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514期)
生活中,意外總是突如其來,及早掌握急救技能,關鍵時刻能挽救自己和家人生命!尤其是兒童,他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造成各種意外傷害,目前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兒童第一大健康「殺手」。
作為兒童的監護人,我們有必要去學習一些知識,防患於未然。例如氣管異物吸入、交通事故、跌落傷、燒燙傷、食物中毒、電擊傷、鼻出血、溺水…當孩子們遇到這些危險,父母們知道如何正確急救嗎?
8種家用急救技能,但願用不到,但你一定要知道。
01
氣管異物吸入
異物吸入包括各種小物件,如玩具零件,花生、瓜子,最常見的是嬰幼兒奶汁吸入,吸入時寶寶會有咳嗽、呼吸困難、臉色發紫,重症可能會立即身亡。
異物吸入時急救處理
拍背法: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託其胸,拍背部(低頭、託胸、拍背);
迫擠胃部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複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衝擊氣流,把異物衝出;
如為大孩子,可鼓勵咳嗽。
如何預防異物吸入
禁止仰臥餵奶;
不可躺著吃飯或邊跑邊吃飯;
避免給5歲以下的小兒吃顆粒小或不易咀嚼的食物,如:花生、瓜子、豆類、玉米、果凍等;
進食時嚴禁嬉笑、哭鬧;
嬰兒所到之處,不放小、細碎能放入口中的物品;
不給孩子強行灌藥;
改正口中含物的不良習慣,如發現,耐心勸說使其吐出,不要用手指強行挖取,更不要恐嚇。
02
交通事故
全世界每年因車禍死亡者126萬人,受傷者1500萬人,即每2秒鐘有一個受傷,每50秒鐘有一人致死。
交通事故預防
教育兒童熟悉各種交通信號和標誌。
不要在馬路上進行各種體育活動和玩耍。
不要在汽車下面玩耍。
坐車時不要將頭、手臂伸出窗外。
安裝嬰兒座:撞車時,嬰兒座可使兒童死亡減少54–80%。
戴頭盔:發生碰撞時,可使死亡危險降低40%;質量良好的頭盔也可使嚴重受傷的危險減少70%。
03
跌落傷
嬰幼兒平衡能力差,學齡前兒童在幼兒園內追逐打鬧、爬高,均易出現跌落傷,而男孩生性好動,發生率高於女孩。
有效的預防措施
促進兒童安全設施落實。
遊戲場所應多鋪設革質地面或橡膠地面。
家庭窗戶安裝窗欄,樓梯的高度和坡度應適合兒童生長發育,洗手間鋪設防滑瓷磚。
在家長指導下進行運動,並佩帶護具。
不要獨自站在桌椅等高處。
檢查住房周圍有無水溝、下水道等,清除地上電線、繩索等障礙物。
跌落傷的急救處理
先觀察:
第一,先觀察數秒鐘,初步評估孩子受傷部位,如果是高處墜落者,不宜隨意搬動;
第二,次觀察寶寶是否精神不振、嗜睡,有無哭鬧、煩躁,當然,有小朋友跌落後可能會出現情緒低落而睡覺,可在睡眠後1-2小時叫醒觀察;
第三,是否出現過昏迷、嘔吐、抽搐;
第四,肢體活動有無異常;
第五,呼吸、心跳;
第六,有些寶寶當時無特別異常表現,過幾天後才出現異常症狀。
處理方法:
第一,軟組織挫傷或擦傷:檢查傷口大小、深度、有無嚴重汙染及異物存留,及時用冷開水或肥皂水將傷口洗淨,並將異物清除,重者需消毒包紮;
第二,肢體骨折:固定位置,包紮止血。
04
燒燙傷
燒傷:火焰的高溫以及強酸,強鹼,X射線,原子能射線等使組織受到損傷;
燙傷:無火焰的高溫物體(如開水,熱油)引起組織損傷。
怎樣預防燒燙傷
家中暖瓶、飲水器放在孩子不易碰到之處;
在廚房做飯菜時,人不離開或關上門,以防止孩子闖入;
點火用具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處;
煤氣不用時關掉開關;
微波爐中取出食物時,孩子不在周圍;
電飯煲等熱容器當盛有熱的食物時不放在地上和低處;
化學物品不要放在孩子夠得著地方。
不用礦泉水瓶裝置化學物品
燒燙傷如何急救
一般的小面積輕度燒傷:
①衝水:立即用冷水衝或浸泡15-30分鐘;
②脫衣(剪衣):衣服粘連不可撕拉,可剪去傷口周圍的衣服,無菌紗布覆蓋傷處;
③覆蓋:用溼紗布輕輕外敷,如果有水泡,不可弄破。
注意事項:
①切勿揉搓傷口,不塗抹醬油、牙膏、外用藥膏、紅藥水、紫藥水等;
②保持創面清潔完整,用清潔的床單或襯衫蓋住傷口;
③對於化學用品如酸引起的灼傷:先用絨、棉布吸乾,然後用水衝15-20分鐘,後立即上醫院。
05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其特點是:
中毒者在相近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發生中毒,停止食用該食物,發病很快停止。
潛伏期短,發病急劇,病程亦較短。
所有中毒者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表現為急性胃腸炎症狀,如腹痛、腹瀉、嘔吐等。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易被細菌汙染的食物:肉、魚、蛋、乳等,燒、滷肉類,涼菜;剩飯菜等。
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汙染的食物:被農藥汙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類汙染的海產貝類等。
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份:河豚魚;毒蘑菇;腐爛變質的魚類如金槍魚、青魚、池魚等。
特定環境下產生有毒物質的食品:發芽的馬鈴薯,黴變的甘蔗,未加熱煮透的豆漿、四季豆、杏仁、木薯、鮮黃花菜等,還有一些放久的蔬菜或者醃製品。
怎樣預防食物中毒
保持廚房環境和就餐用具的清潔衛生。
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徹底加熱食品,特別是肉、奶、蛋及其製品。
四季豆、豆漿等應燒熟煮透。
食品應在2小時內食用,不要服用不新鮮的蔬菜,少吃醃製食品。
生、熟食品分開存放。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食物中毒的急救處理
立即停止供應、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催吐、導瀉
儘快將病人送附近醫院救治。
注意:指壓催吐時切忌仰頭!
06
電擊傷
電擊傷的常見原因
兒童玩弄電燈插頭、插座、電線或其他電器等,用手指、鑰匙、硬幣、金屬別針等掏挖電器插座。
室內電器插座安裝過低。
誤觸電線、變壓器。
無防護設備去牽拉觸電的他人。
雷電時衣服淋溼,在大樹下避雨或玩耍。
電擊傷的預防
提高對電的危險性的認識。
經常檢修電線、電器是否漏電。
不要玩弄和拆、裝燈頭、插座、電線和電器等。
室內插座應安裝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不要用溼手或溼抹布擦電器。
若發現電線斷落,切不可走近,更不能用手去摸。
雷雨時不要在電線桿旁或高屋牆簷下避雨,以防雷擊。
電擊傷的急救處理
脫離電源:切斷總電源是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如總開關離現場較遠,則應利用絕緣物,如乾燥的木頭、竹竿及塑料和橡膠製品、瓷器等,挑開電線或電器。決不能直接接觸觸電者。
現場急救:脫離電源後,立即檢查其神志、呼吸、心跳及瞳孔等生命體徵:
第一,如觸電者神志清醒,僅感心慌、四肢麻木、頭暈乏力等,無須特殊處理,密切觀察心臟、血壓和呼吸變化,並警惕遲發性電休克。
第二,如發生呼吸心跳驟停時,應立即行心肺復甦術。
07
鼻出血
鼻出血的急救處理
身體微微前傾,並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軟骨部位,約5-15分鐘,也可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梁上,可能也能止血。禁止將頭後仰,這樣會使血流進口中,甚至被吸進肺,既不安全也不衛生。
08
溺水
溺水的急救處理
很多文章都提出,當孩子溺水後,首先要進行控水,但那種方法是錯的,正確做法是:無需控水,直接評估。先清除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應立即做心肺復甦。
來源:學前雲教育
原標題:《「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514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