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純屬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哄寶寶入睡是每個寶媽都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每到夜深人靜大家都要入睡的時候,如果看見寶寶還是一副沒玩夠的樣子,媽媽難免會感到氣惱。尤其是許多媽媽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如果再陪著寶寶一起熬夜,忍受寶寶的各種「折磨」,想要早起就十分困難了,甚至還會將自己熬成「熊貓眼」。其實,想要讓寶寶快速入睡,媽媽們還需要掌握一些小「套路」,所謂「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既然寶貝們對於媽媽的耐心哄睡「不感冒」,那就休怪媽媽們給寶寶上「套路」了。
1、固定時間入睡
寶寶們睡得晚或者遲遲不想入睡,主要是他們還沒有形成規律性睡眠的概念,他們已經自由慣了,一直都是感到困了的時候才會睡覺,不困的時候自然不想睡了。媽媽們可以以固定的時間和形式來幫助寶寶形成規律性睡眠的意識,到了固定時間睡覺的時候,做一些固定的事情,比如每天睡覺之前洗漱或講故事等,讓他們明白做完這些事情以後就必須要睡覺了,他們慢慢的就會養成到點睡覺的習慣,折騰父母的次數也會減少很多。
不過,有些寶寶睡覺忒不老實,總喜歡翻來覆去的來回滾動,被子很容易就會被踢掉,就會使寶寶著涼生病,媽媽們雖然讓寶寶準時入睡了,但還要時刻警醒著查看他有沒有踢被子,心裡「藏著事」勢必就會影響到睡眠。建議媽媽們可以準備一條小孩子專用的睡袋,最好是下擺是立體設計的那種,給寶寶留出足夠活動的空間,而且睡袋的材質柔軟透氣,保暖的同時還能夠很好散去一些熱氣,給寶寶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睡眠體驗。
2、陪寶寶做小遊戲
寶寶白天睡得多了,晚上的精力自然旺盛,睡得也會比較晚。媽媽們可以適當地控制一下寶寶白天的睡眠時間,儘量安排在中午的時候午休,下午4點以後就不要再睡了。媽媽們在晚飯之後也可以和寶寶做做遊戲,消耗一下寶寶的體力,寶寶覺得累了自然就會睡了。寶寶活動的時候,可以給他穿一件柔軟、方便爬行的衣服,重點要保護寶寶的腿部不受摩擦和碰撞,還要注意寶寶腹部的保暖工作。
3、睡前給寶寶洗個澡
洗澡能夠讓人的身心得到放鬆、心情也更加愉悅,人在這種狀態下,會更加容易入睡。所以,媽媽們可以在睡前給寶寶洗個熱水澡,這樣不僅讓寶寶的身心得到放鬆,還會讓寶寶的大腦形成條件反射,認為晚上洗澡就要睡覺覺了,讓寶寶自己養成入睡意識,比我們硬哄著他睡覺有用很多。此外,除了睡前洗澡,媽媽們也可以在睡前給寶寶讀書、聽音樂等等,這些也可以幫助寶寶形成睡覺的條件反射。
4、媽媽陪睡很重要
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會早早地和寶寶分床睡,還會給寶寶準備嬰兒房,讓寶寶一個人入睡,想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睡覺的習慣。其實,在寶寶還沒有獨立睡覺的意識之前,晚上媽媽陪睡還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寶寶心理上得到足夠的安全感,睡覺也會更安心一些。媽媽們可以在一旁陪著寶寶入睡,等到寶寶睡著之後再離開,晚上也要留意嬰兒房的動靜,避免寶寶醒來後因為害怕而哭鬧。
5、為寶寶找到情感歸宿
很多寶寶遲遲不肯睡覺,是因為自己睡覺會沒有安全感。媽媽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仔細觀察,看看寶寶對哪一些事物或者玩具比較情有獨鍾,可以試著讓寶寶抱著它入睡,這個東西可能會是玩具、或者其他的具體事物,也有可能是一種睡覺姿勢,比如喜歡摸著媽媽的臉或者挽著媽媽的胳膊入睡。摸清了寶寶安全感的來源,媽媽就要儘量順著寶寶的習慣來,在入睡之前遞上他的「入睡法寶」,幫助寶寶儘快睡眠。
6、循序漸進地調整睡眠時間
對於那些已經形成「夜貓子」習慣的寶寶,媽媽們想要一下子改正寶寶的作息時間,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任務,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媽媽們需要有足夠耐心。比如每天都比前一天提早10分鐘督促孩子上床睡覺,直到達到媽媽所希望的時間為止。值得注意的是,寶寶早起的時間也應該有規律,不要因為周末爸爸媽媽們不上班,就連累寶寶跟著一起賴床,這很不利於寶寶良好作息的培養。
其實,父母的作息時間對寶寶也有一定的影響,家長是孩子從小學習的榜樣,所以想要讓寶寶早點入睡,家長自身也應該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給寶寶做好榜樣。
我是歪媽,家有4歲萌娃一枚,在養娃這條路上,入過坑,也踩過雷,但更多的是,通過不斷地摸索,學會了和寶寶一同成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或者困惑,都可以@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可以讓你「裝備升級」,共同幫助我們的小天使快樂成長!
想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經驗,就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