的時裝周被迫轉移純線上,也改變了品牌和設計師昔日一貫的線下訂貨方式,舉辦線上訂貨會:無法乘坐飛機四處奔走的買手和造型師將通過線上展示進行訂單,一定程度消除了地點的限制。
而曾經具有門檻需要門票的時裝秀展示也因為轉移線上而被更多人能接觸,反而引起了更廣泛的參與度和反響。
剛果品牌Hanifa就是一個例子:Hanifa在Instagram Live上舉辦了一場虛擬表演,運用3D渲染技術展示了其最新的時裝系列。自此品牌一夕爆紅,這場只看得見虛擬衣服走動的秀,沒有使用任何真人模特,但服裝效果卻十分逼真細膩,網絡上大家對此積極討論,在品牌ins頁面也許多人按贊分享。
Hanifa虛擬秀場
事實上,設計師Hanifa創始人Anifa Mvuemba在疫情前就將3D技術帶入了品牌:使用對應軟體進行電子化打版和試裝,以及使用3D技術進行模擬。在時尚設計中,電子化打版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許多國外院校的教學中也有對應的體現。
對於大部分品牌來說,使用虛擬秀場進行展示,不僅在預算上可以得到控制,改變了往日需要造型師,化妝水,場地,置景,模特等的傳統時裝秀做法,更使得品牌能引起伴隨手機和遊戲成長的新一代消費者的共鳴,從而擴大了品牌的推廣行為。
02
虛擬時裝,又酷又環保
如果走進一家服裝店,牆上空無一物,旁人卻搶的不亦樂乎,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瘋了。
儘管聽起來很荒謬,但現實卻已沒那麼戲劇化的方式發生了:由荷蘭一家數字時尚公司The Fabricant和藝術家 Johanna Jaskowska創造了一款名為 「Iridescence」的數位化虛擬服裝,這款長袍在紐約以競拍價 9500 美元被人購得。
官網展示 「Iridescence」的上身效果
這件競拍價近萬美元的衣服確實是一件當代版 「皇帝的新衣」。它不存在於現實世界,賣家不會像正常網上購物那樣 「發貨」,買家也不會收到任何實體商品。而它更是世界上第一件 「數碼區塊鏈服裝」,使這件獨一無二的數碼服裝同時也是 「區塊鏈數碼資產」,有著加密貨幣一樣的長期投資價值,這也意味著這款虛擬服裝收到保護,只有購買者有穿著的權利。
最終購買者Marry穿著這件她摸不到的衣服
The Fabricant是一家來自荷蘭的製作數字時尚的初創公司。他們的產品不受物質世界的束縛,意在向人們展示時尚並不一定需要以物質形式存在。The Fabricant所創造出的服裝沒有使用真實的面料,沒有製造浪費,甚至不需要真人模特。通過將時尚設計和3D建模技術以及影像相結合,他們開創了緩解時尚產業汙染問題的新思維。
The Fabricant官網圖片
現代人的穿衣習慣因為網路社交媒體而變得習慣快速更換衣櫥和不斷購買新衣,從而滿足自己在網路上發布照片展示自己的風格。這種行為帶來的浪費使得時尚變為環境汙染及浪費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大量的衣物浪費原材料,在製造過程中造成汙染,一路到達消費者手中卻只被穿著數次甚至一次就被閒置或扔掉,時尚行業造成的浪費正威脅著地球生態。
通過使用虛擬技術,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通過選擇3D虛擬服裝,時尚潮人們可以不用再為了一張Instagram照片而浪費衣服,甚至可以穿著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衣物。
挪威品牌Carlings創造了一款白色T恤,當對準使用品牌專門製作的濾鏡時可以顯示不同的政治標語。
這款名為The Last Statement T-shirt的產品在現實中是近乎純白的T恤,通過在Instagram和臉書上的濾鏡功能,得以在熒幕中顯示出不同的設計:Carlings在其社交媒體主頁設置了多種濾鏡對應不同的圖形設計,對準T恤上獨有的識別圖標,將設計投射到T恤上,無論是靜態照片還是動態視頻都可以運用,甚至這些設計有的是動態的。
帶有標語的T恤一直都是年輕人表達觀念的方式之一,從60年代的反戰到21世紀的平權運動,一個T恤只能有一個標語也造成了局限和一定程度的浪費,快速發展的時代也增加了不同標語和緊貼時事的需求,The Last Statement T-shirt讓人們可以不斷更新自己T恤上的標語去對應最新時事。
Carlings執行長Ronny Mikalsen表示,增強現實功能不僅使產品更具通用性和耐用性,它允許某人只購買一件T恤,就可以擁有不同的設計。
03
數位化於時裝專業學生運用的可能性
對於自主發揮以及創作自由度更高的學生作品來說,運用虛擬技術的方法就更多了,不需要過分考慮市場,實驗性質也可以更高。
許多學生在製版環節中使用了Clo 3D打版,這種快速直觀的手法對於某些輪廓誇張的款式是個友好的選擇,在現實中進行立體裁剪可能會需要大量的布料去進行實驗,而在電腦裡的演算和過程中並不造成浪費。
在CLO 3D軟體中可以實現版型在三維人體的實時效果
而對於時尚品牌管理或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則可以更多的去考慮如何將技術帶入項目的呈現環節,以及結合交互的思維去實現項目:例如虛擬時尚展廳,AR試衣等。
The Fabricant和IT香港店鋪的合作,創建了虛擬展廳。
在拍攝時尚大片的環節也可以帶入虛擬化,例如採用虛擬模特和場景。製作出符合自己系列形象的虛擬模特,更加實驗性質的效果,更大程度的去實現項目概念。
來自切爾西藝術學院紡織設計專業的3D設計師Cat Taylor根據模特Jazzelle Zanaughtti製作的虛擬形象採用虛擬模特和場景,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由於聘請模特和置景造成的預算,不需要現實中置景的方式也有效的減少了造成的環境浪費,也讓現實中無法得以實現的特殊效果可以在熒幕中得到實現。
當今時代下的服裝設計,手工藝依然非常重要,然而吸收並採納新技術,能為自己的作品或事品牌帶來不同的全新視角,最大化的將概念進行實現。時尚行業的改革和趨勢緊密影響著院校教學,而倘若能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展現對應的能力,將是使你們作品集脫穎而出的關鍵。
更多藝術留學&藝術作品集問題,歡迎頭條私信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