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我國玉友中,男性佔大部分,而玩玉的男人,又講究三大件「扳指玉牌和手串」
方正剛毅的玉牌
玉牌,最具文人質感和風骨,是「三大件」裡題材最豐富、能發揮出最多藝術可能性的玉器。
大部分玉牌,都是製成方形,有些牌子還有牌頭,牌頭多為吉祥紋樣。除此之外,也會有橢圓形、圓形排,甚至是「隨型牌」,不管牌型怎樣,都是以整體和諧為主。
最為有名的牌子,自然是子岡牌,長4寬6,是數學中的「黃金分割比例」,所以這種牌子,不論是看上去,還是把玩,都是最完美的尺寸。至於現代的牌子,只要是能想到的題材,都可能出現在牌子上,玉牌的萬千題材,就像男人的寬闊包容之心,要不然怎麼說男人與玉牌,是絕配呢。
族氣質的扳指
若說在古代,和田玉是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徵,那玉扳指,則是貴族中的貴族。將軍們喜愛他,皇帝也推崇他,其中最具價值的扳指,肯定是皇帝的御用之物。自清朝建立以來,皇帝的御用扳指,從擬定到製作,都有著嚴格的慣例和規定,一塊扳指,無論是材質、工藝、身份,都是絕無僅有的。
乾隆皇帝更是對玉扳指喜愛至極,相傳,有一次,乾隆在宮外避暑,為了製造一個合心意的扳指,竟連續七次,來回傳遞命令,要求工匠對扳指的圖紙、實物進行修改。在避暑之時還如此心心念念標準嚴苛,可見真是對此十分重視和喜愛了。
除了御用扳指,親王貝勒等宗室貴族,也大多有量身定做的扳指,只是各個階層,對扳指的選材、紋樣都有不一樣的規定,不能逾制。到今天,扳指怎麼做,全看玉雕師或者定製者的喜好、料子、美觀度等,這塊拇指上的小巧之物,可佩戴可把玩,自然受到玩玉男人們的喜愛。
古樸內斂的手串
若說扳指玉牌,賞的是工,那手串,大部分玩的是和田玉的天然之美。
手串,是男人戴的最多的配飾,手串的樣式很多,帶統一皮色的原籽串,最是精簡大方,自然質樸,很能襯託人的氣質和品位。玩手串,最有意思的,可能是淘玉之樂,親自收集那一顆顆石頭,再把它們串成一串,這慢慢尋覓的過程,是最有意義和成就感的。也許花了很多年,才能配齊一串很普通的,但這一串,在心裡便是無價之寶。
小小手串,可能它沒有雕工,卻是手腕上永恆的流行,不張揚不奪目,卻令人無法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