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原因在這

2020-12-10 騰訊網

嗨,大家好

54個圈友群的圈友和313萬公眾號的粉絲~

現在手機上有很多社交軟體

都可以記錄大家每天行走的步數

而且還可以分享出去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朋友

特別喜歡在這些社交軟體上曬自己每天的步數

排名前列的每天1萬步2萬步甚至3萬步的都有

這不,就有圈友發來求助

走路真的越多越好嗎

走多了會不會對關節有什麼影響?

張晉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損傷科副主任醫師

步數走多了不會直接引發疾病,但是如果長期每天都大幅度去走路的話,時間長了必然會引起一些軟骨、半月板的磨損。當然也要分不同的人的類型,比如說像年紀比較大的,他軟骨可能已經出現一些輕度磨損了,而且還有一些輕度變形,膝內翻畸形,就是老百姓講的羅圈腿,這種情況下如果他每天還要走過多步數,很快就會出現半月板的退變甚至撕裂,出現軟骨的磨損骨性關節炎,所以我們的走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走太多的路數。

生活中,許多人最愛的運動是走路

都認為「日行萬步更長壽」

實際上,走路方法對了

確實是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

但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

其實在這不起眼的走路中,就藏著區別

1

走路的地方不對:愛在馬路邊走

2017年12月5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研究顯示,無論健康與否,在公園散步的志願者肺功能改善、動脈血管軟化顯著,而沿街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動脈硬化狀況甚至惡化

街道是空氣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來來往往的車輛會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在運動時呼吸會加深、加快,如果運動時的環境是比較汙濁的,吸入後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

2

走路的時間不對:天未亮就健步走

很多堅持晨練的人選擇太陽出來前去健步走,認為這個時間既不會被太陽曬,而且能呼吸到比較清新且多氧的空氣。其實,這個時間鍛鍊不利於身體健康。

大量數據證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絞痛等)的發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時間段更高。因此,早晨和上午,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者不適合進行鍛鍊

晚上光線差,更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人體的平衡、協調能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弱。再加上晚上光線變差,更容易出現跌倒等意外損傷。

3

走路的時機不對:飯後立即就走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這句話可能傳遞了一個錯誤的概念,尤其是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飯後百步走可能還會導致危險。

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楊飛燕在2017年9月15日健康時報心腦血管版刊文解釋,因為飽餐後,特別是高蛋白、高脂性飲食後,血液會更多集中到胃腸部,加強消化功能,這時若從事劇烈運動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現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提醒大家,餐後應休息半小時至一小時再去運動,有冠心病者尤應注意。

4

走路的姿勢不對:含胸低頭

如果走路時「彎腰駝背」,長此以往,不僅達不到好的鍛鍊效果,反而會導致軟組織的損傷

5

走路準備不對:健步走前不熱身

很多人覺得健走運動量不大,因此常常忽視了走之前的熱身活動。

很多人運動受傷,一個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好熱身運動等準備工作。這樣身體突然快速進入運動狀態,就很容易吃不消。

此外,不熱身的話,身體關節沒打開,活動受限,鍛鍊效果也不好。

6

走路的習慣不對:在空腹狀態下快走

我們在空腹狀態下血糖處於最低值,而持續走路會不斷地消耗糖原,導致血糖下降,出現不舒適的症狀等。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進行空腹鍛鍊,血糖就不容易保持穩定,容易出現低血糖引起的出冷汗、無力等反應。

另外一個走路的習慣是,有些人覺得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辦公室裡走幾步,這也算走路鍛鍊了。雖然這樣走有利於身體血液循環,比久坐強。但不是連續走的話,其實沒有健身價值。

堅持正確走法,才會功效加倍!

1. 什麼時間走?下午最好

下午最適合鍛鍊,尤其是老年人,下午4~5點較適宜鍛鍊。對於健康成年人來說,只要是能夠在自己一天的日程裡安排出鍛鍊的時間,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早晨、夜晚,都是被鼓勵的。

但涉及到慢病者、老年人,還是要考慮鍛鍊的安全性。

2.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看運動心率

真正有效的步數,應當來自於有效運動,要達到中等強度以上。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運動心率:

健康且體質較好的年輕人,心跳可以控制在 120~180 次 / 每分鐘;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 - 年齡)~(180 - 年齡)次 / 每分鐘。

西安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科學學院教授苟波認為,年輕人為保證鍛鍊效果,可根據身體情況,每天專門健走40分鐘~60分鐘。

注意:建議中老年人在身體允許、走姿正確的情況下,選擇適宜自己的運動強度進行鍛鍊。偏胖的、關節有問題的、沒有運動基礎、體能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就不要盲目花費時間去刷步數。

3. 該怎麼走?兩個小技巧

技巧:腳跟著地,大腳趾送力

人走路時通過足弓緩衝受力,包括橫足弓、內足弓、外足弓。從腳跟落地到腳掌離開地面,足底接觸地面的順序依次是:外足弓——橫足弓——縱足弓。

所以,邁出去的腳應該是腳跟先著地,然後通過足弓滾到到腳趾,最後由大腳趾用力踮起腳尖送出我們的下一步。

技巧:甩開胳膊大步走

正確的走姿並不是僵硬的「下半身運動」,肩膀、胯部也要配合擺動,適當加大走路步伐,加快走路步速。

不僅能控制重心變化,使步行的協調性更好,還能促進全身活動,更好地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4. 去哪裡走路最好?草地、土地

理想場所應該是草地、土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柏油路面過于堅硬,容易對膝蓋和腳踝造成較大的衝擊

5. 每一步邁多大最好? 身高乘以0.45~0.5

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朱鑫璞在2018年2月13日健康時報老人版刊文指出,健走的步幅是按照個人身高來決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

6. 走路穿什麼鞋?舒服的運動鞋就行

走路需要選雙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適合健走活動的運動鞋,要合腳(不壓腳背、不擠腳尖),鞋底與地面接觸面大輕便(材質透氣和柔軟,走起來較輕盈),避震(健走時腳底所受到的衝擊是全身體重的1.2~1.5倍),防滑和穩定性要好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原因就在這
    倘若缺少鍛鍊,得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機率就會增加。 然而,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其實在這不起眼的走路中,就藏著區別。 1、什麼時間走路最好? 很多堅持晨練的人選擇太陽出來前去健步走,認為這個時間既不會被太陽曬,而且能呼吸到比較清新且多氧的空氣。
  • 同樣是走路,為什麼有的人越走越長壽,而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呢?
    03每天走半小時助排氣,胃腸病通通遠離你凡是吃完飯老打嗝的是大病。人吃五穀糧食,就會產生氣,但是氣一定要從後面排出來,走路就能幫助你排氣。發現自己腸道不好、脹氣、積食、便秘,每天晚上吃完飯後堅持去走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胃脹、胃酸、腸道脹氣通通遠離你。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
    生活中,許多人最愛的運動是走路 都認為「日行萬步更長壽」 實際上,走路方法對了 確實是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幫助但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 其實在這不起眼的走路中,就藏著區別 1 走路的地方不對:愛在馬路邊走 2017年12月
  • 為什麼同樣是走路,有人越走越健康,有人卻走出一身病?
    走路方法對了,確實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走得不對,卻可能走出一身病……以下這些走路誤區,你都知道嗎?03走路的時機不對:飯後立即就走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這句話可能傳遞了一個錯誤的概念,尤其是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飯後百步走可能還會導致危險。
  • 這8個走路習慣!有人越走越長壽,有人卻走出一身病!
    這年頭,隨便生點病,錢就譁啦譁啦去了。運動也好、安靜的呆著也罷,同樣的事情,別人做就長壽,自己做就一大堆問題。
  • 為何有的人越長越好看,有的人越長越難看?越長越醜是什麼原因?
    一個人的容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人容顏是越變越美,有的人則是越變越醜。有的人可能會驚奇地發現,年初的時候還會感覺自己挺好看的,但是到了年底,感覺自己就醜了許多。事實上,無論是越變越美,還是越變越醜,都和日常生活習慣有關,有些習慣會讓人在無形中,變得越來越醜,若你有,儘早改掉,可以再次美回來。哪些習慣會讓人在無形中變得越來越醜?我們人可以用鼻子呼吸,也可以用嘴巴呼吸,不過若你有用嘴巴呼吸的習慣,你會變得越來越醜。
  • 為什麼有的人越運動越胖?這3大原因,為你解惑
    但是,有的人進行的運動越多,體重數字卻越高。為什麼有的人越運動越胖呢?今天就讓我們盤點這3個運動引發肥胖的原因,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吧!一、過度勞累引發的過勞肥如果你的體重在進行了適當的運動後,反而有所提升,可能是因為過度勞累,從而引發的過勞肥。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過勞肥呢?
  • 手的握力越大,肝氣就越足,人就越長壽
    大腸跟本能相關,有的人在做決斷的時候,他老用食指敲桌子,實際上他是在拼命地調動本能來幫他做決斷,這件事不是靠理智能解決的,所以要靠本能來解決。我們中國人有時候,說自己肚裡有數,指的就是大腸。心越跳得厲害反而是心臟輕症。中指是心包經心包經就相當於心臟的外圍。我們為什麼要學老子?
  • 走路決定壽命?14年追蹤3萬多人研究發現長壽的人都有1個特徵
    對於這一問題,有人專門做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用長達14年的時間追蹤了3萬多人,發現長壽的人都有一個特徵?那麼,這一特徵是什麼?人應該怎麼走路才能走出健康,走出長壽?我想對於這一問題,一般人肯定都會感興趣,因為同樣是走路,有人走出了長壽,也有人走出了疾病。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走路的學問。
  • 為什麼有的人越跑越胖?知曉這2個原因,跑步也能減肥
    一說到減肥,很多人本能地想到健身房,好像減肥不去健身房就不能成功一樣,其實,減肥的方式有很多種,健身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比方說,跑步也能減肥,只是有些人沒有掌握正確的技巧而已。這也讓他們誤以為跑步減肥效果不佳,或越跑越胖,那麼問題出在那裡呢?跑步能減肥嗎?
  • 喝茶解渴,為什麼有的人越喝越渴?
    在影視劇和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用茶水解渴,但是也有茶客反映,自己喝茶越喝越渴,貝葉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是怎麼回事。那麼為何茶會越喝越渴茶越喝越渴,除了喝濃了,更重要的還是其他原因。因為日常泡茶,濃度本身其實不高。第一, 喝茶我們一般喝熱水,有時還喝得比較燙。如果我喝得心急,不小心燙傷口腔和喉嚨,哪怕只是輕微的灼燒感,那麼喉嚨發乾,就會讓人誤以為口乾舌燥,是口渴了。
  • 越倒黴的人、越走好運、越懂得感恩、越幸運
    人生中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有的人很幸運,但畢竟只是少數。人常說,大喜必有大悲,大悲必有大喜,只不過有的好運走在前頭,有的好運走在後面,這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而有的人歷盡挫折後迎來大喜,也叫先苦後甜。
  • 為什麼同樣是堅持跑步和控制飲食,有的人能瘦,有的人卻沒效果?
    昨天我散步時,慢悠悠的晃蕩著,然後後面一男一女兩情侶,聊著天,慢悠悠地超越了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算是跑步,亦或者是墊步走,總之超越了我以後,死活超不過前面正常走路的路人,聊天倒是聊得挺嗨的。 這樣的跑步,你想見到減肥效果?沒個半年時間不用奢望會有什麼明顯變化啦,贅肉還在那,不離不棄。
  • 【頭條】穿上健走鞋,走掉一身病
    穿上3分鐘,腳心就開始發熱,10分鐘熱慢全身,一個月後,不穿「邁凱奇」走路不習慣,3個月後,血糖、血壓都降下來了,腰也不疼了,甲溝炎都好了……我根本不相信,穿一雙鞋能把一身的病走好,可是我穿了半年後,糖尿病好了,冠心病的不犯了,老伴12年的腦中風從一步不能走,如今每天能走四五公裡了……大家都說,這雙鞋不治病,卻能走掉一身病;這雙鞋不是藥,卻能把很多病走好!
  • 為什麼同樣的夏天,有的人還是白的,有的人曬黑曬黑
    人必須要有風格。風格帶你走下樓梯、陪伴你每日起床,它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如果沒有風格,你誰都不是。而我說的風格也不是指要擁有很多的衣服。面對夏天的烈日暴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同樣的夏天,有的人還是白的,有的人曬黑曬黑了呢?bug對這個問題有過疑問,但在詢問了很多防曬好的朋友後,終於意識到我們平時的防曬方法很可能是錯誤的,導致了防曬不到位。蟲蟲總結了夏季最常見的兩大防曬誤區。大家可以自己檢查一下,看看自己平時的防曬方法對不對。
  • 同樣喝酒,為什麼有的人千斤不醉,有的人一杯就倒,這是怎麼回事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應酬特別的多,有的時候難免會喝一點酒,但是關於喝酒,有的人在嘴酒桌上就沒有醉過,說千斤不醉一點也不誇張,有的人喝一杯酒,竟然就出現醉酒的現象,不能勝酒力,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為什麼有人千斤不醉,有的人一杯就倒呢這可能和體質有較大的關係,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對於酒精的吸收能力也是不同的,可能同樣的白酒或者是同樣量,吸收的過程中出現了異常,很可能會使人們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 有的人喝酒會吐,有的人喝酒不吐,原因到底是什麼?看專家的理解
    有的人喝酒一喝多就得吐出來,但是有的人喝酒喝到一灘爛泥也不會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哪?
  • 堅持走路鍛鍊,好處多多,但若你踩了雷區,可能越走越傷身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在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都加入到養生的隊伍中了,熱衷於運動。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走路就是其中非常簡單的一種,走路不需要任何器材,想走隨時都可以走,那麼經常走路鍛鍊,身體能得到哪些好處呢?要注意什麼?走對了養生,走錯了反傷身,大家提前了解。
  • 為啥有的人體毛多,有的人體毛少?毛越多,欲望越強?真相是......
    不過,有件事比禿頭更讓人扎心——該長毛的地方不長,不該長的地方卻很濃密!別看有些人表面白白淨淨、細皮嫩肉的,其實脫掉衣服就是個「獼猴桃」!不要覺得誇張,有圖有真相!  這濃密的體毛,大冬天的不穿秋衣秋褲,完全無壓力有木有?!然而,同樣是體毛,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是巨大的:有的人毛很稀少,不仔細看都發現不了,有的人卻旺盛如草。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同樣度過一個夏天,有的人白皙依舊,有的人曬傷又曬黑
    隨著溫度越來越高,夏天馬上要強勢回歸,面對夏天的炎熱暴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同樣是度過一個夏天,有的人白皙依舊,有的人曬傷又曬黑呢?防曬不是一次性用品,越是防曬指數小的防曬,失效的越快,也更需要頻繁的補塗,如果要去比較曬的地方,每2個小時補塗一次最佳,可根據紫外線強度自我調整。這2個誤區,很多人還不知道,也難怪容易曬傷又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