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接觸到的成人內容,恨不得比成年人還多!

2021-02-25 美國留學那點事

如果這是成年男女之間的對話、情侶之間的小情趣,那完全沒有問題。

但這裡不是。

這裡用的是孩子。

且不說這些表情包,多半沒經過孩子同意,也沒經過孩子監護人同意。很多爸媽只是單純在網上曬個娃,就被做成這樣的表情包。

你覺得他們是什麼心情?

而且涉及兒童的性暗示,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應該是被嚴打的對象

比如美國,僅僅是持有或者觀看兒童色情的視頻就會被起訴,並且在所有州,都不是什麼輕罪。

根據聯邦法律,僅僅擁有兒童色情影片,在美國就會被判最高10年有期徒刑,要知道在那,可能你殺了一個人,也就是十多年的有期徒刑。

Simple possession of child pornography is punishable by up to 10 years in federal prison, but does not carry a mandatory minimum term of imprisonment. If a defendant has a prior federal or state conviction for one or more enumerated sex offenses, the penalty ranges are enhanced.

然而就這樣涉及多種侵權的表情包,你在某寶上一搜一大把。

那麼,兒童軟色情表情包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呢?

心理諮詢師冰千裡從心理動力學的角度分析說:

「把羞於啟齒的、不好的需求,通過弱小的孩子來發聲,會降低人們內心的羞恥感和恐懼。」

中國人一直羞於開口,談性色變,有了「可愛」的包裝,便覺得沒那麼露骨了。

有人喜歡,便有市場,而只要有市場,便會有人冒著觸犯法律的風險去銷售。

是時候做一些改變了。

02

當然,除了這種「萌娃表情包」,兒童軟色情還存在於不少地方。

比如一些短視頻平臺的童星,最火內容之一,居然是不同家庭成員,為小女孩仰面一字馬:

同一個壓腿動作,真的值得一而再再而三換不同家庭成員來做,然後一周發三次嗎?

然而這並不是個例,甚至有的博主會在小女孩跳舞的視頻上,加上「哥哥二選一」等文字。

穿著清涼甚至暴露的小女孩,跳著各種熱舞。

評論區的內容更是不堪入目。

若隱若現的內褲,是故意調整的角度。

穿著清涼,更是刻意為之。

孩子們可能並不理解自己在做什麼,但幫忙拍攝的監護人們,一定知道。評論區口嗨的網友們也一定知道。

而這些家長們,明明知道孩子做的這些動作,有著明顯的性誘導和性暗示,卻仍然叫孩子如此。

為了流量,就可以賣掉自己的孩子,供那些藏在屏幕背後的戀童癖男性們消遣。

這些孩子們本應在動畫片中過完一個純粹的童年,如今卻被推到風口浪尖,感受惡意。

平臺確實有監管,也有正義的網友舉報,所以總有出格的帳號被封禁。

但只要有人愛看這些,只要發這些東西有利可圖,兒童軟色情就會再次復活,宛如跗骨之蛆,甩也甩不脫。

保護動物時是這樣,其實這些內容也是一樣。

終究還是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意識有道德,不要再去消費這種未成年人軟色情產品了。

任重而道遠。

03

除了成年人總是有意無意地在消費兒童軟色情內容,其實我們的孩子,也總是會接觸到成人內容。

新聞曝光層出不窮,讓家長們防不勝防。

去年9月被曝出,市面上流行的一種兒童玩具L.O.L Surprise!(驚喜拆拆球)「暗藏玄機」。

拆拆球是一種盲盒,可以拆出娃娃和配飾。

商家明確表示將娃娃加熱或降溫,可以發現彩蛋。

而將這些玩具娃娃放入冰水中,一些娃娃身上的衣服就會變成成人情趣內衣。

連叼著奶嘴的娃娃都沒放過,奶嘴和情趣內衣的組合,噁心至極。

這無疑是在宣揚物化女性——為性而生。

但女性的存在價值從來都不是取悅他人。

無獨有偶,Bratz娃娃,在2001年在市場上推出的產品中,每一個都有著豐厚誘人的嘴唇,穿著也較為性感暴露。

雖然是面向兒童的玩具,但絲毫沒有克制,被人戲稱為「妓女時尚」。

這些色情化的玩具,會對兒童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從小接觸的玩具「嘴唇豐厚誘人,穿著性感暴露」,會讓兒童認為女性就該如此。

從而導致孩子長大後會將性感當常態。

所以有人嘲諷到:「感謝你Bratz娃娃,如果不是因為你的存在,不會有那麼多11歲的女孩懷孕生孩子,做豐唇手術。」

然而,除了兒童玩具被加入軟色情,連動畫片、漫畫都走上了軟色情的路。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孩子接觸網絡十分容易,打開APP看看動漫家長也不能時時刻刻看住。

榮女士發現女兒在追耽美漫畫,裡面有兩個男人摟在一起的畫面,實在不適合十一二歲的孩子看。

微博曾有個「小豬佩奇」的熱搜,點開之前,以為只是一個普通的動畫周邊。

而點開後,毛骨悚然。

兒童熟悉的動畫人物,再加工後,融入了血腥、暴力、虐待等元素。

如果這種惡搞內容只給成年人提供也就罷了,但偏偏在看小豬佩奇動畫片時,這些不適合兒童觀看的內容也會被大數據自動推薦出來。

類似的,還有這些:

隨便一條,播放量都是幾十萬上百萬。

如果你認為這些動畫片只存在於國外,還未影響到國內市場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浙江早已有孩子中招。

有些還被打上了「教育」、「幼兒教育」的標籤。

背景音樂仍是孩子的歡聲笑語,但內容卻不堪入目。

好在事情曝光後,平臺在第一時間對這些視頻內容進行下架處理,並且發出了聲明。

大環境下,色情暴力血腥等內容不斷滲透到兒童中,無疑對孩子的身心都造成了傷害。

家長無法時時看管,平臺的擔子更加的沉重。

04

然而成人卻接觸不到成年人應該接觸的東西

在我國,法律規定,一個人偷偷看小黃片並不犯法,但與他人一起就是犯法的。

成年人雖然有權看18禁的內容,但卻無法輕易找到相關內容。

因為在我國,恨不得將一切18禁的內容都和諧掉。

所以,作為一個成年人,其實我們是很難接觸到成年人內容的。

比如,魔獸世界中把生肉變成麵包:

知乎上,也有人分享類似的事件。

為了淨化網絡,系統屏蔽「草」、「操」、「幹」等字眼,以至於「糧草先行」無法正常顯示。

連「曹操」、「蔣幹」都無法擁有姓名。

刺激戰場改成和平精英重新上線,流血變成光芒都是小事兒。

最離譜的是你把人打死了,對方不會倒下不會流血,反而會把盒子放下然後和你揮手告別再見。

再比如,《王牌特工1》最精彩的一段教堂槍戰戲份,就完全被刪除:

刪除這一段的理由是「過於暴力」,但事實上這裡表現的就是戰鬥和槍戰。

求求救救中國成年人吧。

如果所有都按孩子的需求來,那《尋夢環遊記》裡面是不是都不能出現骷髏形象了?

就像一位網友諷刺的那樣:

「半數中國人不會流血,另一半中國人血是綠色的。」

「『血』紅,s亡等字眼無非是古人醫療、技術、科技水平低杜撰出的而已。」

畢竟,「權威統計,中國只有未成年人及其家長這兩種人群。」

就離譜。

因為擔心未成年人接觸,所有都一桿子打倒。

魔獸世界可能有兒童在玩,所以99%的成年玩家不被允許看到紅色的血和生肉片。

之前央視新聞點名批評B站,某部動漫中少女穿著暴露、動作曖昧,還有兄妹戀...

因為B站主流用戶00後還未成年。

但B站也有未成年模式啊。

如果說批評B站青少年模式這一功能不夠完善,完全可以接受。

但如果因為未成年兒童偷偷去看了不讓他看的內容,結果懲罰了B站,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因為,最終懲罰的,還是我們這些成年太久的成年人。

畢竟,成年人有接觸18禁內容的權力,何況,很多都還不涉及18禁。

所以,表情包一事,不是說成年人之間就不能發了。

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成年人發些開車的表情包沒有問題,但是表情包涉及兒童那就是不行。

情侶之間的小情趣,可以用很多其他的表情包替代,比如熊貓頭系列、萌寵系列。

在國家層面,不能只從兒童和家長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

也應該把重心放在如何推進電影遊戲分級、如何做好分級管理上。

而不是致力於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從而矯枉過正,誤傷了成年人。

畢竟,成年人也是一類人群,也是社會一份子。

作為平臺方則應走在大眾的前面,開發更行之有效的軟體功能,並且加強管理及時發現問題。

最後,身為網絡使用者的我們,無法控制壞人不去做壞事,那只有做好自己。

抵制兒童軟色情表情包,自己不用,看到了也隨手舉報。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我們都曾是兒童,未來也大都會有孩子。

所以,保護兒童,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相關焦點

  • 兒童接觸到的成人內容,恨不得比成年人還多
    03除了成年人總是有意無意地在消費兒童軟色情內容,其實我們的孩子,也總是會接觸到成人內容。新聞曝光層出不窮,讓家長們防不勝防。去年9月被曝出,市面上流行的一種兒童玩具L.O.L Surprise!(驚喜拆拆球)「暗藏玄機」。拆拆球是一種盲盒,可以拆出娃娃和配飾。
  • 韓CDC:10歲以上兒童傳播COVID-19的能力與成人一樣強,身高可能是一...
    此前有研究表明,兒童傳播和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的風險較小,而且即使感染大多症狀也較輕微,因此重新開學不會導致疫情二次暴發。但也有研究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近日,韓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以下簡稱韓國CDC)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10歲以下的兒童將COVID-19傳播給他人的能力遠遠低於成年人;但是10-19歲的兒童傳播COVID-19的能力幾乎與成年人一樣強。
  • 「1500一次,成人餵奶!」年輕少婦給成年人「哺乳」,可直接接觸:良家婦女的不良歸宿!
    來源:不二表姐(ID:buerbiaojie)在古代我們都知道大戶人家裡會有奶媽這一僕人用來幫忙哺乳新生的孩童,但是在如今的時代奶媽卻依然存在
  • 新媒體時代兒童成人化現象的探析
    從兒童模特到兒童演員,從兒童廣告到兒童影視劇,兒童似乎變成了「大忙人」,可以說,新媒體的出現,成為兒童成長的新一代助推器,致使兒童迅速接軌成人世界,成為不一樣的「小大人」。關於成人化的兒童,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尼爾·波茲曼認為,「成人化的兒童」是指一個在知識和情感能力上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的成年人,尤其在特徵上和兒童沒有顯著的區別[1]。梅羅維茨則認為,印刷術區分了成人與兒童,而電視卻融合了兩者。
  • Nature:兒童如何傳播冠狀病毒?科學家們到現在都還不清楚!
    德國和丹麥的兒童已經返校,澳大利亞和法國一些地區的學生也將在未來幾周陸續返校。其他科學家反對匆忙回到教室。他們說,兒童的感染率比成年人低,部分原因是他們接觸病毒的機會沒那麼多,尤其是在許多學校停課的情況下。研究人員說,兒童不像成年人那樣經常接受檢查,因為他們往往有輕微或沒有症狀。
  • 不能用成人口罩代替兒童口罩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往往更適合成年人使用,孩子能否佩戴成人口罩?他們又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口罩並佩戴呢?  對此,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本部兒科主任喬荊直言,不能用成人口罩代替兒童口罩。相較於成年人的輪廓,兒童臉型往往更趨於圓潤,因此用成人口罩代替兒童口罩,如同讓小孩穿上了大人的鞋子,不僅起不到防控作用,還可能「摔跟頭」。
  • 被爆兒童色情和禁止成人內容的Tumblr 回歸iOS的App Store
    被爆兒童色情和禁止成人內容的Tumblr 回歸iOS的App Store 2018年12月14日 10:03作者:滾滾編輯:楊婷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兒童感染新冠後產生較少中和抗體,與成年人截然不同!
    「在兒童中,感染的過程要短得多,可能不像在成人中那樣傳播。」Porotto補充說,「兒童可能比成年人更有效地清除這種病毒,他們可能不需要強大的抗體免疫反應來擺脫它。」 研究發現,兩組兒童產生了相同的抗體,但與成人不同。 與成人相比,兒童產生的對抗病毒刺突蛋白的抗體更少,病毒用刺突蛋白來感染人類細胞。兒童的抗體中和活性最低,而所有的成年人,包括20多歲的年輕人,都產生中和抗體。患病最嚴重的成年人產生的中和抗體最多。
  • 教育|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大自然有什麼作用?
    科學研究表明了兒童接觸自然的重要性,對減少負面情緒,甚至成年之後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的關聯性,為什麼接觸大自然對孩子(和成人)如此有益?我們到底需要接觸多少大自然?為什麼接觸大自然對孩子如此有益?雖然這項研究並沒有顯示出處於自然環境中與成人心理健康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但第一作者Wilma Zijlema博士給出了在該領域的其他研究背景下解讀研究結果的兩種方式。首先,許多研究已經注意到大自然能夠減少負面情緒,這是精神疾病的一個風險因素。
  • 兒童遊戲APP推送成人廣告,監管需從嚴
    ▲網際網路化時代,兒童的成長越來越離不開網際網路產品,如遊戲APP。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新京報報導,通過採訪發現,15款兒童遊戲APP中,13款有付費內容,11款有廣告,13款收集了至少一項隱私權限。
  • 金華家長怒了 兒童APP常推送成人廣告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不少孩子很早就接觸手機。最近,本報官方微信後臺有家長反映,孩子在使用兒童遊戲APP的時候出現了成人廣告,讓人無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兒童APP都有類似情況。教育部辦公廳近日也印發了《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要求開展全面排查,凡發現包含色情暴力、網路遊戲、商業廣告等內容及連結,要立即停止使用。
  • 英國兒童和成人溼疹流行病學分析
    英國兒童和成人溼疹流行病學分析 2020-12-06 0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逸夫實小重點提示】冬季兒童與成人預防水痘傳染警惕手冊
    冬季兒童與成人預防水痘傳染警惕手冊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超負荷工作,勞累,精神緊張,生活起居不規律,身體抵抗力下降,成人水痘乘虛而入,發病率逐漸上升。水痘,不再是兒童的專利。成人一樣會得水痘,而且症狀更為嚴重。
  • 「科普面對面」成年人護膚品,兒童能用嗎?注意啦!
    1、兒童要選用專用化妝品,雖然從化妝品的外觀上看不出兒童與成人用品的明顯區別,在《化妝品衛生標準》對兒童產品的要求比成年人化妝品要嚴格,兒童化妝品微生物更低,企業在生產兒童化妝品時,所使用的成分在溫和性、用量、純度、工藝等方面嚴格控制,以使其最終產品更溫和,更適用於兒童使用。
  • 成年人過個六一怎麼了?看看美國人都在的成人玩具是什麼
    05後小學生表示90後00後不能過兒童節了?成年人過個六一怎麼了?誰還不是個寶寶小朋友喜歡玩玩具,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成年人的玩具只會更加硬核。對涉世未深的少男來說,一臺遙控汽車可以滿足他對花花世界的所有幻想。
  • 「1500一次,少婦「哺乳」成年人!」:成人奶媽竟成流行,背後觸目驚心……
    不過奶媽的哺乳對象已經不再是剛剛出生的新生兒,而是成年人。因此一個新的職業產生了——成人奶媽。顧名思義,就是為成年人提供餵奶服務。最初成人奶媽的行業是通過一篇叫做《深圳富豪圈流行成人餵奶》的新聞被人知曉,而這項服務的內容就是哺乳期的女性為有意願的成年人餵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成人奶媽的服務。
  • 兒童食品是噱頭?有的兒童醬油含鈉量比成人的還高
    她曾經網購過宣稱使用了減鹽(鈉)工藝的兒童醬油,為的就是能給孩子增加食慾,同時不至於鹽(鈉)攝入過量。而當她仔細對比這瓶兒童醬油與同品牌同系列普通醬油時,卻發現兒童醬油的鈉含量不低反高,類似的問題還存在於她購買的兒童麵條上。記者發現,在南京,兒童食品並不是每個超市都有,只有各區商業中心較大的超市才有兒童食品專櫃。
  • 兒童口罩如何選?切忌用成人口罩自製!
    來源標題:兒童口罩如何選?切忌用成人口罩自製!氣溫上升,天氣漸好,在家悶了兩個多月的小朋友有些關不住了。還有些父母想讓小寶寶多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帶到小區內轉轉,但沒有合適尺寸的口罩,便「創新」出嬰兒口罩,把成人口罩剪開,只露出寶寶的眼睛,卻不知這樣很危險。那麼,嬰幼兒、兒童出門玩耍時需要佩戴口罩嗎?
  • 世衛組織發布兒童口罩佩戴指導意見:12歲以上視同成年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發布了關於兒童口罩的指導意見,表示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學生返校學習時應該要佩戴口罩。指導意見稱 5 歲及以下兒童不應該被要求佩戴口罩,在沒有家長的幫助下大部分該年齡段兒童無法自行佩戴。
  • AIREE小課堂:為什麼兒童比成人更需要防曬?
    對於成年人來說,防曬招數各式各樣,可是對於正處成長期的兒童來說,他們對戶外充滿好奇,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可不會在乎太陽是否會暴曬,皮膚是否會曬傷。 兒童肌膚嬌嫩,防曬問題不可忽略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不需要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