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京東方A公告稱,公司擬通過非公開協議增資的形式,向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G8.6」)增資75.5億元人民幣。以非公開協議增資形式完成本次交易,增資資金可用於成都顯示產線補充流動資金、償還長期貸款等用途,更有利於改善產線運營情況。
而除了成都顯示,京東方A目前已經支付了收購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G8.5」)部分股權的60%產權交易價款(即人民幣33.55億元)。
(增資後成都G8.6公司股權結構)
收購完成後,京東方將成為南京G8.5公司和成都G8.6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日常運營均由京東方負責。公告顯示,成都G8.6公司尚未實現盈利,2019年淨利潤虧損9.6億,今年上半年仍虧損12.9億,但京東方還是給予這次收購10%的溢價,這是為何?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今年以來,中電熊貓頻頻傳出要被進行收購重組的消息。無論是深天馬,還是惠科,TCL科技,還是京東方,這些國內面板領域的大玩家都有意將南京中電熊貓納入麾下。不過最終被京東方在各方角逐中收入囊中。
此次的交易標的中電熊貓產線,原隸屬於華東科技旗下核心產業。據了解,華東科技旗下共有三條液晶面板產線,分別為南京中電熊貓6代線、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和成都中電熊貓8.6代線。
由於其主要產品55吋液晶面板價格自2018年1月以來連創新低,部分TV面板產品的價格跌破了現金成本,加之經濟增長放緩,預計液晶面板價格短期內難以大幅回升。
以55英寸電視面板為例,2018年12月的價格為146美元,2019年10月為101美元,跌幅超過30%。
華東科技曾發布《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稱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未來五年將連續虧損。如果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繼續虧損下去,有可能拖垮華東科技,讓華東科技被迫退市。
雖然今年上半年營收有所增長,但淨利依然虧損,自今年4月起,華東科技因連續2年虧損被「實行退市警示」,更名為*ST東科。
在這樣的背景下,*ST東科「棄子減負」便成了情理之中的選擇,資產出售後ST東科業務重心由上遊液晶面板業務轉移到中下遊顯示器以及液晶電視產品的研發和銷售。
為何華東科技要拋售的資產,卻接連吸引了各大液晶面板領域的龍頭公司呢?
事實上中電熊貓產線備受業內關注,一大原因在於它的IGZO背板技術。這是一種薄膜電晶體技術,具有高解析度、高刷新率、高亮度及低能耗的特點,這類技術通常應用於OLED屏幕,是中電熊貓的技術核心。
近年來IGZO面板需求主要來自蘋果iPad、MacBook等高端平板、筆記本電腦,IGZO面板供給主要來自夏普、LGD和京東方以及中電熊貓。
此外,IGZO的另一大用途在於製作大尺寸OLED的基板,這也將是未來的主要用途之一,採用IGZO基板的LGD大尺寸OLED產能約佔目前IGZO總產能的34%。
實際上,在收購案未落定前,有傳聞稱中電熊貓的面板產線將被京東方與TCL科技兩家面板巨頭瓜分,其中TCL科技併購南京的第6代線和第8.5代線,而京東方併購成都的第8.6代線。
但有消息稱,TCL科技不願接收南京中電熊貓6代線,只想收購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成都中電熊貓8.6代線,收購價格和收購協議籤署時間都有所調整,誰知最後TCL想要南京G8.5代線和成都G8.6代線被京東方A收入囊中。
這次京東方A拿下的南京第8.5代線和成都第8.6代線兩座生產線均是採用IGZO技術。對很多面板廠商來說,這類技術是大尺寸OLED繞不過的坎,現在即便是TCL還是京東方,都尚未對此技術實現真正突破。
京東方A也在公告中稱,成都第8.6代線能夠對應8K超高清、高刷新率等高端產品,盈利能力較強且提升潛力較大;可經濟切割50、58、70寸等差異化尺寸產品,能完善京東方產品和產線體系;並與京東方成都、重慶、綿陽現有產線達成聯動,所以京東方擬向成都顯示溢價增資。簡而言之就是,收購中電熊貓的生產線後,京東方將會加快大尺寸OLED面板布局進度。
而南京中電熊貓6代線之所以被嫌棄,主要系它原是夏普舊產線設備轉移至中國的產物,設備老舊,生產效率不高,市場競爭力不足。TCL科技需要的中尺寸面板產能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也可以滿足,不一定需要收下南京中電熊貓6代線。
但其實,原本TCL科技拿下中電熊貓南京6代線生產IPS顯示器面板,可以與京東方在顯示器面板市場相互抗衡。另外,還可以藉助中電熊貓8.5代線金屬氧化物(IGZO)技術,更好地製作大尺寸高解析度的顯示產品。對於TCL來說,這次可肯能錯失了一大良機。
這次收購一旦收購順利完成,京東方將擁有5條8.5代線,1條8.6代線、2條10.5代線,穩坐國內面板產能頭把交椅。再加上自身產能的擴充,到2022年,京東方預計將會在全球大尺寸LCD市場的市場份額上達到28.9%。
面板江湖風起雲湧
實際上,斷臂退出江湖的南京中電熊貓只是面板江湖的一個縮影。
自2018年TV面板價格進入下跌通道以來,雖然價格一度階段性震蕩上漲,但全球面板廠商的TV業務持續面臨盈利挑戰,而市場需求的動蕩更加劇了這一局面,因此韓廠三星顯示、LGD逐步退出LCD面板領域,轉而尋求產能升級和更革命性的產品來確保和提升盈利。
而華映、彩晶、凌巨等以6代以下產線為主的廠商,由於顯示技術水平單一,競爭力不強,未來也將面臨著產能逐步退出的風險。韓企的接連退出為國內液晶面板企業騰挪出了更多的機會,而京東方與TCL的較量正在以各自的方式較量。
而為了趕超京東方,今年TCL收購了南京中電熊貓 G8.5代線80.831%的股權,TCL華星收購了三星的蘇州工廠,三星的蘇州工廠擁有一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群智諮詢數據顯示,一季度京東方出貨量為1133萬片,出貨面積為710萬平方米,其出貨面積和出貨數量均穩居全球第一。而TCL華星出貨量和出貨面積分別1080萬片和663萬平方米,全球排名從第四上升至第二。
根據京東方半年報顯示,其在LCD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五大主流產品顯示屏出貨量和銷售面積市佔率穩居全球第一。而TCL華星在細分領域市場地位穩固,32吋、5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一,65吋、7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二。
在華東科技的份額被吃下後,那麼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將會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兩大巨頭吃下,LCD面板的主戰場也從中韓對壘演,變成京東方與TCL的雙雄爭霸,進一步擠壓中小面板企業的市場份額。
即使目前深天馬在中小尺寸領域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隨著顯示技術更迭換代,若投建的AMOLED產線達不到預期,其市場佔有率或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惠科的面板廠大多還處於建設階段,在大尺寸領域也難以與京東方、TCL華星相抗衡。另外,維信諾、和輝光電、合豐泰等企業由於規模較小,所面臨的差距更大。
(來源:choice)
不過,市場對於京東方A拿下中電熊貓穩坐面板老大的事情情緒並不高。根據公告,京東方這次收購成都G8.6公司60%的資金將來自於外部融資,剩下資金公司自籌
事實上,京東方A上市二十年來合計融資超過700億,而公司總共市值1800億,融資額竟是市值的三分之一,但股價多年來卻一直處於陰跌的狀態。京東方業績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曾一度是靠財政補貼過日子,而且面板有著強烈的周期性,這也意味著不穩定。隨著這一輪周期的到來,京東方能否在股價上苦盡甘來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