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掌握心臟結構與血液循環!(附視頻)

2021-03-05 醫格心領域

今天分享一個5分鐘的視頻,很詳細的解說了關於心臟的結構和血液循環途徑。如果大家還有想要尋找的資料信息,歡迎微信留言哦~

整理·格格|來源·網絡綜合整理

心臟的結構


心是一個中空的肌性纖維性器官,形似倒置的、前後稍扁的圓錐體,周圍裹以心包,斜位於胸腔中縱隔內。心的大小約與本人握拳相似。

心約2/3位於正中線的左側,l/3位於正中線的右側,前方對向胸骨體和第2~6肋軟骨;後方平對第5~8胸椎;兩側與胸膜腔和肺相鄰;上方連出入心的大血管;下方鄰隔。心的長軸自右肩斜向左肋下區,與身體正中線構成約45度角。心底部被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和心包返折緣所固定,因而心室部分則較活動。

心有時因胚胎發育的原因,可以反位,成為右位心,同時常伴有腹腔內臟器官的反位。此時心的位置偏於中線右側,心尖指向右下方,心房和心室與大血管的關係正常,但位置倒轉,宛如正常心的鏡中影像,無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另一種心位於胸腔右側,是由於肺、胸膜及膈的病變而引起的。心並無結構和功能上的改變,各房室之間的位置關係正常,只是心動的位置右移。

心臟的位置

心臟的外形和血管(前面觀)

心臟的外形和血管(後面觀)

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構成的雙循環。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經主動脈及其各級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細血管,在此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供給組織細胞氧和營養物質,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動脈血變為靜脈血;再經各小靜脈中靜脈最後經過上、下腔靜脈及冠狀竇流回右心房,這一循環為體循環。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幹的各級分支到肺毛細血管,在此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氧並排出二氧化碳,靜脈血變為動脈血;然後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為肺循環。

 延伸閱讀

【圖說】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另附視頻解說)

論打開『高血壓』的正確姿勢 || 5分鐘動畫詳細講解

【3D動畫】關於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另附圖片解析)

不懂什麼是心衰?看過這個動畫就懂啦!

3D超清演示三種心臟搭橋手術,終於看明白了!

本微信接收稿件/發布相關會議資訊歡迎諮詢合作。

聯繫人:吳晴15618748855,微信同。

↓↓來啦記得點個讚再走哦~

相關焦點

  • 心臟de結構與血液循環
    心臟的結構:
  • 心臟結構與血液循環
    心臟的結構:
  • 3分鐘讀懂心臟的結構與血液循環
    來源:朱曉曉心電資訊及網絡心臟永不停歇的跳動,就是心室在不斷的收縮和舒張的過程。
  • 【生物微課堂】人體的血液循環——血管和心臟
    A.動脈將血液由心臟運往全身各處,A錯誤。 B.靜脈將全身各處的血液運回心臟,B錯誤。 C.毛細血管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C正確。 D.心臟為血液循環提供動力,D錯誤。 故選:C。3.【答案】A【解答】A、血液有運輸、調節人體溫度、防禦、保護、調節人體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四個功能。
  • 血管與血液循環
    血管是血液流經的管道,而血液的流動是靠心臟來驅動的。心臟就是循環系統的「泵」,通過心泵,全身的血管才能緊密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完整而密閉的血液循環體系。1. 心臟結構簡而言之,心臟有四間「房」、兩堵「牆」和六扇「門」,標準的「田」字型布局(圖2)。
  • 【生理學總結】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心動周期與心率1.
  • 胎兒的血液循環
    胎兒血液循環有一系列生理特徵,以便適應其宮內的低氧環境:①胎兒血紅蛋白含量比成年人高,可以有更大的氧運載能力;②按體重計算,胎兒心輸出量遠大於成年人:③胎兒的血紅蛋白有更高的氧合能力。儘管如此,胎兒仍處在一個低氧的狀態下成長生存,正常胎兒動脈血PO₂低達20mmHg左右。
  • 輕鬆記住心臟循環(建議收藏)
    輕鬆記住心臟循環1.血液從左心房開始,經過什麼部位最後回到左心房?
  • 血液循環不好,這些麻煩接踵而來!
    血液循環,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臟和血管系統中周而復始地流動。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並互相聯接,構成完整的循環系統。
  • 麻醉與循環——心臟
    心腔壁有三層結構,最內層是心內膜,為一層薄薄的內皮細胞;中間是心肌細胞,由一群群縱行分叉,直徑約為1μm的肌原纖維構成心肌纖維;最外層是心外膜,由間皮細胞構成,它也是心包膜的內層。心臟的收縮活動推動全身血液流動,將氧和養分輸送給每個器官,並運走廢物。體內各部分之間的各類激素和調節物質的運輸,也靠心臟的活動來保證。
  • 胎兒血液循環
    如下:胎兒血液循環是胎兒出生前的心血管系統分布及其血液流通途徑。胎兒營養物質、氧的攝取以及代謝廢物排出等都要經臍帶到胎盤進行物質交換,因而其血液循環途徑與成體有很大差異,待出生後要發生相應改變。胎兒體內循環的血液,都是動脈血與靜脈血的混合,只是混合成分的比例不同。流入上肢、頭部、心臟及肝臟的血液含氧及養分較多,而流入胎兒肺部及身體下部的血液含氧及養分較少。
  • 醫學視頻 | 心血管系統概述:血液循環系統+血管類型
    在人體解剖學上,心血管系統是人體兩大脈管系統之一,包括心臟、動脈、毛細血管和靜脈。
  • 心臟瓣膜、體循環和肺循環
    點點看看:新鮮心臟標本的解剖結構心臟解剖結構心臟結構的內部觀察
  • 在線學習:心臟的結構與功能
    心臟有著什麼樣的結構可以讓它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揭開心臟的神秘面紗。教學視頻:觀看過程中,如遇到不懂的地方,請按下暫停鍵,消化了再繼續。 一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心臟每分鐘約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則每分鐘約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個人的心臟一生泵血所作的功,大約相當於將3萬公斤重的物體向上舉到喜馬拉雅山頂峰所作的功。知識歸納:生:心臟位於人體的什麼部位?
  • 一篇文章, 看懂心手少陰之脈隱含的「血液循環」
    一條支脈與目系(眼與腦相聯繫的結構)相聯繫;直行的經脈上行於肺部,沿著手臂內側的後面,到達小指內側的末端與手太陽小腸經相互聯繫。反覆揣摩這段循行記載,不難發現心手少陰經脈的循行與現代解剖的心血管循環系統有不謀而合之處。心血管系統是由心臟、血管、毛細血管及血液組成的一個封閉的運輸系統。
  • 了解心臟結構和食療注意事項
    心室與心房比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釋:左、右是以人體的生理結構為依據的)。心臟四腔分別連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連接主動脈,左心房連接肺靜脈,右心室連接肺動脈,右心房連接上、下腔靜脈。靜脈是將血液送回心臟的,動脈是將心臟中的血液送往全身的;心臟中房室瓣和動脈瓣只允許血液這麼流動,可防止血液倒流。
  • 【中文字幕】動畫演示心臟血液循環系統和血管類型
    長達6.22分鐘的高清視頻,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臟和血管系統中周而復始地流動。
  • 促進血液循環的養生運動
    運動能加強心臟活動,促使肌肉內的血管擴張,引起運動可以有效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不過不同運動對血液循環的影響是不同的。
  • 如何促進血液循環
    3、泡澡可以增進血液循環,泡完後你會覺得整個身體發亮,但是一定要泡半身浴,儘量不要泡到胸口的心臟部位(由於水溫和水壓的影響,很多人泡到胸口會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如果你的心臟夠強,泡完澡或是洗完熱水澡後,可以再用稍涼的水衝一下身體,這可以讓你身體的皮膚更緊實,也更加強血液循環。如何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能力?一、鍛鍊:沒有什麼可以替代鍛鍊的作用。無論飲食多麼健康,都需要用定期鍛鍊作為補充。如散步,每天早上做有氧運動等。瑜伽是另外一種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的運動。頭手倒立就是其中一種有效促進血液循環的瑜伽姿勢,它幫助身體保持健康。
  • 6個「壞蛋」破壞血液循環 10個症狀提示你血液循環出問題了!
    血液作為人體中運送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重要介質,只有流通順暢才能更好地工作。如果血液循環差,全身多個器官都會受累,比如胃腸道血液循環差,會導致營養不良、食慾下降;四肢肌肉、皮膚血液循環差,易導致肌肉疲勞、酸痛,甚至手腳麻木、四肢發涼、跛行和皮膚潰爛等嚴重症狀。通過合理膳食,我們可以從中攝取維生素、礦物質等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