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薪6~8美元窮人生活到底怎樣?

2021-02-25 沙客有故事王國

窮人為什麼窮?


無論中國美國,主流對此都有種沒明說但心照不宣的觀點:因為他們懶、酗酒、賭博。。。

曾有條被瘋轉微博,一位媽媽賣盜版光碟被城管追趕跳入水中,當時,一位女博士點評說北京好月嫂都月入過萬了,何必要選這麼苦情的生活方式?

此微博後被證實為謠言,但抱小孩賣毛片的中年女性的確曾是北京一景。

中產階級的眼界不是窮人的眼界,正如本書作者也苦苦思索,勞工為何不要求加薪,或尋找更高薪工作,甚至組織工會,維護自身權益?答案是,越貧困,越無力。

暢銷書女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進入美國底層,體驗在時薪6~8美元下,辛勤工作是否能生活下去,她的答案是:不能。除非你跟別人合租房子,或者打兩份工。

她在三個城市當過餐廳服務員、旅館服務員、清潔女工、看護護理及沃爾瑪的售貨員,她努力工作,也努力嘗試收支平衡,為此她曾勇猛打兩份工,一周工作七天,每周還能在打工的看護之家免費吃兩三餐,這些都幫助了她。但到旅遊旺季,房租將上漲三倍,身為女傭的她,只能再次破產。

作者有窮人沒有的優勢:在前面的幾十年,她有高於一般水平的醫療照顧、良好飲食、她常年練舉重,身體「是不尋常的結實」。

並且,就這個實驗來說,她作弊了,她給自己租車,用信用卡付費;每到一個城市,她備有一千多美元的起頭基金;她開了外掛,卻仍然沒有打贏。

我一度覺得這本《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女服務員》是來黑美國的,因為美劇、好萊塢電影不曾說過,還有這麼個美國存在:低薪白人勞工,三四人擠在一個小房間裡生活;懷孕的清潔工摔傷也不敢請假,一天沒薪水,第二天就沒錢買雜物;沃爾瑪的員工付不起房租,住在收容所;背著十幾磅重的吸塵器吸塵、跪在地上擦地,女傭們話題熱點是哪個牌子的止痛藥最好用;沒有健康保險,因為太貴,這意味如果生病,你要比別人多花錢。

女招待考慮搬入每晚40~60美金的汽車旅館(她每天才掙四十多美金),作家驚訝問她怎麼想的,同事像看外星人一樣看著女作家:我上哪兒弄一個月的租金跟押金去租公寓?

而女作家,之所以能租到月租500的公寓,是拜她從自己的現實世界帶來的1000美金付押金及頭一月租金所賜。

不斷上漲的房租是窮人的噩夢,作者發現,窮人越來越多住在汽車旅館。後者可以按天結帳,猶如鴉片,誘惑現金緊張的窮人陷進去,微薄的積蓄被燒光,更加不可能有錢租公寓。

作者發現有兩個男人輪流睡一張床,一個人睡覺時另一個在車上打盹。而我忽然明白卡佛小說裡的那些窮人,那些賣掉農莊,揣著全部積蓄進城找工作的一家人,在一間汽車旅館裡住下去,某一天又一聲不吭地走掉——他們就是汽車旅館鴉片的受害者,他們不是走掉,是掉入地獄的更下一層。

作者認為,窮人破產,因為薪水太低,而房租太貴。這一點中國讀者想必也深有共鳴。

當房租猶如奧運會田徑賽道上的博爾特般一路狂奔,窮人只能不停搬家,搬入一間又一間不帶家具的公寓,鍋碗瓢勺家具又是一筆錢;或入住汽車旅館膠囊公寓,只剩一張床那麼大小的房間,你證悟到睡覺和死亡何其相似。

而無法做飯的後果,是你要花更多錢在吃飯上。最終,她,還有我們,均不難發現一條荒謬定律,如果你窮,你就得比不窮的人花更多的錢,才能活下去。

這不是美劇中的美國,但它並不陌生。全世界的金錢流動法則相同:錢生育錢,貧困生育貧困。

作者有強烈的政治立場,而她真實兇殘的打工經歷平衡了她的傾向。

說到底這並不是一本坐在空調房間憑政治理念寫出來的書,她一天工作九小時,住在沒有紗窗空調電扇的旅館,因為鎖不上門,不得不合衣而睡。

而她的工作,是在35度高溫下打掃「有五套浴廁的房子」,撅起屁股,跪於大理石地板,用抹布擦過每一寸地面,擦乾淨整排玻璃門上的每一個指紋,而且遵循女僕美德,不在主人家喝水。

是每周六日服侍近四十名阿茲海默症老年病人吃三餐、清理餐具、擦桌吸地,「我只能全力跟上洗碗機吐出盤子和髒盤子湧進來的速度」;午飯是高速路上停車上廁所時的五分鐘;上廁所要打卡。

即使這樣,仍有幾次,她不得不求助於慈善機構,後者提供的免費食物,對沒有冰箱的窮人來說並不實用;而一個「平價」通鋪床位,每晚也要19美元,慈善機構的小姐建議她「搬進收容所」,以便存到足夠的錢交第一個月的房租和押金。

她將自己奉獻為小白鼠,而我們得以觀察,貧窮是如何侵蝕一個人的精神。

作者自己能從時薪5.15美元的餐廳跳槽至時薪7.5,因為她有車,可四處應聘,上班範圍更有彈性。她的同事若換工作,交通是大問題,甚至需更換住處。

窮人比富人更保守,更不願意改變,就像奴隸比奴隸主更保守。物質上的窘迫,使他們承受不起改變,冒不起一周沒工作的風險。那意味著他們會挨餓,從現在的房子被趕出去,掉到地獄更可怕的下一層。

但作者在找工作時呈現的狀態,她的精神活力丶她的勇氣才是她和她的同事們之最大區別。同樣被羞辱及盤剝,她躍躍欲試組織工會,她的同事卻只希望偶爾請一天假,第二天還能有錢買點雜貨。

這一部分也可用來解釋教育的重要所在,作者隱瞞了博士學位,卻拿不走自己的思維。精神的貧困是窮人解脫貧窮的最大障礙。

兩個多月的底層生活後,作者的背傷復發、全身起了皰疹,並且,她身為「民主社會主義者」「女性主義者」,對底層人民抱有的博愛之情,慢慢變淡,代之以麻木,甚至仇恨。

一個身高不到1米4的女售貨員跟她起了糾紛,她看著後者踩著梯子才夠得著高處衣服,一股惡意湧上,「希望能看到她啪地一聲摔到地上」;而殘疾員工憂傷地坐在輪椅裡,她看到第一感覺是「至少你還坐著。」

她忽然意識到,如果自己的父親沒有脫離礦工身份,如果去掉自己的教育程度,也許自己就是現在這樣:苛刻、狡猾、滿懷怨恨。

她沒有強調,但讀者可以自行總結:窮人仇恨窮人。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卻讓人難以面對——窮人不都是善良的麼?

法國作家塞利納在他1935年的《長夜行》裡寫道:「我們之間有五個法郎的隔閡,就足以產生恨,希望他們統統死光。」「五個法郎」,可以換成小升初的一個名額、一個工作機會,甚至僅僅是高峰期公車上的一個座位、它仍然「足以產生恨,希望他們統統死光」。不信你看北京上海貼吧裡,那些鋪天蓋地的「外地人滾出去」。

貧窮是一種專制,它培養自己的奴隸。當你習慣於被剝奪自尊,習慣於被當做一個小偷/懶蟲/酒鬼對待,當你常年生活在社會邊緣、你存在的意義被抹去,宛如你根本不存在。

而打開電視——無論中美——都是老闆,男女白領,即使是喊著奮鬥的北漂,住的也是你這輩子都住不上的三室兩廳,它會讓你以為「只有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

精神上的專制就此完成。窮奴大抵上有兩種,一種借仇恨別人獲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存在價值感,一種則接受自己是最弱的,就像那些被迫在自己的社會體系中落入屈從位置的沮喪的猴子,它們變得焦慮而退縮,不再掙扎,甚至對自衛也毫無興趣。

藉助鐵絲和剪刀,能培養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侏儒松,定型成功,即使鬆開綑紮鐵絲,那些松樹也固定在扭曲的姿態。

同樣,精神上的專制,令你在內心相信自己就是個侏儒。芭芭拉•艾倫瑞克細膩雄辯地寫出精神的毀滅之路,我卻在其中看到熟悉的人臉,作為經歷了大饑荒的倖存者的後代,她繪出的精神貧窮者的肖像我並不陌生。那些臉在我們周圍漫遊,如恆河河沙,又似幽靈。

怎麼辦?也許沒有一個藥方可以取消貧困,但至少下次看到一個走投無路的窮人,在指責他懶惰、酗酒之前還可以多想一秒鐘;在大吼「外地人滾出去」之前,還可以思考一下這仇恨從何而來;即使我們的初始值是一棵被剪成侏儒的盆景,也可以在鬆綁後嘗試站起來,筆直地站成一棵樹。

開外掛的女作家,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收支平衡。但實在要流浪街頭時,她可以挖出自己的信用卡,大吃一頓。可是現實中真正的窮人,她的同事們呢?

我想起《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的最後一段:絕望的妻子揪著上校的領子,問這些天我們吃什麼?

「上校活了七十五歲——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積累起來的七十五歲——才到了這個關頭。他自覺心靈清透,坦坦蕩蕩,什麼事也難不住他。他說:『吃屎』。」

相關焦點

  • 生活在薊州,時薪多少是窮人,多少是富人?
    實際上,高年薪並不等於高品質的生活,工資本上的越多的數字並不能堆砌出越多幸福感。在人們生活步履急促的今天,很多人生體驗是由「時薪」決定的,每一個小時更需要審慎對待。下面,小編教大家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估量你單位工作時間的價值,看在天津你是窮人還富人。
  • 剛畢業大學生時薪65美元不是夢!看美國設計師們如何辦到這點的!
    美國概念設計師/遊戲原畫師的收入,工作壓力,工作方式是怎樣的?假如去美國從事概念設計/遊戲原畫的工作,同樣水平下收入如何?
  • 美國富人體驗窮人生活 36美元吃一周瘦3磅
    中新網12月5日電據外媒4日報導,為了讓生活富足的人體驗窮人生活,美國一個機構舉辦為期一周的活動,200名參加者只有36美元的餐飲費,即每餐花費約1.71美元,是領取政府食物券的貧民平均開支。有參加者感慨根本吃不飽,足足瘦了3磅。  女富豪穆爾頓是公司行政總裁,平均每周花約75美元買食物,上班日額外花15美元買午餐。
  • Costco 女員工時薪29美元,每天只有一個動作...
    薪水優渥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標,好市多近日有一名員工表示,她的時薪高達29.5美元,工作內容只要在顧客的收據畫上笑臉,這份工作引發爭議,有網友質疑「為何可以有這麼高的薪水
  • 富國的窮人和窮國的窮人,誰的機會更少?
    即使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底層社會的人民也遭受著各種生活的磨難。從謝普勒的文字中,我們看見上面那三種因素的交會:從報稅(多麼殘酷的字眼)起頭,窮人為了拿到退稅以支付帳單,時常遭到不肖業者詐騙;也有人曾毫無頭緒地被國稅局追稅,怕得從此寧可花大錢找會計代辦。 來到社福制度,可以發現國家制度本身對窮人如何不友善——例如書中一名個案:「克裡斯蒂完成培訓課程後,每小時的工資多了十美元,而她的食物券配額則每個月少了十美元。」
  • 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卻也有「貧民窟」,窮人是怎樣生活的?
    美國雖然是「超級大國」和「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各領域的實力都遠超旁人,但其境內也有「貧民窟」的存在,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就是貧富差距,富人和窮人的居住地雖然很近,但生活狀態卻天差地別,這一邊在開派對狂歡,那一邊甚至連飯都吃不飽,每天為生存而煩惱。
  • 紐約出現新冠病毒檢測代排業務,時薪漲至80美元
    海外網11月24日消息,據《紐約郵報》23日報導,隨著感恩節即將到來,大批計劃出行的美國民眾為獲得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而排起了長隊,紐約等大城市還出現了新冠病毒檢測代排業務,時薪已經漲至了80美元。在寒冷冬雨中排隊的紐約民眾。
  • 紐約出現新冠病毒檢測代排業務 時薪漲至80美元
    在街頭排起長隊的紐約民眾(紐約郵報)海外網11月24日電 據《紐約郵報》23日報導,隨著感恩節即將到來,大批計劃出行的美國民眾為獲得新冠病毒檢測陰性證明而排起了長隊,紐約等大城市還出現了新冠病毒檢測代排業務,
  • Michael Kors母公司7000餘名員工放無薪假,美國門店6月後重開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隨著美國新冠肺炎不斷升級,零售業進入寒冬,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實施無薪假計劃。受疫情影響,Capri集團決定將北美和歐洲店鋪重新開張的日期改為6月1日,或其他足夠安全的日期。Capri集團表示,無薪休假的員工會得到集團發放的部分福利,可以領取失業保險,也可以參與政府救助計劃。另外,Capri集團還在歐洲數個國家申請了薪資補貼計劃,以減少薪資支出。
  • 星巴克宣布好消息:美國門店漲薪!
    在星巴克工作三年及以上的員工將獲得至少11%的漲薪,該公司還將提高在各市場的薪資水平。星巴克一向以提供比同行業更慷慨的薪酬和福利聞名。今年3月,星巴克是向員工提供疫情補貼的公司之一,但隨著其美國門店的重新開放,這些福利已被逐步取消。與此同時,星巴克之所以能夠得到不斷的發展,也與它良好的薪酬管理體系息息相關。在此之前,星巴克也曾在很多地方進行過多次的薪酬調整。
  • 400美元都掏不出的美國人,沒什麼好嘲笑
    沒啥好奇怪的 美國人不愛存錢眾所皆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美國人不存錢的程度到底有多誇張。我們不懂美國人不存錢,正如他們不懂中國人幹嘛存那麼多錢。 曾經有個新聞時說美國海關警察發現一個打工的中國保姆帶了一萬美元現金,就對她扣留盤查,原因在於那個美國警察年薪6萬,都拿不出1萬美金,但被扣的中國保姆居然有1萬美金,這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美國人為什麼不愛存錢?
  • 美最低時薪漲中餐館菜單跟著變 老闆員工都有叫苦
    中國僑網1月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美國麻薩諸塞州連續三年調漲最低時薪,約影響約29萬領最低時薪的勞工。老闆叫苦連天,勞工卻說還不夠支付生活所需。  劍橋市一家中餐館陳姓老闆對最低時薪一漲再漲搖頭嘆息,「不改變就做不下去啦!」,他說,每家餐館都一樣,人工成本提高,自然反映在餐館價格上。麥當勞一客套餐漲到7、8美元;進美國餐館,隨便吃吃,一個人至少20美元;現在中餐館菜單上,幾乎沒有10美元以下的菜餚;有牛肉的少說要14美元。  不但如此,菜式也得改變。
  • 美國胖子多 只因窮人多?
    而現在,肥胖是窮人的標誌,意味著愛吃速食品、啤酒、土豆;而富人大多吃有機食物、喝紅酒,吃螺旋藻,有錢投資在健身上。在美國胖很容易,瘦卻是一件昂貴的事情。胖子多 窮人惹的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據,2013年美國有453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佔美國人口的14.5%。
  • 富人大腹便便,窮人形銷骨立?在美國恰恰相反…
    到美國這個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國家後,發現美國的有錢人跟國內的似乎「不一樣」。到底哪裡不一樣呢?漂亮的大白牙BBC(英國廣播公司)在談論美國人的牙齒時,曾引用一位愛爾蘭學生的感慨:「你很容易辨別出哪些是美國人,即使讓他們穿上愛爾蘭人的服飾也能認出來,因為他們有個顯著特點:都有著一口整齊而潔白的牙齒。」
  • 美國人是不是真的不存錢?
    除了年齡劃分,不同家庭結構之間的存款數字也相差很大,單身無孩的家庭平均存款是1.33萬美元,單身有孩子的家庭平均存款1.17萬美元,沒有孩子的夫妻家庭平均存款達到6.6萬美元,有孩子的夫妻家庭平均存款4.28萬美元。我們大概也可以看出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願生孩子了。
  • 沒有窮人的國家:人均GDP是美國的近3倍,但面積卻不如一個村子大
    說起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在世界範圍內都可以說是佼佼者,但即便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仍存在著很大的貧富差距,也存在很多的窮人。如果說一個國家完全沒有窮人,你會不會覺得不可思議?今天我們要說的摩納哥,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它的人均GDP幾乎達到了美國的3倍(2.8倍),在境內富豪很多,根本就找不到一個窮人。根據世界銀行的人均GDP數據中顯示,摩納哥的人均GDP超過18萬美元,也就是大約120萬人民幣左右,是美國的2.8倍。其實從這份數據就能看出這個國家有多富有,論富有程度,說他是世界第一富國也並不為過。
  • 疫情下的美國:窮人潦倒,富人狂歡。美國發明新詞「K型復甦」
    下圖為美聯儲發布的最新數據,全面考察了2020年上半年的美國財富水平,顯示不同種族、年齡和階級之間貧富懸殊。其中,前1%的富人淨資產總額達34.2萬億美元,而最貧困的50%(約有1.65億人)——總共只有2.08萬億美元,佔全國家庭財富總額的1.9%。
  • 時薪提高5美元 舊金山促大型超市為員工漲工資
    中國僑網1月1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仿效洛杉磯縣,舊金山市參事會日前通過一項決議,敦促大型連鎖超市在舊金山於加州的新冠分級系統上處於紫色、紅色或橙色風險級別期間,將員工的時薪提高5美元。
  • 臺灣3月出口年減0.6% 無薪假人數創8年新高
    據臺官方發布的3月經濟統計數據顯示,臺灣3月份的出口年減0.6%,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連續兩個月下跌,放無薪假的人數更創近八年以來新高。臺灣財政主管部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臺灣共出口 282.7 億美元,較去(2019)年同月減0.6%。
  • 美國富人錢包越來越鼓,窮人卻深陷食物短缺
    貧富差距懸殊一直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熱議話題,而在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更值得關注。疫情期間,從美國底層傳來不少壞消息。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疫情下的普通美國人越來越缺錢了,這是明擺的事實,那號稱福利最好的美國,又是否能保證那些失業的窮人吃飽肚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