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菠蘿君專門約稿,由麗莎面帶來這篇《日系耽美文與國內耽美文的簡單比較》,為大家簡單勾勒了日系耽美小說的幾個特點,並附有日系作者推薦。
絕對是一篇高逼格的文,一定要看哦~
菠蘿筆記文評組成員,菠蘿筆記第三、第四、第六屆文評大賽一等獎,菠蘿筆記第五屆文評大賽二等獎。
寫這篇文的衝動是一個有關「日系文和國內文的區別」的討論貼子引出,而關於兩者間的對比區別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不妨藉此一說好了。
一句話概括,此二者的根本區別體現在對於人性表達的不同方向上——日系耽美著重於內向地挖掘,而國內耽美則重在外向地牽引。
日系文主要有兩個鮮明的特色,第一是更偏重「個人」這個因素,更多依靠個人的內在(心理、情緒、性格、各種強烈的動機)來推動故事,因為要從人身上挖東西,要表現個體的內在矛盾,所以日系文中高大全的人格雖有,但沒有滿天飛的密集感,筆力夠的作者能夠並且敢於表現人的種種不完滿。
讀者對於日系的這種「細膩」感除了細膩翔實的心理描寫,還可能正是來自於日系文表現個體矛盾的多面性上,由於角色的平易非常切近普通人的心理,所以會使人產生更多的共鳴。
並且一些優秀的作者在「個體」這個話題上探討的深度非常夠,甚至超越愛情的命題轉向人生乃至於生死拷問等哲學命題,簡單的故事卻能讓人回味良多。
第二點就是日系文時代元素不多,最多是現代或者大正昭和那個時期,很少看到描寫古代時期的文,但是各種不同職業類型的文非常多,而且刻畫得非常專業細緻,尤其日系的上班族職場文,和國內職場文完全是不同的景觀,國內的職場文題材多是總裁文路數,很缺乏那種樸樸素素地描寫一個工作環境當中兩個普通人相戀的日常故事。
不過日系在大劇情的構建這點上就比不了國內文,哪怕跌宕,也給人單薄乏力甚至於重口狗血的感覺。他們的文章由於描寫普通人是大頭,寫文習慣過於「貼地」,因而在凌空高蹈的大劇情上就捉襟見肘,至少就我粗淺的看文經歷而言,確實很少看到出色的日系「大」文。即便有些看來動人心魄的文其實也並非劇情上的上天入地,而更多是通過個體性格或者觀念與周遭環境碰撞後的逐漸轉變來表現個人命運的浮宕。
然後,國內文在體現「人」的時候,與其說是「個體」,不如說是將角色更多地融入了背景之中,這個「人」是由多重身份疊合而成,處於人際關係網下,有各種各樣的框框拘囿,不像日系文中的角色那樣自我純粹獨立,劇情當中一部分矛盾掙扎也是來自身份的局限。
但並不是說國內文對於人的表現就不好了,我想應該說是角度不同以及劇情需要的著力點不同。
在體現人性的角度,日系文給人的感覺是內向的,內向地刨挖出「個我」的種種;而國內文則是偏重於外向的,用劇情來外向地牽引出人內在的各種「面」。
因為傾向於劇情表現力,所以國內文中倒是不可避免有很多無所不能的高大全角色,這就不免帶出了很多老愛以屌絲之心褻玩天下、功夫又不那麼到家的扯淡作者。但完美人格的塑造遠非堆砌形容詞那麼簡單,單看國內優秀作者的文就能深刻體會這一點。如何將高大全角色的手腕智慧品格通過各種夯實、巧妙、豐富甚至於專業的細節展現出來是非常考驗作者能力的,甚至偶爾我會覺得作品在完成了自我表達時,已遠遠超越了「耽美」二字所承載的娛樂性,它所體現出來的視野、高度和情懷,讓我覺得這些高大全角色的塑造,其實代表了作者對人類某種完美極限的假設和渴望。
另外,國內文或者時間跨度大,時代性賦予行文不同的風味,或者情節上既能縱橫捭闔,又能小橋流水,這些都是單看日系文難以滿足的.
並且相對於日系的職業文的不同職業題材,國內文在類型題材上的嘗試較多,武俠仙妖宮鬥穿越種田機甲網遊等等。
而且國內文的一大突出特點即是在權謀智計和體現人際周旋這種涉及人的「機巧」方面更有優勢。(不過也看出來……與人鬥其樂無窮在國內文中還是大有體現的=L=)
另外,我並不同意要在日系文和國內文間較高下,這兩者之間其實並無可比性,各有專擅各有薄弱,對於讀者而言,無非是偏好不同帶來的閱讀選擇不同罷了。
上面講到的是國內耽美和日系耽美大致畫風的區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系文的選擇範圍其實很窄,一個看不懂日文不會去找日文耽美網文(應該有這玩意兒吧。。。?)以及不看同人的懶散讀者如我,能夠接觸到最多的其實就是翻譯過來的日系商志了。而日系商志的作者裡,比較耳熟能詳的有木原音瀨、榎田尤利、英田沙希、吉原理惠子、川井有美子、凪良ゆう、砂原糖子、杉原理生……等等。
當然我只是說他們耳熟能詳,而非皆我所好。
因此我只簡單講講我最喜歡的兩位老師吧——木原和榎田。
木原音瀨之於日系耽美文的意義,或者換個說法,刨除掉木原,日本的原創耽美剩什麼?僅代表個人觀點,我覺得木原完全可以稱得上日本原創耽美的半壁江山。
木原擁有十分鮮明且無法被模仿的個人特點。她的諸多故事於我而言有三點非常了不起:
第一是對普通人無比自然的還原上——包括情緒反應,包括人性的明暗共存,於細微處讓讀者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因此角色哪怕有諸如偽善、卑鄙、僥倖、懦弱等等缺陷,但是卻讓人恨不起來,因為他們與我們如此相似;
第二是主角之間自然而然的感情推進手段十分高明,一般來講,感情文套路從寫作角度看,要讓兩個陌生人在一起咋整?簡單粗暴的手段——製造事件,借用外力來讓角色產生交集。為啥說木原十分高明,她不會過度藉助事件,她更多藉助的是人物的性格,這個我不詳說,建議直接看《美人/愛人》開頭體會——松岡幾次想與寬末斷絕往來來消抹「江藤葉子」這個誤會,卻在一次次看到恩人寬末執著地在地鐵站臺等待而心軟,逐漸淪陷。(PS.順手安利這部小說的廣播劇,杉田智和和鈴木達央役,BGM也十分出色,我已聽過不下10遍了)
另外與自然而然的感情推進手段相配合的還有無比自然水到渠成的HE技巧,這個太神了。
第三,木原相信愛情,並寫出了她所相信的愛情。木原在《男人本色》裡寫過這樣一句話,愛是失態的,愛也是美好的。啊,我就不寫愛情雞湯句子了,讀木原的文很治癒,哪怕表面上致鬱的文,其實質也是治癒的,因為木原通過愛情傳遞的是一種通過愛情建立起來的雙向肯定,像是兩瓣本來帶著缺憾的碎片嚴絲合縫地拼成了一個圓的那種感覺。
啊木原女神我還能再愛一萬年。
榎田尤利十分多產,至今作品已經妥妥過百。同時榎田又是個水準之上的作者,高質高量,難能可貴(當然,我裝作看不見《交涉人》系列的吐槽好了~)
嘛,以上介紹略官方,就我個人看過的一些榎田作品,不乏商業意味濃厚的流水線文,不乏嘗試不太成功的失敗之作,但大部分能維持水準還能給人舒服的閱讀體驗,而榎田真正吸引我的是她類似於靈光一現地找到了某個切入點後寫的作品,或者銳利而有靈氣,或者深沉而發人深思,像是體現生者對死者感情經歷的濃縮的《永遠的昨日》,像是不造怎麼描述但看完後確實撼動心靈的《聖愛》,像是把穿越回自己的少年去彌補遺憾寫得耐人尋味的《初戀(初戀的歸向)》等等。
閱讀量關係就只介紹這兩位啦,另外英田沙希也是位個人特點十分突出的作者(寫硬漢/黑道飽受好評,雖然不是我的菜),凪良ゆう風格多變,細膩搞笑切換自如,也有不少值得一看的文。
另外,看日系文和國內文感覺電波頻道還是有點區別,看日系文請自行調到文藝細膩敏感頻道,會收訊更好哦~(這人在說啥已經看不懂了
筆者看文速度慢,看文也少,諸多偏見還請無視,寶寶不撕寶寶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