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劉奶奶今年67歲了,獨自在老家居住,劉奶奶牙口不好,但是喜歡吃花生,於是每次都多煮一會,把花生煮軟、煮爛。
平時就比較「節儉」的劉奶奶,有時候家裡花生長黴斑了都不捨得扔,總是把發黴的挑出來,剩下的洗洗食用。
劉奶奶剛吃完飯,有鄰居過來串門,倆人就閒聊了起來,正聊著,她覺得腹部一陣一陣地疼,鄰居見狀趕緊打了120。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發現劉奶奶血液中轉氨酶含量偏高,並且肝臟組織間發現腫瘤快,由於劉奶奶年紀比較大了,醫生只能選擇保守治療。
兒女聞訊趕緊趕到醫院,看著病床上的母親,不停地自責,經過詳細的詢問,醫生發現劉奶奶太過於「節儉」了,花生發黴了都不捨得扔掉。
醫生了解後嘆息:「花生黴變以後,會產生I級致癌物,簡單的清洗,不能將這種毒素完全去除」。
專家提醒:廚房中的1種食材,或暗藏「I級致癌物」,儘量少吃
黴變的花生中會產生「I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
這種毒素具有極強的致癌性、耐高溫性,家庭烹飪的溫度不能將其有效消滅,並且花生黴變以後,即使經過簡單的衝洗,一些肉眼看不見的黃麴黴毒素還是會有殘留。
若是經常食用這種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食物,會傷害肝臟細胞,引起肝細胞水腫、病變,增加肝臟癌變的風險。
家庭廚房中除了「黴變花生」,還有1種食物,也暗藏一級致癌物
這種食物便是「煙燻臘肉」,臘肉是我們常見的食物之一,經過煙燻醃製後的豬五花,有著獨特的口感和口味。
這種食物,為了保證其風味和保質日期,通常會用沒有明火的煙燻制,然而肉類在燻制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苯並芘」。
苯並芘也是被世衛組織列為「I級致癌物」的有害物質,若是經常食用,會增加肝臟負擔,損害肝臟細胞組織,容易誘發肝臟癌變。
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時,或是肝病「到訪」,勸你及時檢查,別大意
1、肝掌、蜘蛛痣——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下降,引起內分泌紊亂;
2、腹脹、食欲不振——合成膽汁的功能下降,腸道中的食物不能及時消化;
3、流鼻血、牙齦出血——凝血因子合成能力受損,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
4、黑眼圈、黃褐斑——毒素和鐵元素不能被及時分解,引起黑色素沉澱。
身體出現這種症狀時,或是肝臟病變所致,應及時檢查肝功能,早治療、忌口,或能避免肝臟持續病變。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或對肝臟健康大有裨益
1、飲食合理
老話說,病從口入,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飲食習慣有關,肝病更是如此,肝臟負責代謝人體中的脂肪和毒素,攝入人體的微量元素有80%以上,都要先由肝臟處理。
所以生活中應該儘量保證食物的乾淨衛生,少吃不新鮮、油膩、高糖分的食物,保證攝入的營養均衡,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粗糧。
2、多喝水
多喝水不僅可以及時補充水分,還有助於人體的機能運轉,成年人的飲水量每天應不低於1500ml,有利於肝臟排毒。
喝水時,放入有益肝臟的食材,或能更加有效。
雲臺冰菊中含有水蘇鹼、菊甙和類黃酮等,這些微量元素有益肝臟健康。
類黃酮能夠幫助肝臟自我修復損傷,還可以提高肝臟對有害物質的抵抗能力,能夠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
水蘇鹼具有促進毒素分解的作用,及時補充,能夠提高肝臟分解毒素的效率,降低肝臟受損傷的風險;
菊甙能夠促進脂肪代謝,可以很好地提高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避免因脂肪大量聚積而損害肝臟健康。
雲臺冰菊加入熱水中悶泡一會兒,更利於上述元素吸收。
3、堅持運動
運動對身體健康有益,對於肝臟也是如此,堅持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毒素排出。
而且運動的時候,能夠燃燒脂肪,毒素隨汗液排出,能夠減輕肝臟的代謝、分解負擔,降低體內有害物質的含量。
肝病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儘量避免長時間運動和劇烈運動,可以每天鍛鍊半小時,選擇如太極拳、慢跑、瑜伽等有氧運動,對肝臟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