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既然早期幹預可以自愈,那他到底遭遇了什麼,錯過了什麼?
A:醫生為他做了詳細的說明
腰椎——初級排便中樞
通常情況下人的直腸是空虛的,當糞便充滿直腸刺激腸壁感受器,發出衝動傳入腰骶部脊髓內的低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至大腦皮層而產生便意。
如果環境許可,大腦皮層即發出衝動使排便中樞興奮增強,產生排便反射,使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括約肌舒張,同時增加腹內壓力,促進糞便排出體外。
如果環境不允許,則由腹下神經和陰部神經傳出衝動,隨意收縮肛管外括約肌,制止糞便排出。腰椎損傷過後,低級排便中樞功能受影響,腸蠕動下降,導致腹脹、便秘;加上疼痛、制動等使活動受限,更加重了便秘的症狀。
如果在受傷初期即開始適量使用通便藥,可以儘早排出大便,減少滯留在直腸的糞便被吸乾水分而損傷肛門。
正常狀態下,肛門可以將柔軟的糞便賦行,排出。
如果提前用食指伸入肛內,將巨大糞塊向尾骨擠壓粉碎後,再用潤滑性油類灌腸協助排便,則可能保護肛門免受撕裂損傷。
肛門損傷過後,第一時間將創面清洗,用痔瘡栓、痔瘡膏之類促進創面癒合,也可避免慢性肛裂的形成。
急性期肛裂,在去除誘因(便秘、腹瀉等),經過適當的護理,很容易癒合。假如疼痛促使患者肛門持續收緊,疼痛引起局部肌肉痙攣,局部血運障礙,則易形成慢性難癒合的潰瘍面,發展到最後,就只能通過手術治療了。
新鮮出現的肛門疼痛,可以選擇局部中藥坐浴,溫熱刺激可以緩解肛門痙攣,這時可以緩慢而持久的將裂口向兩邊牽拉(不要怕疼),使創面充分清潔,引流通暢,輔以藥物外用、通便治療,還可以選擇諸如硝酸甘油類藥膏,緩解肌肉痙攣,創面容易癒合。
醫生語重心長的提醒Richard,他的禍根就是這車禍帶來的排便困難,今後有了疾病首先要選擇正式的專科醫生問診,或者面診,不可自以為是,胡亂做出判斷,影響治療。
專業時間
肛裂是肛門皮膚圈層的撕裂或慢性潰瘍形成。根據疾病的發病時間,肛裂可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估計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一生中的某個時候會受肛裂的困擾。
排便時肛門撕裂樣疼痛和短暫的緩解之後再度發生的持續痙攣性疼痛
時常有便血,擦紙有血,血色鮮紅隨時間變化,肛門部出現腫物脫出,甚至肛內腫物逐漸脫出肛裂是怎麼形成的,是怎麼變成痔瘡、變出肛乳頭瘤和肛周膿腫以及肛瘻的?
這也算問題???這是在變戲法嗎???的確,是在變戲法,《扁鵲見蔡桓公》已經告訴我們道理了,肛裂用其一生深情演繹了這個道理。
肛裂,當形成之後,往往在查體的時候發現肛門部肌肉僵硬,但最開始可能會是什麼樣子呢?
最開始,可能僅僅是肛周皮膚沒有護理到位,出現了肛周皮膚潮溼,隨著飲食排便的異常(便秘或者腹瀉,或者吃了點辣椒喝了頓酒),肛門皮膚被撕裂,淺表的皮膚裂口形成了;
第二個階段,曾經很快康復的皮膚裂口變得越來越難癒合,逐漸的,在裂口下端形成了小小的皮贅,再後來,裂口基底部從鮮紅色編成暗紅色,繼而變成灰白色,而且質地是堅硬的;
第三個階段,裂口下段的皮贅慢慢增大,內部出現了肛乳頭肥大,一旦護理不到位,裂口皮贅下方會紅腫熱痛,或者有滲液出現,標準的肛裂繼發肛周膿腫/肛瘻就形成了。
各種反覆引起肛周皮膚破潰的動作和疾病都可能引起肛裂,常見的有排便性狀改變、炎症性腸病、各種原因引起的肛管狹窄、某些肛門部腫瘤、創傷。
另外,某些特異性感染,如愛滋病毒、梅毒和結核病,以及特異性損傷,如肛交,可能會增加肛裂的風險。
除了疼,還是疼,疼,疼
繼發外痔、肛乳頭肥大、肛周膿腫及肛瘻
繼發肛門口徑變小,排便困難。
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暢;飯菜宜清淡,少食辛辣及厚味食物,少飲酒。
排便就是排便,心無旁騖才好,能三分鐘解決戰鬥的堅決不蹲五分鐘;心情放鬆,想像便便順利通過的感覺。
避免久坐、久站、久蹲,注意休息,適當運動。
保持局部清潔乾燥,減少誘發肛門溼疹的因素,清洗屁股過後,可以使用吹風機或暖風吹乾皮膚,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無需過度追求乾淨而反覆清洗局部。
緩瀉劑、止瀉藥,根據情況選擇
緩解括約肌痙攣的藥物,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外用中藥燻洗,緩解肌肉痙攣,促進創面癒合
實在已經無可挽回,手術也是很好的拯救黎民苦難的方式
回頭想想看,治療起來,從根本上入手最簡單,那就好好吃飯 好好大便 好好洗屁股 再晾晾乾吧。
更多專業問題,請至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就診吧,專業,值得信賴!
【醫生簡介】
丁義江教授,男,肛腸科中西結合主任醫師,南京市中醫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丁氏痔科第九代傳人,省名中西醫結合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任第14屆亞太地區結直腸醫師聯盟學會主席;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盆底醫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肛腸專業委員會顧問;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肛腸外科高級顧問等。擅長應用中醫藥療法為主,吸收現代醫學之長,治療痔病、高位複雜性肛瘻、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功能障礙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