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叫Alex,是一個已經在中國生活了8年的澳大利亞墨爾本人,娶了個中國媳婦,每年定期中澳兩邊跑,也給很多有意向移民澳大利亞的人帶路考察了多次。這幾天擺攤的新聞超級火,身邊很多朋友都在討論,俗話說「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直播的風口我是趕不上了,這次擺攤的風口我可不能錯過。
出攤之前,要先想好擺攤賣啥,我又有啥資源,絞盡腦汁想了幾天,發揮我外國人的優勢,有了以下幾個想法,大家也幫我參謀參謀,留言告訴我建議吧。
1.美食攤主
我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擺攤賣吃的,但是,中國的好吃的實在太多了,賣點啥既能吸引客流又比較獨特呢?
我一拍大腿,賣我家鄉土特產啊。別的不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中國人總認的吧,我每年回家,身邊朋友都託我帶一些回來送人,我的表兄在奔富的產地——南澳州定居,恰好可以讓他幫我牽線進貨。其他的蜂蜜啊、燕麥,再買個冰櫃,就可以賣些澳洲牛奶、雪糕、酸奶、牛羊肉啥的,海鮮就算了,雖然老家海鮮豐富,考慮到儲運問題,不能把這一類列為我的擺攤產品名錄中了。
媳婦提醒我說,外國產品進到中國有關稅的,嗨,這不有《中澳自貿協定》嘛,好多產品關稅降到零了,所以都不是事兒。
2.美妝護膚保養攤主
網上很多旅遊博主也好,已經移民澳大利亞華人也好,一般都會說我們本地人不太在意外表,活得有些大喇喇。
但是在美容護膚品的研發和製造上,我們真的稱得上無比精細,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非常高。像很多女孩子鍾意的茱莉蔻啊,之前被範冰冰帶火的Blackmores面霜啊,澳洲總理親身上陣宣傳的木瓜膏啦,都因為過硬質量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
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發揮我當地人的優勢,擺攤賣些澳洲本土的護膚品、保健品,像薰衣草精油,面霜之類的,讓夜市的小仙女們也能方便快捷地買到澳洲本土正品。
3.家居用品攤主
大家也知道,澳洲的畜牧業比較發達,由此衍生出了比較豐富的相關產品,像羊毛被、羊駝被、羊毛靴等,我相信在中國的市場上會很受歡迎的,除了這些,我還可以賣一些當地的工藝品,像考拉、袋鼠、羊駝等的周邊產品,應該也會受到很多年輕人的歡迎。
但是我以上的這些想法,第一時間就被媳婦否決了,作為頗有逛地攤經驗的人,她嘲笑我實在不懂擺攤的精髓所在——那就是要物美價廉薄利多銷。
我上面的那些想法雖好,但是客單價可不低,誰會去地攤上買一兩千塊一床的羊毛被,或者正品的茱莉蔻化妝品,直言我「想法太過懸浮,不了解中國地攤文化」。
這麼一想,也不無道理。但是沒關係,我還可以發揮外國人的優勢,擺個特色攤位,搞差異化競爭。
4.故事型攤主
我可以擺攤為感興趣的人科普澳大利亞和中國的生活差異以及不同的人文特色,選題我都想好幾個了:
在澳大利亞打孩子真的犯法嗎?在澳大利亞做哪些在中國習以為常的小事會犯法?我那些奇葩的澳大利亞親戚……
收費採取打賞的方式,放個支付寶或者微信二維碼,聽得高興您就多給幾塊,也當普及澳大利亞的文化了。
您還真別笑!雖說我來自外國,但是愛聽中國的相聲啊,從馬三立聽到郭德綱,我對自己的口才很有信心。另外,還可以給想練英語口語的人機會,找我聊天,又聽故事又能提升口語能力,簡直不能太棒了!
5.聯絡攤主
這兩年很多年輕人喜歡去澳大利亞自由行,但是要自己查攻略、訂酒店麻煩多多,我大可利用家人都在澳大利亞的優勢,幫助這邊的旅行度假人士聯絡導遊、住宿、租車這些服務,百分百澳大利亞純良本地人,安全又放心,為我家鄉親人創收,還能幫助中國人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亞,豈不兩全其美?
雖說現在是疫情期間,出境遊是不可能了,但是看著中澳兩國對疫情的控制程度,相信不久之後旅遊就會重啟,我相信這一需求大有市場。
6.紅娘攤主
這一條還是我媳婦給我的靈感。
現在交通發達了,網絡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都說千裡姻緣一線牽,我身邊有很多中國的小夥子想娶澳大利亞姑娘,或者澳大利亞的精神小夥想跟我一樣,與一個中國女孩組建家庭,那我就可以作為聯絡點啊。雙方準備好各自的條件以及對對方的期待,匹配成功就可以牽手成功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這個聯絡點靠譜真實,讓人放心。
好了,以上就是我一個在中澳兩國生活的外國人的擺攤規劃,可能想法還不夠成熟,但是在中國這塊神奇的土地上,靠雙手、技術、知識,沒有什麼實現不了的,說不好,我就成地攤界最獨特的那一抹亮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