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五絕中,王重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其他四人一生也無法趕上他武功的高度。其他四人中,洪七公非但不是武功最差的,相反我認為,他的武功為最強。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五行相剋——洪七公的定位
在射鵰老五絕中,五個方位的高手大體呈相互牽制的關係,金木土水火互相克制,其中位於土位(中央)的王重陽早逝,其師弟周伯通補位,並在後續的神鵰中坐穩了中央戊己土的位置,算是一種遲來的認同。
可由此洪七公的位次便佔了優勢,並沒有天然克制他的高手出現。同時需要說明,他雖在水位(北方)但並不對處於南方丙丁火的一燈構成克制,按書中之意,克制一燈的另有其人,由於與本文無關,不做贅述。
金生水——歐陽鋒對洪七公的生發
或曰歐陽鋒(西方庚辛金)實際是克制洪七公的人物,但實際上歐陽對洪的克制,實際是一種生發。在海船上兩人惡鬥,歐陽鋒偷襲得手,幾乎致洪七公於死地,但及至到了明霞島(壓鬼島),洪七公通過九陰真經領悟了更為高級的武術理念,真正實現了融會貫通。
同時,射鵰末期,洪七公黃藥師在華山上和兩人之力,戰不過發瘋了的歐陽鋒,拱手讓出「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可十幾年後同一地點,兩人狹路相逢,並最終同歸於盡的一戰中,洪七公實際是佔了上風的。且不說初時由於存心容讓失去先機,單是兩人口述武功的時候,歐陽鋒對從未見過的打狗棒法耗盡心智,才能破解,孰高孰下,作者已借楊過之口做出了最後的判斷。
道德高峰——洪七公的武功上限
在金庸小說中,有這樣一個規律,凡武功頂級人物,必然有一個哲學上的高度體悟。比如接近「空」的石破天,幾乎無所不知如佛陀境界的掃地僧,領悟了以柔克剛之道的張三丰,以及無招勝有招的獨孤求敗。
相對於佛家的最高境界是萬法皆空者謂之佛,道家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者謂之仙,而儒家思想中,以天下為己任者則謂之聖,洪七公與他的徒弟郭靖,則是儒家思想的堅定信奉者,並且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實際是天下人的楷模。
就像周伯通轉述王重陽的話,說自己「少了一副救世濟人的胸懷,九三畢生勤修苦練,終究達不到絕頂之境」,而洪七公的作為,卻恰恰與王重陽推許的「救世濟人」境界相符。當然,周伯通在後文思想逐漸入道,歷無數紅塵而終不失其赤子之心,從另一個哲學範疇體會到了高深的哲理,也屬於達到了絕頂之境。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丘處機,他在勸導郭靖的時候,分別論述了東西南北四位高手的行狀之後,總結道「即令有人在武功上勝過洪幫主,可是天下豪傑之士,必奉洪幫主為當今武林中的第一人」,作為王重陽的私淑弟子,其思想一定與乃師有相同之處,由此可見,王重陽對洪七公的人品武功,也是極為推許的。
結語
在射鵰神鵰兩部作品中,金庸塑造的是一個亂世之中,芸芸眾生的群像,結合創作的年代與當時作者的思想傾向,後王重陽時代的武林第一人和後老五絕時代的武林第一人,必然是洪七公和逐漸成長起來的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