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篇的內容我們之前講到了煙醯胺、依克多因,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可以說是人見人愛的一個成分——玻尿酸。
在乾燥的秋冬時節,如何補水吸水讓肌膚保持水靈靈的狀態成了老大難,在產品的選擇上不少人會直接盲選標註了「玻尿酸」或者「透明質酸」的產品。護膚界的補水大王,到底憑什麼人見人愛,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認識一下這個成分。
(↑ 透明質酸分子式)
玻尿酸,其實是叫透明質酸(HA),是一種酸性粘多糖。
這個詞其實是英文「Hyaluronic acid」的翻譯——臺灣同胞比我們更早接觸到這個成分,他們把這個詞拆開來,分成了「Hyal」和「uronic acid」,然後譯成前半截的「玻」和後半截的「尿酸」,玻尿酸因此而來。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頒布的化妝品原材料白名單(就是允許廠商使用的原材料列表)中,是沒有叫做「玻尿酸」的成分的,只存在「透明質酸」。任何在包裝上的成分表中出現「玻尿酸」的產品,一定不是完全合規的——因為大陸的法規根本不允許在成分表中出現這個詞(但是產品名字中似乎又可以有)。
193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眼科教授Meyer等人,首先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出透明質酸。研究發現透明質酸可以潤滑關節,調節血管壁的通透性,調節蛋白質等,特別是保溼的效果倍兒棒!
透明質酸的透明質分子,1分子大約能攜帶500倍以上的水分子,可以說是穩坐保溼界一姐的位置,為當今所公認的最佳保溼成分,廣泛的應用在保養品和化妝品中,最重要的是,它是人體本身保持水分、幫助皮膚組織結構維護保養的重要物質,廣泛存在於人和動物的身體裡,無添加純天然。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肌膚的青春源泉。
皮膚裡的透明質酸,那可是保證皮膚營養代謝、讓小臉光滑滋潤有彈性的大功臣。人體中的透明質酸鈉含量約為15g,肌膚正常角質層含水量約在10%-15%左右,如果含水量減少甚至低於10%,肌膚的保溼鎖功能就會減弱,水分流失,皮膚就會開始變得粗糙,起褶子,乾燥脫皮。
而透明質酸可不僅僅只存在於我們的皮膚中,還有關節腔、血管、心臟、眼鏡、腦部等,一旦器官中的透明質酸減少,就會引發各種疾病,比如關節炎、動脈硬化、腦萎縮等等。可以這麼說,透明質酸流失是衰老的證明。
↑透明質酸在人體皮膚中的分布(藍色染色)
由於年齡、抽菸、睡覺時等擠壓及重力的牽引,都會造成皮膚透明質酸的流失,進而逐漸使真皮的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減少,引起皮膚鬆弛,造成面部的皺紋。秋冬季節更要注意,補水沒做好,皮膚就會變得乾癟、皺巴巴。
透明質酸是最常見的護膚成分之一,被譽為理想的天然保溼因子,基本所有化妝品類的產品或多或少都會添加透明質酸來達到一定的保溼效果。
透明質酸結構穩定,不易受環境影響,適應各類皮膚在不同季節、不同環境溼度下對護膚品保溼作用的要求。但它又很少被單獨使用,常與其他保溼劑配合使用,協同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查護膚品成分時,經常能看到好幾種保溼成分共同存在。
市面上的化妝品中,能買到的透明質酸,不管它純度再高,都只是高度稀釋後的小分子透明質酸,外敷的作用只能停留在塗抹部位的皮膚表層,然後發揮它的特性吸收周圍的水分,從而保溼,而且這個作用還是雙向的,也就是說塗抹式的玻尿酸不止吸空氣中的水分補給到皮膚,也會從皮膚中吸取水分給到空氣,必須在塗抹後封住這個雙向的渠道,用面霜或乳液鎖水保溼。所以我們在選擇保溼產品時,既要考慮保溼能力,也要考慮吸溼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玻尿酸還有皮膚損傷修復和預防的作用。它可以通過促進表皮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清除氧自由基促進受傷部位皮膚再生,其作用機制和防曬霜中的紫外線吸收劑不同,兩者配合使用具有協同作用,起到雙重保護。
在美容市場上,透明質酸常用在兩種地方,一種是塗抹式的護膚品中,還有一種就是醫美領域用透明質酸除皺、保溼、填充。如果想要補充玻尿酸,最簡單粗暴也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玻尿酸注射,也就是醫美中的「水光針」。其原理就是通過注射,將小分子玻尿酸打入真皮層,實現真正的「深層補水」。
通常,注射HA和注射肉毒素一樣,用於面部年輕化的治療,在鼻子、唇部、蘋果肌等部位注射HA能起到改善輪廓、提升面部、填充塑形的作用。它的優點就是效果立竿見影,相比其他抗老醫美手段而言,創傷小,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
↑網友水光針前後對比圖
遺憾的是,HA是會慢慢降解的,所以需要定期注射來維持效果。不過現在注射HA的工藝在不斷提升,相比以前而言,維持時間也能延長至3-6個月,50%以上的患者的使用時間能達到2年左右,不同國家的HA維持時間不同。
注射HA後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腫脹、觸痛和紫癜,比較嚴重的併發症是血管閉塞、壞死,但是可以通過注射透明質酸酶來溶解。BB們一定要找正規醫院、正規的醫師進行操作。今天的玻尿酸分享到這裡結束,我們下期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