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石墨烯-鈣鈦礦-矽

2021-01-09 電氣新科技

物理定律將矽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限制在32%,面對太陽能轉換效率的困境,科學家們已耗費數十年的時間試圖找到其他替代品,如鈣鈦礦。然而,後者的製造存在幾個挑戰,其中擴大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是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同時,科學家試圖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太陽能光伏技術結合起來,使得不同材料在性能和光吸收範圍上實現互補,以提高光伏轉換的效率。如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將矽和鈣鈦礦的優勢結合起來,然而穩定性、效率和大規模生產似乎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隨後石墨烯的出現,被認為對太陽能電池性能的提升有很大幫助,甚至將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近日,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西班牙清潔技術公司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轉換效率高達26.3%,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焦耳》(Joule)雜誌。

基於石墨烯多功能特性,石墨烯的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幾乎是純矽的2倍,該研究團隊設想了一種新的製造方法,用於生產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並降低生產成本。結果表明石墨烯和相關的層狀材料將使更高效、更經濟的大面積太陽能電池板實現商業化。這項新技術可以應用於現有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使用的是基於標準解決方案的製造方法。

該研究團隊表示,製造石墨烯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有著雙重優勢。首先,它可以用於增強現所有不同類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包括那些在高溫下加工的電池;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廣泛使用的「溶液製造方法」來整合石墨烯,這是進一步工業化應用該技術並生產石墨烯太陽能電池板的關鍵。

事實上,他們已經致力於兩個面向工業的「先鋒項目」,以挖掘石墨烯太陽能電池的應用潛力。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創新方法是朝著開發串聯太陽能電池邁出的第一步,這種電池的效率超出了單節矽器件的極限,分層的材料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

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將成為石墨烯旗艦項目GRAPES的基礎,該項目將進行石墨烯基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試生產,目標是超過30%的太陽能轉換指標,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另一個關鍵目標是保持高太陽能轉換效率,同時增加太陽能模塊的大小。

據了解,作為一個由歐盟委員會資助的項目,GRAPES項目的任務是提高這項技術的穩定性和效率,提升歐洲對太陽能項目的接受程度。而自石墨烯旗艦項目GRAPES啟動以來,石墨烯及相關材料在太陽能發電方面的應用被視為一項戰略重點。

相關焦點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此外,他們還設想了一種新的製造方法,由於石墨烯多功能的特性,這種方法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並可用於生產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基於石墨烯的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幾乎是純矽的兩倍。物理定律將矽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限制在32%。出於這個原因,科學家們已然耗費數十年的時間試圖找到其他替代品,如III-V型半導體(具體是什麼物質呢,不常見的專有名詞最好都需要註解)和鈣鈦礦。
  •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打開APP 矽或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創造新的世界效率記錄 光伏子 發表於 2020-12-17 15:14:36 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隨著現在它逐漸開始達到極限。
  •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5:15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片鈣鈦礦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日【光伏資訊】微信公眾號(PV-info)了解到,央視科教欄目在節目中科普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這些地方用的太陽能電池都屬於同一類,那就是以矽為原料的傳統太陽能電池。
  • ...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華南理工大學葉軒立教授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如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迅速增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諸多鈣鈦礦體系中,混合陽離子(MA/FA/Cs)鈣鈦礦電池因其擁有較好的效率、穩定性和結晶形貌而受到廣泛研究。然而,當使用易揮發和不穩定的MA離子時,器件的熱穩定性會受到影響。無甲胺的碘化鉛甲脒(FAPbI3)的鈣鈦礦因其擁有合適的禁帶寬度,較寬的光譜響應和出色的熱穩定性,有望用於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然而,由於較大的FA離子半徑,室溫下傾向於形成不具有光學活性的δ-FAPbI3相。
  • 上海科大寧志軍課題組開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丨Cell Press論文速遞
    研究亮點:1.利用離子交換方法在雜化鈣鈦礦晶粒表面製備了CsPbI3富集的的準無機納米核殼結構;2.準無機殼層異質結構能夠減少缺陷密度和抑制離子遷移;3.基於該異質結構的反式鈣鈦礦電池實現了20.7%的效率和1000h的連續工作壽命。
  •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文/陳根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現在它正開始達到極限。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矽與鈣鈦礦配對的串聯太陽能電池則成為突破單電池效率極限的一個有希望的選擇。
  • 2018諾貝爾獎的九大預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會獲獎嗎?
    太陽能的利用太陽在地球上每小時散播的能量足以滿足人類一年的能源消耗。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出現,將有助於捕獲更多這樣的清潔能源。鈣鈦礦是19世紀發現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的一種礦物,並以俄羅斯礦物學家Lev Perovski的名字來命名。鈣鈦礦材料是一類具有相同晶體結構的材料,其中有些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材料。
  •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成果簡介】基於電容的測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檢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各項電學參數,包括缺陷激活能和濃度,載流子濃度,和介電常數。這些參數為檢測鈣鈦礦電池的器件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兩親分子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23.5%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兩親分子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23.5%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組件  來源:能源學人  作者:Energist  2020/2/21 12:30:01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出色的光伏(PV)性能,低成本,大面積製造能力而受到廣泛的研究關注。
  • 太陽能電池電荷損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孟慶波團隊在探索高性能薄膜新型太陽能電池的同時一直致力於開發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電荷動力學和缺陷態等物理性質的量化測量和分析方法,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比如成功研製了可調控的太陽能電池瞬態光電測量系統,實現了太陽能電池在實際工作狀態下電荷動力學的測量(Rev. Sci.
  • 幸運的少數:打造高效人工全葉綠素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緊隨其後,經過對葉綠素聚集體的載流子輸運特性及成膜性質研究後,將葉綠素聚集體作為無添加劑的空穴傳輸材料應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逐步優化獲得了較高的電池效率。 從這些先驅工作積累的經驗中,王曉峰等人發現,雖然葉綠素的結構骨架一樣,但結構上如中心金屬和外圍官能團的區別,會導致葉綠素在穩定性、吸收光譜和轉移電荷能力的差異。
  • 關於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Nature Energy三連中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黃勁松教授:C60/SnO2-x基結構簡化的全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近年來,全鈣鈦礦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正在迅速提高。然而,通過不同工藝沉積的四層或更多層的互連層(ICLs)具有複雜的結構,限制了它們的應用前景。在串聯器件中,ICL控制了子電池的電荷收集和重組,這對於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性能至關重要。
  • 新技術讓太陽能電池在85℃下運行500小時—新聞—科學網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近年來,二維RP層狀鈣鈦礦材料由於其優越的穩定性和光電性能而成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目前,基於液相法製備的二維RP層狀鈣鈦礦薄膜均由多相混合量子阱結構(MQW)組成,即目標量子阱結構與實際獲得的相結構有很大不同。儘管鈣鈦礦前驅體溶液是嚴格按照化學計量比的方式配置,也難以在沉積的過程中直接形成目標設計的純相量子阱薄膜。
  • 2017全球12個國家都在關注的太陽能黑科技,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走...
    這種生物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在白天和夜間同時發電,消除了傳統太陽能電池對於太陽光的依賴。這個裝置可以生物降解,從而可以作為一種理想的一次性太陽能電池。2、用核桃香料作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據韓聯社9月22日報導,韓國浦項工科大學化學工學科的金泰浩教授和集成課程的李俊宇團隊使用以核桃香料為原料的食品添加劑,製造出了一種環保且高效的傳導物質
  • 幸運的少數:用葉綠素造太陽能電池
    日前,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曉峰課題組與日本立命館大學、長浜生物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了兩種不同結構的雙層或三層全葉綠素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僅由葉綠素衍生物作為光敏材料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實現了4.2%的高光電轉換效率。相關論文已發表於ACS Energy Letters。
  • 美國研發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研究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最高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 雖然這些轉換效率的記錄經常被打破,但至少就目前而言,47.1% 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
  • ...這個第三代光伏電池效率逼近30%,難道要重演第三代半導體瘋狂?
    據媒體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開發出29.15%效率的鈣鈦礦-矽疊層電池,這是目前最高效率!這一記錄效率超過了牛津光伏公司之前報導的28%效率!器件已通過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認證,進一步更新在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圖表中。
  • 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
    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項目,是新型鈣鈦礦薄膜太陽能技術領軍企業-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在衢投資項目,是我區省市縣長工程項目,總體規劃5GW,總投資   纖納光電鈣鈦礦電池技術的材料成本僅為傳統光伏材料的1/20,大規模應用後,可降低至目前傳統電池的一半左右,與當前煤電價格相當,有望實現光伏發電的平價上網。纖納光電的全球首個鈣鈦礦產業園的建設,加速推進了第三代光伏薄膜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