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營地》12種恐龍解析,食肉牛龍扛把子,史前巨鱷要登場

2020-12-17 電影中的怪物

前天的《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的預告大家應該也都看了,我們算是第一次見識到了這部設定在《侏羅紀世界》世界觀的衍生動畫劇集的真面目,畫風與你想像中的一樣嗎?其實從預告就能看到,這部劇集的故事很簡單,就是幾個小孩到公園遊玩被困,然後被各種恐龍追殺,下面我就分別從預告中登場的各種恐龍的角度來說一說這個劇集。

1、腕龍。

就像這個系列的傳統一樣,首先登場的就是大高個子腕龍,它是侏羅紀系列中植食性恐龍的代表,性情溫和,因為體型巨大也沒有人敢惹,不過在《侏羅紀世界2》中腕龍因為體型太大被拋棄在島上,出現了那一幕令人心碎的畫面,意味著恐龍島的末路,侏羅紀世界的開啟,我們或許在《侏羅紀世界3》不一定能看到它了,所以珍惜看到這位老朋友的時間吧。

2、暴虐霸王龍。

暴虐霸王龍是一個成功的還是失敗的設定呢?從這個混種恐龍的影響力來說,是成功的,它已經跟《金剛》中的毀滅君王龍一樣,成為最經常被大家拿出來鬥獸的恐龍怪物角色,風頭差不多蓋過了神獸棘龍,但是仔細一琢磨,這頭更大更兇猛的恐龍存在的唯一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表現電影中通過女主角說出來的內容——當霸王龍已經變成了過氣網紅,大家想要看到這種更加扭曲的存在。

這種大眾「審醜心理」使得暴虐霸王龍並沒有多少自身存在的價值,你甚至可以說《侏羅紀世界2》中被當成生物武器的暴虐迅猛龍都比它更有存在的意義。所以,暴虐霸王龍殘暴的天性是一種宿命也是一種悲哀,它是一種註定會被淘汰的東西,基因中雖然帶著各種花哨的東西,但是它連基本的生存都做不到,從這種層面上,這個生物比這個系列的任何一個設定出來的物種都要脆弱。

生命會找到出路,扭曲的生命只能走向末路,所以要我說,這個暴虐霸王龍是一個失敗的、媚俗的存在,它的誕生甚至違背了《侏羅紀》系列的中心主旨。

當然,畢竟喜歡看怪物,看到它登場並且成為這部《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的重要角色還是挺讓人高興的。不過它應該成不了這部動畫劇集中的主要反派恐龍,因為它時間有限,還要去跟主角去「匯合」。

3、食肉牛龍。

這應該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一方面它出現在之前的海報當中了,另一方面它在預告中出現了兩個鏡頭,都是在追主角,再者,食肉牛龍的人氣很高,這當然得益於它那兩個角給自己帶來的鮮明辨識度。期待這頭食肉牛龍在影片中能有不錯的表現,畢竟在《侏羅紀世界2》中食肉牛龍真的是太憋屈了,跟中國角龍對戰結果輸了,還被霸王龍踩在腳下,估計全程食肉牛龍的心裡都在想——我TM不要面子啊!希望這次他不是那麼窩氣。

4、無齒翼龍。

侏羅紀系列的空中小隊,在《侏羅紀公園3》正式引入無齒翼龍之後,它們就成了電影中的常客,「春江水暖鴨先知」,無齒翼龍就像驚飛的小鳥,它們的行動就預示著恐龍來襲,在這個預告中還能看到,翼龍們還攻擊小朋友們,無齒翼龍真無恥呀。

5、中國角龍。

中國角龍的登場不知道帶有多少的政治意義,但是中國角龍在電影中確實大出風頭,畢竟跟食肉牛龍大戰,還狠狠教訓了一下這個可鄙的肉食者。預告中中國角龍一頭把主角們乘坐的載具給撞飛,看來這部劇中也是一個不好惹的傢伙。

6、迅猛龍小隊。

迅猛龍小隊的登場在之前的模型中已經被曝光了,而且在這部劇集的第一款概念預告中,就是一頭迅猛龍,影片中迅猛龍小隊應該只是配角,客串一下而已,不過我懷疑劇集中說不定會有其他的迅猛龍登場。

7、帝王鱷。

這個並沒有露正臉,只是露了個脊背,也不能百分百確定就是帝鱷,畢竟侏羅紀中的滄龍也設計了個類似於鱷魚的脊背,但是看其浮在水面的姿態,應該就是帝鱷。帝鱷此前已經曝光了周邊模型,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會登場,這也是大家比較期待的一個新古生物。

其實帝鱷、上面的無齒翼龍、以及下面的滄龍都不是恐龍,不要糾結標題中的「12種恐龍」。

8、甲龍。

甲龍也是老熟臉,在《侏羅紀世界1》中有不錯的表現,跟暴虐霸王龍過了幾招,這裡只是當了背景。

9、副櫛龍。

同樣是植食性恐龍中的醬油,從來沒有過什麼太突出的表現。

10、疑似迷惑龍。

一個鏡頭中一閃而過一個大型植食性恐龍,估計是迷惑龍吧,同樣只是背景恐龍。

11、滄龍。

滄龍可以說已經成了《侏羅紀世界》的掃地僧,平時不顯山露水,一出場就聲勢浩大,其實我覺得可以考慮給滄龍專門做一款侏羅紀標誌,畢竟它能擔當起《侏羅紀世界》新系列的代表物種。劇情上,滄龍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跑出來的,在《侏羅紀世界2》已經開始環遊世界了,或許這部動畫劇集中會展現它是怎麼逃到海洋中去的。

12、霸王龍。

老奶奶再次威武登場,直接撞破大門,這一次它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而霸王龍登場其實也意味著一件事情,這部劇集中會有一些劇情是發生在暴虐霸王龍被拖進水裡之後的,說不定會有什麼關鍵設定會指向未來的《侏羅紀世界3》呢。

《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定於9月18號播出,也就只有一個多月時間了。

相關焦點

  • 【恐龍探索】泰山壓頂——食肉牛龍!
    那麼這一期我們來認識一下霸王龍的「兄弟」,一個讓你有一種魂飛魄散泰山壓頂般壓迫感的大型肉食恐龍——食肉牛龍!食肉牛龍,意思就是吃肉的牛(再次佩服老外的起名本領和天真無邪的解釋),這貨有7.5米長,3.5米高,一輛路虎攬勝那麼沉!
  • 《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續作曝新料,重爪龍擔綱,角鼻龍回歸
    《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前幾天發布了一款正式預告(預告見文末),不過,這已經跟當初第一季的預告曝光的時候不一樣了,在乎的人並不多了,幾天過去了也沒有什麼反響,畢竟,Netflix的動畫劇集的質量把控比較一般,特別是這種大片衍生動畫劇集,想想之前《速度與激情》衍生動畫的慘劇。
  • 暴虐霸王龍再次登場,《侏羅紀世界:白堊紀營地》曝光恐龍大騷亂
    可能不少人覺得《侏羅紀世界2》不如《侏羅紀世界1》好看,相對於孤堡驚魂,大家顯然更加喜歡看恐龍大騷亂,而在《侏羅紀世界1》中,整個恐龍島陷入恐慌的時候,我們一直都是跟隨著主角的視角來見證這場混亂的局面,除了最後的四龍大戰,中間部分展現得不夠全面,
  • 食肉牛龍:我老牛可不是吃素的,「白堊紀獵豹」的頭銜,你懂的
    食肉牛龍化石骨架根據對這具化石研究,古生物學家發現這具化石顱骨完全不同於之前發現的任何一種恐龍,食肉牛龍的頭部較短較厚,非常像牛頭,這也是食肉牛龍名字的由來,也稱之為牛龍。因為是首次發現的新物種,所以食肉牛龍屬(Carnotaurus)的模式種是薩氏食肉牛龍(C. sastrei)。根據這具唯一的骨架來看,食肉牛龍體長8米,臀高3米,體重3噸。
  • 白堊紀北美州的「屠龍高手」,牙齒有香蕉大,可獵殺10米鴨嘴龍!
    在生命力、環境適應能力、武器裝備等方面,可以說均不輸給恐龍,以至於鱷魚成為恐怖電影裡的常客。雖然鱷魚等爬行動物發展到現代已沒落,但在史前時代,鱷魚絕對是食物鏈上威赫四方的頂級掠食者。從現有的化石研究,恐鱷有3種,分別是哈徹恐鱷(D.Hatcheri)、格蘭德恐鱷(D.Riograndensis)和褶皺恐鱷(D.Rugosus)。前兩者生活在蒙大拿州到墨西哥北部,後者生活在新澤西州到密西西比州。其實早在1858年,古生物學家就發現了兩顆相當恐怖的巨型牙齒化石(後來證實屬於恐鱷),不過當時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是一種恐龍,於是被歸為上龍類動物。
  • 《侏羅紀》系列最「萌」的肉食恐龍——角鼻龍,要回歸了
    而最有意思的一個消息是,根據曝光的《露營白堊紀》周邊模型圖顯示,一位老朋友要回歸了,它就是角鼻龍。侏羅紀系列的恐龍們,植食性和肉食性的恐龍分得很清,溫和可愛的傢伙一定是植食性的,比如腕龍、比如三角龍,鐵頭功冥河龍,而肉食性的都有其可怕之處,暴龍食肉牛龍異特龍這些不用多說,迅猛龍高智商和鋒利的爪子也嚇到過不少人,即使微小如美頜龍,也秀了一把群體性攻擊的可怕,而整個系列只有一頭食肉恐龍,表現得異常呆萌,就是《侏羅紀公園3》中登場的角鼻龍。
  •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12種物種(最大體長40米)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地層中主要發現的正式命名恐龍有12種,其中肉食恐龍包括了馬普龍、牛獵龍、戈瓦裡龍、南盜龍、烏因庫爾龍、蠍獵龍、雷霆龍以及肌肉龍,而植食性恐龍則包括了阿根廷龍、喬岡龍、鷲龍以及利邁河龍等。 白堊紀烏因庫爾組有什麼恐龍 1.
  • 《侏羅紀世界2》火爆來襲,但想看懂這5種恐龍你不能不認識
    即將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必將燃爆暑期檔,因為很多人小時候都特別喜歡恐龍,恐龍玩具,模型,甚至理想裡也有恐龍的位置。
  • 盤點上古五大超級巨鱷!食人鱷在它們面前只是小弟
    曾令無數生物都聞風喪膽,即使我們人類也對它們畏懼三分,歐美災難大片中經常會以巨鱷為題材。當今世界最大的鱷魚是號稱「食人鱷」的灣鱷,它們體長7米,體重1噸,曾在二戰期間的蘭裡島一戰成名。但是,如果把灣鱷和史前五大巨鱷相比,那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
  • 為什麼恐龍兩條腿比四條腿跑得快?兩條腿的人卻跑不贏動物?
    陸地上短跑速度最快的動物是獵豹,長跑最快的是它的獵物瞪羚,這兩種動物都是四條腿奔跑的,比兩條腿跑步的人要快得多。獵豹追捕瞪羚但是你知道嗎?生活在史前時代的恐龍,卻是兩條腿的比四條腿的跑得快。食肉牛龍被稱為白堊紀獵豹,它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裡,食肉牛龍長著一雙大長腿,兩個前肢卻小得可憐,比知名的短手怪霸王龍還要小,是典型的兩足恐龍。
  • 史前「真龍血」琥珀被拍賣 裡面居然有一隻恐龍時代的有翼生物
    最近,一組半透明史前琥珀化石出現在一個拍賣會上,這12塊琥珀可追溯至恐龍在地球上行走的時代。
  • 我的世界:巨型骨架是恐龍化石嗎?MC會加入史前生物更新嗎?
    (圖片:@unlucky)第二種說法是,MC仿照地球進化史添加了「史前生物」的概念。MC的化石只有頭顱和軀幹,沒有腿、尾巴和手臂。觀其形態,有的像猛獁,有的像蜥蜴和蛇,還有的像巨型苦力怕,甚至有人說更像恐龍化石。PS:胖虎大膽預測,未來的更新必有它們!
  • 介紹陸地上幾種食肉恐龍:鯊齒龍單挑棘龍,誰的勝率大?
    1、雷克斯龍霸王龍即雷克斯龍(Tyrannosaurus Rex),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馬斯垂克期(MAA)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
  • 《侏羅紀世界2》必知9大主要恐龍
    本集登場恐龍小藍小藍是努布拉島碩果僅存的迅猛龍,她不僅是體型最大的一隻,而且是最致命的猛獸,她之所以會被暱稱為小藍是因為她身上有一條會發亮的藍色條紋。侏羅紀公園的基因工程師在她身上進行實驗,將不同品種的鬣蜥、猛禽和巨蜥的基因鏈混合在一起並注入她的體內,希望能夠打造出一隻和以往品種的迅猛龍長得截然不同的全新迅猛龍。
  •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白堊紀的北極霸王——白熊龍!
    古植食龍媽媽既恐懼又憤怒,它知道自己沒有十足的把握打敗白熊龍,只好帶著其他的小古植食龍匆匆離開了。咬死小古植食龍的白熊龍叼著獵物離開了,它要好好享用這頓豐盛的美餐,因為這將是它今年最後一次吃古植食龍。當古植食龍離開這裡去南方之後,它就只能在寒冷的冬季裡捕捉小動物果腹了。
  • 侏羅紀和白堊紀都屬於恐龍時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作為中生代的兩個紀元,儘管在某種意義上都屬於恐龍時代,但是侏羅紀和白堊紀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侏羅紀是距今2.01億年前至1.45億年前,是介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中間的一個時期。而白堊紀則是從侏羅紀結束之後一直持續到了6600萬年前,也就是距今1.45億年前至0.66億年前。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從蘇的骨骼化石看,它的體長為12.8米,臀高4米,體重為9.5噸(估值),結合其他的霸王龍化石,生物學家將霸王龍的平均體長定為12米,體重平均值9噸,咬合力平均在10噸左右。擁有如此龐大的體型再加上如此強大的咬合力,霸王龍在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確實是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
  • 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史前生物
    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距今約6700萬年到6500萬年。如同其他的暴龍科恐龍,暴龍是二足、肉食性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並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棘龍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甚至大於暴龍、南方巨獸龍。
  • 可怕的史前動物們,最大的有8層樓高,恐龍都只是它的「零食」
    在遙遠的年代,生活著一群大傢伙,他們比人類更早出現,這些動物們的戰鬥力都極強,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些龐大的史前動物吧。一.史前巨魚這可不是一條「乖乖」魚,它的實力可不容小覷,史前巨魚的身體可達10米長,可輕鬆撕裂一條鯊魚,它們生活在4億年前的海洋,可以說已經統治了海洋領域,科學家們認為,它有可能就是第一個百獸之王。
  • 白堊紀的恐龍長啥樣?毛茸茸的!有點好看
    近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稱,他們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批形態各異的恐龍羽毛,對我們理解白堊紀恐龍的體表覆蓋物有重要意義。該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領銜,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皇家博物館瑞安·麥凱勒教授(Ryan C. McKellar)、博士生皮埃爾·考克斯(Pierre Cockx)共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