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聽到《我懷念的》這首歌曲,腦子裡都會翻滾著許多畫面。
記憶裡無話不說的同窗、朋友、戀人,是不是已經漸行漸遠了。曾經那麼在乎,到現在只餘淡漠了嗎?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也只是仍由他們躺在我們的通訊錄裡,一言不發。
相信大家也和團委妹一樣有著類似的感觸,下面讓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故事吧。
@第二根肋骨@
第一次見他是在商場的娃娃機擺放處,倒黴手賤的我已經夾了20多次了,還是一無所獲,聽見後面有個男生議論說:「她怎麼還沒走?」
當時我就火大了,回頭大喊一聲「要你管!」然後他很尷尬地用手抓了抓頭說:「我沒有別的意思。」然後,他默默走過去櫃員那裡換了幾個硬幣。
不得不說技術真是棒,兩三下就夾到了我最喜歡的熊本熊玩偶,我一開始還以為他是炫技,還蠻生氣的,然後他走過來靦腆地把公仔遞給了我。
那天我們一起去看了電影,吃爆米花,打遊戲機,玩得像個孩子。我們天南海北的閒聊,毫無顧忌地交換秘密。走之前,我們互相加了微信好友,卻再也沒有聯繫。我總覺得,彼此除了那天共同的回憶外,其實不太熟悉,也不知道怎麼找話題,可每當看著那隻熊本熊公仔,都會會心一笑。
@ if you can @
從初中開始,我一直在學習畫畫,最喜歡校門口的一家文具店,那裡的顏料十分正宗而且價格便宜。老闆是一個和藹的老爺爺,總是笑眯眯的,十分可愛。
平日裡我和他總是有談不完的話題,那些瞞著爸媽的小秘密我也會滿懷信任地告訴他。
再後來,是混亂的中考,我成功地通過美術特長生考試考取了縣屬重點高中,然後是漫長的隔絕,我與他斷了任何聯繫。
高考完的那個暑假,我和朋友結伴回了一趟初中母校,不經意地看見那家文具店。店主已經變更成老爺爺的兒子,幾句閒聊後得知了老爺爺已經逝世的消息。那一瞬間,心情複雜。
@明天有空@
高中那時候的我們專注晨讀、上課、刷題,偶爾抬頭莞爾一笑。記得我們課間總喜歡站在走廊上分享這女生心事。那時候我們睡上下鋪,總是開著各種類型的臥談會。
當我們快畢業時,我們加了微信好友,說要常聯繫。
然而,進入了不同的交際圈,看著她的朋友圈,感覺我們的生活已經格格不入,漸漸地我與她的微信對話框滑倒了底部。
看著相冊裡我和她的青澀合照,也許過往真的不能再眷念了。
@輕輕陌上桑@
在微博上很容易就認識陌生人,你一評論我再回復一來二回,沒等三回就熟了。我喜歡上了攝影后關注了幾個攝影師,真是巧,在這幾個攝影師的評論欄裡每次都有看到很出彩的評論,還是同一個人留的言。
在他評論下面我也會留言,有時候意見相同了就贊一下,意見相左就立刻唇槍舌戰互相說服互不相讓。
忘了是因為什麼加了微信,也忘了是幾時加的。現在連微信頭像也不太記得了,因為根本就沒有說過話。真是奇怪,成為好友後反而零交流。進一步踏入了朋友圈後反而卻互相後退了一步,畫了個結界。
現在看到他朋友圈有共鳴的,也不會再去評論了。我總是想如果他萬一不回應我或者已經忘了我是誰,那就真的尷尬了,不如還是縮回自己的圈。
在網絡還沒有四通八達的年代,我很喜歡鄰家的一個大哥哥,我們總是在小區裡肆意追逐打鬧,玩著過家家,寫大字,掃街等遊戲。也會彼此交換小秘密,大概就是那種兩小無猜,無話不說的狀態吧。
到後來,逐漸懂事了,我的成績不是挺好,耳邊儘是媽媽那些「你看隔壁的哥哥考上了重點中學啊」「你看人家還拿獎學金咧」諸如此類的話。
某個午後,我媽把他的微信號給我,還特意叮囑我「有什麼學習上的問題多問問他。」
而我那段時間蠻叛逆的,不情不願的添加了大哥哥為好友,內心卻開始唱起反調。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真的是幼稚至極,覺得一切都是他的錯,如果不是他,我不會被媽媽念叨。
抱著一種小孩子的報復心理,我沒有和他有過任何交談。原來,我丟掉了那個會給我塞大白兔奶糖的人。
有時候,我們只是希望身邊有一個無話不說的朋友,卻沒有用心去經營那段友誼,而感情就是在這樣的交往惰性中,慢慢磨滅。
如果那個人曾經那麼用心地聆聽你的心事,你曾經交付過那樣的信任。現在卻放任你們漸漸成為陌生人,又何嘗不是一種可惜。
我不知道將來,你會不會後悔;或許你認為這不重要,覺得可以找到另外一個無話不說的人來代替原來的人。可是那樣是不是另外一種絕情呢?
我們為自己找著這樣那樣的理由,給自己下著這樣那樣的約束。然後和那些曾經無話不說的朋友走散。或許就是在這種你在等我聯繫你,我在等你聯繫我的所謂矜持中,美好擦肩而過。
你不曾來過我的世界,怎知它不適合你;
我未曾入過你的夢,並不知你在想念我。
如果現在,你還不知道怎麼做,
不如先從淺淺道一句「最近好嗎?」開始吧。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經歷要分享,歡迎在我們的後臺留言,團委妹一定一定會看噠!!不僅看,團委妹還會選出兩條精彩留言,送出我們的精美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