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9日晚舉辦的「2020亞洲音樂盛典」上,張雲雷獲得了「最具突破男歌手獎」。因他的「相聲演員」身份,引發一些質疑的聲音。
比如據信是有些名氣的樂評人的微博網友丁太昇,先是在「張雲雷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的話題下發言:
2020果然荒謬。
隨後,不解氣的他再次發布微博,質疑這個獎項為什麼要頒布給一個「外行」:
這個亞洲音樂盛典夠不要臉的,把「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給了張雲雷。張雲雷突破什麼了?把這樣一個獎給了一個說相聲的才是突破,突破華語樂壇的底線。一個真敢給,一個真敢要!雖然說華語樂壇不大景氣,但也不能這麼把你們的不要臉橫加給整個亞洲吧?就算樂壇不景氣,也還有那麼多歌手在苦苦突破呢,敢情都抵不上一個說相聲的?
在未得到「亞洲音樂盛典」官方對「最具突破歌手」的詳細解釋的前提下,丁太昇似乎認為這個獎項的設置是為了表彰「為音樂理論作出傑出貢獻」之類的歌手,但在他看來張雲雷顯然沒有達成這個成就。
嗐,麥香駱駝還以為這個獎項是表彰取得了顯著的自我突破的歌手之類的呢。謝謝您的解釋啊樂評人丁先生。
「說相聲的」,這是樂評人丁太昇對張雲雷的評價。
咦,字裡行間,樂評人丁太昇似乎認為張雲雷是憑藉哪一段相聲表演而獲得了這個音樂獎項。
2019年,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顯得不太好過,先後因之前表演相聲《大上壽》和《黃鶴樓》時的包袱問題成為輿論聲討的對象。
但也在這一年的10月,張雲雷發布了首張自己的EP《藍色天空》。這一張迷你專輯收錄了有他演唱的《趁著》、《藍色天空》和《曾經》等三首單曲。
進入2020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包括德雲社在內的相聲團體遲遲未復演;相聲商演也一度停擺。
沒有相聲演出的張雲雷,大概並沒有讓自己閒著。10月,張雲雷發布了迷你專輯《牽掛》,其中收錄了《牽掛》、《幹一杯》、《愛一個人》等三首新歌。
張雲雷的這兩張迷你專輯,成績都算不錯。
據說現如今的專輯銷售數據,似乎都沒有多少參考價值。至少麥香駱駝此刻的心情是這樣的:
也許,我們最好以音樂愛好者或樂評人的口吻,痛罵張雲雷的每一首歌都不值得一聽,然後在受到別人的駁斥之後,乖乖閉嘴,或者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回懟。
但至少不能因為他(曾)是一個相聲演員,就否定他的一切「跨界」成就。
張雲雷的師父德雲社班主郭德綱曾豪氣幹雲地說道:「幹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可能是跨界」。
但郭德綱自己的「跨界」徵程似乎不怎麼順利。從《三笑才子佳人》到他徒弟嶽雲鵬的《鼠膽英雄》,無一不是票房慘澹。
不過郭德綱相聲舞臺上的搭檔于謙,倒是給前者爭了一口氣。2019年,相聲演員于謙憑藉在電影《老師·好》的表現,獲得同年的《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這部電影迄今票房已達3.5億,這個數據也許不怎麼顯眼,但在帶「德雲社」或「相聲演員主演」標籤的電影中,倒也算得上鶴立雞群。
音樂和其他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一樣,總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但總體來說,大抵還應該是越優秀的越受歡迎,才是正途。
但近幾年來,國內樂壇似乎出現了什麼問題。
大家的印象中,近幾年的華語樂壇,出現過多少有機會成為經典的歌曲?
麥香駱駝倒是只能想起兩首歌。一首疑似吐槽手機信號不好;一首大概讚美家禽。
話說回來,冠上「亞洲」的前綴,顯得很是高大上,但這個所謂「亞洲音樂盛典」的含金量似乎有待商榷。比如《齊魯日報》如是評價:
「看起來這就像是一場大型粉絲見面會,頒獎更像是為圈粉賣票而操辦的一齣戲碼」
但《齊魯日報》的觀點是建立在「這個獎項此前只在2018年舉辦過一次」的錯誤認知基礎上的(因2019年同樣曾舉辦),所以不妨權當一家之言。
而問題的根結依然在於,《亞洲音樂盛典》的「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的獎項,是頒發給「給樂壇帶來了重大藝術突破」的男歌手,還是表彰「突破了自己」的男歌手?
但只要獲得這一獎項的張雲雷不是用一段相聲節目參評,我們就實在不應該試圖拿「相聲演員」的固有標籤去禁錮他。
因質疑張雲雷是否有資格獲獎的丁太昇,直言不諱「華語樂壇不大景氣」、,同時卻極富針對意味地認為「還有那麼多歌手在苦苦突破呢,敢情都抵不上一個說相聲的?」
麥香駱駝也是盡力了,一直在試圖解讀出丁太昇的觀點中「張雲雷的突破不如其他『歌手』」的意思,可讀來讀去,依然只是「張雲雷是相聲演員,他哪怕唱一萬首歌,也永遠不能覬覦音樂獎項」……
所以,憑什麼?
聲明:本文由 麥香駱駝 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轉載請告知並註明作者姓名。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