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至味#
廣西全州歷史上古分六鄉,文橋與廟頭、黃沙河、永歲一部分等屬於升鄉,俗語有"富貴落升鄉"之說。文橋是全州伍姓的發源地之,據說是春秋名人伍子胥的後裔,而文姓據說與宋末元初的宋朝丞相文天祥有關,有些文姓是文天祥的前輩,有些則是他的後裔。全州名菜之文橋膽肝相傳與文天祥有關。文橋有橋鄉之稱,為全州風雨橋最多的鄉鎮。文橋民國時出過兄弟將軍,有一位還擔任過桂林市的第一任市長。
全州蔣姓約佔全州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多數是三國丞相蔣琬的後裔,蔣琬妻毛氏夫人之墓地便在文橋。名菜醋血鴨相傳便與這兒有關。文橋還保留著一些傳統的民間風俗。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家鄉至味」即將來全州拍攝1-3集系列片。一位縣領導說,這是全州重大的文化工程。文橋是一個挺有價值的拍攝地選擇點,主編劉昭言親自前來進行前期考察,以揭開"全州十大碗背後的故事「。
劉主編到文橋採訪
文橋村的文孫江,是壽宴、婚宴的地方知名主持人,我們當然要拜訪他,聽他講文橋的民風民俗。一些傳統的民俗,全州各地都有,但離縣城近的地方,大多消失了,像文橋的許多民俗還保留著,真是難得!
文孫江先生與文化站的易站長對一些習俗、禮儀,介紹得很詳細,劉主編聽得很認真,正式拍攝電視時,計劃請他出馬。
文橋村的承慶堂
一村民說,這裡曾出了"一門九舉三進士",那是文氏的榮耀。
文孫江先生陪我們來到了文氏公祠。
仁義禮智信,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德、孝、和氣,是古代中華禮儀之邦很注重的一種文化傳統。
祠堂的楹聯述說文氏的歷史。
感覺寫得還挺不錯的。
正宗的文橋紅薯粉。
稀罕的苦珠豆腐,早聞其名,今日第一次吃上了。
冬天喜歡用火鍋。
文孫江介紹文橋敬客飲酒的民俗。文橋喝酒,前四杯不算數,而且要一杯一口,四杯後再喝八杯,這八杯,一杯三口。八杯後,自由喝。不過,前四杯,考慮不把人喝醉,每杯並不斟滿。第七杯時,主人給客人敬酒。
文孫江敬劉主編。
因為有工作,劉主編是不願飲酒的,但文橋人民的盛情,讓他還是舉起了酒杯。
但好客的文橋人,也體諒劉主編,未完全按文橋喝酒的規矩來做。若按文橋的規矩喝酒,不僅要飲許多酒,時間也要長,至少要2個小時,多則4個小時以上。
七上八下,第八杯酒,客人要給主人敬酒。
劉主編給陪酒客敬酒。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家鄉至味"欄目,據說是第一次到廣西拍攝,希望全州人為拍攝好這個專題片出謀劃策哦!
蔣廷松
民國全州風雲人物蔣餘蓀18:當選「國大代表」
央視《探索·發現》正尋找全州 「家鄉至味」拍攝點,你有建議嗎
廣西全州大碧頭的黑天鵝 ,第一次見!
民國全州風雲人物蔣餘蓀17:一個女兒揭露父親的歷史謎案
永遠在我心中流淌的小河(鄉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