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外賣騎手們,大家可能先想到的,就是他們穿著帶著大大logo、或黃或藍的工作服。近期,討論外賣小哥們的頭盔的話題突然變多了。
①餓了麼騎手送竹蜻蜓給盒馬騎手,網友表示被外賣員的頭盔萌到。
②東莞公安發布的一段「外賣小哥送鐵騎小姐姐竹蜻蜓」的視頻,令一眾網友羨慕「太甜了,被齁到了」。
③易烊千璽在節目中表示曾帶著頭盔騎著電動車當外賣員體驗生活。
④外賣小哥當街擒住搶劫金項鍊男子:「我拿頭盔把他幹倒了!」
⑤王一博代言餓了麼,宣傳片中王一博上演「頭盔殺」。
⑥網友曬出美團一外賣小哥頭上全是耳朵照片,眾多網友點讚「外賣小哥的頭盔也太萌了吧!怎麼我就沒遇到這個造型的」。
從近三個月來與外賣頭盔相關的事件可以看出,外賣頭盔是可鹽可甜、既萌又颯,俘獲了不少人的目光。
說起來,幾家主流外賣公司在開發頭盔的造型上都「不遺餘力」,意圖「豔壓」全場。最先開始在頭上「動土」的是美團,從2018年開始,在每年的7月17日騎士節上,美團公司發給外賣騎手的專屬節日禮品就是袋鼠耳朵。據悉,袋鼠耳朵通常是發給優秀騎手,作為嘉獎和肯定。但也有說法稱,美團外賣頭盔的耳朵都可以戴。
2020年4月,麥當勞給外送騎士的頭盔加上了雞腿;5月,餓了麼給外賣小哥頭盔裝上了竹蜻蜓。隨後騎手們頭盔上還出現了小黃鴨、齊天大聖、小惡魔+髒辮等造型。
7月份,廣受網友喜愛的美團頭盔耳朵裝飾上線「周邊」,推出針對普通用戶的袋鼠耳朵發箍Kangaroo Ear Mini,無需頭盔直接戴在頭上。
而餓了麼則搞起竹蜻蜓「段位」,以淺藍、深藍以及金色的竹蜻蜓作為「勳章」,區分藍騎士的不同「等級」。
為何外賣企業突然在頭盔「皮膚」上battle起來了?
一些企業為了統一對外形象、適用工作場景,通常會給員工配備定製的工作穿戴裝備,最基礎的就是工作服。
別小看這一件衣服的魅力,其兼具宣傳性和功能性。以順豐的工作服為例,在2018年順豐砸了一個億為員工配置了與耐克聯名的新工服。衣服原型官網售價2099元,制服用了耐克經典的Nike Shield面料防風抗水,極度舒適能讓快遞員不受天氣限制,專注送快遞,兩肩還配置著反光貼條,來增強送貨的安全性。
如此豪華的工作服,瞬間引發網絡熱議,一眾網友在線「恰檸檬」。順豐選用了同走高端市場的耐克做工作服,其實已經就完成了一次品牌價值的傳播。另一方面,網友的羨慕也會加強員工對於公司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同時還能吸引人才更願意加入企業。
我們再回到頭盔這個話題,因為行業的特殊性,頭盔是外賣工作裝備標配。為了方便進入狹窄的街巷、在堵塞的車流中一路暢通,外賣小哥們通常是騎著電動車或者摩託車送外賣。而電動車或摩託車素有「肉包鐵」之名,防護遠不如「鐵包肉」的汽車,而頭盔最基礎的功能是保護頭部,外賣企業出於安全考慮都會給騎手們配置頭盔。2020年4月,全國各地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一時間一盔難求,甚至有人為了有頭盔上路,註冊成為騎手。
雖然各家外賣都配上頭盔,但大家除了顏色也沒太多區別,如何讓自己的出圈,顯然需要一個「耐克」。美團選擇了袋鼠耳朵,餓了麼選擇了竹蜻蜓,麥當勞選擇了雞腿。從上面的熱詞分析圖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方式還是十分有效的。
商場如戰場,同行競爭是自然現象。近年,電商平臺、外賣平臺屢現要求商戶「二選一」的新聞,其本質還是想要擁有「獨家」資源,提升自身競爭力,但讓不少商戶們吐槽太霸道,各界呼籲良性競爭。頭盔上的「皮膚大戰」說白了還是商業競爭,不過從品牌文化層面的競爭,相較於前者的「刀劍相向」,這種方式顯然溫和多了也討喜多了。
頭盔裝飾選擇背後的商業邏輯
僅從頭盔裝飾造型看,各家品牌都是基於自身的logo做的VI設計。美團的logo是黃色袋鼠,工服頭盔及頭盔裝飾都是黃色,頭盔視頻是袋鼠耳朵,傳遞又能裝又跑得快的品牌形象。餓了麼logo是藍色,工服頭盔及頭盔裝飾都是藍色,選擇竹蜻蜓,傳遞的也是一個快字。麥當勞很簡單粗暴,頭盔裝飾直接就是經典產品炸雞腿,一看就知道是西式快餐。
美團的全黃搭配有人覺得像皮卡丘,餓了麼全藍搭配加個竹蜻蜓讓人聯想到那隻擁有神奇口袋的機器貓。無論是袋鼠耳朵、竹蜻蜓還是雞腿,人們評價多是萌、可愛等詞。萌這種屬性,容易激發人的親近感和保護欲。人類對萌有多不可抗拒?一個星巴克的貓爪杯可以被炒到原價格的10多倍,一個皮卡丘通過產品售賣、衍生授權吸金900億美元,為了搶到一件優衣庫與KAWS的聯名T有人能手機掉了都不撿…
萌起源於動漫文化繁盛的日本,大多數卡通形象的共同特徵就是「萌」。2019年二次元用戶研究報告顯示,近五成二次元群體年齡集中在18-24歲;2019年上半年外賣行業數據顯示,外賣用戶19歲-35歲的用戶比例為73.9%。90、00後正在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企業的年輕化策略,萌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賣萌」可以增加用戶黏性,宣傳品牌文化,還有不錯的吸金的能力。美團的袋鼠耳朵發箍就是「賣」萌的初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