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治右下腹硬塊胃脹一例

2021-02-12 七月老虎學經方


原創:水中火



經方辯證問診單:

深圳
工人
已婚,25歲


現在主要症狀:

        小腹及膀胱悶漲痛(用手摸到右小腹處,有硬塊;

        手臂肋骨經常刺痛;

        胃部漲打嗝;
        口乾無味淡白胖,苔白滑溼邊有齒痕,唾液少而且腥臭。


最初發病的年份月份:

        一直是身體虛弱,精神不好,容易感冒,腹脹,腰酸脹。

病情加重的年份月份:

        2009年6月
發病的時辰:

        清晨6點


發病時的典型症狀:

        腹脹,小腹漲;

        陰囊潮溼睪丸脹痛厲害坐立不安;

        口渴,且喝了水感覺還是口渴;

        尿頻,喝水後就要小便,5分鐘不到就解手;

        舌苔白厚邊有齒痕;

        怕冷,在這裡找了中醫看說我陰虛吃了藥不起一點用,不得已只能看病。


發病季節:

        6月份
發病原因:

        感冒,陰陽皆虛,可以說我的無知,因有手淫史。 

面色:

        白,無光澤;
        嘴唇和下巴處特別愛長暗瘡,毛孔粗大
眼象:

        白睛色黃,有血絲,有瘀斑,有黑點,有乾澀,脹感
出汗情況:

        活動時出汗
部位:

        頭汗,半身汗
目:

        黃,血絲,瘀斑,黑點,乾澀,,看東西有飛影
口:

        口乾,口渴,無味,起床時口乾,有異味
嘔吐:

        打嗝
鼻:

        交替性鼻塞
胸:
        胸骨有時刺痛
 脅:

        脹,左 
腹:

        脹,痛,滿,硬,涼,喜熱;

        右小腹盲腸處有硬塊,不通時而悶張,B超檢查無異常
外陰:

        脹,痛,涼,墜脹,潮溼
心:

        慌,運動就心跳快,有時感覺心慌
心下:

        滿
胃:

        脹,涼
頭:

        鼻塞引起頭悶,重
項:

        僵
臂:

        涼,左,右
腰:

        酸,痛,涼,脹,左
腿:

        重,麻,木,涼,左,內,外
膝:

        痛,脹酸,涼,骨痛,左


飲:

        喜熱飲,喜溫,喜酸,胃口一般
食:

        喜米,喜面,喜粥,厭油膩
睡眠:

        少,多夢,不易入睡,睡後易醒,醒後入睡難
大便:

        溼,粘;

        大便最近溏瀉少,色黃時而黑,開始幹後面軟,有時大便後肛門灼燒,有不消化的食物,估計吃桂附大便溏瀉少了
便:

        尿後遺瀝不盡 , 最近尿頻少,通暢,騷味味重色黃,夜尿3次
房事:

        少,早洩,手淫史
皮膚情況:

        時而刺痛,皮膚涼多

身體有如下症狀:
        出汗,怕冷,怕風,咳,打嗝,嘔逆,腹瀉,易恐,肢體震顫,乏力倦怠,少氣懶言,嗜臥,胸骨刺痛,站立覺累,早洩

七情何者為重:
        憂鬱,思慮,悲傷,恐懼,驚悸

過去曾服過的藥物及療效:

        桂附丸有效果,但吃多了就夢遺

現代醫學檢查情況:
        血常規正常,大小便正常,B超正常,CT有輕微腰突

QQ問診:

日期: 2011-8-9

水先生09:09:33

        正在看你的問診單,稍等。

患者09:10:44

        恩!今天早上胸也悶。

水先生09:15:19

        年紀輕輕,毛病這麼多?

患者09:16:10

        哎,都是我的無知做的孽!

        人一直虛弱。

水先生09:16:45

        有孩子了嗎?

患者09:16:56

        不知現在能否回頭了。        

        有了,2歲了。

        現在過房事人第二天就無力沒精神,不敢大聲說話!今年開始節制。

        先生我現在已知道不能再錯了,把你幫我把!這樣下去真的是一輩子要一事無成了。

水先生09:36:16

處方固元補腎湯

水先生09:37:09

        每日一劑,連服5天後反饋。

患者09:40:45

        好的,謝謝先生。

日期: 2011-8-14

患者08:29:40

        感冒這幾天好點了,就是咳嗽痰少!

        先生早上好,藥我已經吃完!

        腹脹有點減輕,但還是飯後打嗝!

        口乾好多了!

        尿色坐久了還是黃,睪丸時而墜脹!

        頭汗多,飯後肚子鼓,腹肌緊!右右小腹有包塊!

        其它症狀沒有改變,請先生看看 。

水先生11:02:05

        稍等。

        感覺上次的方子還是有很好的效果吧?

患者11:29:27

        恩,有!

        發現右腹和胃在飯後沒有那麼漲!尿色也好點了!肌肉、胸骨刺痛感減輕很多! 

        人還是怕風。

        小腹處的悶漲我懷疑是不是膀胱溼熱,因為小腹悶漲時膀胱也悶漲。

水先生13:53:38

        請用下方:

處方二:血府逐瘀湯

水先生13:55:12

        每日2劑。連服4天後反饋。

患者13:55:20

        恩。

        飯後還是飯前?

水先生13:55:45

        飯前一個半小時。

患者13:56:08

        好的!麻煩先生了。

日期: 2011-8-25

患者19:25:25

        先生藥吃完了,我給你反饋下情況! 

水先生19:25:56

        恩。

患者19:31:02

        胃脹好多了,但還是有時右腹悶帳!

        打嗝,右腹的包塊感覺平躺時沒那麼鼓起來了,包塊變平了。

        口淡無味!

        特別昨晚喝了藥後突然右腿到小腿發熱了一會!

        尿色黃,尿頻,會陰和左睪丸帳痛!

水先生19:31:30

        效果還是很好的。

        現在你每日服用3劑。

        連服5天後反饋。

患者19:32:37

        恩,可老是口無味有點渴,會陰脹。

水先生19:33:27

        你多喝點水。

患者19:33:40

        睪丸脹痛。

患者19:34:11

        不加藥了?

水先生19:34:15

        不。

患者19:34:24

        好的!

水先生19:34:39

        注意不要手淫,性交,意淫。

患者19:34:49

        恩。

        謝謝先生了。

日期: 2011-9-12

患者19:22:07

        先生中秋快樂!

水先生19:22:27

        謝謝。

患者19:23:44

        先生,前段時間忙,藥吃了也沒給你反映!可以反饋一次麼?

水先生19:24:32

        可以。

患者19:25:04

        恩。

        右下腹的包塊小多了,但還是有!

        舌苔白,邊有齒痕,舌尖和舌兩邊有紅點!

        睪丸還是時而墜脹,陰囊有點潮溼,尿色黃,眼白睛黃有月色。

水先生19:32:42

        你的一個月的問診到期了。

患者19:35:53

        好的!

水中火註明:後再無反饋 。

水中火:

        一診的處方我不難為大家,用的是《湯液經法》固元補腎湯(王瓜根藥店沒有,不用。苦酒就是米醋)。

        先把處方告訴大家,後面再講解。
        生地黃15,米醋70毫升,炙甘草20,薤白20,乾薑10,豬腎三分之一個, 水300毫升。

        《湯液經法》固元補腎湯:治腎虛,精極,遺精,失溺,氣乏無力,不可動轉,唾血、咯血方。

        地黃切,王瓜根切,各三兩,苦酒一升,甘草炙,薤白各四兩,乾薑二兩,切。

        右六味,以苦酒合併泉水五升煮之,取得三升,每服一升,一日盡之。

        經云:毒藥攻邪,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穀為養,五畜為益,爾乃大湯之設。今所錄者,皆小湯耳。

        若欲作大湯者,補肝湯內加羊肝,補心加雞心,補脾加牛肉,補肺加犬肺,補腎加豬腎各一具,即成也。

        二診的處方治的是肝。這個患者有很明顯的木克土的臨床表現。
        治肝的同時兼治淤血,這樣就演化出了一個後世名方,治肝兼治淤血。

        《湯液經法》中的小補腎湯,發現裡面的一個加減法:「少腹苦迫急者,……,加牡丹皮一兩。

        這個「少腹苦迫急」者,小補腎湯用丹皮來治療少腹拘急,可見此症是因瘀血而起。

        桃核承氣湯證有少腹急結,抵當湯證有少腹硬滿,溫經湯證有少腹裡急。這些有瘀血機制的方證中,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少腹拘急結滿的表現

        少腹乃厥陰之地, 因厥陰藏血,其經脈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少腹。現在是既要瀉厥陰肝木之實,又要治厥陰少腹的淤血。

        四逆散《湯液經法》小瀉肝湯的變方。針對這樣的病情,王清任在仲景的四逆散基礎上研究出了血府逐瘀湯得以成為名醫。

        這個方子可是王清任一生的心血啊。

        王的成名恰好驗證了牛頓說的一句名言: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

        經方是方書之主。要成為名醫,學習傷寒論經方是必經之路。   

        血府逐瘀湯        

        生白芍6g,枳殼6g,甘草2g,北柴胡6g,桃仁6g(一定搗碎),紅花6g,牛膝6g,桔梗4g,生地6g,當歸6g,川芎5g 。

七月老虎按:

        血府逐瘀湯系由桃紅四物湯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

        方中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脈,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鬱,升達清陽;桔梗開宣肺氣,載藥上行,又可合枳殼一升一降,開胸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生地涼血清熱,合當歸又能養陰潤燥,使祛瘀而不傷陰血;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的配伍特點是既行血分瘀滯,又解氣分鬱結,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合而用之,使瘀去氣行,則諸症可愈。

歡迎關注公眾號「七月老虎學經方」。

請在微信公眾號搜索「七月老虎學經方」,或「Julytiger2017」。

個人聯繫請加七月老虎QQ:248463481,或微信:xmjulytiger。

關注公眾號可微信掃描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有意讚賞「七月老虎學經方」的朋友,請長按下方讚賞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後選擇金額給予讚賞(即時到帳,推薦),謝謝。

        也可以直接點二維碼下方的「喜歡作者」,七天後到帳,同樣的支持,誠摯的感謝。

相關焦點

  • 經方治冬月感冒嗓子痛牙痛耳痛口腔火辣辣一例
    氣管也疼,胸部一呼吸也疼像岔氣似的疼,有些咳嗽。患者8:26:19        痰少,不流鼻涕。蓋各經之火,止流連於一處,斷不能口舌、咽喉、耳朵、牙齒一齊受病也。治其腎火,而各經之火盡散也。        方用腎氣丸加減治之。        熟地24 山藥12 山茱萸12 牡丹皮9 澤瀉9 茯苓9 肉桂3 麥冬24 五味子5(搗碎)。
  • 經方治房事後睪丸不適一例
    哪些情況能加重病情:        喝白酒多了腰痛明顯,墜痛;        喝啤酒流清鼻涕,吃肉多了喉嚨痰更多,休息不好左脅下不適明顯,工作久了脖子酸僵,一動骨骼咯咯響。是否接種過什麼疫苗?何年何月何日接種的?        小時候的事了,記不得了。
  • 經方治胃熱一例
    平時右脅脹,食管(心下?)有個東西堵著的感覺也好了些,但是多了點腹瀉的感覺,但到了下午胃裡熱有加重了,人又開始不安寧,所以晚上臨睡前又喝了一小口石膏水。半夜一點四十五分醒來,覺得心下滿,想吐,右脅又更脹了一點。我就起來坐了一會,看看手機,過了一兩個小時好一點了就又睡了。
  • 經方治精神不濟眼睛酸脹一例
    蜀椒汗,一升,桂心三兩,韭葉切,一把,芍藥三兩,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        右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葉、芍藥,取得三升,去滓。內芒硝於內,待消已,即停火。將麻油傾人,乘熱,急以桑枝三枚,各長尺許,不住手攪,令與藥和合為度。共得三升,溫分三服,一日盡之。
  • 經方治出半身汗一例
    (5)半身出汗,右側躺時,左半邊出汗,從頭到腰部,以鼻尖為分界線,非常嚴格的半身出汗,右鼻溝是幹的,左鼻溝汗很多,右額頭是幹的,左額頭汗很多;向左側躺時,右半身出汗,左半身無汗;總之是上半身出汗,感覺就像蒸包子的蒸汽往上走,坐著或者站著時,感覺就是汗多,直往上冒。我的第一胎2014年7月份三伏天順產女兒,產後出汗量很大,大約二十多天後側臥時半邊身子出汗。
  • 經方治大便稀水肛周灼熱一例
    發病原因:        25號周六中午,沒胃口,覺得疲憊腰軟,疑腎結石,只吃了半碗飯,就煮真武湯+豬苓湯喝了一劑。        下午外出,覺得時冷時熱,不慎飲用了熱奶茶,傍晚噁心想吐,就把奶茶扣吐了出來。酸軟疲憊強烈,腹部拒按,按則想吐,後背腎區叩擊有痛,再進一劑真武湯+豬苓湯。
  • 經方治身癢一例
    原創:水中火經方辨證問診單
  • 經方治眼皮重一例
    歡迎關注公眾號「七月老虎學經方」。請在微信公眾號搜索「七月老虎學經方」,或「Julytiger2017」。個人聯繫請加七月老虎QQ:248463481。關注公眾號可微信掃描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有意讚賞「七月老虎學經方」的朋友,請長按下方讚賞碼,識別圖中二維碼後選擇金額給予讚賞(即時到帳,推薦),謝謝。        也可以直接點二維碼下方的「喜歡作者」,七天後到帳,同樣的支持,誠摯的感謝。
  • 女性右下腹疼痛的原因是什麼
    若長期出現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並於勞累、性交後或月經前後加重,常伴月經失調、疲乏無力者,  專家介紹,女性朋友如果下腹疼痛,最好到婦科醫院做個婦科檢查。因為引起右下腹疼痛的原因很多,比如某些婦科病,如盆腔炎,附件炎。還有可能是卵巢疾病引起的。只有通過婦科檢查才能了解其中的病因。下面就對女性右下腹疼痛可能的原因具體介紹一下。
  • 經方治腰酸白帶多一例
    水中火 11:53        你用過哪些經方?患者 11:58        建中湯,溫膽湯,桂枝姜苓湯,人參健脾丸,金匱腎氣丸,十全大補丸,補中益氣丸,都是去年吃的,每種吃了1瓶。        經典方也是吃了一周。
  • 袁紅霞應用薏苡附子敗醬散治驗舉隅
    袁紅霞教授善用仲景經方,臨證常應用本方化裁,獲效頗多。現舉其驗案 3 則如下。1 慢性闌尾炎高某某,女,40 歲。2010 年 3 月以「下腹痛 1年」為主訴就診於袁教授門診。自述感受寒邪後出現右下腹及臍下腹痛,喜按,遇冷加重。查體腹軟,右下腹部可觸及一條形包塊,按之輕度壓痛,外院腹部超聲示: 慢性闌尾炎。
  • 經方治頭脹痛眼脹痛一例
    壇友互動:xmjulytiger 發表於 2016/3/7 14:35:22         從問診單看,患者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治法當洩濁通陽,方一選吳茱萸湯。        外感表閉而肺氣逆,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方二選麻杏甘石湯。
  • 【馮世綸經方百案心解】胃脘虛脹王牌方
    建設經方醫學理論體系與修學體系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辨方證:胃脹痛,合併飲邪較重,故為茯苓飲方證,茯苓飲中因有黨參、茯苓、白朮生薑溫中健胃化飲,針對太陰裡虛寒有飲;橘皮,枳實,生薑,即橘枳薑湯,理氣消脹,針對胃脹,胡希恕先生應用本方常加半夏,增強降逆化飲之功。
  • 黃煌經方沙龍(第六期)
    :2015-6-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印 次:1包 裝:平裝 定 價:38.00內容提要本套叢書是以黃煌老師為首的經方團隊及其經方愛好者在其博客上的討論內容為主題的,並按時間順序及專題進行歸類整理而陸續出版。
  • 令人意想不到的經方變通用法
    並列舉抵當湯治腰椎間盤突出症、腦梗死,桃仁承氣湯治流行性出血熱,小青龍湯治臌脹腹水,白虎加人參湯治產後高熱,柴胡桂枝幹薑湯治急性腎盂腎炎等驗案為證,對臨證應用經方頗有啟迪。(編輯/張亞娟)右下肢乏力,但不麻,頭不昏,大便又秘,苔黃膩,質黯紅,脈小弦滑。仍屬風痰瘀阻,腸腑熱結,肝腎虧虛,且屬實多虛少。
  • 葛根湯可以治閉經,有是證用是方
    面色黃暗粗糙,沒有光澤,左下腹無壓疼,舌苔白膩,脈象緊而有力。處方:葛根60g,麻黃1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生薑3片,大棗5個。5劑,水煎服。服藥3劑,月經即來,順暢無疼痛,他症也隨之消失。隨訪半年,月經基本恢復正常。臨證心得:閉經一證,臟腑辨證或曰氣滯血瘀,或曰寒凝瘀滯,或曰氣血兩虛,或曰肝氣鬱結,分類種種,治法多多。
  • 痺證(風溼病,關節炎等)的經方治療
    張氏常用桂枝附子湯治肌肉風溼痺證,用本方治療1例產後關節、肌肉酸痛,1例坐骨神經痛,療效滿意。葉氏在桂枝附子湯、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的基礎上裁減變化,制定了治療風寒溼痺的基礎方,臨床療效良好。譚氏治1例素有內溼,大便溏軟,又因下水感受寒溼,發熱惡寒,一身盡痛無汗,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苔白滑,脈浮而濡,先用麻黃加術湯,後以白朮附子湯而愈。
  • 下腹疼痛 劇烈運動後右腹部疼痛
    但是對於女性而言,一些下腹的疼痛可能就是身體發出的警告,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可能就會帶來一些健康方面的麻煩。總是感覺小腹時不時的疼痛,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下腹部的疼痛是最常見的,有的人可能會偶爾疼個一兩次的,而有些人是伴隨著月經的來臨而發生疼痛,疼痛的程度對於每個人而言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輕微的疼痛,有的是很劇烈的疼痛,造成女性下腹部的潛在原因,要給予重視。
  • 黃煌經方100首之八十一:薏苡附子敗醬散(轉載)
    [組成用法]薏苡仁30~100g、附子10~15g、敗醬草30~60g(鮮者連根用100g)。3.其他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鼻竇炎、慢性闌尾炎、潰瘍性結腸炎、黴菌性腸炎、糖尿病性脫疽、慢性盆腔炎、慢性宮頸炎、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陰莖痰核及男性不育症等也有應用的機會。[經驗參考]腸癰伴有皮膚粗糙是本方的正治,如《太平聖惠方》載治腸癰皮肉狀如蛇皮,及如錯,小腹堅」心腹急方。即本方,用敗醬二兩,附子二兩,薏苡仁二兩半。
  • 【馮世綸經方百案心解】煩人的頭部跳痛,怎麼辦?
    有的是一直有,有的是間作,很多就是每當要出點力氣時、動動腦筋時、花點心思時,它就不期而至,到醫院還往往查不出個所以然來---;而臨床中我們按照「風、火、痰、虛、瘀」治個遍,好多該疼還是疼,讓你望「頭」興嘆。 今天我們一起來會診的是位年輕的女性患者,打小就頭痛,經方對證處方,近期效果還可以,就讓我們在夢龍同學的協助下,一起來學習和分析老師的辨治思路與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