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8日,從江蘇省法學會、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0年市域治理法治化高端論壇」上傳來喜訊,由靖江法院課題組撰寫的《從碎片到網格: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徑研究》榮獲一等獎。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燕萍代表靖江法院在論壇上作交流發言。
市域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維度,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2019年底,中央政法委全面啟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江蘇所有設區市全部納入全國試點城市。江蘇省委高度重視、高位部署,全省上下迅速行動,著力探索符合時代要求、具有江蘇特點、滿足人民需求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模式。
為切實發揮法治在市域治理現代化和社會治理創新中的保障作用,江蘇省法學會、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聯合主辦了「2020年市域治理法治化高端論壇」,並下發了《市域治理法治化高端論壇徵文通知》。靖江法院積極響應,組織撰寫了《從碎片到網格: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徑研究》一文,並在徵集的420篇論文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陳燕萍圍繞論文選題的背景與意義、法庭參治的基礎與困境、靖江法院的思考與設想以及實踐與成效四個方面,在論壇上作交流發言。
人民法庭紮根基層、面對群眾、服務群眾,在化解基層矛盾、促進基層治理、滿足群眾司法需求、維護基層安定和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民法庭參與基層治理的方式在以往比較固定,輻射效力與治理影響力有限,如何跳出桎梏,更好地將人民法庭工作融入基層治理體系,是一項具有時代意義的課題。靖江法院以四個基層人民法庭為樣本,客觀分析闡述了法庭參治面臨的四大困境,即案件變化的衝擊、審判方式變革的衝擊、現代法治理念滲透的壁壘、基層信息共聯互享的壁壘。
如何應對衝擊、打破壁壘、跳出困境?靖江法院在探索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內外互通共享」的參治新模式。在內部路徑方面,通過健全貫通研判渠道、打造本土化調解機制、打造素質過硬的幹警隊伍等舉措,延伸司法觸角,將參與治理貫穿於司法職能的各個方面;在外部路徑方面,堅持以共建共治共享為導向,通過構建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創新開展「市鎮村三級併網工程」等,推動構建多部門綜合治理協同工作機制。
在課題組調研基礎上,靖江法院積極嘗試,主動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堅持以自治為基,開展「法官進網格」活動,幫助基層訴前化解矛盾600餘件,針對影響基層治理的共性問題向行政機關提交司法建議56份,不斷織密全域覆蓋多元解紛網;堅持以法治為本,搭建「1+4+N」多元解紛平臺,訴前調解各類糾紛4979件,推出了家事審判「和諧驛站」、「宋大姐品牌調解室」等特色品牌,不斷打造人民調解升級版;堅持以德治為先,常態化開展巡迴審判活動,不定期發布典型案例,推動「身邊案件」融入百姓生活,不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力推進基層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探索實踐下,今年1-11月,靖江法院民事一審新收案數同比下降29.52%,在全市排名第二,調解撤訴率達59.1%,在全市排名第一。
▌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或抄襲,如需轉載,請通過向本公眾號後臺並獲得授權
原標題:《靖江法院課題《從碎片到網格:人民法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徑研究》獲全省「2020年市域治理法治化高端論壇」一等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