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和朱雀想必大家都是十分清楚,但兩者到底誰更高貴呢?答案都在《山海經》中!
身份地位
朱雀原稱朱鳥,本身是南方星野群星的化身,是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所謂的「天之四靈」之一,雖然被稱作鳥,實際卻是殷商以先天帝崇拜和星宿崇拜以及當時萬物有靈思想中的大神。
它代表炎帝與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於八卦為離,於五行主火,象徵四象中的老陽,四季中的夏季。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常用來象徵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自古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它是禮記四靈之一,為百禽之王。在《山海經》中有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
鳳凰還有個名字叫鸞。在《山海經》裡:「有五採鳥三名:一曰鳳鳥,一曰凰鳥,一曰鸞鳥。」
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朱雀的地位是遠遠要高於鳳凰的,朱雀是神,天地之間僅有一隻,而鳳凰則是一個品種。除了鳳、凰、鸞三種以外,比較有名的還有鸑鷟、鵷鶵、鵔鸃、鷫鸘、翳鳥、鶡、鶉、鵠、焉、鶠、鵾雞等別稱或種類。
長相外觀
朱雀:五分其身,以三為上,以二為下,三天兩地之義也。上廣下狹,尊卑之象也。中翅八寸,象八風。腰廣四寸,象四時。軫圓象陰陽轉而不窮也。
象徵的是天地之道。
鳳凰: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象徵的是凡間瑞獸,再往深理解,也止步於儒家仁義道德。
淵源聯繫
上古時期,天分四宮,東西南北,各有七星相連,東叫青龍,西叫白虎,南叫朱雀,北叫玄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鎮守天宮,闢邪惡,調陰陽。
漢代的五行學說興起,朱雀,既代表了南方,又代表了火和夏季,成為道教所供奉南方之神——陵光神君。
朱雀代表了南方七宿,而在《鶡冠子度萬第八》則曰:「鳳凰者,鶉火之禽」,以鶉火之禽指代鳳凰,可見鳳凰屬於南方七宿的下屬,卻並不等於身為七宿的朱雀神。
另外,在漢代《論衡》中又有記載,「東方木也,其星蒼龍也。西方金也,其星白虎也。南方火也,其星朱鳥也。 北方水也,其星玄武也。四星之精,降生四獸,含血之蟲以四獸為長」。
所謂四星就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位天之四靈,至於四獸則就是地上四蟲鱗蟲、羽蟲、介蟲、毛蟲這四種含血生物的統領,也就是龍、鳳、龜、麒麟四獸。
也就是說,朱雀是天上的神靈,生下鳳凰,統領羽蟲一族,羽蟲即鳥類。
祭祀地位
朱雀的引導之能從《楚辭》中的「飛朱鳥使先驅兮,駕太一之象輿」中已可見一斑,《楚辭補註》中的「言己吸
朱雀天元氣得道真,即朱雀神鳥為我先導」,對朱雀助人成仙之能也有所體現。
柿園漢墓墓葬壁畫中朱雀是引導死者靈魂升天的神鳥,反映墓主人渴望死後靈魂不滅和升天成仙的訴求。"四神"形象的作用,在此並不代表方位,而是祥瑞避邪、引導墓主靈魂升天的象徵。
而鳳凰在《山海經》中有記載:「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說明在上古時期,鳳凰很有可能還是人類的食物。
只是自秦漢以後,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帝后妃嬪們開始稱鳳比鳳,鳳凰的形象逐漸雌雄不分,整體被「雌」化,鳳凰也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徵。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也都明白鳳凰為何連給朱雀提鞋都不配了吧,因為一個是神,一個是獸,地位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也多虧了有《山海經》,我們才能了解到上古時代的事。
它雖來自於上古時期,但是卻遠超後世文明,它雖然字數只有三萬一千字,但是卻包羅萬象。
所以,我建議大家拋棄對它的刻板印象,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十分受專家學者的歡迎,是中學課本的常客,在現行的中學語文地理必學的《水經注》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
《山海經》被譽為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可謂是中國歷史上一部想像力非凡的百科全書。因此人們又叫它是「千古第一奇書」。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這裡給我還是推薦一本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的《山海經》。不管是給孩子讀還是給自己讀,都是不錯的書籍。
不管是《山經》還是《海經》,山海經的記事如此講究章法和體例,足以表明作者的態度是嚴肅認真的,觀其內容,似乎滿紙荒唐,審其形式,卻又條理分明。
可以說,在先秦典籍中,歷來被視為小說家言的《山海經》,其實是最具條理和體系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內容易懂好理解,為了可以形象生動的理解內容,我們還在裡面附上了配圖,這樣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只需要48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給你帶來很多趣味,自己看完還可以講給孩子聽。
讓孩子一起感受山海經的魅力,這種故事,孩子也喜歡看,趣味性十足。
沒事的時候,拿上一本山海經,就算是閒暇的時光,也變得有趣起來了呢。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