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是中國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廈門、珠海、汕頭),本身已經上升到國家經濟戰略城市,為什麼來廣東不大發展呢? 中山市是全國五個不設市區的城市,也就是沒有下轄的市縣,所有的錢實際上都藏在自己的腰包裡,中山常年維持廣東省第五大經濟總量,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這樣的實力還不叫大力發展嗎?
現在讓我們重點談談珠海
珠海靠近澳門,站在拱門北口岸就能清楚地看到澳門, 澳門的經濟結構,珠海不太能從澳門吸收營養,反而不能說澳門阿姨完成了去珠海買菜, 2006年去珠海時,珠海市內只有一個九州港,吃水4米以下的船很難進入, 貨運港的高欄港口只有雛形,連續十年發展也看不到規模, 高欄港口離珠海市有100多公裡。
從這裡看,珠海的先天條件不如深圳,我不記得從廣州去珠海橋有多少,總之很多, 去深圳會方便很多, 最重要的一點是深圳接近香港,加上香港當時的實力和深圳的地理優勢,經濟爆炸性增長是必然的, 深圳蛇口港緊挨著蛇口區,具備深水港的天然條件,之後建設的大耙海灣都是深水港,從而深圳港口的地位自然突出。
珠海從特區成立到現在的常駐人口不到200萬,主要原因是吸引外來人口的動力不足, 招商引資這是外商投資深圳比投資珠海方便多了,南下的商船或貨物周轉到深圳更方便。
現在,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海的居住優勢急劇上升,在廣州、深圳、中山、珠海四個城市走一走,如果選擇居住,就選擇中山和珠海。
珠海不能複製深圳模式,但完全有自己的好處, 珠海市區多山,改革開放初期沒有開發優勢,建設成本高,達到了珠海的環境質量, 現在珠海應該感謝深圳、廣州那樣沒有爆炸性發展,低調的東西幾乎被世人遺忘了,但在現在很多產業轉型的情況下,珠海的後期發力,精確的自己定位,科技創新,以樓市、倉庫、旅遊、海洋產業為主。
對此你是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