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幾點起床比較科學?五點早起就一定是最好的嗎?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人的健康其實是一個「全面性的狀態」,其中就包括吃、喝、睡、動以及心態等等相關的方面。在「睡」這一件事情上面,應該是大家需要關注的一個「養生控制點」;
勞逸結合人安康,吃好睡好得健康。當然,在談到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時候,需要我們大家做好每一個細節,「睡覺」同樣也是不可以例外的,我們每天睡多長的時間更加的健康呢?幾點起床是比較合理的呢?
首先,我們大家的作息時間都有一定的差異可言的,比如說:一些朋友還真有習慣就在10點之前睡覺,如果睡眠質量比較的良好的,那麼清晨5點鐘起床去做一些自己比較喜愛的事情,比如:準備好早飯、適量的運動運動,這也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如果說晚上熬夜熬到到凌晨1點鐘才去睡覺,還要逼自己清晨5點鐘起床,這中間睡眠時間才4個小時左右,這睡覺時間絕對就完全不足了,那還是別為了「早起」而去早起了,我們要知道的是,早起是大家崇尚的一種生活方式。
但它並不代表「越早地起床就是越好的習慣」。最重要的是一點是一定要滿足自己最充足的睡眠時間,這樣才有更好的精力去挑戰一整天的工作和學習,才能讓我們在生活上更加的健康。
那麼健康的睡眠時間,是幾個小時呢?
對於成年人而言,全國睡眠基金會表示,建議每天至少要睡不低於7—9個小時,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應該至少睡不低於7—8個小時。
那麼這也就是說,只要您能睡夠這個時間,清晨起床的時間,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情況去自我的調節,如果您凌晨3點鐘去睡覺,那你就至少也要睡到上午的十點鐘;如果您晚上十點鐘就開始入睡,那清晨5點鐘—7點鐘醒來都算是健康的。
但是,從現代大多數的「上班群體」作息習慣來看,第二天上班都需要在清晨的七點鐘左右或者八點鐘左右起床上班,所以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就要建議大家最晚在晚上的十一點鐘之前去睡覺,這樣第二天早上在七點左右起床即可。
還有朋友會這樣問,那是不是越早睡覺就越好呢?
其實也並不是如此,這同樣取決於自己的休息時間是否充足,比如說工作比較彈性化的朋友們,清晨不用起得太早,而是習慣性晚上工作的,那麼晚睡一些也是無所謂的,清晨起得晚一些,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即可。
當然,這應該形成長期的穩定性生物鐘,不要時而太晚,時而又早,這樣精神肯定也不能充沛。
不過還是建議大家要儘量的,不要太晚的休息,早晨也不要耽誤大好的清晨時光,我們人體的生理機能就是大多數習慣性白天工作學習,而夜晚就好好休息,例如體內的「松果體」。
它就能分泌出一種叫做「褪黑素」的激素,褪黑素的激素效果是讓我們昏昏的欲睡,能更快地進入到睡眠的狀態,褪黑素在光線好,陽光充裕的時候會被抑制分泌,而在光線差或黑暗的狀態會大量分泌。
所以,如果把白天的時光耽誤了,在晚上的時間才開始活躍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工作和學習狀態,畢竟我們人類一直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自然規律會是更好的選擇。
如何做可以增加自己的深度睡眠?
這也是很多人關心的一則問題。「深度睡眠」雖然不需要太長的時間,但是應該「存在」。如果想要增加自己的深度睡眠時間,我們建議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下手。
白天適當的進行運動,運動所導致的能量代謝可以幫助我們自身增加睡眠的時間。
不要讓自己太胖,自身的睡眠質量或許就會有所提高,當然也可以降低打呼嚕的發生風險。
不要隨便的服用相關的安眠藥物,服用的時候應該按照醫囑嚴格地進行執行。
健康「睡眠」,我們應該科學地看待。不刻意要求各位幾點睡、幾點起,但是各位應該做到「睡得足、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