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個人所得稅」登上了熱搜新聞榜,點開一看原來是個稅史上首次年度彙算開始了。很多小夥伴也曬出了自己個稅退稅的金額,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那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怎樣的?什麼時候能到帳?哪些人可以申請呢?
一、2020年個人所得稅退稅流程是怎樣的?
1.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點擊開始申報
通常都是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你選了這項,意味著,你身份證匹配到的公司、工資收入,各類數據直接就呈現出來了。「自行填寫」意味著你得自己填收入。
2.等幾秒選擇「我已閱讀並知曉」
沒什麼說的,正常下一步。
3.再下一步
確認你的個人信息,沒什麼說的。
4.這步有些複雜,但也很重要。
①工資薪金,需要點進去改變「獎金」的繳稅方式,這點最為重要,選擇不同選項會直接改變你退稅的多少。
點①之後,會出現你的所有工資明細,如果你有年底獎金,會出現「獎金計稅方式選擇」。
點進去之後,通常獎金會被算作「單獨計稅」,需要自己勾選「全部併入綜合所得計稅」。
②專項附加扣除,即房貸、贍養父母、子女教育等的附加扣除,每年年初填寫,也可以現在進行更改。注意:有些扣除是通過單位進行的,但很多單位並未進行扣除,如果這裡的扣除額為0,或很少,更改並重新填報下。
③應繳稅所得額:這個數值代表了你有多少收入需要繳稅,這個數值越少越好。(拋開獎金)
總結:點①工資薪金,改變獎金繳稅方式,點②,把該減稅的選項填了,③下一步,查看退稅金額。
二、為什麼會退稅?
其實是個人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清繳,簡單來說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然後多退少補。
個稅改革後,個稅的計算方法發生了改變,即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合併為「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稅。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2019年度彙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9年已預繳稅額
三、個人所得稅退稅什麼時候能到帳?
一般是五個工作日能到帳。小編的朋友辦理了退稅政策,提示是五個工作日能到帳,具體退稅到帳時間以通知為準。
四、哪些人可以申請個人所得稅退稅?
1.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不足6萬元,但平時預繳過個人所得稅的。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申報扣除的。
3.因年中就業、退職或者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減除費用6萬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企業(職業)年金以及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等扣除不充分的。
4.沒有任職受僱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年度彙算辦理各種稅前扣除的。
5.納稅人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年度中間適用的預扣率高於全年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未申報享受或者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的,如殘疾人減徵個人所得稅優惠等。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時未辦理扣除的等等。
五、哪些地區開通了個人所得稅退稅通道?
截止3月31日,黑龍江、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南、重慶、四川、西藏、寧夏、寧波、廈門、青島等14個省市手機APP、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等遠程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功能開通。
六、未辦理個人所得稅退稅會怎麼樣?
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辦稅指引。申請退稅是權利,可以放棄退稅,無需承擔任何責任。納稅人需要補稅(符合規定的免予彙算情形除外),未依法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的,可能面臨稅務行政處罰,並記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需要補稅的請2020年6月30日前補繳稅款,否則將面臨每日萬分之五加收滯納金。
以上就是有關個人所得稅退稅有關內容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