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知名相聲演員張雲雷獲得了「年度最具突破男歌手」的稱號,這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畢竟明星的跨界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許多演員在跨界之後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張雲雷的這一次獲獎,卻引來了輿論和媒體的炮轟,知名樂評人丁太昇連發兩條動態,對此事進行指責。當然這不是丁太昇第一次指責,更不會是最後一次指責。像是張杰、薩頂頂、周杰倫等都收到了丁太昇的教育。
甚至於節目組邀請他做節目的原因,是增加熱度,而不是請他給出專業的評論。
雖然丁太昇的一些言論過於偏激,但是我們並不能全盤的否定,從他的一些發文中來看,觀點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並且他批判的並不是張雲雷這個人,而是將音樂獎給了相聲界的人,並將其稱之為破底線。
這也表明了華語樂壇不景氣的一種現狀,沒有頂級流量的支持,而流量歌手只能是曇花一現。
同時,「亞洲音樂盛典」眾星雲集,星光熠熠。這個主打表彰傑出音樂人,同時鼓勵推新人的平臺,將獎項授予張雲雷,其實也無可厚非,從《探清水河》爆火,推出了幾張專輯之後,張雲雷的頭銜增加了一個歌手稱謂。
再說,這個音樂盛典本就小眾,明星陣容並不奢侈,從官方公布和表演之後的總結來看,陣容有王子異、華晨宇、吳亦凡、周深、範丞丞、王琳凱、楊芸晴、GAI、馮提莫、林彥俊、尤長靖等。
大多是二線歌手,甚至還有小眾歌手,更加充分地表明了支持新歌手的一種決心。
不只是樂評人丁太昇,就連一些主流媒體也發文批判,像是北京日報就發布評論員文章,提出了相聲演員拿音樂獎,是破圈還是破底線的論斷?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突破的話,作為相聲演員積攢的粉絲,在這場音樂盛典中倒堪稱是亮點。演而優則唱,之前成功破圈的演員也不少,並且拿到了不少的獎勵和得到了不少的表揚,順便舉到了劉德華的例子。
按照一些觀點論證:張雲雷怎麼能和劉德華比呢?和丁太昇放在一塊都高估了,沒有音樂作品,沒有相聲水平,只有狂熱的粉絲。
于謙首先是一個相聲演員,然後才是一個影視演員,並且是一個影帝;馮鞏由相聲出名,之後參與到了許多影片的拍攝之中;趙本山、範偉等喜劇演員也逐漸的多棲……
許多例子證明出圈也可以創造巨大的價值,多棲也可以擁有不凡的發展,打破常規也許會取的不錯的成績。如果非要嚴謹的區分門類,獎項授予張雲雷,倒是樂壇的巨大悲哀。
周煒、苗阜等相聲演員也常唱歌,也常在平臺上發布。不妨大膽的假設一下,如果他們獲獎,媒體的聲音會不會為之一變,或許就成了宣揚文化,成功轉型,優秀代表?很抱歉,某平臺上給予姜昆先生、苗阜先生的也是歌手,他們都是相聲人吧!
《跨界歌王》、《跨界喜劇王》等節目火爆依舊,被各大媒體廣泛的應用,其中也包括和德雲社有隔閡的京字媒體。如今德雲社出現了跨界的成功案例,就把自己之前的努力也全盤否定了?
張雲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用一個全新的身份出發,用一個嶄新的歌手身份出現在世人面前。好好唱歌,逐漸成熟,不可否認,唱片專輯的大賣離不開粉絲經濟的加持,但願不會成為為市場、為流量而做的快消品。
能容忍像朱之文、草帽姐之類的草根從田野走上殿堂;但不能容忍張雲雷從輝煌走向更加輝煌,說到底,還是心中的那種妒忌心在作祟。斤斤計較,又是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