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宮殿原來這麼大!

2021-01-15 明哥讀史

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這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對阿房宮龐大規模的描述。意思就是說:阿房宮覆蓋地面三百餘裡,遮天蔽日。從驪山北建起向西折,直奔鹹陽。渭水和樊川,滔滔滾滾,流入宮牆。宮內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樓閣層層像蜂房,似水渦,高高聳立,不知有幾千幾萬座,這雖未免有藝術誇張之處,但是可以想見阿房宮那宏偉壯麗的建築規模。

阿房宮號稱「秦川第一宮」。「阿房」二字,是「近旁」的意思。秦始皇的建宮計劃是以阿房宮為中心,建造眾多的離宮別院。誰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了。他死後,秦二世即位,繼續營建阿房宮前殿,後來又修建了後宮。

阿房宮究竟有多大?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始皇本紀》中說: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殿下可以樹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在南山的峰巔建宮閥,又修復道,自阿房宮渡過渭水直達鹹陽。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裡,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相傳阿房宮大小殿堂七百餘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氣候都不盡相同。宮中珍寶堆積如山,美女成千上萬,秦始皇一生巡迴各宮室,一天住一處,至死時也未把宮室住遍。《漢書·賈山傳》記載阿房宮整個的規模「東西五裡,南北千步。」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六十萬平方米的阿房宮遺址。可見,阿房宮宮殿之多、建築面積之廣、規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

相關焦點

  • 秦朝著名宮殿,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
    據《長安志》引《括地誌》載:「漆渠,胡亥築阿房宮開此渠,運南山之漆。」由此可知渠鑿於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再現的漆河。根據有關史料開鑿,長298米,寬5-11米,水深1.6米。上天台是秦阿房宮殿祭祀天神的建築物。古代先民認為,太平盛世,均是天神的恩賜和保佑。皇帝為了使自己的國家物阜民豐,四海昇平,定期率領朝臣登壇祈禱天神。重現的上天台,是根據有關史料營造。
  • 阿房宮,「天下第一宮」的燦爛與虛空
    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唐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將阿房宮的規模、結構,以及建築內外的人物活動描述得細緻入微。阿房宮與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其不僅是秦朝建築中最宏偉壯麗的宮殿群,亦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代表作。
  • 阿房宮,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殿建築群之一,規模宏大雄偉壯觀
    原仿製阿房宮的建議現已拆除。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公裡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房宮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宮殿建築群之一,規模宏大,雄偉壯觀。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
  • 「阿房宮」是怎麼得名的?
    正是由於阿房宮建築的這種風格,《史記》便解釋此宜相原周為「此以其形名宮野,言其宮四阿旁廠也。而第三種觀點則認為中心所以被稱為阿房宮,是因為上宮宮殿高峻,君於阿上為房。這一觀點出自《漢書·賈山傳》,傳中的注釋日:「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為房。"這就是說,阿房宮是由於宮殿建築在大陵上而取名。
  • 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之阿房宮
    阿房宮是始建於秦帝國時期,規模宏大,是當代富貴權力的典範。阿房宮和萬裡長城、秦直道等合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阿房宮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歷史非常悠久,被稱為「天下第一宮」阿房宮當時被起義者放火燒了,實在是為人所嘆息。後來人們又重修阿房宮,是後人旅遊的必選之地。
  • 阿房宮到底是誰燒掉的?反正不是項羽!
    直到秦朝滅六國,一統天下後就將全天下所有的宮殿都移至鹹陽,六國的妃嬪也都來到秦國,能工巧匠也絡繹不絕。於是秦始皇就開始打造鹹陽這個大帝都,夜以繼日的建造阿房宮,整個皇宮也就一直在擴建,不過直到項羽滅秦國時,阿房宮也沒有建設竣工。在秦始皇死前,就將渭河的水引流至京都,由此和阿房宮相得映彰,象徵著宇宙中心,向全國表明鹹陽帝都的宏大。
  • 阿房宮到底是誰燒的?考古學家:別再冤枉西楚霸王了
    這座有著「天下第一宮」盛譽的阿房宮,幾千年來引起無數人的豐富聯想,但是它並沒有留下它的真容,人們在惋惜感嘆之餘,更是把憤慨之情投向了那個火燒阿房宮的西楚霸王項羽,然而,大多數人所不知的是,項羽火燒阿房宮卻是個流傳千年的大冤案!阿房宮是秦朝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建的宮殿,這些全都轉化為百姓的賦稅徭役,百姓苦不堪言。秦始皇及秦二世對百姓的壓榨終於把他們逼到了揭竿起義的地步。
  • 阿房宮的正確讀法引起爭議,一共三種你是怎麼讀的?
    「天下第一宮」阿房宮的正確讀法,共有三種究竟該怎麼讀?阿房宮是大秦帝國的修建的宮殿,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宮」,和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這些建築都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誌。
  • 回味經典:阿房宮賦
    《阿房宮賦》寫於唐敬宗(李湛)寶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歲。敬宗十六歲即位,昏憒失德,荒淫無度,鬧得朝野疑懼,無不懷有危機感。於是杜牧寫下《阿房宮賦》。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啟》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由此可見其寫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敗的教訓,以警告最高統治者。這是篇典型的賦。賦是一種文體,講究鋪張敘事,重視辭藻押韻,本文體現了賦的特點。
  • 「天下第一宮」的阿房宮,現在怎麼樣了?網友看後大呼:我不相信
    說到阿房宮,相信大家都有些印象。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與萬裡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如此輝煌的成就經過歷史沉澱,現在它是什麼樣子?讓我們來看看它的現狀。
  • 火燒阿房宮的真兇是誰?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項羽與阿房宮的歷史記錄和項羽的聲音,項羽鹹陽忙,他曾多次。「秦鹹陽官」項羽預謀動機有燒阿房宮:一方面,由於起義項羽和他的叔叔向良一直在戰鬥,感情很深。和秦翔梁在戰爭中殺死了秦張漢,但沒有讓項羽切割仇恨。有可能討厭東西並燒毀阿芳宮。另一方面,雖然項羽很勇敢,但小農的想法很嚴肅。
  • 項羽火燒了阿房宮,流傳千年的史實還有待考究?
    也有很多學者認為,秦始皇修建阿房宮的真正原因是為了實現對外擴張,秦始皇在都城修建了很多的宮殿建築,一直從渭河北岸到南岸。隨著秦始皇統一天下,他已經不再滿足只定都於鹹陽,他要把整個關中地區都作為他的都城。用來顯示他九五至尊的地位。但沒有建成的時候,他已經去世了。火燒阿房宮真的是項羽幹的嗎?
  • 秦始皇建造的阿房宮,到底有沒有建造完了呢?
    秦始皇建造阿房宮的真相,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事。  一座無與倫比的宮殿建築承載著項羽2000多年的悲傷,以及無休止的文人熱情和夢想。現在,考古學家終於找到了它的確切位置,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只有在宮殿完全暴露時才能發現太多的奧秘。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宮建於2000年前的秦朝。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秦始皇繪製了他徵服的每個國家的宮殿地圖。他在秦國首都鹹陽的渭水河南岸的修建這個宮殿,並稱其為「六國宮殿」。
  • 西安阿房宮景區選址不佳將拆 投資2億建成13年
    西安阿房宮景區選址不佳將拆 投資2億建成13年 2013年03月25日07: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都紅剛
  • 雲紋高足玉杯: 與阿房宮或許只是一場「誤會」
    這麼精美的玉杯到底屬於誰?是幹什麼用的?玉杯之謎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好奇心。長久以來,這件玉杯一直被冠以「秦玉杯」的身份,它的出土地也通常被標為「秦阿房宮遺址」。也正因如此,很多人認為它是秦始皇使用過的杯子。然而,這或許只是一場「誤會」。
  • 史上存世最久,經歷十多個朝代的宮殿——未央宮
    一個朝代都有標誌性建築,秦朝的阿房宮,漢朝的未央宮,唐朝的大明宮,宋朝的玉清昭應宮。這些宮殿都是當時的標誌性建築,史書中關於它們的描寫也是很多,後世更是很多人作詩作詞來稱讚這些宮殿。其中阿房宮還未建成就被毀了,大明宮也在唐末亂世被毀。
  • 從古代的阿房宮到現在的南極機場,記錄都被我們刷新了!
    林鳴回憶當時,是這麼說的:「33節沉管,裝上去,對接好,像連續33次考上清華,難度可能還要更高。」▼你們知道經過聯合國確認,世界最大的宮殿類基址是哪個嗎?阿房宮。(圖片來源:百度詞條)阿房宮啥時候建的,秦代。有啥高科技?都是靠雙手來的。
  • 阿房宮不是火燒掉的是錢燒掉的
    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唐代詩人杜牧《阿房宮賦》描述的「天下第一宮」再引關注。陝西省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管委會和北京首創集團籤訂合作協議,計劃投資380億元,打造一個「新阿房宮」。這令許多人擔心,拆舊建新的阿房宮是不是燒錢的形象工程?會不會對阿房宮遺址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8月8日新華網)  古都西安計劃投資380億元再造「新阿房宮」的消息,最引人眼球的是380億元這個數字。
  • 西安阿房宮景區建成13年後正在被拆除
    走進大殿,著古裝扮古人拍照的業務依然開放,只是拍照座位的「大龍椅」換成了兩張普通的木頭椅子,工作人員胡玲(化名)向兩位遊客推薦拍照,遊客擺擺手說:「椅子都不對。」胡玲無奈地對記者笑笑:「能賣的都賣掉了,那把龍椅跟很多可以搬走的家具都剛剛打包賣給了一個學院院長。」  「就到3月底,4月1日就不開了。」胡玲說,這兩天的阿房宮已經沒什麼好看的了,拆的拆,賣的賣。
  • 巨資打造"短命"阿房宮 誰願為你再做賦?
    @沈東軍:#一吐為快#【阿房宮罵名滾滾來】曾作為陝西重點招商項目、投資2億多元的阿房宮景區,在運營13年後將面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規模更大、耗資更多的阿房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阿房宮的修建讓嬴政擔了無盡罵名,而今建了拆拆了又建,不免再惹來後世滾滾罵名。GDP雖救得了阿房宮,但救不了隕滅的公信力。