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著名宮殿,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2021-01-15 悠然的娛樂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龍首原西側開始建造的天下朝宮,意在建成後,成為秦朝的政治中心 。建宮的目的和選址的根據,是由秦始皇確定原則的。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

蘭池宮遺址在鹹陽市渭城區楊家灣、柏家咀原邊,是秦始皇的一座寢宮。因築於蘭池之畔而名。《史記·秦始皇本紀》集解引《地理志·關史料》,以微縮形式營造,高7.35米,長16米,寬16米。為了突出其「仙島」氛圍,建宮於蘭池之中。池中波光瀲灩,煙雲氤氳;島宮奇葩爭妍,絲竹飄飛,仙女翩躚,給人以身臨仙境的怡悅感受。

漆河變名漆渠,是一條人工開鑿的小運河。據《長安志》引《括地誌》載:「漆渠,胡亥築阿房宮開此渠,運南山之漆。」由此可知渠鑿於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再現的漆河。根據有關史料開鑿,長298米,寬5-11米,水深1.6米。

上天台是秦阿房宮殿祭祀天神的建築物。古代先民認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賜和保佑。皇帝為了使自己的國家物阜民豐,四海昇平,定期率領朝臣登壇祈禱天神。重現的上天台,是根據有關史料營造。規模為16.8米×16.8米,高19.8米。磁石門是秦阿房宮的北闕門。遺址在三橋鎮武警部隊工程學院內,約建於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因「累磁石為之」,故稱磁石門。作用類似現代的安全檢查門。一是為了防止行刺者,在入門時以磁石的吸鐵性能使陷甲懷刃者不能通過;二是為了向「四夷朝者」顯示神奇使其驚恐卻步,不敢有異心。故亦曰:「卻胡門」。磁石門是在秦始皇兼併六國後營造的。反映了秦國高超的科學技術水平。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尚屬首創。重現的磁石門是根據有關史料和苑區地緣特徵營造,高13.2米(從地平線到屋脊),東西長20.4米,南北跨度12.7米。

秦阿房宮中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動場所,專供皇帝祈禱五穀豐登之用。古代曰:「社」。「社」代表國家;「稷」為穀神。它表現了中華民族發源於黃土高原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重現的祭地壇,是根據有關史料營造,規模為16米×16米,高11米。上林苑為古宮苑名。秦都鹹陽時置,周圍二百多裡,包括長安、戶縣、周至等地。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營建朝宮於此。阿房,即其前殿。漢初苑內荒蕪,武帝時復為宮苑,內養禽獸,供皇帝射獵,並建離宮、觀、館數十處。司馬相如作《上林賦》,言其極為宏偉、壯麗。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現在怎麼樣了?網友看後大呼:我不相信
    說到阿房宮,相信大家都有些印象。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與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如此輝煌的成就經過歷史沉澱,現在它是什麼樣子?讓我們來看看它的現狀。
  • 阿房宮,「天下第一宮」的燦爛與虛空
    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唐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將阿房宮的規模、結構,以及建築內外的人物活動描述得細緻入微。阿房宮與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其不僅是秦朝建築中最宏偉壯麗的宮殿群,亦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代表作。
  • 阿房宮到底是誰燒的?考古學家:別再冤枉西楚霸王了
    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述的阿房宮盛況,如此氣勢恢宏的建築,秦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了前殿,秦二世胡亥即位後繼續修建。據記載,建成後的阿房宮應有殿堂700多座,宮中萬千珍寶,美女如雲,簡直無與倫比。
  • 阿房宮的正確讀法引起爭議,一共三種你是怎麼讀的?
    「天下第一宮」阿房宮的正確讀法,共有三種究竟該怎麼讀?阿房宮是大秦帝國的修建的宮殿,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宮」,和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這些建築都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誌。
  • 項羽火燒了阿房宮,流傳千年的史實還有待考究?
    導語:秦朝修建的新朝宮——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並且與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但據歷史記載,最終被項羽一把火燒成了焦土,這同樣成為世人流傳了十年的歷史事件,但據考古工作者後面發掘發現了一些不支持阿房宮被燒的證據。
  • 阿房宮宮殿原來這麼大!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這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對阿房宮龐大規模的描述。意思就是說:阿房宮覆蓋地面三百餘裡,遮天蔽日。從驪山北建起向西折,直奔鹹陽。渭水和樊川,滔滔滾滾,流入宮牆。宮內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樓閣層層像蜂房,似水渦,高高聳立,不知有幾千幾萬座,這雖未免有藝術誇張之處,但是可以想見阿房宮那宏偉壯麗的建築規模。
  • 阿房宮,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殿建築群之一,規模宏大雄偉壯觀
    西大街北側,就是回民坊,西安最大的回族聚居區,著名的小吃街——回民街,也在這裡;中段是都城隍廟;西口就是西安城牆的西門,也叫安定門。歷經百年滄桑的「高家大院」,是西安市保護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高家大院」即「高培支舊居」,高培支(1881-1960),著名劇作家、教育家,於1912年創立西安易俗社,曾4次擔任易俗社社長,並於解放後率先將易俗社上交國家。
  • 現在為什麼不重建阿房宮、圓明園?
    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阿房宮,被後世稱之為秦始皇所遺留的四大工程,這位中國史上第一位皇帝出手不凡,這些超級工程每一個都有穿越時光驚艷后人的能量。這次我們要說的是阿房宮,和秦始皇陵自從登基就開始修建不同,在完成統一之後,秦始皇才開始著手修建阿房宮,為此,他命令70萬徵夫砍光了秦嶺山上的樹,號稱要模仿六國宮廷建築,匯聚天下瑰寶於一地。
  • 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之阿房宮
    阿房宮是始建於秦帝國時期,規模宏大,是當代富貴權力的典範。阿房宮和萬裡長城、秦直道等合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阿房宮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歷史非常悠久,被稱為「天下第一宮」阿房宮當時被起義者放火燒了,實在是為人所嘆息。後來人們又重修阿房宮,是後人旅遊的必選之地。
  • 阿房宮到底是誰燒掉的?反正不是項羽!
    秦孝公時期,商鞅實行廢除井田制,重視農業,獎勵將士,統一度量衡和郡縣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由此秦朝一舉變成了戰國最強大的諸侯國。後來秦朝發現鹹陽得天獨厚的環境後就決定遷都至此。直到秦朝滅六國,一統天下後就將全天下所有的宮殿都移至鹹陽,六國的妃嬪也都來到秦國,能工巧匠也絡繹不絕。
  •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宮,到底有沒有建造完了呢?
    秦始皇建造阿房宮的真相,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  一座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承載著項羽2000多年的悲傷,以及無休止的文人熱情和夢想。現在,考古學家終於找到了它的確切位置,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只有在宮殿完全暴露時才能發現太多的奧秘。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宮建於2000年前的秦朝。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秦始皇繪製了他徵服的每個國家的宮殿地圖。他在秦國首都鹹陽的渭水河南岸的修建這個宮殿,並稱其為「六國宮殿」。
  • 為何唐朝皇宮在設計上,比秦朝規制更多,布局越來越緊湊?
    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到清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沒有放棄對皇宮宮殿的建造。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皇宮也在發生著變化。不管是從規模還是從布局,還是從設計上。我們相對比秦朝的阿房宮和唐朝的大明宮會發現,阿房宮的面積是唐朝大明宮面積的幾倍之有。
  • 阿房宮不是火燒掉的是錢燒掉的
    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唐代詩人杜牧《阿房宮賦》描述的「天下第一宮」再引關注。陝西省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和北京首創集團籤訂合作協議,計劃投資380億元,打造一個「新阿房宮」。這令許多人擔心,拆舊建新的阿房宮是不是燒錢的形象工程?會不會對阿房宮遺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8月8日新華網)  古都西安計劃投資380億元再造「新阿房宮」的消息,最引人眼球的是380億元這個數字。
  • 巨資打造"短命"阿房宮 誰願為你再做賦?
    @沈東軍:#一吐為快#【阿房宮罵名滾滾來】曾作為陝西重點招商項目、投資2億多元的阿房宮景區,在運營13年後將面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規模更大、耗資更多的阿房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阿房宮的修建讓嬴政擔了無盡罵名,而今建了拆拆了又建,不免再惹來後世滾滾罵名。GDP雖救得了阿房宮,但救不了隕滅的公信力。
  • 西安阿房宮景區選址不佳將拆 投資2億建成13年
    西安阿房宮景區選址不佳將拆 投資2億建成13年 2013年03月25日07: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都紅剛
  • 秦朝的滅亡,真的全怪胡亥嗎?秦始皇的責任最大
    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秘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趙高掌實權,實行殘暴的統治,終於激起了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復國運動。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四十六天後,秦朝滅亡了。
  • 除阿房宮遺址、襄陽古隆中,環境很幽靜的旅遊休閒場所還有這些
    古隆中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西13公裡的西山環拱中,根據《輿地誌》,「隆中者,空中也,在空中走的話會有聲音,」隆中因此而有名,歷史上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庵的史事和興漢藍圖的「隆中對策」就發生在這裡,國內中央和地方共立有高等學校——湖北文理學院,隆中總面積209平方公裡,是三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諸葛亮及其叔父的隱居之地,1994年經國務院審核
  • 西班牙著名的宮殿,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建築,一票難求!
    作為西班牙著名的宮殿,它是西班牙建築藝術的瑰寶,有「宮殿城市」和「世界奇蹟」的稱號。格拉納達,位於西班牙格拉納達市,有「石榴之城」的美譽,被無數人稱為不切實際的美麗之地,來到這裡的人們不禁驚嘆它的美麗,它也是西班牙摩爾人最後一個穆斯林王朝的宮殿。它的建築極其豪華,被公認為摩爾人建築藝術的典範,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建築之一,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阿房宮」是怎麼得名的?
    正是由於阿房宮建築的這種風格,《史記》便解釋此宜相原周為「此以其形名宮野,言其宮四阿旁廠也。而第三種觀點則認為中心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君於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注釋日:「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取名。
  • 史上存世最久,經歷十多個朝代的宮殿——未央宮
    一個朝代都有標誌性建築,秦朝的阿房宮,漢朝的未央宮,唐朝的大明宮,宋朝的玉清昭應宮。這些宮殿都是當時的標誌性建築,史書中關於它們的描寫也是很多,後世更是很多人作詩作詞來稱讚這些宮殿。其中阿房宮還未建成就被毀了,大明宮也在唐末亂世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