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們的硬枕頭:看古人在枕上玩花樣

2021-02-12 玉溪博物
很古的《禮記》裡說「雞鳴,鹹盥漱,斂枕簞」——早晨公雞打鳴之後就起床洗漱、收拾枕頭竹蓆,起床也真夠早的。比孔子還老的《詩經》裡有「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為,輾轉伏枕」——高大健壯的帥哥啊,讓人在枕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啊,想你呢……
東漢許慎那本咬文嚼字的《說文解字》裡說「枕」是:「臥所薦首者」,從字源看,老先人的枕頭應該是木製為主。但更早的枕頭或者就是一塊石頭,國外發現的早期人類遺址裡就有人骨頭枕在石頭上的例證,河北定縣漢墓裡也出土過大理石枕頭。1982年湖北馬山楚墓出土木枕,那是中國發現的最早枕頭實物;1957年河南信陽長臺關戰國楚墓裡出土的一張漆木床上有個竹枕,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珍珠囊枕、長沙馬王堆西漢木出土絹枕,說明戰國的枕頭就已經相當講究了,也說明至少漢代,軟枕硬枕已經都被使用了。不過軟枕由於材質問題不易保存,現在我們看到更多的還是硬枕。

出土於河北滿城漢墓的鎏金銅枕

這麼高,這麼硬,枕著舒服嗎?反正是死人枕的,舒服不舒服就不管了。

不過從出土和流傳下來的大量枕頭看,古人枕硬枕是非常普遍的。隋唐以來陶瓷工藝發展,大量瓷枕在生活中被使用。且看河北博物院收藏的瓷枕。


晚唐五代•白釉刻花雙蝶紋枕•曲陽縣澗磁村出土


宋代人民特別喜歡蹴鞠,睡著還想玩,真球迷。枕底還壓印著「張家造」戳記,相當有品牌意識。


上書「鼓任嚴更三唱雞,樓前天淡月低西」,這種白底黑彩很明顯的磁州窯風格,書寫文字也是其特色裝飾。



上書《喜春來》詞:「牡丹初放安排謝,朋友才交準備別;人生一世半痴呆,如夢蝶,不覺日西斜」。

枕頭本來是幫助睡眠的臥具,但有些記載中的枕頭卻十分鬼魅。

東晉王嘉《拾遺記》中寫道,三國魏元帝鹹熙年間,每到夜晚宮中總出現一隻白虎亂竄,皇帝命侍衛搜捕,侍衛埋伏用戈擊中白虎眼睛卻瞬間不見白虎身影,後來在寶庫裡發現一個玉石白虎枕頭,眼睛還在流血,才知道是這個玉枕作怪,後發現虎枕的額頭上有篆書「帝辛」二字,查了一番才知道,這枕頭是商紂王和妲己枕過的玩意。


金•黃三彩虎形枕

還有在唐代蘇鶚的《杜陽雜記》裡,元和八年大軫國給唐朝上貢了一個重明枕,透明的枕頭裡居然有樓臺人物,奇怪的是那枕頭裡面的人物還會象走馬燈一樣行動——枕這樣的枕頭能睡安生嗎?古人說高枕無憂,看來高枕並不見得無憂。更玄的是《奇器錄雲》裡記載,北宋慶曆年間尚書餘靖到桂州時,聽說當地樹林裡時常有笛聲,派人一找,發現聲音是從一大柏木中傳出,於是伐木做成枕頭,枕頭裡依然有笛聲傳出,這餘靖也賊大膽,枕這樣的枕頭能睡著還當寶貝收著,後來他弟弟為探究竟,把枕頭鋸開,發現裡面的木紋是一個惟妙惟肖的人在月下吹笛,之後用膠粘合,結果,寶破了,沒聲了。

睡不好不要怨枕頭,看看古人,硬邦邦的枕頭幾千年一直枕過來,還枕出了那麼多故事。


元•綠釉刻花牆紋枕


宋•三彩刻花牡丹紋枕


宋•白釉印花長方形枕•臨城縣出土


宋•定窯白釉孩兒枕 藏於北京故宮



本文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暨華夏地理


【玉溪博物】

玉溪博物是玉溪市博物館的一個開放平臺,博古訪今,引古證今,關注玉溪博物,開啟一次穿越歷史、徜徉心靈的漫步之旅。歡迎關注,如要轉載,請標明作者名並標明轉自:「微信公眾號:玉溪博物」;博物館WiFi密碼:yxbw0877

歡迎您給「玉溪博物」投稿或建議,發送圖文至郵箱66824150@qq.com



相關焦點

  • 睡不著別怪枕頭硬,看古人在枕上玩花樣
    寤寐無為,輾轉伏枕」——高大健壯的帥哥啊,讓人在枕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啊,想你呢……  東漢許慎那本咬文嚼字的《說文解字》裡說「枕」是:「臥所薦首者」,從字源看,老先人的枕頭應該是木製為主。但更早的枕頭或者就是一塊石頭,國外發現的早期人類遺址裡就有人骨頭枕在石頭上的例證,河北定縣漢墓裡也出土過大理石枕頭。
  • 古人都用硬枕頭,雖然現在人難以接受,但好處還是很多的
    可是在古代的時候,無論是在電視劇當中還是了解過的朋友們都會清楚他們睡的枕頭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軟軟蓬鬆的,而是每一個都硬邦邦,看起來不是像木塊,就是像石頭這樣的硬枕頭,再睡起覺來真的會舒服嗎?難道第2天醒來的時候,不會感覺頭非常硌或者頭疼嗎?所有古代的用枕頭當中,這樣的工具數量最多,所以伴隨這樣的枕頭入眠的人也就更多。
  • 古代人為什麼喜歡硬枕頭,這裡面的說法還挺多!
    可是在古代的時候,無論是在電視劇當中還是了解過的朋友們都會清楚他們睡的枕頭並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軟軟蓬鬆的,而是每一個都硬邦邦,看起來不是像木塊,就是像石頭這樣的硬枕頭,再睡起覺來真的會舒服嗎?難道第2天醒來的時候,不會感覺頭非常癢或者頭疼嗎?
  • 端午節,帶你看看老祖宗們的魔幻健身運動
    深入歷史就會知道,中國健身運動的傳統源遠流長,在這個領域裡,老祖宗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現在的公園大爺些也就是個入門級別。 我們的老祖宗啊,在幾千年前對健身運動的認知就已經登峰造極了。比如放在今天妥妥的健身教練、網紅、大V、KOL的——西楚霸王項羽,沒事喜歡在家舉鼎玩。還有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嬴蕩,也愛舉鼎,不過後面這位玩脫了,把自己給砸死了。健身有風險,舉鐵需謹慎啊~
  • 俗話說「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
    捉魚必須要眼疾手快,因為古人視時間為金錢,大家都知道釣魚是一個需要時間的事情。人們必須要耐著性子去等待魚兒上鉤,如果人們把大把的時間都浪費在釣魚上面,就沒時間種田,來年你就得喝西北風了,全家人都得跟著餓死。然後再說「遛鳥毀一生」,相信大家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會看到富家子弟喜歡養鳥,經常拿著一個鳥籠邊走邊逗,甚至於可以和鳥玩一下午,為了遛鳥什麼事都不管了。
  • 這些老祖宗們給好評的自慰神器
    沒錯,是我們老祖宗的老祖宗的老祖宗用過的那些自慰神器!迷之有些不孝的感覺是怎麼回事!
  • 冷知識科普:古代人為什麼都喜歡睡硬枕頭?
    今天的話題是:古代人為什麼都喜歡睡硬枕頭?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枕頭也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軟又舒服的枕頭更是能給我們帶來一個良好的睡眠感受。現在市場上鴨絨枕、記憶棉枕、乳膠枕各種枕頭層出不窮,讓人挑得眼花繚亂。
  • 古人說「睡覺不能腳朝西」,這句話有何依據?看完佩服老祖宗智慧
    當看完之後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古人們真的是太聰明了。或許對於許多人來說,古人們所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在現如今都是比較的封建和迷信的,但是卻也有一些屬於有著一定的道理,對於這些古時候的俗語,我們並不應該一口就給否決掉,反而我們更應該去好好的研究這些俗語。
  • 古人云:「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老祖宗的說法有道理嗎
    而村裡大娘大嬸們見了我也總是開玩笑的說:「叫我一聲大娘(大嬸),長大了我給你說個媳婦,而媳婦是抱金磚的那樣的,特別能疼你!」但我那時候不知好歹啊,看到大娘大嬸這樣的說我,就害羞了,心想:「我怎麼這麼倒黴啊,還有人給我說媳婦」。於是我一看見她們過來就拔腿而逃,而大娘大嬸們們看到我這樣,也是哈哈大笑。直到我長大談起女朋友後,就明白了其中的苦衷。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殺夫不用刀」,老祖宗的識人術,有道理嗎?
    其實仔細想一想,古人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都說女人是水做的,古時候就將女人比作是水,而水是這個世界上最柔的東西,因此古人認為,女人就是要柔!而顴骨高的女人,面相很硬,因此古人不待見。其實這也不是古人迷信的一句話,恰恰是對「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的極好詮釋。他們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顴骨高的女人性格存在嚴重缺陷,從而帶給丈夫了壓力和阻擋,結果造成婚姻不幸福,甚至是一些厄運。
  •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那麼這個嘴大就真的是嘴巴大麼?其實不然,這裡的最大指的是男人口才好,能說會道、情商高。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智囊全集》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
  • 古人云:「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老祖宗修身經驗,用詞
    老祖宗告訴我們:一個好人應該志在四方,胸襟開闊,光明磊落,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只有這樣,百鍊成鋼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沒有幼苗的女人還有一種說法是「女子無性,爛如麻糖」。在古代封建社會,婦女受「三綱五常」的束縛,成為男人的附庸。
  • 古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挺有道理
    這些民間的俗語,都是老祖宗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說「男好帶毛,女好帶膘」、「男怕孤,女怕寡」、「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等等。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就比如說我們村裡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仔細想想其實這句話其中,蘊含著很深的古代哲學理論。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不管是什麼俗語,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老祖宗在生活中的經驗所得。別看俗語聽起來比較粗俗,但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關於「酒、色、財的俗語。古人說的「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是何意思?有沒有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貪財,有的人嗜酒,還有的人好色。這些人往往都沒有把握一個度,從而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
  • 古人云:「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是何意?老祖宗識人的準則
    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你肯定會經常在老人們嘴裡聽到「常言到……」這樣的話,其實這些話都能理解成俗語。從廣義上來講,俗語有很多分支,像歇後語、口頭語等等;如果從狹義上來講,它們都是彼此獨立存在的,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如果追溯一下,咱們可以從《史記》中找到最早關於「俗語」這一詞的記載。
  • 什麼流行色號,都是老祖宗們玩剩下的!
    相信應該絕大部分同學都看過下圖吧當時第一眼看到這圖反應是驚豔第二反應就是佩服老祖宗在唇妝上的多變可比我們現在強太多了!現在流行的那都是以前玩剩下的不光是唇妝形狀在顏色上也絕不比我們現在遜色那接下來我們就說說那些現在大家喜歡的色號在古代叫什麼名字吧!
  • 古人的枕頭都這麼硬嗎?這確定能睡著嗎?頭不疼嗎?
    這還叫硬,你不看看古人的枕頭,那才叫硬。古人的枕頭確實是非常硬,在看古代影視劇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用的枕頭大多數都是木枕頭,用木頭做的枕頭,能不硬嗎?其實古代不光有木枕頭還有很多其他種類的枕頭,像什麼瓷枕,玉枕,石枕等等,這些枕頭一聽就不好惹,一個比一個硬,而且還有一個特點,這些枕頭就是特別的冰涼,就算古人晚上睡覺的時候放上幾塊布,也改變不了這個冰涼的事實,這樣的情況下頭不疼嗎?真的能睡著嗎?
  • 古代也有購物節,古人購物更瘋狂
    其實,買買買是人類的天性,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古人的購物慾望一點都不比我們弱,而且花樣還很多,現在我們流行的玩法,基本都是他們玩剩下的。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大部分人買個要想買個東西,只能去「集市」。每到逢年過節,集市交易就特別火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購物節!古代的購物節主要集中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七夕節這五個節日。到了節日,大家除了大快朵頤,就是帶著老婆孩子上街買買買。
  • 古人為何愛睡瓷枕?既為舒服也為「藝術」!The history of pillows in China
    不少人在看古裝劇時,總忍不住對劇中硬邦邦的枕頭髮出「靈魂拷問」:這枕頭真的不會硌得慌嗎?考古學家們稱,大約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已經開始利用石頭、木頭、柴草、獸皮或者用自己的手臂彎曲墊於頭下,作為自己睡覺時的頭枕物,這應該算是枕頭的雛形。到了商代,據說已經有用玉石製作的「虎頭枕」,人們除了將它用作寢具,還相信它有「驅邪避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