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於河北滿城漢墓的鎏金銅枕
這麼高,這麼硬,枕著舒服嗎?反正是死人枕的,舒服不舒服就不管了。
不過從出土和流傳下來的大量枕頭看,古人枕硬枕是非常普遍的。隋唐以來陶瓷工藝發展,大量瓷枕在生活中被使用。且看河北博物院收藏的瓷枕。
晚唐五代•白釉刻花雙蝶紋枕•曲陽縣澗磁村出土
上書《喜春來》詞:「牡丹初放安排謝,朋友才交準備別;人生一世半痴呆,如夢蝶,不覺日西斜」。
枕頭本來是幫助睡眠的臥具,但有些記載中的枕頭卻十分鬼魅。
東晉王嘉《拾遺記》中寫道,三國魏元帝鹹熙年間,每到夜晚宮中總出現一隻白虎亂竄,皇帝命侍衛搜捕,侍衛埋伏用戈擊中白虎眼睛卻瞬間不見白虎身影,後來在寶庫裡發現一個玉石白虎枕頭,眼睛還在流血,才知道是這個玉枕作怪,後發現虎枕的額頭上有篆書「帝辛」二字,查了一番才知道,這枕頭是商紂王和妲己枕過的玩意。
金•黃三彩虎形枕
還有在唐代蘇鶚的《杜陽雜記》裡,元和八年大軫國給唐朝上貢了一個重明枕,透明的枕頭裡居然有樓臺人物,奇怪的是那枕頭裡面的人物還會象走馬燈一樣行動——枕這樣的枕頭能睡安生嗎?古人說高枕無憂,看來高枕並不見得無憂。更玄的是《奇器錄雲》裡記載,北宋慶曆年間尚書餘靖到桂州時,聽說當地樹林裡時常有笛聲,派人一找,發現聲音是從一大柏木中傳出,於是伐木做成枕頭,枕頭裡依然有笛聲傳出,這餘靖也賊大膽,枕這樣的枕頭能睡著還當寶貝收著,後來他弟弟為探究竟,把枕頭鋸開,發現裡面的木紋是一個惟妙惟肖的人在月下吹笛,之後用膠粘合,結果,寶破了,沒聲了。
元•綠釉刻花牆紋枕
宋•三彩刻花牡丹紋枕
宋•白釉印花長方形枕•臨城縣出土
宋•定窯白釉孩兒枕 藏於北京故宮
本文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暨華夏地理
【玉溪博物】
玉溪博物是玉溪市博物館的一個開放平臺,博古訪今,引古證今,關注玉溪博物,開啟一次穿越歷史、徜徉心靈的漫步之旅。歡迎關注,如要轉載,請標明作者名並標明轉自:「微信公眾號:玉溪博物」;博物館WiFi密碼:yxbw0877
歡迎您給「玉溪博物」投稿或建議,發送圖文至郵箱668241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