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800美元衣服的窮人

2021-02-15 飛碟說

決策讀者從網上看到文章說,美國人認為買800美元的衣服的人是傻瓜,他來向我求證,北美的風氣是這樣嗎? 如果美國人或加拿大人都不買800美元的衣服,那麼貴的衣服賣給誰?

我和久居此地的朋友討論,我們的觀點比較一致:如果有人買了800美元的衣服,別人一般也不會評論,因為消費是當事人自己的事情。但是確實沒有多少人去曬,或者本著顯擺的目的去買。買就是為了穿。

-1-

加拿大和美國的服裝價格都不算貴,美國的應該更便宜,稅還低。美元沒有那麼堅挺時,許多加拿大人喜歡去美國購物,就是為了省錢。

我不常購物,對服裝價格尤其缺乏研究。我的印象中,北美的服裝大多數都是「品牌」或者「名牌」,像H&M這樣的應該算很大眾化的。假冒偽劣、高仿的還沒見過。通常的衣服一件在幾十加幣之內都能搞定,買到的是哥倫比亞、北臉這些常規品牌。

孩子小的時候買Children Place純棉T恤、人造纖維的短褲,都是5塊錢一件,遇到打折,3塊錢的也買過。長褲是二三十塊一條。買過最貴的一件衣服是孩子的滑雪褲,因為沒有趕上打折,只能按原價買,200多。

身邊朋友有的重視穿著,我見過他們400元買過始祖鳥的無折扣的最新款羽絨服,1000元買過加拿大鵝。

800美元的衣服肯定算貴的,沒有多少人會輕易購買。當然,更貴的衣服、不理性消費的人肯定有。不過在這裡,或者至少我日常接觸的人中,真沒見過誰特別在意追趕服裝潮流、為了買而買衣服,尤其是去買貴的衣服。

-2-

有人開玩笑說,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國人最會攢錢。此言不虛。本地西人其實不如華人移民會理財,他們甚至沒有太多攢錢的觀念。儘管也在超市見過西人站在那裡比價,但更多時候,他們對消費的考慮度遠不如華人。

本地人或老移民更喜歡在旅遊度假、文藝演出、電子產品等這些方面消費,對服裝、奢侈品方面的興趣沒有那麼強。這可能與社會風氣有關——無論有錢沒錢,誰都沒有,也不會有特權,誰也不會看不起誰,因此也就沒有攀比的土壤。

我曾幫國內的朋友去買過LV包。那次正好和一位西人朋友約見面,就請他順便和我一起去專賣店,因為我擔心語言溝通不暢。進去之後發現,顧客全是中國人,銷售人員中只有一位是西人,其他也都是說中文的華裔,店裡此起彼伏地響起來的都是中文。

從店裡出來,那位西人朋友一改紳士風度,拒絕幫我拿買來的東西。他的理由是,LV不是他的收入所能支付的,不屬於他的消費範圍,他不想讓別人以為是他買的。

「用買得起的東西」的觀念在本地成年人中比較普遍。遇到貴的東西,他們會坦蕩地說「我付不起」。所以,800美元的衣服也有人買,不過絕大多數顧客是真的買得起、也真的喜歡那款設計。

-3-

促動那位讀者提問的原因也許是由於他在國內見到的局面和北美的完全不一樣。

麥肯錫大中華區發布的《2017中國奢侈品報告 | 中國奢侈品消費者:1萬億元人民幣的機遇》中指出:

「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市場。」

 「奢侈品牌商需巧取中國消費者的歡心,並把自己的門店打造成為中國觀光客出境遊的「必達站」,因為三分之二的中國奢侈品消費發生在海外。」

這幾天一篇名為《中國的有錢人,正在成為世界的笑話》寫的就是中國的遊客境外遊,不看風景、古蹟,只喜歡逛奢侈品店。之所以成為世界性的笑話,是由於這些有錢人不懂歷史、沒有文化,對自然風光不感興趣,只知道買買買。

到海外旅遊的主要目的是買名牌,不出國的就代購、海淘,或者某網買高仿。國人熱衷於此,也是情勢所迫。有的人是為了證明自己「有面子」,有的人是為了以自己的「有面子」鄙視別人的「沒面子」。

博取那份面子的代價有多大、那份面子的價值有多少,不在考慮範圍中。

-4-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些不顧一切、悶頭賺錢的人,會被諷刺為「一切向錢看」、「鑽到錢眼裡了」。沒有文化、思想、精神追求的洋洋自得的暴發戶們,會被批評為「窮得只剩下錢了」。

今天,風向已經轉為一切向前看、經濟掛帥、利益第一。那些窮得只剩下錢的人,不再難為情了,會更加洋洋自得得曬他們的錢,通過各種豪奢顯示他們的「身家」。

錢成了友誼、人情、關係、地位、身份、能否受到尊重的判斷標準,更是擇偶的硬條件。

美國《紐約時報》以《中國式相親勝似一樁買賣》為題,批評過中國婚姻中拜金主義橫行。在中國和美國曾經做過的關於拜金主義的民調中,中國都是排名第1。

錢成了許多人唯一的信仰。拜金主義的兄弟是成功學。

全民勵志,多種APP、課程、講座、圖書、文章都指向「成功」——年收入在多少錢以上就是成功。這個錢無論是怎麼賺來的,只要是錢入了帳,就是成功。

於是,有了數以千萬計的留守兒童,有了數不勝數的假冒偽劣。有人為了賺錢造假販假,有人為了賺錢不要命。

-5-

去年12月,「中國高空極限運動第一人」吳永寧失手身亡。網友細究吳永寧的成長史,發現他作為群眾演員時,竟然還有些恐高。是什麼促使他從恐高到敢於挑戰高空極限?為了給媽媽治病,為了結婚。

誠然,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夠完善是民眾拼命賺錢的一個促因,但人們對於錢的過度追求也是一大因素。這種過度追求的成因之一與泛濫「成功學」分不開。

當人們拼命鑽研「成功學」、「如何在30歲賺取第一個100萬」、「暴富秘笈」時,不僅沒有真的脫困,反而讓人浮躁,連安心工作賺點」小錢」也賺不好。即使賺到了,也不開心,因為在巨大的希望面前,一般的成績都是失望。全民焦慮。

錢不僅是衡量自己成功的標準,也成了衡量別人成功的標準,成了衡量人際關係的標準。

沒有錢,就沒人看得起你,甚至連愛情、婚姻都是奢談。這是許多國人的痛點。

一些月光族不是賺的太少,是花得太多。雙11、雙12是有些人真正的節日。真的需要那麼多東西嗎?恐怕更多得是受觀念影響,認為大家都這樣花錢,錢就應該這樣花。於是有人「打腫臉充胖子」,去買和工資收入不匹配的奢侈品,裝點門面。

-6-

有人評論吳永寧的死亡,譴責每一個為他微博點讚的人。受到輿論的影響,吳永寧的膽量無限放大,大到無知無畏的程度,最終賠了命去換錢。評論認為,吳永寧是被輿論綁架了。

又有多少人不是呢?

多少人追名牌追的只是牌子,不懂設計。拎著一萬元的包包去買菜以為是身份的象徵,其實透露的是不自信,是愚昧,是不理性消費。真正的身家不是靠這個體現。

郭晶晶嫁給霍啟剛後,非常低調樸素,「經常到平價小店吃飯、到平價商店買衣服、還在街邊檔為孩子買幾十塊錢的童裝,而自己的頭飾竟然也是5塊錢的。」郭晶晶不怕被鄙視。她就是穿著5塊錢的衣服,也有跳水女皇光榮的歷史,有著和霍啟剛美滿的婚姻。

很多部科幻小說中都有在人體內植入晶片的情節——人們的行為看起來是自主的,其實是受程序控制。在當下,功利、拜金、暴富、瘋狂購物等等,都是植入某些人意識中的「晶片」。他們以為他們在生活、在消費,其實是被無情的商家所消費。

人民日報的微博曾推送了@人民日報:「【人民日報: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誰是惡性循環的第一推手呢?壓垮駱駝的絕不僅僅是最後那根稻草,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當天的人們論壇的標題是《我們都是風氣的一分子》。

今天有人為了一款名包傾囊而出,因為不背著這個檔次的包去面試就可能沒有工作機會;明天那個為了保住人際關係不得不通過花錢顯示實力的、即使借高利貸也在所不惜的可能就是你。

今天有人因為失業後不能負擔房屋貸款、中產開銷而跳樓,明天那個為了賺錢拼死去挑戰高空極限的可能就是你。

我們都是社會風氣的一分子。做出正向的價值判斷和選擇,至少我們自己不以貧富論英雄、看交情。否則,壓垮我們生活的就是我們自己。



end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很多美國人的眼裡800美元買件衣服,非常不可思議?
    看看我們的物價,幾百塊錢的衣服比比皆是,更不要說什麼奢飾品了。看看油價,我們和美國一升汽油的價格,算上收入比(美國人均收入是我國的6-8倍),我們比美國的價格貴了多少倍?其他的就不用比了,記得有一個省的衛視去美國做過調查,相信有很多人看過。美國人老了後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比較多,後顧無憂,另外遺產稅比較高,留給後代並不合算。
  • 清朝真實的老照片:窮人連衣服都穿不起,根本不是電視劇那樣
    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清朝的殖民雖然也分三六九等,有窮人和富人,但即使是窮人,每個人也都穿著非常體面的衣服,不至於為了三餐三餐而發愁。但是這畢竟只是電視劇中呈現給我們大家的,並不可能真正地還原到當時的生活狀態,真實的清朝時期真的是這樣的嗎?
  • 美國時薪6~8美元窮人生活到底怎樣?
    中產階級的眼界不是窮人的眼界,正如本書作者也苦苦思索,勞工為何不要求加薪,或尋找更高薪工作,甚至組織工會,維護自身權益?答案是,越貧困,越無力。暢銷書女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進入美國底層,體驗在時薪6~8美元下,辛勤工作是否能生活下去,她的答案是:不能。除非你跟別人合租房子,或者打兩份工。
  • 富人大腹便便,窮人形銷骨立?在美國恰恰相反…
    漂亮的大白牙BBC(英國廣播公司)在談論美國人的牙齒時,曾引用一位愛爾蘭學生的感慨:「你很容易辨別出哪些是美國人,即使讓他們穿上愛爾蘭人的服飾也能認出來,因為他們有個顯著特點:都有著一口整齊而潔白的牙齒。」
  • 亞馬遜Mac Mini僅售800美元
    亞馬遜目前在採用Intel技術的Mac Mini上有很大的折扣,使其降至我們所見過的最低價:配備3GHz第八代Core i5處理器,8GB RAM和512GB SSD的型號的售價為800美元。正常價格為1,049美元,由於優惠券可在結帳時降低249美元的價格,因此該機器的價格降至800美元。
  • 這裡是世界最大的洗衣廠,有800多個洗衣池,一個月只賺100美元
    像在美國,由於電費非常的貴,所以他們的公用洗衣機非常的流行,洗一次衣服只需要幾塊錢,所以他們常常會把衣服,一次性收集起來放到公寓的公用洗衣機裡面去洗,但是這種公用洗衣機也有缺陷,有很多人會把鞋子還有其他一些非常髒的東西一起放進去洗,所以這些洗衣機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乾淨。
  • 美國富人體驗窮人生活 36美元吃一周瘦3磅
    中新網12月5日電據外媒4日報導,為了讓生活富足的人體驗窮人生活,美國一個機構舉辦為期一周的活動,200名參加者只有36美元的餐飲費,即每餐花費約1.71美元,是領取政府食物券的貧民平均開支。有參加者感慨根本吃不飽,足足瘦了3磅。  女富豪穆爾頓是公司行政總裁,平均每周花約75美元買食物,上班日額外花15美元買午餐。
  • 荷蘭鹿特丹現「時尚警察」,窮人穿名牌將當場沒收充公!| 英語頭條
    你以為窮人只是買不起名牌?在荷蘭鹿特丹,窮人連穿名牌的資格都沒有!
  • 女子買18件衣服穿完退貨 | 遠離你身邊這三類「窮人」
    遠離「貪小便宜」的窮人前幾天的熱搜榜第一名,是件小事:淘寶店主李先生,四月底接了單「大生意」——有個姑娘一下子在他店裡買了18件衣服,總價4600多元。李先生歡歡喜喜發了貨。不想五一小長假過後,對方忽然說是不喜歡,要求全部退貨。
  • 富人波司登,窮人穿大鵝?沒那麼簡單!
    於是,羽絨服圈子裡開始出現這樣一句話:富人波司登,窮人穿大鵝。   事實真的如此嗎?波司登讓有錢人青睞有加?加拿大鵝都是窮人的偏愛?   沒有那麼簡單。   01   不講武德的「假鵝」買賣   先說大鵝。
  • 美股暴跌,巴菲特也巨虧800億美元!美聯儲也害怕起來
    美股暴跌,巴菲特也巨虧800億美元!美聯儲也害怕起來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大國新科技。最近金融界可以說是非常的熱鬧了。他表示,利率固然重要,但是他們也是不可預知的,而這次的石油價格戰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對於美股的損失是巨大的,美股暴跌,巴菲特也巨虧800億美元!美聯儲也害怕起來。
  • 非洲日記:我在非洲買二手衣服的經歷
    因為平時主要在工地上忙碌,主要穿工作裝,不會西裝革履,穿得很正式。在奈及利亞打工有個好處是,全年氣溫都高,一月份最冷的時候,也有二十多度。所以,在買衣服這方面可以節省不少錢,不需要買羽絨服等冬裝。在奈及利亞打工,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夏裝。如果是在戶外工作,最好穿長袖,以免被曬傷。奈及利亞人買服裝,非常喜歡買二手衣服。很多人覺得買二手衣服的都是窮人。
  • 巴菲特股票組合蒸發800億美元
    據美國機構投資者投資組合網站Guru Focus統計,股神巴菲特的組合蒸發800億美元,世界頭號對衝基金橋水基金美股組合同期跌幅也達26%,其創始人、聯席首席投資官達裡奧坦言錯判了新冠疫情影響導致巨虧。美股天天過山車,今年華爾街幾人能生還?
  • 1900年,美國人平均工資每年450美元,1美元能買好多東西
    如今,1美元可以買到的東西很有限。但是在1900年,1美元相當於現在的30美元,可以買到不少東西。 7磅肉 1900年,牛排的價格是13美分一磅,1美元可以買到7.5磅(相當於3.4千克)牛排,而且還是有機肉。
  • 富國的窮人和窮國的窮人,誰的機會更少?
    走進叢林,然後出來,才21歲,他就是有錢人了!」 在美國夢信仰裡,英雄不怕出身低,擺脫歐洲舊世界的規則,只要冒險、進取,就能贏得成功。然而如今,不僅階級流動僵化,個人主義價值觀更使人們傾向怪罪窮人自己不努力。 貧窮真的是因為懶惰、犯錯、努力不夠嗎?或是毫無選擇餘地的階級複製?又或者,是結構性的制度剝奪,導致窮人無法翻身?
  • 這裡衣服的性價比都很高,大都在400-800左右
    之前逛街偶然發現一家寶藏店鋪~我個人是腿不粗,但是上半身很壯,就特別挑衣服的版型。只要上身衣服的版型好就一切ok那種。這家店真心太適合我了!服務非常好!一進門一位小姐姐就非常熱情的迎接我們,還根據我們的身材和喜好來挑選衣服搭配。眼光是真的好!給我挑的幾套衣服把我的肉藏的嚴嚴實實!顯得很瘦誒!還幫我推薦一些平時我根本不會穿的風格,意外的效果很不錯。
  • 薦號 這個800美元的故事告訴我們……
    在她開口前,鮑勃說,「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給你800美元。」想了一會兒女人同意了。幾秒鐘後,鮑勃遞給她800美元然後離開了。後丈夫問她,「是誰呀?」「是鄰居鮑勃。」她回答。「哦,」丈夫說,「他有沒有提到還欠我800美元?」— —及時與同舟共濟的股東分享重要信息,將會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 美國胖子多 只因窮人多?
    1990至2014年美國貧困人口變化:美國富人:窮人過得還不錯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在美國富人階層中,大多數人認為美國窮人的生活過得不錯。在根據經濟保障水平劃分的5個階層中,財務狀況最好的美國人中有54%都認為窮人過得不錯,在稍遜於他們的階層中,這一比例也高達57%。這些富人認為窮人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拿到政府福利,所以日子過得還不錯。窮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好過」不是窮人輕易說得出口的詞。日子不好過——世道艱難,工作艱難,路途艱難。
  • 戴比爾斯將推出合成鑽石 1克拉只要800美元
    合成鑽石價格為0.25ct的鑽石200美元(約全1400元人民幣),1.00ct的800美元(約全5600人民幣),並且這些合成鑽石包括藍色、粉色的彩色鑽石。戴比爾斯(De Beers)公司還保證,Lightbox Jewelry公司投入市場的所有0.2ct以上的合成都有特殊的識別標誌。
  • 一月浮虧800億美元,去年一年掙了814億美元
    根據知名美股網站GuruFocus的估算,從2月19日到3月17日美股的由牛轉熊過程中,「股神」巴菲特的股票投資組合已經浮虧大約802億美元,跌幅32%。今年迄今為止,巴菲特投資組合的價值縮水了713億美元,約合29%,跌幅超過標普500指數的跌幅(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