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早餐,是油條的狂歡

2021-02-16 惠通學子

「高油、高脂、致癌」——油條的頭頂上總是被不健康的言論纏繞,這樣「不正經」的油條為何能長期佔領早餐店,引得人們趨之如騖?

油條,餐桌上的迷人精。即便關於油條不健康的言論三五不時地出現,卻絲毫沒有動搖油條在早餐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油條泡豆漿,是最常見的早餐搭配 / 視覺中國

作為一種極具國民度的食物,油條在中國人的餐桌,絕非單一面孔。於饕客而言,油條是一塊「萬能磚」,可單吃、可入菜,甚至裹餡、入餡。你永遠想不到,油條會以什麼形象,出現在餐桌之上。

1

油條都成雙入對了,你呢?

早餐攤上,「成雙入對」的細長狀是油條的主流形狀。黑油包裹的大鐵鍋,伴著熱油的上下翻滾,兩根絞在一起的條狀麵團逐漸蓬鬆,慢慢爬上一層誘人的金黃。

兩根抱在一起的油條,像是在鄙視還是一個人吃早餐的你 / 視覺中國

事實上,油條並非刻意地「秀恩愛」,這樣的「抱團生存」和傳統的起泡劑不無關係。

油條的起泡劑,由明礬和小蘇打組成。混合了起泡劑的麵團看似尋常,待得遇水、遇油後,產生急速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催使面塊逐漸蓬鬆、綿軟。

出於安全性,現在許多商家搭出了安心油條的招牌,以不含鋁的發泡劑取代明礬 / 圖蟲·創意

然而,明礬和小蘇打發生的化學反應,並非瞬間即成,而需要一定的時間。

單根的面塊入油後,短短幾秒內,表層酥脆定型,限制了面塊後續的膨脹。若兩根面塊黏合在一起,面塊黏合處並不直接接觸熱油,受熱較慢,可以持續釋放二氧化碳氣體,保證了油條內部的柔軟蓬鬆。

形似饅頭的非主流油條「老鴰頭」,在豫北、魯西一帶,頗為盛行。因為形狀類似老鴰(即烏鴉)圓圓的腦袋,這種不規則的圓形油條被叫做老鴰頭。

這才是早餐的正確打開方式 / 視覺中國

和普通的雙長條油條類似,剛出鍋的老鴰頭,熱氣透過表層的油光,裹上麵粉的麥香和植物油的清香,直往人鼻腔裡鑽。咬開後,油條內部的蜂窩狀小孔,飄散出一縷縷熱煙,嫋嫋娜娜地開啟了一場舞蹈快閃。

2

誰才是油條的官宣?

油條豆漿的官宣早已深入人心,油條胡辣湯、油條豆腐腦的搭配,也是不少人心中不可拆分的鎖定CP。在杭州人的心中,醬油才是賦予油條靈魂的一味靈丹妙藥。

杭州早餐的古早味,是沾糖或者蘸醬油的油條 / 匯圖網

一根油條一碗粥,再來一點醬油,這是杭州早餐的古早味。鮮香的醬油浸潤了油條的綿軟,經由牙齒的觸碰,自油條脆嫩的表皮溢出,鹹鮮的味道喚醒了整個清晨。

萬物皆可涮火鍋,是四川人的美食心得。酥香綿軟的油條,必然不能躲過火鍋的洗禮。

油條下至火鍋內,與鍋內的紅油纏綿起舞,起伏翻滾之間,先人一步喝足鍋內的湯汁精華。灌滿湯汁的油條,體態更為膨脹,筷子稍一觸及,湯汁便自油條表層溢出。

油條涮火鍋、泡麻辣燙,「詭異」的搭配,卻生出奇特的滋味 / 視覺中國

入口後,油條溢出的湯汁,像一顆火鍋炸彈,瞬間佔據了味蕾高地。

爛軟的油條,繼而補上了後味,蓬鬆的面塊早已將麵粉的彈性撐到極致,麵粉的厚重滋味被濃鬱的火鍋湯汁掩蓋,倒莫名作用出一種類似魚肉的嫩滑口感。

艇仔粥不僅在早茶上供應,更是老廣宵夜的心頭好 / 視覺中國

食材豐富、加入油條絲的艇仔粥,承載了不少老廣的鄉愁。

「艇仔粥,艇仔粥,爽口清香唔使焗,一毫幾分有一碗,好味食到耳仔鬱。」由昔日珠江三角洲上的疍民創造的艇仔粥,見證了百年廣州「遊船河,啖蝦啜粥」的過往。

艇仔粥多以魚骨、雞骨做底,加入稻米熬製成粥。

待得粥底煮熟,將生魚片、叉燒片、魷魚絲、海蜇絲等食材墊於碗底,而後滾粥衝入,碗內的食材被一燙即熟,最後撒入一捧香脆的炸花生和油條絲,便是一款經典的廣府粥品。

艇仔粥雖以食材豐富著稱,飄在上層的油條絲依然吸睛無數 / 視覺中國

豐富的海鮮食材,並未掩蓋油條的酥脆。剛出水的海鮮,魚鮮肉美,被米粥包裹出綿滑細膩的口感。油炸的花生米和油條絲,中和海鮮粥底的腥味之餘,又淡化了掛羹米粥的餬口之感。

在砵仔焗魚腸、菠蘿油條蝦等菜餚中,油條的味道同樣不可忽視。以油條為主菜的絲瓜炒油條、八寶油條、西紅柿炒油條,也是不少人定義油條的地道吃法。

絲瓜炒油條 / 圖蟲·創意

3

油條餡的食物你見過幾種?

除卻單吃,油條還是不少食物首選的餡料。天津的煎餅果子、大餅卷果子,是油條入餡的典範。同樣以油條入餡的蔥包燴,是杭州人關於早餐的一段記憶。

蔥包燴 / 視覺中國

蔥包燴是杭州民間的傳統小吃,和油條的誕生不無關係。

南宋時,嶽飛因被秦檜設計,被害於杭州風波亭,杭州百姓皆為之悲憤感懷。杭州的一位麵點師傅,特意和面搓揉成兩個象徵秦檜夫婦的面人,丟至油鍋中煎炸,取名為「油炸檜兒」、「油炸鬼」。

一時間,口吞油炸檜兒成為杭州百姓表達憤懣情緒的出口。為避免秦檜的報復,機智的杭州百姓,以「燴」代「檜」,將其更名為油炸燴。

在杭州的巷子深處,很容易看見古樸的蔥包燴小攤 / 圖蟲·創意

類似油條多成雙入對,蔥包燴也要兩個夾在一起才夠味。

薄薄的麵餅裹上剛出鍋的油條和青翠的小香蔥,平攤在鐵鍋之上壓烤,片刻後,蔥段飄出香味,透過脆黃的麵皮,露出若隱若現的翠綠。

而後刷上一層稠香柔滑的甜麵醬,封存了蔥段和油條的濃鬱香味,只需咬上一口,便可獲悉最地道的杭州味道。

粢飯糰、大餅、油條和豆漿,合稱為上海早點的四大金剛。與其他三種食物相較,粢飯糰有些許「面生」。

傳統粢飯糰以稻米和糯米做皮,中間夾裹火腿肉糜及油煎後的鹹菜。後來,隨著食材的豐富,肉鬆、鹹蛋、滷蛋等食材也隨之加入。無論食材如何變更,剛出鍋的油條切段,永遠是粢飯糰的點睛之筆。

粢飯糰和油條 / 視覺中國

白飯糰是早餐店、便利店的常見食物,榨菜、火腿肉糜也並無稀奇之處,當這些食材遇到冒著熱氣的油條時,所有的魅力全都釋放在這一刻。

姿態迥異的飽滿米粒,瘋狂暗示自己的香糯。牙齒穿過這層綿軟,交織著鹹菜粒的肉糜滲出濃鬱的油汁,而後被油條吸取。唇齒纏鬥片刻,爛軟的油條和其他食材一起,順著舌尖下滑,一舉填滿了胃部的空白。

便攜可口的粢飯糰,深受江南人的喜愛 / 匯圖網

作為早茶上的常客,炸兩在廣東、香港一帶頗受歡迎。上世紀40年代,泮塘鄉有家叫做「嚼荷仙館」的茶居師傅為應付當時的物資緊缺,創造了油條與腸粉相結合的炸兩。

爽滑脆嫩的炸兩,是廣東人喝粥的最佳拍檔。不同於上述小吃使用的新鮮油條,廣東炸兩以隔夜油條為美。

隔夜的油條,用腸粉包裹後切成小塊,淋上豉油,最後撒上一把蔥花作為點綴。金黃的油條、皎潔的腸粉、青翠的蔥花、醬色的豉油,雅致的配色,不免讓人食慾大開。

4

萬物皆可入油條

 「很多菜都是饞人瞎琢磨出來的。」汪曾祺曾在《四方食事》中,描述了自己發明的一種帶餡油條,「比炸春卷味道好。」

文中詳細描述了這道「肉釀油條」的做法:

將油條兩股拆開後切成小段,並將油條中間的面瓤掏出。肥瘦相間的豬肉剁碎,加入蔥花薑末及少量榨菜丁攪拌成餡,而後將肉餡塞入中空的油條段內,逐段下鍋煎炸至肉餡熟爛、油條酥脆。

炸春卷。網油腰卷與炸春卷極為類似,將春卷皮換成油條即可。較之春卷,網油腰卷酥脆之餘多了些許嚼勁 / 視覺中國

經由熱油煎炸的油條,焦脆金黃,混著肉餡齊齊入口,奏著咔咔的樂聲,在齒頰間碎成一片金黃。肉餡在油條外皮的「保護」下,鮮嫩溢汁,裹著焦脆的油條屑與舌尖在口腔內玩起了捉迷藏。

在美食上,人們向來無師自通。汪老自創的這道美食,並非世間絕無,在廣西南寧的傳統酒席上,以油條釀肉的網油腰卷從未缺席。

老南寧人的傳統酒席十分講究,上菜次序亦十分重要,而網油腰卷則是必不可少的第五道菜。

腸粉油條你吃過麼 / 視覺中國

一塊雞蛋布袋加一碗豆沫或白胡辣湯,是豫北、冀南一帶早餐鋪上的常見搭配。人頭攢動的早餐店口,雞蛋布袋的大鐵鍋周圍,永遠排著長隊。

全副武裝的師傅,站在大鐵鍋旁,一雙長筷熟練地將淌油的油條撈出,略一翻轉便將油條戳開一個小口,而後灌入雞蛋液,重新丟至鐵鍋內煎炸片刻。

過兩遍滾油的雞蛋,較油條顏色更為金黃,表層結成略薄的焦殼。蛋液順著蜂窩狀的氣孔布滿整個油條,咬開後,熱氣自下而上衝出,稍不注意便可將口腔燻出泡來。

雞蛋布袋的中部內芯,宛若西瓜尖的甘甜,蓬鬆的油條面瓤裹上一抹蛋黃,最是滑嫩無雙。

胡辣湯 / 視覺中國

中國人在研究美食方面,向來甲冠天下,各種食材均能手到擒來。油條剛出鍋的酥脆,時常為人稱讚。

剩餘或隔夜的油條,雖在味道上略遜一籌,然而在老饕的手裡,卻也能化腐朽為神奇,略一烹調便可成就一道美味。

以油條為食材的素排骨是上海的一道地道美食。

隔夜油條切段後,中間插入切成細長塊狀的蓮藕條或蘿蔔條,煎至金黃後,加入醬油老抽香醋調製的濃稠湯汁內翻炒均勻。油條塊裹上醬色粉芡,宛若濃油赤醬的紅燒排骨段。

素排骨,在外形上與紅燒排骨真假難辨 / 匯圖網

江西的油條包麻餈,頗為慧心巧思,將油條的吃法研究到極致。脆脆的老油條,裹上軟糯的麻餈,是景德鎮、上饒一帶最常見的早餐。麻餈,又稱麻子粿,由熟糯米飯裝至石槽內反覆捶打而成,彈糯粘牙。

老油條對摺將裹上白糖或芝麻的麻子粿壓成糯米餅,在牙齒靠近的瞬間東躲西藏。即便是一顆熱量炸彈,搭配豆漿的油條包麻餈,是江西人開啟一天的心甘情願。

麻餈,即餈粑 / 圖蟲·創意

作者簡介:本文為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授權轉載。「地道風物」是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公眾號,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立志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公眾號改版

「星標」我才更方便接收我的消息哦

只需三步

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布裡斯班中式早餐店」都在這啦!| 油條豆漿煎餅果子,這才是中國人自己的早餐文化!
    來上一客熱氣騰騰小籠包 這才是咱中國人自己的早餐文化呀(如有補充,歡迎留言喲)📍 U5/22 Gowan Rd, Sunnybank Hills QLD 4109⏰ Tue-Fri 11:00am-9:00pm ; Sat-Sun 9:00am-8:30pm; Mon Close📞 0497 158 057疫情期間新開張的餐廳
  • 油條,中國早餐界的「扛把子」
    畢竟,豆漿油條這套中國人最熟悉的早餐,一個月都吃不到,讓人甚是想念。油條是一種很神奇的食物。中國地域遼闊,東西南北飲食習慣大有不同:南方嗦粉,北方吃麵;豆腐腦是甜是鹹還是辣,事關底線……唯有桌上擺著油條時,所有人都能愉快地動箸。油條雖然平凡,卻符合人類基因裡對碳水和脂肪的呼喚。所以,即便油條總被說「不健康」,但它在早餐界「扛把子」的地位從未動搖。
  • 燒餅油條我最愛的早餐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燒餅、油條是中國人的傳統早餐,它其貌不揚,但味道純正,芳香四溢,在撫慰胃的同時,也撩撥著腦神經。它是我的最愛,無論是單吃還是搭配在一起,都有種無與倫比的幸福,可能是從小吃慣的緣故。說起南京人的早餐,燒餅油條絕對是主流。尤其是上班族,求得就是一個快字,一個燒餅一根油條,立等可取,加上一份豆漿,分量也足。
  • 西北早餐肉夾饃,東北喜歡大碴粥,但豆漿油條卻最為統一
    導語:就咱們中國人而言,因為飲食文化和地域的不同,僅僅一頓簡單的早餐,不要說親自上手做了,就只是說說,說個幾天幾夜都說不完。而且因為南北飲食差異化的縮小,北方也能吃到南方的早餐,南方也是如此。不過還是有不少人吃不慣別的地方的早餐,總覺得口味上接受不了,偶爾吃一次解個饞還可以,但不會經常性地吃。
  • 食譜 西班牙人的國民早餐原來是油條?
    點擊Fields甫田網↑↑ 立即關注我們你知道嗎,在遙遠的伊比利亞半島,有一群熱情奔放的西班牙人,他們的國民早餐必選食物之一
  • 中國人的早餐藏著什麼秘密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早餐是一個城市煙火氣的開始,也承擔著安撫空置了一整晚的胃的重任。不管你昨晚加班到凌晨幾點,早上的一碗熱粥、一根油條就能讓你滿血復活,感嘆人間又值得了。早餐如此重要。那麼,全國各地的人早餐都吃什麼東西呢?不同地方的人早餐習慣又有什麼不同?
  • 早餐:豆漿+油條?知道真相的我,嚇了一跳
    今天你的早餐吃的啥?如果你回答豆漿油條或者燒餅油條的話,那麼小編要勸你一句:以後記得搭配幾顆龍眼或者紅棗了。
  • 早餐買油條時,用這3個辦法鑑別「明礬」
    身體好不好,關鍵看早餐,這句話道出了早餐對人身體的重要性。中國人尤其重視早餐,一日三餐,早餐一定要吃好。
  • 早餐不要給孩子們吃豆漿油條,建議把這三種油條當早餐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節省時間給孩子買豆漿油條當早餐,完全忽視了早餐質量的重要性。然而豆漿油條不僅不能提供豐富的營養,而且長期食用後容易發胖。因此我就為大家介紹三種營養健康的早餐,他們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美味,非常受吃過他們的孩子們的歡迎。
  • 牛奶+雞蛋、油條+豆漿,白粥+鹹菜……哪種早餐最營養?
    許多人喜歡這幾種搭配:牛奶+雞蛋,油條+豆漿,白粥+鹹菜,可是早餐就這樣搭配,真有營養嗎?牛奶+蛋兩者的蛋白質含量都較高,飽腹感強,吃完之後經常不能吃其他東西。這時體內缺少工作、學習所需的葡萄糖,導致你早晨昏昏欲睡。
  • 脆皮油條怎麼做?一碗豆漿2根油條,油條的情懷!
    直到現代,雖然油條在各地叫法不一,廣東人叫「油炸鬼」,天津人叫「餜子」,東北人叫「大果子」,河南人叫「油果子」,但不論天南海北,街邊早餐攤上隨處可見的油條,都說明了千百年來它在中國人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記得小時候,每當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花錢請人或自己和面炸上一大竹籃子或一紙箱子,一是過年家人吃,一是用於走親戚。
  • 油條甜豆漿,配上四季優美隨便果的早餐更健康
    反映到飲食上,早餐當然也是至關重要的。中國人的早餐講究吃好,豆漿油條豆腐腦、煎餃麵條小籠包,清晨的大街小巷各樣的中式早餐,滿足著人們的味蕾。但對於「追求身材」和健康的人來說,中式早餐成了最易踩雷的選擇。
  • 冷凍油條-國民早餐新選擇
    油條堪稱中國國民早餐,無論大江南北,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街邊小店還是早茶老字號,油條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在很多人的記憶裡,排隊買油條也是非常享受的過程,看著麵團在鍋裡翻滾、膨脹,從一小塊面變成胖乎乎的大油條,吃到嘴裡新鮮熱辣、香脆可口,幸福感和滿足感油然而生。如果只看油條油炸的過程,確實還挺有趣的,但實際上油條的製作並不簡單,耗時也很長。傳統的早餐店鋪往往凌晨就要開始準備,才能趕上早餐供應。
  • 西班牙的國民早餐:西班牙油條
    在西班牙,大街小巷的攤檔和咖啡館裡,西班牙油條無處不在,這些油條不僅是油炸的,而且也是早餐中的硬貨。
  • 吃一根油條=攝入20g油?!早餐黑榜向你發出熱量警告!
    「一天之計在於晨」,如果沒有好的精神,一天就處於渾渾噩噩的狀態,無法專心學習、工作,可見早餐的重要性。 早餐不僅要吃,還要吃的健康營養,對於追求身材和管控熱量的人來說,稍微不注意就會踩進高熱量的雷區。
  • 中國人的一日三餐,早餐篇
    第一種:先說說陝西人早餐,陝西的早餐地區種類各有不同,但也相差不遠。說到陝西早餐,西安的肉丸胡辣湯是不可不提的美味。 第五種:北京油條豆汁,豆汁是北京獨具特色的民間小吃,已流傳了上千年。
  • 早餐剩的油條,還能這樣吃!
    油條可以說是大部分人的早餐必備了,色澤金黃,酥脆可口,配上點豆漿,簡直美極了!不知道大家如果早餐剩下的油條會怎麼吃呢?
  • 豆漿油條、白粥饅頭…...這4種「假早餐」,你吃了嗎?
    它蘊含著一個重要的道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就要數每天的早餐。我們想要一天充滿精神活力,那麼早餐不僅得吃夠,還得吃對。但是,很多人早上匆匆忙忙出門前,能做到的僅僅是往嘴裡塞點東西,騙過咕咕叫的肚子。能量夠不夠?營養搭配合不合理?仔細一分析,根本就是吃了個「假早餐」。
  • 菠菜油條,營養升級的「綠色早餐」
    油條,是許多家庭早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市場上賣的油條大多加了明礬,經常吃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其實愛吃油條的朋友,完全可以在家自己做油條,好吃還放心。左豆豆今天就教大家做油條,而且還是營養升級的菠菜油條,再加上一碗核桃花生牛奶,營養健康又美味的早餐就完成了。關注微博「左奶奶在東京」,了解更多左豆豆的消息和美食內容。菠菜油條
  • 梁實秋: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吃不厭
    梁實秋:小時候的早餐幾乎永遠是一套燒餅油條,吃不厭 2020-08-05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