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分遠親、近親,即便是同母同父的兄弟姐妹,親疏遠近也不盡相同。
執筆:歐陽比文
都說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給孩子的「伴兒」,將來有一天父母不在了,他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
然而即便是一奶同胞,在父母百年之後也有可能「反目成仇」,雖是少數,亦讓人感到心寒。
姐姐逝去了才知道珍惜,後悔也晚了
阿峰家裡兄弟姐妹四人,她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從小到大,長姐沒少幫著爸媽拉扯弟弟、妹妹,寧可自己受苦,也不想看著任何一個小的掉隊。
父母不在了,留下了兩套房子,老人臨終前口頭說明給兩個兒子一家一套,事後卻引起了二姐的不滿。後來是兄弟倆各拿出了5萬塊錢給姐姐,才算平息了事端。
可是從此後阿峰心裡也有了小疙瘩,兄弟姐妹相處不像以前那麼熱乎了。上個月70多歲的長姐身體不舒服,住院半個月。
阿峰一直覺得姐姐身體硬朗,他忙於生意也無暇顧及。直到有一天弟弟突然連環CALL,說大姐不行了,阿峰才火急火燎地趕到醫院。
大姐躺在病床上,他是最後一個趕到的親人,姐姐看到阿峰後勉強睜開了眼睛,她握著阿峰的手說:「我前些天打聽到了一個方子,能治斌斌的少白頭……」
這是長姐今生說過的最後一句話,斌斌是阿峰的兒子,直到生命的盡頭,長姐還在為侄子的事情而操心,阿峰每每想到此,都後悔得痛哭流涕。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即便是親得不能再親的兄弟姐妹,也要看如何相處,不要等到分開的那天才後悔莫及。
擴展閱讀:10歲女孩繼承百萬遺產,七大姑八大姨都來搶
2019年,《泰州晚報》報導了一個案例,10歲的小女孩母親因車禍去世,此前她的父親和哥哥也是在車禍中喪生,沒有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
面對著100多萬元的車禍補償和母親的存款,女孩子雙方的親戚蜂擁而至,搶著做她的監護人,而一向對女孩視若己出的繼父被趕出門。
當地檢察院經過走訪調查,女孩與繼父感情深厚,只是媽媽和他一直沒有登記結婚。
各部門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繼父作為女孩的監護人,遺產定期存入銀行,監護人每月可領取1450元的監護費,等到女兒成年後自行支配,皆大歡喜。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才能看清親戚是「親」還是「仇」?
財產繼承分歧大
父母離世就要面臨分家,對於多子女的家庭,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分崩離析。都說談錢傷感情,此言不虛。
以往隱藏的矛盾爆發
父母在世時能維持大局,即便是兄弟姐妹間有矛盾和衝突也能調和,或者為了父母健康保持著表面的和氣。等到父母不在那天,很多陳年舊帳就都翻出來了。
比如父母從小偏心的,孩子小時候嘴上不說,等到自己成家立業了,又沒了父母那層關係的顧及,也就不在乎了。
各自成家,各有「心思」
兄弟姐妹都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會將精力更多地放在自家事情上,這是很自然的。還有的因為地理位置、身體健康的原因,和老姐妹見一面很難了。
也有一種是只顧自己利益,借錢不還,看不慣親戚過得比自己好,各種找茬不爽的,各懷鬼胎,很多就此「反目成仇」。
父母一世恩,手足一生情
以上說的這些原因都很現實,但也並不絕對,也有很多家庭父母不在了,反而更加團結緊密了,屬於「抱團取暖」。
白居易在《除夜寄弟妹》中寫道: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裡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千古詩句流傳至今,訴說著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父母給予孩子生命,而能陪伴自己走得更遠的,還是你的一奶同胞啊,珍惜在一起的時光吧!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