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知識化妝品成分分析入門攻略

2021-02-08 紅血絲怎麼護理

新手如何開始進行化妝品成分分析呢?這裡我們假設你是一個對單個成分略知一二,但是面對長長的成分表仍然有些不知所措的成分分析入門者,你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如何能通過成分表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不是像專業人士一樣對成分分析得面面俱到。


所以我會儘量把這篇文章寫得簡單並且程序化——以供你能夠儘快上手,實際上當你掌握更多知識的時候你將從成分表中得到更多。

這裡我把整個分析過程拆分為四個步驟,我們稱這為4步法:

一:了解單一成分

二:找關鍵控制點

三:猜測濃度和功效

四:評估風險

這一步是整個分析過程的開端和基礎。這一部分是對個人的成分知識的一個考驗,寫此篇的目的不在於給你普及哪些成分有哪些作用,因為這些內容之多,足以寫一整本書~這裡我希望能授之以漁—以我的經驗告訴你最有效的方式。在開始之前你應該已經熟知一些經常見到的功效性成分,比如美白成分裡有VC,VC衍生物,熊果苷,傳明酸,煙醯胺,阿魏酸等等,抗老化成分有XXXX,剝脫角質的成分有XXXXX。這些內容通過百度就能很簡單地找到~但不一定非常全。這裡需要提示你的一點是不要高估了自己的記憶力。製作一個簡單的EXCEL表格將這些成分分類添加進去,並且經常更新它~讓它逐漸變得非常全面。

這裡我建議你註冊一個帶有搜索功能的網絡記事本。將你看到的每一種成分都新建成一則筆記,筆記的內容就像你自己編輯的百度百科一樣,最好在每一則筆記下面都著明來源,以便在各個筆記內容產生衝突的時候方便查找~實際上產生衝突是經常事。在新建標題的時候最好同時使用該成分的INCI名稱(就是法規規定成分表必須使用的標準名稱)和簡稱~以便對照成分表進行查找。目前主流的網絡記事本都有PC端,手機端和網頁端,手機端支持拍照上傳,當你在讀一本紙質書看到有用功課的時候會非常有用。另外有的還支持微博和微信的收藏功能,網頁截屏功能,這一切都能變成一條條筆記,進入你的資料庫,供你搜索。隨著你的功課積累,這將會是你分析成分的一個利器。

利用好工具,剩下的就是需要你去勤勞地收集功課,為了分析成分,你需要收集的功課最少也需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保溼劑,常見油脂成分,美白成分,抗老成分,祛痘成分,剝脫角質成分,防曬劑,表面活性劑,防腐劑。每一個分類裡面都會包括十幾種到幾十種成分~取決於你的勤勞程度。基於這些數據的支持我們才能對成分表進行分析。所以,這個事不光是個技術活,而且還是個體力活。



關鍵控制點(註:Critical Control Point,可簡稱CCP),可以形象地理解為」錨點」,可以讓你在面對一份長長的成分表的時候不那麼迷茫。它就像一個錨一樣有「定住」成分的作用。成分表按照規定排列應該是從濃度最大的開始,按照濃度大小依次排列,直至含量在1%的成分,含量在1%以下的成分可以隨意排列,不再講究前後。


所以一張成分表中最重要的關鍵控制點就是1%這個點。含量在1%以下的成分非常多,這裡列舉一些常用的:


所有的防腐劑,請百度搜索《化妝品衛生規範》裡面有專門的一章有全部防腐劑的名稱,名字太多就不一一列出了。

增稠劑:黃原膠,阿拉伯膠等名字為XX膠的成分,卡波姆,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名字有XX纖維素的成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納,另外還有很多成分名字恐怕一般消費者連念都念不通順,介紹一個傻瓜式但是不那麼嚴謹的記法——就是名字帶有XXXX聚合物,XXX共聚物的八成就是增稠劑。一般的乳霜產品,化妝水產品,精華液,防曬霜裡面增稠劑的含量80%都在1%以下,另外還有一些稍高能達到2%左右,所以增稠劑做1%的關鍵控制點不那麼精確但是也無大礙。一個例外是凝膠裡面的增稠劑一般會比較多,凝膠產品裡一般不把增稠劑作1%的關鍵控制點來使用。


其他成分:透明質酸鈉,尿素,甘草酸二鉀,尿囊素,EDTA二鈉,紅沒藥醇,PCA-鈉,人寡肽,棕櫚醯X肽,穀胱甘肽,可以也可以輔助判斷。其實這裡還可以列出好長的清單,但是我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只整理出來這麼多,希望能獲得更專業的補充。

除了1%的關鍵控制點以外,還會有另外的一些CCP,比如一些產品會標註出主打成分的濃度,類似這樣的:

上面圖中標示了甘醇酸濃度10%。另外還有下面這樣的

有的沒有在產品包裝上標註,官方網站有時候也會公布出來,所以買產品前不妨去官方網站多找找信息。


對於1%關鍵控制點以上的部分,我們還需要再找一到兩個關鍵控制點來確定主要成分的含量。如果官方不公布具體濃度的話,我們只能以經驗從一個範圍內進行猜測~所以這個關鍵控制點(CCP)是不那麼精確的~但是依然很有用。

還有一個辦法來確定關鍵控制點,就是根據猜測主打成分的濃度,比如某產品主打水楊酸調理角質。同時水楊酸的位置在1%關鍵控制點以上,那麼我們一般善意地認為它就是最常用的水楊酸濃度2%。在確定關鍵控制點的時候,對待靠譜品牌的產品,在1%以上的成分我一般善意地猜測它的濃度,比如下圖這款olay的雪耳保溼乳液,即使出現在一款超市貨上,煙醯胺作為olay家的明星成分,放在這個位置含量也一定會高於2%。

按照經驗來說,大部分的乳液和霜裡面的油脂濃度總和在5-25%之間。其中市面上護膚品乳霜以水包油的產品為主,其油脂濃度大致區間為5-15%。其中油脂經常為一種油脂為主,同時復配幾種其他油脂,如果產品是油包水型的話,油脂含量會更高。這一點可以用來配合確定關鍵控制點,也可以用來根據關鍵控制點推測產品會不會太油膩。比如上面的產品,第一個油脂成分出現在煙醯胺之後,說明其油脂含量低,屬於比較清爽的產品,乾燥季節使用需要考慮可能會不夠滋潤。

經過這一步,我們能通過關鍵控制點將一份長長的成分表給分成幾段~每一段代表一個濃度區間,成分表的面目也逐漸變得清晰了。

這一部分分為如下幾部:

1、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比如是美白化妝水,就要先從我們的資料庫裡找哪些是美白成分。

2、看這個產品裡面有哪幾種主要的功效性成分。

3、看這幾種功效性成分的位置——在哪幾個關鍵控制點之間。

4、了解這幾種功效性成分的有效濃度,看它所在的位置到底在不在有效濃度上。

這裡需要提示一點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功效性成分都需要很高的濃度,比如上面提到的1%以下的成分中透明質酸鈉,紅沒藥醇,肌肽等成分本身需要的量就很小,所以一看到某功效性成分在1%關鍵控制點以下就認為它是打醬油的成分,是不對的。

這一步的主要目的在於評估產品宣稱的功能是否有效。

這裡評估安全性並不是針對的這些成分,防腐劑是絕大多數化妝品都無法避免的成分,確實每一種防腐劑去百度都能查到一大堆不良反應,但是重點在於濃度,化妝品中的防腐劑添加量都是很小的,敏感肌膚需要慎用此類產品。

香精屬於感官修飾體系的一部分,所以無香精的話,在安全性上確實是加分項。


酒精這個成分來說,我反對長期使用酒精含量較高的產品,但是偶爾使用濃度較高產品和長期使用濃度較低產品是沒關係的。另外礦物油和矽油這兩種成分也有點被網絡流言妖魔化了,它們的特點是成分單一穩定,安全性強,但是封閉性也很強,會比較悶而已。具體要不要用要看使用的環境和膚質而定。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好或不好。

這裡的安全性主要是指重點關注以下成分的濃度:

A、剝脫性成分:包括各種果酸如甘醇酸,杏仁酸,蘋果酸,酒石酸,乳酸,檸檬酸。水楊酸,A酸系(視黃酸,視黃醛,視黃醇),另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以SK2為代表的酵素濾液,這一系的成分比較模糊,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從成分表上看也說不太清,其實所謂酵素就是酶,酶的品種有幾萬甚至幾十萬種。每一個品牌用的酵素都不太一樣,但是大部分使用後都會有熱熱的刺激性,同時伴隨著角質剝脫。


為什麼關注剝脫性成分?因為他們的起效通常需要比較低的PH值,低的ph值的產品就對皮膚的刺激性強,而且酸性也會破壞皮膚屏障。同時由於它剝脫角質細胞,所以角質層會變得更薄。兩方面的受損導致你的皮膚變得脆弱。


其實有很多人在不明不白地長期一天兩次地使用一些剝脫性成分,卻不明白自己的皮膚為何這麼脆弱還滿臉的紅血絲?只要你關注成分表就不難發現,很多美白產品,抗皺產品,祛痘產品裡都包含它們的身影,它們的使用很普遍,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產品都會在包裝或者廣告上標註包含這些成分。對正常皮膚來說,適當剝脫是有益的,但是不可常用,一周兩次或者一次就差不多了。角質代謝不好的可以適當常用一些。

B、其他刺激性成分:高濃度VC,如5%以上VC。高濃度煙醯胺,如3%以上。高濃度酒精,如10%以上。如果高於這些濃度,對於一些敏感肌膚的人來說可能就會感受到一些刺激了。但是一些金剛皮的人可能使用5%的煙醯胺,20%的酒精都沒什麼感覺。這裡的意思是希望你能在大面積使用前,最好能夠試用一下。


如果患有紅血絲,也不用著急,你可以與專家隨時取得聯繫,為你排憂解難,紅血絲治療方案添加琦琦護膚老師微信6399614

相關焦點

  • 成分分析入門攻略----從4步法入手
    不知道怎樣分析成分的筒子們看過來啊看過來本文可以幫助你儘快上手,而掌握更多知識後你就會從成分表中得到更多。其中需要各位重點關注的是第四項,可以幫助你找到皮膚變差的原因。成分分析小結:化妝品成分分析最難的地方在於單一成分的知識積累。也許讀到這裡你會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了——不要灰心!即使你多了解一種成分,對你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要知道它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的成分——同時也屬於整個體系。
  • 護膚化妝品的市場分析報告
    文章從行業背景、市場現狀和用戶研究幾個方面對護膚化妝品市場進行了系統的分析。01 行業背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消費領域發生歷史性巨變,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流通方式創新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顯現。消費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結構優化調整,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 化妝品中的成分分析
    化妝品已經變成大多數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女生。但是怎樣挑選適合我們的化妝品呢?了解化妝品中常見的成分及其作用也許會幫助你更好的選擇。下面是一些化妝品中常見的成分及其作用: 甘油是最古老的保溼劑,十年前,很多人直接用甘油加水護理冬季皮膚。安全,價格低廉,是含量最大最普通的保溼劑。
  • 成分方入門指南,14種護膚成分的功效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護膚成分的奧秘,但許多仙女只是跟風,對各種護膚成分知之甚少。區分成分,了解其功能,是皮膚護理的必由之路。讓我,成分黨,給大家一個關於各種成分作用的科普知識,我希望你不要踩雷~我有以下14種成分的功能,新的成分是可以理解的。
  • 乾貨丨化妝品成分分析基礎版
    以此估算的含量來判斷化妝品是否有效,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解讀化妝品成分表。化妝品標識規定所標識成分含量高於1%按照成分在配方中含量由高到低排序,即排位越靠前,表面該成分在化妝品中添加量越高。對於產品中含量小於或等於1%的成分,在位於加入量大於1%的成分後,可以任意排序,成分之間不分先後。
  • 化妝品成分表分析怎麼看?
    戳藍色字關注  即可在線查詢化妝品一、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全成分標識。
  • 化妝品成分分析與進階---成分表中同一成分背後的秘密(2)
    隨著化妝品行業的高速發展,在「成分黨」的摩擦下,化妝品的成分透明度越來越高。許多消費者對化妝品成分的功效及其有用性了如指掌!
  • 化妝品高級配方師娟娟皮膚管理學-關於護膚的基礎知識
    今天為大家介紹護膚界全能嘉賓,出身為護膚世家,從小跟隨家族走進化妝品護膚行業,專業化學出身,多家知名化妝品集團高級配方師,2019年新編《臨床皮膚性病綜合診療學》副主編,關於化妝品護膚相關知識,請她為大家分享化妝品護膚行業的知識點和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 提取物成分在護膚化妝品起到什麼功效
    脹果甘草根提取物在護膚化妝品中的功效與作用有一些化妝品裡含有「脹果甘草根提取物」這種化學物質,不清楚這物質的功效與作用,想了解含有脹果甘草根提取物的產品好不好油橄欖果提取物在護膚化妝品中的功效與作用雛菊花提取物在護膚化妝品中的功效與作用
  • 理性護膚,學看化妝品成分標示表
    護膚保養的是臉,用的是腦子。   我們一直倡導理性護膚,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9 個超級實用的化妝品成分分析網站
    點擊上方藍字『美妝潮人』關注我們有時候想知道化妝品是否對自己的肌膚過敏,不知道化妝品有什麼成分,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 挑選鑽戒入門知識攻略
    挑選鑽戒入門知識攻略,推薦收藏!(必看,最新完整版) 在很多人看來,鑽石因為接觸少、價格門檻高,所以被認為是暴利行業。經營鑽石這麼多年,也積累了不少心得。...在很多人看來,鑽石因為接觸少、價格門檻高,所以被認為是暴利行業。經營鑽石這麼多年,也積累了不少心得。
  • 美麗修行:一鍵化妝品成分查詢,萬千美妝博主和科學護膚黨的神器?|裸泳投資欲
    關鍵詞:化妝品成分、結構化數據、消費決策、1000萬累積用戶,iOS應用商店美妝類APP長期領先,100萬+公眾號粉絲、超過40%分析來自老用戶社交裂變轉化受訪人:美麗修行創始人 易鷗一句話提煉:以產品成分+用戶膚質為基準的消費決策平臺。
  • 化妝品成分分析到底靠不靠譜?
    另外,有些人對某些成分會有過敏反應,在購買前關注一下成分表很有必要。最後不同功效的化妝品一定要含有對應能產生功效的成分,比如沒有美白成分的產品,怎麼算是美白產品呢?因此得看清成分表裡有沒有對應功效的成分。所以,清楚化妝品的成分才能知道自己使用的產品是否對自己皮膚的健康有益處,效果會不會好。在開始前呢!
  • 美白成分(2)-覆盆子酮葡糖苷,安全嗎?
    Kanebo或許對美白原料很識貨,要不這個新的覆盆子酮葡糖苷也不會被其看上了,但是只有Kanebo及另一國內公司在用,這個新美白成分會不會又像杜鵑醇一樣會有什麼風險呢
  • 郭鴻財化妝品加工:早晨護膚小知識你做對了嗎?
    早晨怎麼護膚趕走這些問題呢?早晨護膚我們需要了解哪些知識呢?今天就整理了關於早晨護膚的知識,一起來了解下,讓你的肌膚更加完美。二、早晨護膚的五個知識要點1、錯誤的潔面方法,有時會成為護膚的障礙2、多層使用防紫外線的化妝品,不會增強抗紫外線的效果即使抹多少層有防紫外線功效的化妝品,也無法防止它的脫落,所以,選擇化妝品不僅要看它的防紫外線功效,還要看看它的附著力是否強,是否易脫落。因為附著力直接關係到你清晨的妝容會維持到什麼時間。3、洗淨潔面乳的時候,最少要輕揉 30 次以上過分揉搓對肌膚不利,輕揉卻有助於護膚!
  • 來get下化妝品成分知識啦~
    化妝品成分超級簡單明了知識
  • 5.25全國護膚日,我們要知道的化妝品知識
    為什麼定5.25為全國護膚日,之所以選擇這個日子,是因為525的諧音,就是「我愛我」寓意就是愛自己,愛自己的皮膚;美麗是的一生一世的追求,愛惜自己的「面子」如同愛惜自己的生命,而今外在的美會給我們家庭帶來和諧,給生活帶來驚喜,給工作與社交加分,所以化妝已經無聲之中融入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在護膚過程中是否具備科學對待呢,我想很多是因為是對護膚知識的了解有一定誤區,那麼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化妝品知識,開啟
  • 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化妝品靠譜嗎?
    不含任何化學成分的化妝品靠譜嗎?我們看到很多廣告,宣傳化妝品純天然,不含任何化學成分。靠譜嗎?不靠譜!化妝品就是化工產品。我國《化妝品衛生規範》對化妝品的定義:化妝品,是指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散布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化工品不等於有害,純天然也不代表健康。世界上並不存在不含化學成分的化妝品。我們日常所接觸的水,維生素等,都是化學成分。
  • 成分表沒法告訴你的化妝品真相
    唔,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覺得大家真正需要的是護膚知識,掌握知識後,就可以按需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面對各種天花亂墜的營銷說法,你更需要保持淡定。要知道護膚這事,是科學,不是玄學。在買買買之前,你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況嗎?知道什麼成分有什麼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