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丸子 編輯|欣欣
前幾天,和朋友小西聊天,她說因為疫情,已經半個月沒上班了。每天逛淘寶卻不敢下單,因為沒有收入。
我問她「你不是才發了年終獎嗎,而且前幾個月工資也都不低」。她說前幾個月工資都花完了,沒有存款,如果一直不上班,年終獎也撐不了多久。
小西說她現在才體會到,我們這代人都過得太隨心所欲了,總是抱著「生活已經這麼苦了,當然要對自己好一點「的想法,年紀輕輕就過著精緻窮的日子。
不僅沒有存款,每月月光,還成為了「月欠族」。
月欠族,是指還沒到月底就把錢全花光並透支消費的一個族群,每月靠著花唄、信用卡過日子。
我和小西都是典型的精緻窮和月欠族,但經過這次疫情,我開始反思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正確嗎?我自以為的精緻生活真的精緻嗎?未必。
01
精緻窮的生活,正在快速榨乾一個人。
前同事小波剛來公司時是一個工作特別努力上進的人,對人也大方和善、有禮貌,所以部門同事都很信賴他。由於他剛換了行業,雖然努力,但一時半會兒業績也並不是特別優秀,自然工資也很少。
但他是個生活過得特別精緻的人,咖啡只喝星巴克,手機要用最新款的,每年要出國旅遊,晚上出去喝酒也會一晚上花掉大幾千,所以我們一度認為他應該家庭條件不錯,存款也多。
後來小波找我借錢,錢不多,就幾千塊。他說需要先還信用卡周轉一下,等過幾天理財產品到期就還我。考慮到他平時跟我關係挺好,人品也不錯,手上在跟的客戶也快籤約收費了,所以我沒有猶豫就借了。
過了一個月,他一直沒有主動說要還錢,甚至發了不低的工資也沒主動提過,問他的時候就開始各種理由推脫。
直到後面我跟其他同事聊才知道,他已經前前後後在我們部門和其他部門總共借了好幾萬,全都沒還。除此之外,還欠了不少信用卡跟網貸。
為了維持他日常的精緻生活,到處欠債,最後破罐子破摔,還不上就從公司離職。然後電話微信都不回,甚至拉黑,至今那筆欠款我到現在也沒要回來。
這樣的精緻窮的生活真的值得嗎?
用信用卡和借錢去維繫奢侈的生活,過著精緻窮的日子。最後負債纍纍,甚至失去朋友和同事的信任。
02
你所認為的精緻生活,不過是在自欺欺人
相信很多90後跟我一樣,都是崇尚精緻生活的人。為了體現精緻,我們常常在自欺欺人。
大學時很流行用Kindle看書,看到室友買了一個每天認真看書,我也跟風買了一個。下載了很多書籍在裡面,然後拍照發了個朋友圈假裝在認真看書,最終一本也沒有看完過。
再後來,在某個沒有存款的月底,為了維持生活,只好低價將閒置的Kindle轉出去回血。只有發過的那條朋友圈才能證明它真實存在過。
看到朋友圈代購都在說潔面儀多麼好用,好像不買就不配被稱作精緻的豬豬女孩。於是我花了一千塊買回來,結果發現不適合我這種敏感皮,用了四五次就閒置了。
《奇葩說》裡的詹青雲說:「我們不是在為喜歡的東西花錢,而是在為「精緻」這個概念花錢,而「精緻」的定義並不是由我們自由決定的,是因為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在用流量和網紅告訴我們,這就叫「精緻」」。
為了迎合商家和消費主義者所定義的精緻,我們成為了「月欠族」,每月發了工資就用來還上個月的花唄和信用卡,然後這個月又繼續靠刷信用卡來維持精緻的生活,就這樣惡性循環。
之前微博上有一個女大學生,在宿舍拍很多好看的ins風的日常生活照片發到網上,收穫很多點讚。大家都很羨慕她,能把宿舍的生活過成詩一樣美好。
但新聞曝光後大家才發現她所拍照的並不是宿舍的日常,只是在網上買的道具,在床上一塊很小的地方擺拍的。實際的宿舍生活依然是雜亂無章的,完全沒有她照片呈現的那種精緻感。
當今社會,不少人都保持著「人前精緻,人後邋遢「的狀態,屋子裡各種髒亂差。
這些精緻都並不是真實的精緻,而是為消費主義買單的偽精緻,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精緻窮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在享受當下的快樂,崇尚及時行樂的生活態度。可是這樣的生活帶給你的並不是長久的快樂,相反,因為精緻窮而成為「月光族」或者「月欠族」。
沒有存款,甚至負債纍纍,不敢裸辭,不敢生病,不能抵禦生活中任何的「黑天鵝」事件。這樣精緻窮的你,真的快樂嗎?
03
真正的精緻,應該是來自靈魂的精緻
「精緻」和「窮」是兩個概念,精緻不一定會導致窮,窮人也可以精緻。因為精緻不一定是非要花錢的精緻,也有不花錢可以獲得的精緻生活。
那是來自靈魂的精緻。
曾經在一個公眾號裡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講的是關於中國最後的名媛——鄭念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時期,鄭念因為留學和為英國公司工作的經歷,被當作間諜關進了上海第一看守所,開始了近七年的牢獄之災,當時她已經五十多歲。
面對監獄中惡劣的環境,這個五十多歲的老人依然在努力的認真生活:
她憑藉著「以講衛生為光榮,不講衛生為可恥」的語錄借來破舊的掃帚,將監牢打掃得乾乾淨淨;將布滿塵埃的窗玻璃仔細的擦了擦,讓陽光能照射進來。
她給存水用的臉盆做了一個蓋子防塵;用飯粒當漿糊,把手紙貼在沿床的牆面之上,使被褥不被牆上的塵土弄髒;還用借來的針線將兩條毛巾縫成馬桶墊。
即使手被反銬在背後,她也冒著手部致殘的後遺症堅持在上完廁所後拉上西褲的拉鏈。只因為敞開褲鏈「太失體面了」。
放風的時候,她為一朵野花而欣喜;在監獄中,她被蜘蛛吐絲織網而震撼;她背誦唐詩,沉浸在古詩詞中暫時擺脫囚室的殘酷現實。
能把這樣狼狽不堪的獄中生活,過成讓其他囚犯羨慕的「詩和遠方」。在惡劣的環境中,讓心靈開出美麗的花朵。這個五十多歲的老人,給我們詮釋了什麼才是精緻一生,優雅的活著。
李銀河說:「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從靈魂透露出來的精緻會讓一個人內心平和,一生溫暖純良,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04
與其追求靠物質堆砌起來的「偽精緻」,過著精緻窮的生活,不如去追尋靈魂的精緻。
靈魂的精緻是接受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打造一個活在別人眼中「精緻的人「的假象。
希望你是真的抱著看書學習的想法而去購買kindle,並堅持閱讀;希望你去健身房是真的為了健身,而不是僅僅去拍個照發個朋友圈。
希望你是真的為自己需要並且適合的東西花錢,而不是跟風;希望你只買」對的「,而不是一味追求」貴的「。
靈魂的精緻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不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會把自己和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是不論遭受了多大的苦難,都依然熱愛生活、敬畏生活。
關於作者:丸子,愛畫畫、愛攝影的90後姑娘,堅信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