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重跑者如何選鞋:緩震 or 穩定?

2020-12-12 騰訊網

跑鞋是跑者的第一裝備,現代跑鞋主要發揮緩衝地面衝擊力、提供支撐穩定減少足踝過度翻轉、避免足部免受外傷等作用,正是因為有了跑鞋的保護,我們可以「肆無忌憚」地跑步。

而這種保護,對於體重較大的跑者可能尤其重要,因為動量等於質量乘以速度,在速度不變的情況下,體重較大的跑者著地時所受到的衝擊力自然也比較大,這時跑鞋的緩震穩定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這對於大體重跑者預防受傷,減少衝擊力能發揮積極作用。

大體重跑者應當如何選鞋呢?

大體重跑者主要有2類

什麼是所謂大體重跑者?大體重跑者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超重肥胖跑者;一類是身高較高所以體重相對較大的跑者。

小白跑者中超重肥胖跑者佔比還是比較高的,因為很多人剛開始跑步的目的就是減肥,是否屬於超重肥胖最簡單的評價方法是BMI指數。

BMI指數=體重/(身高×身高),體重單位是公斤,身高單位是米。

● 18.5-24 正常體重

● 24-28 超重

● >28 肥胖

而身高較高的跑者即便是體型完全正常,也比中等身材的跑者體重更重一些。

大體重跑者尤其是超重肥胖跑者

足弓異常的概率更高

大體重跑者,主要是超重肥胖跑者發生足弓異常的概率相對更高一些,這裡所說的足弓異常主要是指扁平足。

一方面體重較大者將全身重量壓在腳上,長此以往足弓更容易塌陷,另一方面體重較大者更容易發生下肢力線異常。

所謂力線異常,是指髖膝踝排列不整齊,表現為髖內收內旋、膝內扣、這樣自然也會造成腳踝外翻,從而引發扁平足。

此外肥胖人群體脂較多,足部同樣也是如此。

跑者可以將足底沾上水,在水泥地面上或者報紙上踩上腳印,這是就可以通過足底輪廓大體分辨出自己是屬於正常足弓,亦或是扁平足或者高足弓,而了解自己的足型是選鞋的主要依據。

大體重跑者要根據足型

選擇緩震型或者穩定型跑鞋

鞋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選鞋的基礎就是了解自己的腳型,通過前述評估,大體重跑者就可以初步評估自己的足型,然後就可以開始選鞋了。

公路跑鞋主要分為兩大類型:緩震型跑鞋和穩定型跑鞋(穩定型跑鞋又稱為穩定支撐型跑鞋)。

相信跑者多數也聽說過這兩種稱謂,那麼這兩種跑鞋究竟有哪些區別呢?

首先跑者不要把緩震型跑鞋和穩定型跑鞋為是非此即彼的跑鞋,事實上幾乎所有跑鞋都兼有緩震和穩定的功能,並不存在只有緩震特性沒有穩定作用,或者只有穩定特性而沒有緩震作用的跑鞋,任何跑鞋其實都可以稱作緩震穩定型跑鞋(有些廠家就是這樣宣傳的)。

換句話說,緩震和穩定是相對而言的,也即有些跑鞋緩震性能更突出,或者有些跑鞋穩定性能更突出,那麼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緩震顧名思義就是藉助彈性材料緩衝地面衝擊力,而鞋底夾層,也即中底就是跑鞋實現緩震功能的關鍵所在。

為了緩震,各大跑鞋廠家在中底材料上可謂絞盡腦汁,研發了很多科技含量很高的緩震材料,比如耐克的ZoomX技術、阿迪達斯的Boost技術等等久負盛名。

目前中底材料的趨勢是厚度加大從而實現充分緩震,但重量卻變得越來越輕,耐克Air Zoom Alpha fly NEXT%是典型代表。

此外,越來越多跑鞋在中底材料上應用兩種以上的材料,有些材料以緩震為主,有些材料以回彈為主,這樣就可以在緩震的同時也能提供一定回彈。

正如前文所說,所有跑鞋都可以稱為緩震型跑鞋,不存在沒有緩震功能的跑鞋,只不過緩震功能強弱不同罷了。

那麼何為穩定型跑鞋,顧名思義,穩定型跑鞋就能產生穩定作用,那麼其究竟穩定的是啥呢?

穩定的就是腳踝,腳是人體在跑步過程中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位,所以穩定型跑鞋、穩定的就是腳踝,減少腳踝在著地過程中的過度偏轉。

跑步時腳著地的過程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無論是我們說的腳跟著地,還是前腳掌(中足)著地,在著地時,都是腳跟外側或者前腳掌外側先著地,然後再快速過渡到內側,足發生偏轉的過程,我們稱之為足外翻。

合理的足外翻是著地時的正常現象,有助於緩衝受力,但足外翻過度或者足外翻不足都會導致異常受力從而增強受傷風險。

由於大體重跑者發生扁平足的概率更高,而扁平足在著地過程中會導致足過度外翻,穩定型跑鞋就能發揮一定支撐作用,從而控制過度足外翻。

那麼穩定型跑鞋是如何控制足過度外翻的呢?

穩定型跑鞋在鞋內側緣以及足底內側往往有硬質材料給予支撐,或者在腳跟內側中底材料予以加厚處理,這樣在著地時,就會限制足的過度外翻。

我們以亞瑟士頂級穩定型跑鞋GEL-KAYANO 27為例,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在其足弓內側以及足底,有明顯的硬質TPU材料,當足過度外翻的時候,這種硬質材料就可以阻擋外翻,從而發揮穩定足踝,減少過度扭轉的作用。

亞瑟士頂級穩定型跑鞋GEL-KAYANO 27

而對標亞瑟士頂級緩震型跑鞋GEL-NIMBUS 22,很明顯其足弓內側沒有硬質TPU材料,而鞋底雖然少量應用了TPU材料,但使用面積及強度均不及KAYANO系列。

也就是說NIMBUS系列沒有強力的控制足過度外翻的作用,這就是兩款鞋的顯著差別。

亞瑟士頂級穩定型跑鞋GEL-NIMBUS 22

大體重跑者

選鞋的基本建議

講了穩定型和緩震型跑鞋的區別,還是要回答大體重跑者的疑問,究竟該如何選鞋:

● 對於足弓正常者:緩震型或者穩定型跑鞋均可;

● 對於扁平足者:優先考慮穩定型跑鞋。

因為扁平足跑者可能存在足過度外翻,穩定型跑鞋具有控制足過度外翻的作用;

● 對於高足弓跑者:優先考慮緩震型跑鞋。

因為高足弓跑鞋在著地時外翻不足,會導致受到較大衝擊力,所以緩震型跑鞋更為合適;

大體重跑者可以只考慮鞋的性能

不用考慮鞋的重量嗎?

一般來說,越輕的鞋對於人體而言,負擔越小,人們更喜歡穿著輕便的跑鞋,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但輕的鞋為了實現輕量化,緩震或者穩定材料運用就會比較少,當然隨著材料科技的進步,又輕緩震穩定性能越好的材料越來越多,這一點正在改變。

反過來,比較沉的鞋,緩震穩定材料應用就會比較多,自然緩震或者穩定性能就越好,但帶來的問題就是鞋的重量較大。

有一種觀點認為大體重跑者優先考慮鞋的性能,鞋的重量是次要的,重一點沒關係,小編對於這種觀點不敢苟同。

事實上,大體重跑者選鞋時也要考慮鞋的重量,過重的鞋跑起來舒適性較差,而舒適和功能,舒適其實永遠是第一位的,並且現代跑鞋已經在同時兼顧輕量化和緩震穩定方面已經做得很好。

當然,體重較輕的跑者的確不適合穿比較沉的鞋,我們稱之為腳壓不住鞋,但不能因此反推體重大的人就應該穿沉的跑鞋。

不是因為體重大可以壓住跑鞋,而是體重大,所以更需要一雙緩震或者穩定性能良好的跑鞋。

此外,推薦大體重跑者要選擇一個品牌的高端款跑鞋。

因為高端款跑鞋在緩震或者穩定方面往往做得更好,對於大體重跑者更為合適,當然價錢也會更高。

總結

大體重跑者由於跑步時會受到更大的衝擊力,所以他們在選鞋時要更加注意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建議:

● 正常足型跑者穿著緩震型或者穩定型跑鞋均可;

● 扁平足優先考慮穩定型跑鞋;

● 高足弓優先考慮緩震型跑鞋,同時建議大體重跑者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考慮一個品牌的高端跑鞋。

最後還要強調,跑鞋並不能真正避免傷痛。

對於超重肥胖跑者減輕體重、加強力量、養成正確跑姿才是王道。

「21天學會正確跑姿」課程通過跑姿原理講解讓你全面科學地理解跑姿,並且通過針對性的訓練和專門強化,改變你跑姿中不合理的地方,優化你的跑步技術。

掃描圖片二維碼

查看課程詳情

這門課程能幫助你改進優化跑姿,這種改進過程通過循序漸進地訓練是可以完全可以實現,最終幫助你形成科學合理的跑姿。

通過一系列理論教學+21天訓練計劃,學練結合;

用較短的時間養成正確跑步習慣,減少受傷概率;

本課程是以《無傷跑法》作為理論依據,結合訓練經驗,將專業運動員日常訓練內容編排進課表當中。

課程在結構上分為理論學習+跑姿定製訓練(包含12次跑姿計劃+9次跑步訓練),教你用最短時間學會正確的跑步方法。

每天僅需6塊錢,即可掌握終生受益的跑步姿勢,輕鬆實現無傷奔跑。

你將獲得:

1.打破成績瓶頸,成績獲得提升

跑姿改善最主要的作用在於提升跑步經濟性。改善跑姿後,多餘的體能可用於提高配速,成績將獲得大幅提升。

2.降低受傷概率,教你輕盈無傷奔跑

錯誤的跑姿往往會帶來受傷的現象,學會正確跑姿,就可大幅度降低受傷概率,輕鬆無傷奔跑。

3.人人買得起的課,上手就能學

不需要燒腦思考跑姿訓練方法,直接安排學習訓練。

學員反饋

相關焦點

  • 緩震型和穩定型跑鞋究竟有哪些區別?跑者該如何選?
    點擊☝ 藍字,關注慧跑跑鞋作為跑者的第一裝備,除了外觀、價格、適腳之外,大家自然關注其性能,而緩震和穩定是跑鞋兩大最重要的功能;由此發展出緩震型跑鞋和穩定型跑鞋,這兩種跑鞋究竟有什麼區別呢?跑者在選鞋時怎樣區分緩震型跑鞋和穩定型跑鞋呢?本文為你做一解釋。
  • 把緩震做到極致的3款跑鞋,大體重跑者的首選,超高性價比!
    因為體重更大,對膝蓋和雙腳的負擔也就更大。同時,膝蓋還要承受來自地面相同牛頓的作用力。所以和普通跑者不同,大體重的朋友需要對跑鞋的緩震性能更重視。這裡要糾正一個誤區:大體重是單純地指體重和身高的關係,而不只是說胖瘦關係。很多看起來瘦的人,因為身體肌肉比例大,體重也會更大。
  • 大體重跑者的福利,這雙亞瑟士將緩震做到極致!
    對於很多大體重的朋友來說,想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並不是一件隨便的事情。市面上的很多跑鞋,大都是適合一些普通體重的人去穿著。如果讓我這種胖子穿,由於重量超過了中底所能承受的上限,會使跑鞋發揮不出原來的性能。
  • 【APP頭條】盤點八大最適合大體重跑者的跑鞋!
    和身高、體重、足型等各方面都緊密聯繫著。我們無意冒犯,那些大體重的跑者,必須懂得選擇一雙正確的鞋子防止傷病,讓他們能在跑道上、山林中、跑步機上或者其他任何地形上健康奔跑。NO.8 Puma Faas 600 v2全新科技:動態循跡線適合人群:每天跑步的跑者這是Puma在2014年秋季推出的全新輕量避震專業跑鞋,鞋底縱向凹槽設計,模擬跑者足部各項律動。同時,Faas 600 v2將前後足差調整為8mm,並在鞋底增添獨家動態循跡線,提供更穩定服貼的大底彈性。
  • 適合大體重者穿的跑鞋盤點:緩震耐磨,200斤胖子也能享受踩屎感
    在熱愛跑步的群體中,不乏有很多大體重的朋友,對於大體重的跑者朋友來說,普通的跑鞋不一定能夠滿足日常的鍛鍊需求,而且上腳也不夠舒適。那麼,大體重跑者適合穿哪些跑鞋呢?我們不妨看看以下這幾款。全掌式的Air Max氣墊宛如空氣將雙腳緊密包圍,每一次腳掌的下踏和抬起都能感受到強力的回彈,十分適合大體重跑者穿著。2, 亞瑟士NIMBUS 21Asics GEL-NIMBUS 21是Asics推出的一款旗艦機性能跑鞋,它的鞋面由提花網眼布構成,並在部分鞋面採用印刷補強,上腳既舒適透氣,又具有不錯的支撐性。
  • 適合體重較大的人穿的4款跑鞋:緩震耐磨,這樣跑就對了!
    夏天時越來越近了,很多人又開始了跑步運動,有的人是為了健身,而有的人則是為了減肥,不過,對於跑者的選擇其實也很有學問。比如不同體重的人應該傳不同的跑鞋,不然依然會對膝蓋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今天就來說說大體重的人可以穿的幾款跑鞋:1、亞瑟士K系列Asics的名號在跑步圈裡可以說無人不曉,簡約大方的外觀設計、先進的科技使得Asics跑鞋成為了眾多跑者的忠實夥伴。
  • 跑者一定要收藏的選鞋貼
    而搭載的 ZoomX 緩震及前掌可視 Zoom 氣墊,則保證更強勁的能量反饋。 隨著跑馬的逐漸流行,越來越多的朋友參與跑步運動,朋友圈每天都可見一些人曬5公裡、10公裡打卡,而一雙對的跑鞋對於一個跑者來說至關重要,它的功能性更大於它的外觀。
  • 跑者必備,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鞋?
    普遍意義上來說,跑鞋會分為三個大類型:緩震型、穩定型、控制型。其主要區別就在於對於緩震度的調節和內側支撐的強弱,我們這裡來分別解說一下。緩震系:一般適用於高足弓和正常足弓,強調穿著的穩定性和舒適性。由於基本不需要控制腳踝的向內翻轉,所以整個鞋的中底基本採用相同密度的材質。
  • 務實的新手選鞋技巧
    那麼新手到底該如何選跑鞋?這個話題就像哈姆雷特,一千個諮詢連結裡有一千個新手選鞋技巧。我們不能告訴您到底該聽誰的,但我們也總結了一個相對務實的選鞋技巧,這就要從以下幾個環節說起。內外翻的確可以檢測我們的跑姿,但糾正跑姿的主要方法是力量訓練,單純買一雙鞋就可以糾正你的跑姿就好比十幾年前滿大街的背背佳矯正駝背,屬於無稽之談。因此我們還是希望跑者能夠以:緩震、支撐這兩個維度作為鞋款選擇的核心。很多新手選跑鞋的文章,都會先入為主一個概念:跑步新手=運動小白。所以大部分推薦都是以緩震為優先。這同樣是一個誤區,選怎樣的跑鞋首先還是要了解我們自己的身體素質。
  • 高彈減震不傷腳,FREETIE專業穩定緩震跑步鞋體驗
    今天ide0007要體驗的這雙FREETIE專業穩定緩震跑步鞋就是一雙非常不錯的運動鞋產品。FREETIE專業穩定緩震跑步鞋是FREETIE推出的專為競速打造的運動跑步鞋,有藍綠、黑紅、深藍、淺灰四種顏色可選,本次ide0007體驗到的就是黑紅色這一款。
  • 4款錫馬限定款ASICS亞瑟士跑鞋,居然適合80%以上的跑者?| 內有福利
    GEL-NIMBUS 22對於大體重,剛剛開始跑步,或全馬成績在4小時30分以上的跑者,十分友好。適合正常、內翻腳型,時尚高端有質感,日常穿著也很OK。而足弓處的硬質塑料Trusstic,則可以防止跑鞋在運動中發生形變,為雙腳提供穩定支撐。Kayano 26 的GEL凝膠剪裁更立體,穿著時的腳感更軟彈,但落地時的回饋感較弱。長距離奔跑的後半段,鞋重問題凸顯出來,但與之相對的,鞋面和鞋身的穩定系統又給予雙腳適當的支撐和穩定。總的來說,Kayano 26 能為入門級跑者以及大體重跑者提供優質的保護和支撐性能, 是一雙非常值得購買的跑鞋。
  • 大體重跑者的好裝備
    可能有些跑者聽說過Quantum 180的兄弟——Quantum 360,先來看視頻評測:(視頻時長:3
  • ——赤足跑 & 極簡鞋大揭秘 | 新兵營
    文/王開元微信公眾號:LOCOMO耐力運動研究院上期「新兵營」欄目為大家科普了根據足弓選跑鞋的局限性,本期就接著這個的話題,再來談談風靡一時的赤足跑和極簡跑鞋。掀起赤足跑/極簡跑運動的變革的《天生就會跑》儘管我們在幾乎每場馬拉松上都會看到幾個「赤腳大仙」,但對於赤足跑,絕大多數跑者是敬而遠之的。
  • KAYANO 26 最適合足外翻與大體重的跑鞋
    因為我的體重只有65kg,且是正常足弓偏高的腳型。在我的實際穿著體驗中,為了模擬大體重的跑者,我用力將腳往下按壓,還是能夠很明顯感受到中部有明顯的支撐感。在跑動的過程中,我感覺這雙鞋能夠給我帶來很好的安全感。
  • 馬拉松跑步鞋推薦 針對需求是關鍵
    初跑者一般選擇的都是緩震性保護性相對較好的慢跑鞋,如何只是想日常跑跑步選擇慢跑鞋即可。而進階的想要開始跑馬拉松的跑者,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馬拉松跑鞋,日常訓練的跑鞋以及比賽專用的跑鞋,等到有一定成績之後,便會去選擇更高要求的競速馬拉松跑鞋,通常競速馬拉松跑鞋都更加輕量,保護性相對較差,更適合有一定肌肉力量以及跑步經驗的跑者。
  • 盤點跑鞋圈的3大緩震王,中底緩震黑科技加持,踩屎感滿滿!
    對於高手們來說,跑鞋的緩震夠用即可,他們更看重的是一雙鞋的中底衰減性如何。但是對於數量更多的廣大普通跑友們而言,跑鞋的緩震好壞可太重要了,尤其是一些體重大,或者是肌肉還不足夠強的朋友們,出於對膝蓋腳踝的考慮,跑鞋的緩震是越強越好。
  • 眾測福利 | ASICS穩定跑鞋KAYANO26評測
    因為我的體重只有65kg,且是正常足弓偏高的腳型。在我的實際穿著體驗中,為了模擬大體重的跑者,我用力將腳往下按壓,還是能夠很明顯感受到中部有明顯的支撐感。在跑動的過程中,我感覺這雙鞋能夠給我帶來很好的安全感。
  • 一鞋一科技:在GT-2000 9上,DUOMAX是如何提供穩定與支撐的?
    /水平的跑者,發現針對外翻(內旋過度)足型,在落地時存在腳部向內旋轉角度過大情況(一般來說腳跟外部與地面的夾角超過15度即為過大)。新的DUOMAX確實讓更多跑者獲得了更好的腳感,即便是普通足型的跑者穿著有DUOMAX技術的跑鞋,也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異樣腳感。需要說明的是,即便都使用了DUOMAX,每款鞋上具體呈現都各有不同。
  • NB Fresh Foam 1080跑鞋測評 最適合路跑的緩震鞋
    摘要:New Balance在三月推出兩款全新跑鞋單品,旗艦級緩震性能的Fresh Foam 1080鞋款更是讓人著迷,「適跑而生」的理念,讓跑鞋在Fresh Foam大數據緩震科技繼續升級。鞋子很漂亮  最後總結一下Fresh Foam 1080這雙跑鞋,如果你要在春秋跑長距離的話,這雙鞋無疑是最好的。
  • 跑鞋怎麼選?這裡有最適合你的!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大部分人對跑鞋的需求就是以輕量透氣為主,卻忽視了跑鞋的緩震性能,而這樣勢必會讓腳部受傷。因此,無論一個人的運動能力如何,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無疑是很重要的。但市面上的跑鞋款式實在是太多了,買跑鞋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並且不同的人群對跑鞋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想要知道跑鞋怎麼選,不妨往下接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