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罪行罄竹難書!抗戰期間日軍究竟侵佔了我國哪些省市?

2020-12-21 靜夜史言

作為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在千百年的歷史中,給我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尤其是14年抗戰時期,日本再度對中華民族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

作為島國的日本,苦於地狹人稠且火山地震頻發的惡劣環境,一直以來都渴望在東亞大陸尋找新的立足點。所以每當日本實力強大且東亞大陸盛極而衰,日本的侵略就不可避免。

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後,綜合國力迅速增強,在接連打敗清朝和沙俄帝國後,日本昂首步入列強陣營,並成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

而隨著日本國力的不斷增強,其野心也越來越大,這為後來的侵華戰爭埋下了伏筆。

雖然關於《田中奏摺》的真偽,直到今天依然眾說紛紜,但無可爭議的是,日本後來的侵略步驟,確實和田中奏摺的內容高度吻合。

而這本真偽難辨的奏摺中,那句「欲徵服支那,必先徵服滿蒙,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支那」的日本「新大陸政策」的總戰略,將日本鯨吞亞洲並稱霸世界的狼子野心展現得淋漓盡致。

那麼,作為日本侵略戰爭的最重要環節,14年抗戰中日本侵略者到底佔領了我國哪些省市,又有哪些省市得以倖免於難呢?

我們常說,抗日戰爭時期,大半個中國都陷於日本之手,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日軍侵佔的我國國土面積,遠未達到大半個中國之多。

雖然日本早已是名副其實的列強,但想要實現徵服我國甚至是稱霸世界的目標,以日本的實力也不得不步步蠶食。

早在1904年日俄戰爭前夕,清政府就曾與日本約定,將沙俄勢力逐出東北後,日本獲得南滿鐵路以及旅大軍港等一系列權益,作為日本幫助清朝奪回東北的報答。不過在清朝滅亡後,我國很快陷入北洋軍閥混戰的局面,而奉系軍閥張作霖對於日本的權利聲索虛與委蛇甚至公然抗拒,這讓惱羞成怒的日本最終對張作霖痛下殺手。隨後張少帥宣布改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統一全國。

不過,日本豈能善罷甘休?於是緊接著在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就在瀋陽北大營製造了柳條湖事件,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件的爆發,揭開了日本武裝侵略我國的序幕。而由於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導致奉天、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在短短4個月時間便全部陷入敵手。

隨後日本為掩人耳目,將清朝廢帝溥儀從天津接到東北,在1932年建立了偽滿洲國,開始了日本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

日軍在東三省站穩腳跟後,開始向熱河、察哈爾等省大舉進攻,儘管馮玉祥、吉鴻昌等愛國將領組織軍隊堅決抵抗,甚至一度將日軍趕出察哈爾,但終因寡不敵眾最終失敗,日軍也最終佔領了熱河省全境以及察哈爾省中北部地區。

緊接著,日本在1935年策劃華北五省,即察哈爾、綏遠、河北、山西、山東自治,我國民族危機日益加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勢力逐漸發生微妙變化,並最終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漸形成。

應該說,從東北到華北,日本的蠶食政策走得相當穩健,基本是按照九一八事變的策劃者石原莞兒的路線在運作。不過日本軍隊自古就有「下克上」的傳統,少壯派對日本大本營的蠶食策略大為不滿,尤其是是二二六兵變,日本確立了法西斯統治後,這種情況更加明顯。

於是在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由此爆發。

不過雖然打破了日本的既定方針,但在日本和民國巨大的差距面前,日軍依然取得了勢如破竹的局面,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省北部、綏遠省東部等地區陸續淪陷。

為打破日軍自北而南的歷史定勢,我國主動在上海地區進攻日軍,迫使日軍不得不自東向西展開侵略。而因為戰術失誤,淞滬會戰雖然打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但也最終失敗,江浙等廣大富庶地區紛紛淪陷,南京更是在1937年12月13日淪陷,隨後遭遇了長達6周的大屠殺。

由於南京國民政府的實力差距再加上片面抗戰的做法,使得大片國土紛紛淪陷。儘管1938年委員長用以水代兵的花園口決堤暫時擋住了日軍的進攻,但到1938年武漢會戰結束,東部地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綏遠、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省份的全部或部分陸續淪陷,海南島也在1939年被日軍侵佔,北平、天津、濟南、太原、開封、南京、上海、杭州、安慶、武漢、廣州、廈門等城市陸續陷於敵手,重慶和延安成為抗戰的大後方,抗戰也在武漢會戰後進入相持階段。

因為難以徹底消滅中國,再加上此時日本在北進和南下路線選擇上舉棋不定,所以日軍開始對南京國民政府實施誘降,並扶持汪精衛等傀儡政權實行以華制華。

而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八路軍和新四軍就陸續挺進敵後,建立了大量的敵後根據地,極大地牽制了日軍的進攻。

1938年和1939年,日軍在張鼓峰和諾門坎地區與蘇蒙聯軍進行了慘烈的搏殺,尤其是諾門坎戰役,世界打消了日本北上的念頭。隨後日本高層換將,南下逐漸被提上日程。

1940年德國橫掃西歐並消滅法國後,日本趁機佔領越南等法國殖民地,並將西沙、南沙等據為己有。日本的「僭越」,導致美日關係急轉直下,日本的戰略物資也被美國凍結,於是有了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標誌著二戰的全面擴大,也給抗日戰爭帶來了諸多變化,最典型的表現在於美國的援助物資開始紛至沓來。

由於東南沿海基本淪陷,所以美英的援助多數從緬甸滇緬公路入境。而日本為徹底鎖死中國,在1942年入侵緬甸。由於英國的一系列拖後腿操作,導致日本成功佔領緬甸,援華物資只能從印度起飛,經險象環生的駝峰航線入境。

而在日本侵佔緬甸的過程中,日本追擊出師不利的遠徵軍進入雲南境內,由於我國及時炸斷了怒江惠通橋,使日本最終佔據了怒江以西的瑞麗、龍陵、騰衝等地,而這一事件也使得雲南成為抗戰歷史上既是後方,又是前線的特殊省份。

由於太平洋戰爭局勢的不斷逆轉,日軍逐漸力不從心,1944年,為打通大陸交通線,日本發動豫湘桂戰役。由於南京國民政府長期消極抗戰,所以一潰千裡,損失慘重,損兵50-60餘萬,喪失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7個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喪失國土20多萬平方公裡、6000萬人民。

此戰直接導致美國將反攻日本的希望轉向蘇聯,並默許了蒙古的分立。

不過,日本雖然短暫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對於日薄西山的局面卻沒有更多幫助,再加上日軍始終糾結於南北,而不是將精力放在東西,比如溯江而上進攻重慶,這使得日軍雖然取得了較大戰果,但仍然難逃失敗命運。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由於東部大面積國土的淪陷,沒有陷於敵手的大城市也就只剩下西安、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等西部城市了,而即便沒有被日軍佔領,這些城市也曾遭受過日軍的猛烈轟炸,尤其是重慶。

可以說,除了西藏、西康、新疆、青海四省,其它所有省份都遭到日軍鐵蹄的野蠻蹂躪。

當然, 雖然日軍佔領了東部廣大地區,但由於廣闊的敵後根據地的開闢,再加上日軍將大量兵力投送到太平洋戰爭的因素,日軍在東部的佔領基本也就是依託城市和據點進行網狀布局。而在抗日軍民的頑強抵抗下,日本最終被抗日軍民的汪洋大海徹底淹沒。

概括起來,為了實現徵服我國的目標,日本幾乎佔據了東部所有的省市,但受制於日本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侵略野心,日本最終也不得不接受被撐死的尷尬命運。

可貴的是,即便抗戰局面一度哀鴻遍野,但委員長依然沒有像法國那樣舉手投降,那種重慶都待不住,遷都到西康也不投降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抗戰最終堅持下來的重要因素。

而延安作為敵後抗戰的總後方,在戰爭中後期發揮了越來越巨大的作用,是我國堅持到美蘇出擊徹底消滅日本法西斯,並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重要基石。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死亡人數高達1200多萬,傷亡總人數高達3500多萬,直接和間接財產損失共達620多億美元。勿忘國恥,但願這樣的民族災難永不重演。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以毒養戰」:日本侵華又一項罪行被揭露,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自此之後的14年,日軍在我國境內大肆殘殺我國同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每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近代中國的恥辱,我輩當自強。
  • 抗戰期間,日本士兵為何喜歡給中國小孩糖吃?日軍的三副醜惡面孔
    抗戰期間,日軍在我國境內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可在日本的教科書中,日軍竟還有「手下留情」的一面。從很多老照片中,我們都能看到,日本士兵在面對中國小孩時,都會笑盈盈地給他們糖吃,毫無人性的日本人真的這麼喜歡中國小孩嗎? 實際上,這一行為展現出日本士兵三副醜惡的面孔:偽善、殘暴和虛偽。
  •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喜歡給小孩子糖吃?揭秘日軍的3張臉譜
    早在清末時期便意圖侵略我國的領土,又在1928年6月4日製造「皇姑屯事件」為侵華戰爭做出了鋪墊。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侵佔了東北,並建立了偽滿洲政權。中國的抗日戰爭也隨之而打響。 提到日軍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殘暴」二字,翻開抗戰的歷史檔案,處處都充滿著日軍的屠戮。
  •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喜歡塞糖給小孩子吃?你看日本教科書都寫了啥
    1931年至1945年,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讓無數的中國軍民犧牲在戰場上,而侵華日軍在這期間做出的種種行徑更是罄竹難書。在1894年的豐島海戰中,旅順作為主戰場之一,當地的百姓遭受了日軍持續三天四夜的殘忍屠殺,無數無辜的百姓死於這場屠殺。
  • 「日軍罪行證明書」塵封69年 有供述日軍手印
    昨天,住在莘莊的市民胡小姐也曬出了家中一批塵封69年的「日軍罪行證明書」,上面有調查者的印章,也有供述日軍的手印。檔案權威專家初步判斷,這批文件出自於戰俘營或監獄。本市尚沒有此類材料的系統收藏,但這類資料或成為揭露日軍暴行的一個重要佐證。這批成文於上世紀40年代的材料已面臨破損的危險,接下來,檔案部門將對破損材料進行「搶救」修復。
  • 罄竹難書「細菌戰」,8年全面抗戰,光敵後武裝就有1200萬患傳染病
    這些刺眼的數據,無一不是在陳述侵華日軍的暴行,簡直是罄竹難書。細菌戰又名"生物細菌戰",是當年侵華日軍殘害中國百姓諸多殘忍手段中的一種,無論是"731部隊""1855部隊"還是"大劉研究所"等等,都對中國人民帶來了無法挽回的傷害。而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如此證據確鑿的事實至今都要有人在說著否定的話語,不承認這些過錯。
  • 文明浩劫——抗戰期間日寇損毀中國文物統計
    據中國政府在抗戰勝利後按照當時行政區划進行的粗略統計,抗戰時期受災範圍為467縣市,後來經學者的不斷考訂整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孟國祥先生的《大劫難——日軍侵華對中國文化的破壞》一書中指出受災範圍為918縣市,被日寇侵佔的大城市數量超過當時中國大城市總數的80%,而大量中國文物就分布在淪陷區。
  • 抗戰時期,俘虜一名日軍,我軍能繳獲多少戰利品?
    自1840年之後,我國近代歷史就充滿了各種曲折和侮辱,而在1911年之後,我國又經歷了內憂外患的局面。在內戰停止之後,中國國軍和紅軍連起手來共同抗敵,從1931年到1945年期間,中國人民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摘下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但是如果要問中國軍隊當時在抗日戰爭中有多卑微,大家切勿不要是在抗日神劇中去找答案。
  • 此國對中國犯下的罪行,簡直比日本侵華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戰結束後,蘇聯的侵略罪行不但沒有受到清算,反而從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奪得大片領土,共計面積約72萬平方公裡,還迫使蒙古和東歐諸國成為被蘇聯控制的附庸國。19世紀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佔中國至少15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1900年侵佔東北,製造海蘭泡與江東六十四屯大屠殺,並霸佔江東六十四屯數千平方公裡土地至今。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曾發表對華宣言,稱放棄沙俄從中國掠奪的一切利益,但後來不再認帳。蘇聯事實上完全保留了沙俄大國沙文主義的侵略傳統,不但繼承了沙俄從中國掠奪的百萬平方公裡土地和大量權益,還繼續在中國的唐努烏梁海和外蒙古非法駐軍佔領。
  • 抗戰時一個軍規模有多大?來看看我國軍隊和日軍的編制有啥不同
    即使內部長期不和,他們還是能夠四處發動侵略戰爭,日軍之所以能夠在亞洲地區橫行霸道這麼久,他獨樹一幟的「師團」編制起著很大的作用。 日軍獨此一家的師團制度,在戰爭中非常有利於多兵種聯合作戰,在實戰中,一個師團甚至能發起一次大規模的戰役。日軍在抗戰初期投入的師團並不算多,當時,日軍常備的甲等師團只有17個,剩下的就是,乙等支援師團,丙等預備隊,丁等維持師團。這些師團相比於甲等師團來說,戰鬥力稍顯不足,針對不同的戰鬥區域,日軍會派出不同等級的師團進行應對。四等師團制這種日軍獨特的編制,導致日軍戰鬥力大增,我軍深受其困。
  • 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對山東的侵略
    引言一九三七年七月七目,日本侵略軍炮轟蘆溝橋,八月十三日進攻上海,從此,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旨在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全面開始。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大部分國土都淪於目本侵客者的鐵蹄之下,山東因處於海防前哨,所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尤為慘重。
  • 抗戰時,中國大砍刀一刀就砍斷日軍刺刀?老兵怒斥:純屬胡扯!
    眾所周知,抗戰時期,由於長期遭受日本的瘋狂侵略,大量的財富被掠奪,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軍事科技上,我國均處於嚴重落後的狀態。這也直接導致了抗戰時,我軍使用的武器裝備不僅作戰性能不突出,而且數量上更是無法滿足我軍的需求,而且日本還在國際上施壓,許多槍械彈藥無法向我國出口。
  • 一位日籍八路軍,為抗戰做出巨大貢獻,戰後回國被警方監視50年
    而除了朝鮮外籍將士之外,在抗日戰爭打響後,許多反對軍國主義的日籍戰士,也紛紛參與到了我國抗戰的隊伍當中。 雖然說曾經的他們也是侵略中國的一員,但在被中國俘虜之後,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一些錯誤,而為了彌補自己曾經的種種罪行,最終,他們也選擇加入中國軍隊,並共同抵抗著外來的侵略者。
  • 日本軍隊在佔領北京期間,為什麼沒有對故宮進行毀壞和劫掠?
    二戰主要是由法西斯主義軸心國在世界範圍內發動的侵略,在歐洲主要是納粹德國,在亞洲,則主要是日本對中國等國家進行了殘暴的侵略。中國人民經過了艱難的十四年抗戰,終於獲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贏得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
  • 抗戰時期,中國大刀完勝日軍刺刀?老兵一聽直搖頭:胡說八道
    根據抗戰老兵的相關採訪來看,大家都特彆氣憤這個說法,因為這種說法表面上是在頌揚抗戰,但事實上是對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戰士的不尊重。抗戰時期,中國大刀完勝日軍刺刀?老兵一聽直搖頭:胡說八道。第一,一寸長一寸強刺刀比較長,所以稍微有些強,第二就是太窮了,中國的大刀太薄了,不夠厚,第三還是中國太窮太窮了,沒有錢用更好的鋼製武器來打到,只能打又薄又小的普通刀。
  • 抗戰時期,日軍為什麼喜歡給中國小孩發糖果?你看日本課本寫了啥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我國東北瀋陽地區,九一八事變後,日軍開始全面佔領東北地區,並建立偽滿洲國,其實日本侵華戰還要從19世紀,日軍發動的甲午戰爭開始說起,當時在日本明治維新的政策下,日本迅速成為了一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讓自己更加強大,日本將目光放在了自己的鄰國身上,1874年,日本開始侵略我國的附屬國琉球,以此展開了長達多年的侵略戰爭,這一戰,最後以清廷向日本賠償
  • 抗戰時,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塞糖給小孩吃?血的教訓我們不能忘
    1900年,日本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佔領了我國天津、北京,並且利用《辛丑條約》在我國京、津一帶駐屯重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機向德國宣戰,進而佔據山東,便於次年與袁世凱籤訂了《二十一條》。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與南京大學的日軍侵華暴行研究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金大西遷,郭俊鉌負責該所搬遷事務。在成都期間,郭俊鉌在負責金大化學研究所日常事務的 同時,還克服戰爭帶來的重重困難,堅持科學研究,先後在《中國化學會志》、China Medical Journal 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研究重點是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分析。
  • 日軍為什麼會放棄侵略印度?原因很簡單,看完就懂
    日軍為什麼會放棄侵略印度?原因很簡單,看完就懂 在二戰期間,日軍對中國的侵略長達14年,那麼,在中國邊境的印度,同樣資源豐富,是一塊不錯的「肥肉」,為什麼日軍只攻打了一次就放棄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